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教授付向东实名举报中科院明星学者杨辉抄袭并造假,后者否认

发布时间:2024-12-16 09:59

2020 年 6 月 24 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付向东团队在《自然》 发表封面文章,实现了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原位再生。这项研究为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极具前景的治疗策略和方法,并获得了神经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

论文中的一句话饶有深意:Note added in proof:While our work was under review, conceptually related results appeared elsewhere.(补充说明:当我们的论文正在接受同行评议时,与概念相关的结果出现在了其他地方。)

论文发布仅一周,7 月 1 日晚间,网上流传出一封“举报信”,称该论文的主导研究人付向东教授举报其成果涉嫌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辉抄袭并抢发。

图 | 付向东教授(左)、杨辉教授(右)

付向东现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与分子医学教授。他先后取得武汉大学病毒学硕士学位、凯斯西储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学习,随后加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至今。其研究重心在基因表达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上的整合调节。因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杰出贡献,付教授分别于 1994 年荣获 Searle 学者奖、1997 年荣获白血病和淋巴癌社会学者奖,并于 2010 年当选美国 AAAS 会士。付向东在 《自然》、《科学》、《细胞》期刊上发表超过 20 项研究。

杨辉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 80 后“明星教授”,获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学学士、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及麻省理工学院 Whitehead 研究所博士后。2014 年,年仅 28 岁的杨辉回国,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PI)、灵长类疾病模型研究组组长、博士生导师,成为中科院神经所最年轻的研究员。杨辉在 《自然》、《科学》、《细胞》期刊上发表近 10 项研究。

DeepTech - 生辉已联系付向东验证举报信真伪,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复。

7 月 3 日下午,杨辉发表声明称:本人将积极配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对近日网传有关本人学术成果舆情的调查,如实提供原始材料,澄清事实,忠实履行一名科研工作者对科研诚信应尽的义务。

图 | 杨辉研究员对相关舆情的声明(来源:神经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随后发布相关声明,表示对杨辉研究员相关舆情高度重视,已迅速成立由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和中科院外专家组成的调查组,对此事进行调查。未来将向社会反馈调查结果。

图丨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关于杨辉研究员相关舆情的声明(来源:神经科学研究所)

随后,杨辉对 BioArt 表示,付向东教授在神经所报告中提到的 Ptbp1 靶点,已经于 2013 年发表。关于付向东教授说向其透漏了许多实验细节,希望他能提供任何支持他观点的证据。其次,杨辉表示,关于我造假的言论,纯属污蔑。顾,这不是一个正派的科学家做的事情。”

对网传举报信中关于杨辉向付向东询问技术细节这一表述,杨辉回应称,“付向东教授于 2018 年 6 月 14 日来到神经所做报告。我们了解到,付向东教授在利用小分子抑制剂靶向 Ptbp1 进行体内转分化的相关研究。我们一直认为小分子药物既没有强大的分子靶向特异性,又没有足够细胞的靶向特异性,因此我们仍一直坚持我们自己原有的基因编辑策略进行体内转分化研究。后来我们从付向东教授后来的 bioRvix 中得知,他们用的方法是 shRNA 和 ASO。关于抄袭的诬告,付教授声称把所有技术细节都告诉我了,希望他能提供任何支持他观点的证据。”

“我 2013 年《细胞》文章已经有许多实验室重复出我们的结果和方法,他为了抹黑我,连基本的科学事实都不顾,这不是一个正派的科学家做的事情。”

“共进晚餐”

网传举报的相关内容与付向东团队关于帕金森的研究有关,称杨辉团队的成果与付向东团队的研究方向重合度较高,但杨辉团队却早于付向东团队发布相关文章(提前超过 2 个月)。

2020 年 4 月 8 日,杨辉团队在《细胞》上发表论文《通过 CRISPR-CasRx 介导的胶质细胞向神经元的转分化治疗神经性疾病》。该研究得出的主要成果是:“运用最新 CasRx 系统特异性地在视网膜穆勒胶质细胞中敲低 Ptbp1 基因的表达,首次在成体中实现了视神经节细胞的再生,并且恢复了永久性视力损伤模型小鼠的视力。同时,该研究还证明了这项技术可以非常高效且特异地将纹状体内的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成多巴胺神经元,并且基本消除了帕金森疾病的症状。”

在网传的举报信中称,付向东的相关研究已持续了 9 年的时间(包括 6 年的实验工作,以及近 3 年审稿过程中的补充实验工作),他本人曾在 2018 年 6 月 14 日,受上海神经所所长蒲慕明特邀进行学术报告,并在中科院神经所报告该项未发表的、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此项研究工作的科学思路、全部实验设计和研究结果,同时,还分享了将抗 PTBP1 因子成功应用到视网膜疾病治疗的一项合作研究工作。

“杨辉和神经所百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我的学术报告。报告之后,杨辉和几位研究员与我共进晚餐,在晚餐期间杨辉向我咨询了许多关于实验细节问题。”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杨辉在全面了解了我们的研究思路和成功的实验结果后, 立即着手换一种实验技术敲降 PTBP1,重复我们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相似的实验结果,并在短短 6 个月后便将他们的论文投稿,最终在今年的《细胞》杂志发表(4 月 8 号上线,4 月 30 号出版)。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杨辉论文发表后,蒲慕明所长领导的神经所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称此项工作是他们研究所的‘原始发现’和‘重大突破’”。

“从时间上推论,他们甚至没有足够时间重复动物实验。唯一的解释是他们极有可能是有目的地挑选对其有利的实验数据,甚至还不能排除伪造实验数据的可能性。

网传举报信多次出现 “剽窃” 及“学术不端”等词。信中还提及,付向东曾联系过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指出杨辉的剽窃行为并要求调查,但至今未得到任何有关调查结果的回复。

图丨网传举报信部分内容(公众号“Retraction”)

业内人士评论,国际上的学术讨论一般会在论文登刊前就进行分享和讨论,一方面便于改进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活跃学术氛围。“国内的学术交流氛围本身就比较薄弱,付老师愿意开放地、事无巨细地讲自己尚未发布的成果,是值得尊敬的”,如果事实真相确为剽窃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本就不够开放的学术氛围。

杨辉除了学者外的另一个身份,是初创公司 “辉大基因”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顾问。在今年 6 月初与 DeepTech - 生辉的沟通中,杨辉表示,他在 2017 年产生了创业的意向,2018 年,前君联资本合伙人、现任夏尔巴投资创始合伙人的蔡大庆找到杨辉,决定投资,于是杨辉于同年 10 月正式创办了辉大基因;11 月,辉大基因宣布完成由夏尔巴投资的 3000 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2019 年底,辉大基因再次获得逾亿元的 A 轮融资,领投方为辰德资本,跟投方为药明康德、惠每资本、雅惠资本,老股东夏尔巴投资继续跟投。

在 “举报信事件” 发生后,DeepTech - 生辉针对这一事件向夏尔巴投资方面求证,对方回复称:“我们正在和杨辉交流联系了解情况。”

争议并不鲜见

原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王晨光在接受 DeepTech - 生辉采访时表示,在他的印象里,付向东是一个严肃认真的学者,在十多年前还向其请教过技术问题。王晨光认为,公开信提到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他在刚刚到美国没多久,实验室就有一个博士后的文章还没发表,只是到一个会议上发表了摘要,结果被他人看到做了类似研究而提前发表。

遇到这种情况,付向东除了发布这封公开信并无更多选择,因为《细胞》杂志也没有义务和权力去调查杨辉是否涉嫌研究思想的剽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即使如网传公开信所言,“让杨辉提供订购 PTBP1 相关 DNA 引物的时间及证据,这应该是开始实验的最先步骤”,这恐怕难以成为铁证。并且,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不一定有这个动力去调查此事,毕竟这个事件更多需要举报人付向东来举证。事实上,即使在国外,很多类似事件大都不了了之,只有那些涉及专利的类似争议或许会有最终的定论。

不过王晨光表示,如果杨辉认为网传公开信有诽谤嫌疑,那么这时候需要他站出来声明或者起诉公开信作者。当然,如果杨辉起诉公开信作者,就需要杨辉本人提供否认公开信提及事件的证据,比如实验记录、相关试剂购买记录等等。

多位人士表示,即使网传公开信所述均为事实,即杨辉剽窃了付向东的研究思想,那么这也只能说明杨辉存在学术道德缺陷,而难以直接从行政或法律层面对其进行惩罚。

一位分子生物学研究人员也对 DeepTech - 生辉表示,付向东在同业内交流时不够注意保护自己的研究,那么这就给接近自己研究领域的同行留下剽窃思想的机会。该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杨辉在与付向东交流得到启发并且想借鉴其研究想法的时候,可以尝试提前获得付向东许可,并在论文署名以及分工说明中体现出来,或许就是一个双赢的研究。

不过,这对于耕耘此领域多年的付向东而言,是否会同意与后来者共享,也未可知。

这位分子生物学研究人员认为,无论结果怎样,这件事会给业内带来负面影响,即小同行的学术交流恐怕会远离开放,而彼此加强戒备。

还有造假指控

DeepTech - 生辉发现,关于该项研究的质疑声早在今年 4 月就已经在 MITBBS 论坛出现。当时,杨辉的上述研究刚刚在《细胞》上发表。MITBBS 是海外华人第一门户,创建于 1996 年,目前拥有数十万海外注册用户,论坛内的生物板块经常有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人士对最新研究展开讨论。

相关的讨论贴名为 “各位对今天杨辉的《细胞》文章怎么看?” 发信人 ID 为 “starphage(王新宇)”。“starphage(王新宇)” 针对杨辉在 Cell 发布的论文表达了自己的疑问:“这篇文章数据量很大,结果非常神奇,机制一概没有。”并表示,“文章的结果违背了我做十几年发育生物学训练和对其理解”,希望得到“内行评价”。

该帖目前已有 45 次回帖,其中有一篇帖子在 4 月 24 日发出,并提到了付向东的相关研究。

在 MITBBS 上,有一部分落款为 “杨辉” 的回应(如下图),此贴是否为杨辉本人发布尚不可知,DeepTech - 生辉询问杨辉暂未收到回复。

(备注:上述未标记来源的图片均来自 MITBBS 生物板块讨论贴“各位对今天杨辉的 Cell 文章怎么看?”)

这不是杨辉的研究成果第一次遭遇同行质疑。

2013 年 8 月 29 日,还在读博士后的杨辉在《细胞》杂志发表一篇关于高效插入基因突变方法的论文,题为《利用 CRISPR/Cas 介导的基因工程一步生成携带报告基因和条件等位基因的小鼠》。2019 年,20 多个独立实验室联合在《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上报道称不能重复杨辉的试验结果。

针对上述争议,杨辉在官方回复中也给出了自己的回应。

总之,科学的真相需要时间,还需要等待双方给出更多的证据,以及主管机构的调查结果。

网址:加州教授付向东实名举报中科院明星学者杨辉抄袭并造假,后者否认 https://mxgxt.com/news/view/215450

相关内容

生环学院优秀校友雷明星教授来校做报告
“明星学霸”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背后扎谁的心?
科学网—明星学术造假的“三重门”
明星学历造假后果,一个被判刑3个月,一个在风波中谈恋爱!
明星学术造假的“三重门”—新闻—科学网
苏州科技大学举办“仰望大地之巅,做最美奋斗者”信仰公开课
明星杨幂查重0.9%背后的“学术奇观”
多位文体名人当高校教授?你怎么看
“明星学者”:当营销成为教授的新责任
著名学者、暨南大学教授饶芃子逝世,曾在国内首创“比较文艺学”方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