“世纪真香组合”登上快本,IP化的土味网红为何能够切入主流文化
赵丽颖和冯绍峰官宣的那天,其实还有一对“璧人”也登上了微博热搜:“发际线男孩”小吴和“真香男孩”王境泽,这两个一直活跃在广大网友的表情包和弹幕中的“土味网红”,在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上实现了世纪大同台,组成了“世纪真香组合”。
对于这样的“另类”网红上快本,网友们颇有争议:有人说,看来他们是真火了,都上《快本》了;也有人说,《快本》的门槛真是越来越低了,现在真是什么人都能上了。
其实,《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这样的老牌综艺之所以能够屹立多年不倒,与其始终贴合观众口味不无关系:不止是“世纪真香组合”,从早期的豆瓣女神、校园女神,到近两年的直播网红、视频网红,都登上过这些节目。综艺节目和网红之间其实一直在“互借”人气。所以,不是《快本大本营》的门槛变低,而是这批“土味网红”早就以各种姿势“入侵”广大网友的社交娱乐圈了。
腻味了俊男美女式审美的精致单一,恋上了多元“土味网红”的粗糙真实
这些在今年霸屏的“土味网红”,看似风格迥异但又非常相似:一类,如从纪实真人秀节目《变形记》中翻案走红的“真香男孩”王境泽,从民生栏目《1818黄金眼》中意外出道的“发际线男孩”小吴,快手短视频上的励志说唱歌手“giao哥”和“想你想你想你”的“雄鹰高飞”,以及抖音上的创作型歌手“面筋哥”和专一的“真好哥”陆超等;
另一类,如西瓜视频上的“美食作家”王刚、养殖竹鼠的“华农兄弟”,快手上的“手工耿哥”等。虽然他们有的言行出格、表情魔性;有的实力突出、认真专业,但都带有一种不修饰的真实感和原生态的粗糙感,即“土味”。
“网红”这一行业几乎和互联网同时兴起。但早期本就带有“土味”性质的“凤姐”和“芙蓉姐姐”等人,却很快被美丽精致的豆瓣女神、校园女神和“奶茶妹妹”们所代替,近两年更是直接“批量生产”了一大波直播美女网红。虽然更迭速度在逐年加快,但在输出内容上却千篇一律。这些网红不仅活在精修照片和高倍滤镜中,而且还始终伴有“整容”、“炫富”、“卖假货”和“侮辱国歌”等一系列丑闻,自然使得网友对其以“有色眼镜“看待。
此外,再加之娱乐圈已大行其道多年的“小花”和“小鲜肉”俊男靓女式的审美风气,使得以年轻人为主的内容消费端产生审美疲劳,愈发渴望出现更加多元化的娱乐形式。因此,又真实又粗糙、又魔性又接地气的“土味网红”们作为网红中的一股“泥石流”,适时出现,并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
例如“面筋哥”,他摆过摊,卖过唱,流浪多年,梦想是成为一名创作型歌手,还对一位捡垃圾为生的“诗人朋友”不离不弃,虽然参加选秀节目遭到评委怒斥,但依然乐观,最终因一首魔性歌曲《烤面筋》走红。很多网友不仅觉得他有趣,而且还被他的朴实打动。因为他真心喜欢唱歌,用心创作。正是这种反差萌属性和正能量精神,成了他走红的原因。
从快手到B站再到大众媒体,“土味网红”大众IP化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毫无疑问,近两年各短视频平台和移动网络直播的兴起,成为了“土味网红”走红的重要工具载体。正是各类传播工具的广泛普及,使得很多人有了充分的创作自由和表达空间。
因此,拥有大量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用户,并在内容上能够包罗万象的快手、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成为了“土味网红”的最初输出地。尤其是大批农村用户,成为“土味视频”的创作主力。他们在这些平台上踊跃地表达自我和分享生活化的日常。但是受用户群特定语境所限,这些视频在产出后多数只在本平台上的特定用户群之间传播,很难再进一步发散和传播到其他平台和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中去。
而文化多元和擅长造梗的B站,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因为,这些被很多主流文化或精英文化“不放在眼里”的粗糙“土味视频”,却是以制作鬼畜视频著称的B站创作者的主要素材。
因此,很多经B站二次创作的视频,角度刁钻,笑点新奇,以优质的内容质量和符合年轻人审美趣味的造梗能力,很快促使了各类流行语弹幕的产生:“用一百种理由吃竹鼠”的“华农兄弟”和“我的烤面筋可带劲啦”的“面筋哥”,以及“真香预警”的王境泽等,都是从B站逐渐火向大众媒体的产物。其中“华农兄弟”的“我看你是中暑了”、“漂亮警告”、“一天只吃两毛九”等梗一出,迅速刷屏,圈粉无数,使得“华农兄弟”在B站的粉丝甚至一度远超了西瓜视频。
此外,微博和微信的图文表情包也同样发挥了广泛的造梗和传播作用。
因此,“土味视频”在这几大平台的再加工创作和传播共振之下,靠着更加喜闻乐见的图文和视频传播媒介,突破平台圈层限制,进入大众视野,真正实现大众IP化,从中也随之产生大批“土味网红”。
在遭大众主流嫌弃的“土味文化”中产生的“土味网红”能否带动新的流量潮?
虽然当前已有很多“土味网红”逐渐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大众主流网络世界里,但与之始终相随行的“土味文化”却一直难登大雅之堂:除了多数难以入流的“土味视频”被吐槽,更有之前备受批评的“社会摇”和“喊麦”,使得“土味文化”始终难以摆脱恶俗、哗众取宠和无营养等标签。而快手、西瓜视频和抖音等作为其产生的最初平台,若在白领阶层的年轻人中,有人被得知是它们的用户,少不得要遭受大家一顿白眼。
因此,当谈及对于当下“土味文化”的看法时,在“钛媒体”发表的一篇名为《土味“giao哥们”能否走出快手》文章的评论中,有一名网友说:我一直关注微博账号“土味挖掘机”,它的评论量惊人,赶得上二线鲜肉明星的微博,但是转发量不多,因为大家都偷偷看土味,怕转发掉身价,嫌丢人。”
或许,这一评论最能体现当前大多数互联网主流用户对“土味文化”的普遍态度。
有人预测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在精致化和偶像化文化内容作为资本投资的主流方向的当下”,这种人气颇高的“土味网红”带领的“土味文化”将要“形成一片巨型流量洼地”。所以,从目前看,下这种论断还为时过早,因为很明显,“土味文化”依然有着不小的发展困境,而且这也是一些“土味网红”的困境。
刚刚走红的“发际线男孩”小吴上《快乐大本营》,网友不仅对他是否具有资格表示质疑,还吐槽他在节目中“情商低”的不佳表现。而且他前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不想进娱乐圈,但后脚就接了商业代言并上了综艺。“打脸”速度真快,果然是“真香预警”第一人。所以,当这种“野路子”出来的网红被大众媒体平台放大时,极易暴露短板和败坏好感。
微博上有网友无不惋惜地说,才18岁的小吴,其实还是个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突然火了,还没有搞清楚状况,被众人“捧着”,被背后的公司推着,很容易就飘了。
但也有一些“土味网红”与小吴形成了鲜明对比:美食博主王刚,他以“硬核”做饭技术走红,其美食账号拥有将近600万的粉丝。但在成名后,他并未随大流,将自己“狂野”风格的美食视频精致化,而是根据用户兴趣往更接地气的方向发展,并希望看他视频的粉丝真正能够有所收获;外语流利、憨厚呆萌的“丽江石榴哥”,他的视频在抖音上有3亿多的播放量。在火了之后,他也直言不讳地说,以前自己只是买石榴,现在他要利用自己的“流量”营销自己,不仅自己要挣钱,而且还要宣传家乡丽江的石榴。
也许,这两位才是“土味网红”们未来发展的一个正确的方向。因为我们作为互联网消费者,并不需要他们带动什么流量,只是需要他们在消费内容看似泛滥实则十分稀缺的当下,能够认真地带给我们又土又糙但真实有趣的多元化娱乐内容罢了。
作者:韩树
责编:金宇
副主编:金宇
网址:“世纪真香组合”登上快本,IP化的土味网红为何能够切入主流文化 https://mxgxt.com/news/view/761770
相关内容
腾讯入局艺人经纪,能否让网红的商业价值最大化影视IP间的相互转化,如何破解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从济南花灯“夏雨荷”看文化IP如何为城市引流
“大IP+流量明星”正在失效,网络文学IP渐渐回归内容本位
流量密码与本土化策略
古井贡酒:贡献文化为根,品质求真为本,四品五香全国化
从蔡徐坤到爱豆King,抽象文化为何能全网流行?
起底“网红”文化,是否真的有文化
网红孵化“流水线”上的概率游戏
爆红的明星化妆师,为何执着于塑造个人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