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怀辞职背后:香港电影传奇终结的秘密
邹文怀与成龙
邹文怀的“对头”邵逸夫和方逸华
邹文怀与梁朝伟、唐季礼
早报记者 刘嘉琦 骆俊澎 2007年10月26日9时30分,香港嘉禾娱乐公司因“主要股东及董事有变更事宜”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停牌。同一天,一手创立了嘉禾娱乐的香港传奇电影人邹文怀向嘉禾娱乐董事会请辞。11月1日,成立两年的内地公司橙天娱乐对媒体公开发布消息———已在10月31日与邹文怀达成协议,全面收购邹文怀及其女儿邹重珩所持有的24.78%的嘉禾股份,橙天娱乐成为嘉禾的第一大股东。同一天,嘉禾娱乐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复牌,股价当天波动达21.58%。
11月5日,邹文怀在香港举行记者会,他表示拱手将江山让人是因为自己年事已高,怕继续占着位置会影响电影的发展。而接任嘉禾主席一职的橙天娱乐负责人伍克波,则信誓旦旦地说会在未来更好地发挥嘉禾的资源优势,至少每年要拍出20部电影。
听起来,嘉禾这个品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不会离开影迷的视线。香港资深电影人吴思远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颇有些感慨地说道:“嘉禾最辉煌的时候,也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阶段。”而邹文怀拱手离开嘉禾的苍老身影背后,或许正隐藏着一个传奇辈出时代终结的秘密。
【嘉禾的盛衰】
崛起 1970年-1971年
邹文怀“叛逃”邵氏自组嘉禾
1958年,邵逸夫正式执掌“邵氏兄弟”,而邹文怀则被邵逸夫一手提拔为制片部经理。直到1970年,邹文怀一直扮演着邵逸夫手下第一能臣的角色。他提出建立的大片场制度,与何冠昌一起谋划的“武侠”格局,让邵氏电影在当时的香港影坛独树一帜,也开创了香港电影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然而,随着邵逸夫决意削弱电影投资,加大电视城建设,以及后来成为邵逸夫夫人的方逸华(听歌)权位的上升,矛盾一触即发。而邹文怀也早已不甘终身打工,他暗中拉拢了志同道合的邵氏同事何冠昌、梁风等人,对外则吸纳了台湾和泰国的资金,还与邵氏的对头国泰电影公司谈拢了电影海外发行的业务,自组嘉禾影业。
嘉禾成立伊始,邹文怀为了打响新公司第一炮,挖走了《独臂刀》的男一号王羽,并联络日本公司一起拍摄了《独臂刀大战盲侠》。要知道,《独臂刀》可是邵氏的金字招牌,而且是香港影坛第一部卖过百万的电影。邵逸夫着实咽不下这口气,直接与邹文怀对簿公堂。官司拖了几年后不了了之,但邵氏与嘉禾的恩怨却牵扯了数十年。
兴盛1971年-1990年
李小龙许冠文成龙(听歌,blog)打造的辉煌时代
邵氏公司奠定的是早年香港电影的基础,而嘉禾推出了如今还活跃在华人影坛的一批电影人。成龙、洪金宝、吴宇森、徐克、唐季礼,这些名字都在嘉禾的员工簿上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成龙和洪金宝,为嘉禾创造大卖电影的同时,他们两人的动作电影也在香港甚至国际影坛站稳了脚跟。
不过,在嘉禾的“星光”族谱上,最重要的名字恐怕还是李小龙。在外界看来,是邹文怀捧红了李小龙,但事实上却是李小龙的到来,盘活了一度苦苦支撑营生的嘉禾。其实,当年希望从好莱坞返回香港发展的李小龙,心中暗许的是财大气粗的邵氏。即使每部电影片酬2000美元,还得签长期合同,李小龙只要邵氏将合适的剧本寄去美国,就肯点头。不想邵逸夫当时并不以李小龙为意,这让邹文怀捡了个大便宜。派人到美国登门拜访不算,邹文怀还给李小龙开出了7500美元一部的高片酬。三年之内,《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等三部李小龙主演的电影,让邹文怀赚得钵满盆盈。可惜还没笑开怀,李小龙于1973年7月猝死,嘉禾的上升势头就此戛然而止了好一阵子。幸而,邹文怀又一次慧眼识英才,将在邵氏不受重用的“冷面笑匠”许冠文拉拢旗下。1974年,《鬼马双星》打开了香港喜剧片的大门,也让嘉禾又一次站在了年度票房的高点上。一直到1981年为止,许冠文为嘉禾制作的5部电影尽数大卖,甚至还打入了日本、加拿大的市场。
用导演陈可辛的话来说,嘉禾最大的特点在于“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创建伊始,邹文怀就摒弃了大片场制度,改而推广独立制片人制度,这种制度后来逐渐成为香港电影制作发行方式的主流。所谓的“独立制片人制度”,主要是由一个独立制片人在一家有发行网(或院线,当时主要是邵氏和嘉禾)、有企业组织的公司,提供部分财务支持下拍摄电影。电影拍摄前,在题材、剧本、主要演职人员方面需要征求出资公司的同意,而拍摄后则由该出资公司控制其发行权。跟邵氏的工厂化制片相比,它一方面减轻了资金上的负担(这点对于嘉禾来说很重要,毕竟其资金并不多,要投资大制作与邵氏抗衡就必须要有别的资金支援),另一方面也减弱了对各个制片组的制约,而可以根据独立制片人自身的性格、观念等相对自由地发挥。“监制”一词也是因此而诞生的。邹文怀将与演员的雇佣关系改成合作关系,电影利润亦与演员分账。更有甚者,嘉禾还建立了卫星公司承包制,资助有票房保证的电影人公司拍片,李小龙的“协和”、许冠文的“许氏”,日后洪金宝的“宝禾”、成龙的“威禾”,皆是嘉禾的卫星公司。邹文怀还积极推动嘉禾向国际市场进军。1990年,邹文怀抢得《忍者神龟》的电影改编权,这部由元奎执导,四名武师扮龟的奇趣动作片不仅成为当年度美国最受欢迎的电影,并为嘉禾带来超过10亿港元的收入。
衰落1990年代末-至今
中坚力量流失邹老无力回天
上世纪90年代末,香港电影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持续低迷。加之来自新兴制片公司的冲击,嘉禾影业陷入相当被动的局面。1997年,随着二当家何冠昌撒手人寰,邹文怀也逐渐对振兴自己的江山有心无力。2003年,邹文怀曾与中影集团就合拍片事宜签署过相关协议,证明老人家还是有心带领嘉禾走向更高更远之地,然而嘉禾一直亏损的局面,加上旗下人才流失殆尽,还是让这个香港老牌电影公司步上邵氏的后尘。嘉禾于数年前宣布停止制片工作,仅靠经营影院等资产谋生。
这两年,嘉禾也曾融资投拍《头文字D》、《宝贝计划》、《新警察故事》等影片,但都是借别人大树好乘凉的保守做法。值得一提的是《新警察故事》一片,早年嘉禾曾属意张国荣(听歌)参演,但开拍时,哥哥已逝,唯有将片中角色名称作“陈国荣”以示纪念。
【邹文怀的家事】
为何邹文怀的事业后继无人
香港电影大亨邹文怀1928年生于香港,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毕业。1949年到香港,任职体育记者,1951年转往美国新闻处主持美国之音节目。上世纪50年代,加入邵氏,担任宣传部经理。1958年,担任制片经理。1970年任邵氏兄弟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因与邵逸夫意见不合,带着何冠昌、梁风等人自立门户,成立了嘉禾。邹文怀把一手创办的嘉禾卖给了橙天,外界都有一个疑问,为何他不让自己的子女继承事业?昨天记者采访了多位资深香港媒体记者,获悉邹文怀给过“正牌女儿”邹重珩机会,可惜嘉禾在她的领导下却是萎缩更快,而邹文怀并未亲自教养过的私生子邹重瑾却单凭自己创立的医疗王国,月收入超过100万港元,但邹重瑾曾明确表示没有兴趣做任何与电影有关的事情。
邹文怀表面上只有正室袁曦华所生的女儿邹重珩,其实他还有两名私生子邹重珏和邹重瑾兄弟。邹氏兄弟的母亲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作家伍淑芳。老一辈的电影人都知道,邹文怀一向最欣赏才女,而伍淑芳当年就是一名才女。与已婚的邹文怀相识时,伍淑芳正在香港一家晚报当记者,笔名蓝茵。当时伍淑芳也有夫婿,但邹文怀照追不舍,不久伍淑芳便和丈夫离婚。几年后,该晚报结业,邹文怀安排她到邵氏宣传部工作。1960年,伍淑芳生了邹重珏,三年后生了邹重瑾。巧合的是,邹重瑾出生后不久,邹文怀的妻子袁曦华也在同一所医院产下女儿邹重珩。
邹重瑾4岁时,伍淑芳因病身故,两兄弟便交由外婆照顾,但没多久,外婆也因病离世。伍淑芳的同胞姐姐负起照顾这一对小兄弟的责任。邹重珏现于美国任职土木工程师,而邹重瑾更为知名,创办了在香港享有盛名的“天一医疗机构”,拥有三家大型医务所,全天24小时开诊。邹重瑾把医疗所取名“天一”,寓意为天下第一。现在邹重瑾算是成功了,对于老父的电影事业,他则说:“我从来没想过要做明星或导演,以现在的情况来说,这一行我并不看好。”
邹文怀与袁曦华的女儿邹重珩自小由邹文怀亲自教导,她本身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影硕士,丈夫陈英明则读舞台设计出身,曾在陈果的电影《香港有个好莱坞》里担任男主角,并获金马奖影帝提名。可是邹文怀的余荫并没有庇护邹重珩多久,1994年11月嘉禾上市时,邹文怀的身家估计近6亿港元,但邹重珩执掌嘉禾期间,股权只值8000万港元左右。而这期间嘉禾还多次遭遇恶意收购,幸得邹文怀的好友李嘉诚入股支持才得以力保江山,不过嘉禾却自此元气大伤。
【外界的解读】
橙天娱乐:嘉禾是华语电影的传奇
在橙天娱乐正式宣布入主嘉禾的当天,橙天娱乐董事局主席伍克波曾经许诺,将结合嘉禾以前的制作经验和能力,每年拍摄不少于20部的影片。而早报记者在采访橙天娱乐电影公司经理王薇时,还进一步了解到,伍克波和邹文怀先生很早就是好友。所以这一次双方的合作,洽谈的时间并不长。谈到为什么选择嘉禾娱乐,王经理表示:“嘉禾是华语电影的传奇,能够和他们密切合作,相信是很多电影人的愿望。橙天也是。”而在如何借鉴嘉禾的优势方面,王经理表示:“嘉禾优秀的电影制片经验和影城发展经验都很值得学习。”对于具体的一些合作计划,橙天娱乐方面并没有透露。
香港媒体:邹文怀退休早已不是新闻
橙天娱乐入主香港嘉禾,内地媒体争相报道,而香港媒体的反应却非常平淡,各大主流媒体报道的篇幅并不大。为何一代香港电影大亨退休,香港媒体却缺少关注?据香港同行告诉记者,其实邹文怀这几年都在半退休状态,所以他的影响力开始下降,而且嘉禾这几年没有新作品出来,大家对嘉禾的关注也没有鼎盛时期高,所以报道篇幅不多也很正常。去年,邹文怀的昔日老板邵逸夫因即将退休可能卖盘邵氏和TVB却无果的消息,曾引起香港媒体极大关注,为何邹文怀此次卖出嘉禾反应平淡?对此,有香港记者表示,TVB陪伴着许多港人成长,而且TVB现在运行良好,突然卖盘肯定里面有很多故事,香港读者喜欢看故事,所以媒体会争相报道,而邹文怀退休早已不是新闻,公司易主也只是正常交替。
吴思远:橙天需要下点工夫操作嘉禾
作为香港资深电影人,吴思远很早就打进内地市场,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了UME电影院。但1997年嘉禾就在上海有了两家电影院。然而,随着嘉禾娱乐在香港的山河日下,上海的嘉禾影城也在2003年转让。昨日早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吴思远导演,说起嘉禾在影院投资方面的失败,他归结为:“嘉禾太早进内地市场开设影院了,这未必是件好事。”
对于嘉禾易主一事,吴思远说自己一直没有弄清楚底细,“我不知道嘉禾这个名牌现在还值多少钱。而且,到底橙天娱乐买的只是嘉禾的股份,还是连带着把嘉禾在深圳还有东南亚其他地方的电影院都给买了?如果都买了才2个亿,那也太便宜了。真是这样,我都想买。”
点评此次橙天入主嘉禾事件,吴思远分析说:“停止制片后的这几年,嘉禾的股票一直在亏损。而且片库也卖空了。加上内部分裂,老臣子离开,还有打官司等等。邹文怀先生年纪大了,不再有以前的干劲了,的确是需要有人来接手。而橙天呢,是一家刚刚开始的公司,比较活跃。这次入主嘉禾,可以给嘉禾带来新的力量。”对于嘉禾未来的发展,吴思远认为,“橙天需要下一点工夫去做,而且需要考虑重点是不是放在内地市场。毕竟,橙天比较熟悉的是内地的市场。”
陈可辛:这是电影工业北移的明显标志
在嘉禾的官方网站历史资料中,特别提到陈可辛的《甜蜜蜜》获得9项香港金像奖。早报记者昨日在电话采访陈可辛导演时了解到,陈导最初的“打杂”时光就是在嘉禾度过的,“我1983年到1987年的时候都在嘉禾,那时候还没做导演呢。”谈起橙天入主嘉禾,陈可辛说自己已经没什么感觉,“五年前,嘉禾停止制片生产的时候,我觉得更难过。那时候起,我认识的嘉禾已经不复存在了。”
陈可辛说以前嘉禾的管理是家长制的,“你一朝是嘉禾人,永远都是自己人。我拍《甜蜜蜜》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
UFO公司,但那个时候遇上资金的问题,就回头找嘉禾。嘉禾很懂得每个人的价值,它的环境对电影人的成长非常好。而且,即使你离开了,如果你有好的计划,嘉禾依然不会对你关上门。”与同期的邵氏比较,陈可辛认为邵氏高层有些“个人主义抬头,很难留住人”。
对于此次橙天入主嘉禾,陈可辛认为是早晚会发生的事情。“可能因为买的是嘉禾,大家才会这么关注,更觉得香港电影没有了。但这是事实。香港电影这些年弱了,没办法,因为市场就这一点。”陈可辛认为橙天入主嘉禾并不会是一个个案,“以后这样的事情可能会越来越多,这是电影工业进一步北移更明显的标志。”
网址:邹文怀辞职背后:香港电影传奇终结的秘密 https://mxgxt.com/news/view/380229
相关内容
《70年代香港顶级富豪:邹文怀的发家史》一代巨擘邹文怀:他缔造的嘉禾驰骋影坛37年
向华强的忌惮:邓光荣背后的香港娱乐传奇
香港女神莫文蔚逆生长揭秘:多元文化如何塑造不老传奇?
干货:十部优秀的香港电影
香港八大电影公司片头,看到画面你都能想起背景音乐
香港影人北上离乡背井 怀旧成隐隐约约的痛
香港电影13——邵逸夫全球攻略
香港的地缘文化与香港电影的关系
梅艳芳传记片在中国大陆首映前引起了对传奇香港明星的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