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中最不可思议的一对父子,鲧与大禹关系研究
鯀和禹的关系在大家的认知中似乎一直都是父子的关系,但同时也有母子说和婚姻联盟的说法,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探究大禹与鲧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鲧这个名字的出现最早是出现在《墨子》与《洪范》中的(《山海经》是汉时刘向父子整理,暂不计),而《墨子》与《洪范》都没有明确的指出大禹与鲧二人的关系。首先,墨子》中并没有关于鲧与禹关系的说辞。在《墨子》对鲧的记载中,仅仅说明鲧是天帝的元子,为天帝所刑,天帝又曾任命过禹,而众所周知,《墨子》是反对“杀其父而赏其子。”的做法,而若大禹与鲧为父子关系,那么在此处就形成了矛盾,所以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至少在《墨子》的记载中,大禹和鲧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在《洪范》中对大禹与鲧的记载又提到:“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于《洪范》的记载中,大禹与鲧是存在一个相承的关系的,这与《墨子》所提到的鲧为天帝所刑,又任命禹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这仍然不能够证明大禹与鲧是父子的情况,但其中至少存在着相承的关系。
另外,上古时期往往是一个家族世代相承某一项职业,若以大禹与鲧同为治水家族,那么惩罚鲧而让同为治水家族的禹来治水似乎无可厚非,杀父赏子也就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了,比如禹伐共工而共工后裔四岳仍辅佐大禹治水,如此一来,似乎在《洪范》中就可以初步的判断出大禹与鲧同属一个家族,甚至是父子关系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知道,大禹治水是以疏通为主,而鲧是窃天之息壤堵水,这首先在治水方法和理念上就已经产生了差异,而若《墨子》早于《洪范》,那么也就是说关于大禹与鲧的原始材料上,二者是没有关系的,故此《墨子》与《洪范》二者先后就成为了大禹与鲧究竟有无关系的一个重要材料。
对于二书孰早孰晚的这个问题,清华大学的李学勤教授经过多方考证认为,《洪范》成书于西周是完全可能的,那么若基于此,我们可以大致认为《墨子》因为反对“杀其父而赏其子”而将大禹与鲧的关系避而不谈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关于治水方法与理念差异也可以解释为大禹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做法而已。
自从《洪范》确立了大禹与鲧二者的相承关系以后,这种关系就广为流传,而确立二者为父子或母子关系的首先是《天问》,《天问》记载:“伯滚腹禹,夫何以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天问》的成书年代,过去我们认为是屈原所著,但顾颉刚先生认为该篇:“说了邃古之后,就说到鲧和禹,后来虽也说到尧、舜,但远不及说鲧、禹的热闹,颇有《诗经》以后《论语》以前之风。篇中称人王日‘后’,称上帝曰‘帝’,亦曰‘后帝’,这也是和《诗》、《书》相同而和《孟子》、《离骚》等大异的。”。因此指出《天问》的写作时间当在战国之初。刘起钎先生“甚至认为它当成于春秋之末,至迟在战国初年”。故此我们认为《天问》的成书年代虽然可定在春秋末期,但其中记载的故事肯定要早于成书年代,因此,鲧禹的这种父子(母子)关系至少可以再往前推溯到西周晚期。而到了《左传》和《国语》的时代,鲧禹相继的说法已经普遍盛行。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
《左传》文公二年:“祀,国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谓礼乎?……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窑。”
《左传》桓公三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三代祀之。”
《国语.周语下》:“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
《国语·鲁语上》:“鲧鄣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国语·鲁语上》:“夏后氏締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国语·晋语五》:“是故舜之刑也殛鲧,其举也兴禹。”
《国语·吴语》:“今王既变鲧、禹之功,而高高下下,而罢民以姑苏。”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左传》和《国语》的记载中,也只是吧鲧和禹作为先后相续,而并没有说明禹是鲧的儿子,对禹和鲧的关系表明甚至不如《洪范》,《洪范》中对二者关系尚有一个“嗣”字,可这些到了《左传》和《国语》中却没有了。对于这一个奇怪的现象至今尚未一一个明确的结论。
直到战国时期,《帝系》中明确记载“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这才将鲧禹二者的父子关系排入了大一统的帝王世系中,此后的《竹书纪年》《史记》《帝王世纪》才按照“黄帝——昌意——颛顼——鲧——大禹。”这样排列下来
《山海经》中亦有关于鲧禹的记载,《海内经》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这里的“鲧复生禹”和《天问》记载是相同的。另外,《山海经》中鲧世系的有些记载不同于《帝系》。如:
《海内经》记:“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大荒南经》:“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驪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驪头。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穆是食。有驪头之国。”
骆明、白马,不见其他文献记载。驪头可能为鲧的另一支后裔,亦不见他处。鲧治水失败后被殛于羽山。羽山在何地?《后汉书.贾复传》:“下江新市兵起,复亦聚众数百人于羽山。”贾复为南阳冠军(今河南邓县西北)人,羽山亦当在县境。沈钦韩《后汉书疏证》曰:《一统志》,禹山在邓州西南六十里,禹羽同声,疑即羽山。有崇伯鲧,崇可能即嵩。鲧曾娶有莘氏女而生禹,有莘国亦在河南嵩县,与伊水相近。要之,鲧之活动范围在嵩山附近,其被殛死之羽山,亦当距嵩山不远。
网址:上古神话中最不可思议的一对父子,鲧与大禹关系研究 https://mxgxt.com/news/view/810071
相关内容
如何排列颛顼、帝喾、尧、舜、禹和黄帝之间的世系关系?揭秘古代神话传说与民间传说的关系.docx
东方传统思想与朝鲜古时调的关系研究
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蒋寅先生的对话
如何理解屈原的《天问》?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什么上古神话相联系?
丁禹兮cp研究报告
历史上的中柬关系——以朝贡体系为研究视角
娱乐圈中五对亲戚关系, 哪一对亲戚关系最让你不可思议呢?
李白与江油道教之关系 ——对《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一点研究 ‖ 马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