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终于读懂了村上春树

发布时间:2024-07-29 14:59

翻译作家林少华,曾翻译过村上春树的42部小说,他说:“村上春树对生活的描述,让孤独迷茫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安慰,并感动着今天所有认真生活的人们。”年轻时由于酷爱跑步,我接触村上春树的第一本书就是《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但在那个不谙世事的年纪,看不懂这本书要传达的深意,每读一处总有羁绊。前段时间,再次找出压箱底的这本书,翻开每一页,静静地顺着时光流淌,似乎打开了之前的所有迷茫。这本书是村上春树人生已过半百时的作品,也是村上春树第一本只写自己的书。人生的层次感和厚重感清晰跃然纸上,在作者真诚无暇的字里行间,慢慢听述他的娓娓道来,仿佛触手可及他那自由生长的心路历程。

再次阅读,我才真正地领略到原来这么简单的一项运动——跑步,在村上的笔下却隐藏着许多独到的地方,正如他书中引用了萨默赛特·毛姆的一句话:“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

村上春树对于跑步,如同饥肠辘辘的人对食物的那种渴求和炙热。每一次的整装出发,每一次的致兴到达,跑步的每一处落脚点,无不隐射出人生哲理。

我们常说“认真你就输了”,当看清生活模样时,“躺平”和“摆烂”就成了逃避的出口。

正是这本书,却让我真切感受到,生活最大的魅力,首先就是来源于“认真”,村上专注跑步,坚持笔耕不辍,为的都是给生活提供亮色,找到属于自我的最大底气。

生活的道路同时铺满鲜花与泥泞,只有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收获扑鼻而来的芳香。

认真生活的态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磨难,而认真生活的人一般都具备这三种特质。而这三条也正是村上春树在书中所透露出的人生哲学。


阅读现场之《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01关于选择:做精神适配的选择,并全力以赴

从小到大,我们随时都在面临选择,大到人生方向,小到一日三餐,如何做出选择无疑是我们人生的一大重要课题。

我们总喜欢在选择时说出一个“如果”,即使在今日有一定成就和地位的人,也无法拍胸脯保证他过往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正确的。

但选择应该都有一套统一的原则,在每个人生卡点做出遵从自我内心的选择,应该就是最没有遗憾的选择

村上春树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更正确。”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三十三岁,对于村上春树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他一心扑在经营店铺上,工作非常辛苦,清晨就要开始干活,一直干到深夜,常常累得精疲力尽,他还自嘲自己是“从事杂役的驽马”。

所谓穷则思变,生活的压力非但没有打垮村上,反而给了他绝地反击的机会。在他废寝忘食地工作下,终于在生意上小有成就。

1978年的一个午后,村上春树如往常一般观看棒球比赛,听见球棒准确地击中了快速球。便是那个瞬间,他感觉像有什么东西,从天空飘然落下,并精准无误地接住了它。

村上春树那一刻的灵感,就像树上的苹果击中了牛顿的脑袋,等待已久的契机和心灵想法不谋而合。

这其实是村上在完成生意的收支平衡后,为自己的人生主动做出下一个值得纪念的选择:写小说。

一开始写小说时,他甚至连支像样的笔都没有,但很快在自身努力与天赋的加持下,他的第一本小说《且听风吟》就一举夺得了新人奖。

小说成名后,他却没有立刻投身其中,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他选择漠视名利,仍旧心心念念自己的生意。

而后,当他真正成为一名职业小说家时,他却认为长期伏案写作,优先要考虑的就是健康,于是乎又有了新的选择:跑步。

村上的每一次选择,都像是扭转他人生的转折点,但他也不止一次遭到过身边人的质疑。

在他直言要开始坚持写小说时,身边人劝告村上将店铺转让,因为生意刚走上正轨,村上却躲到别处写小说。

当他年龄已过半百仍坚持跑步时,身边的人劝他年龄太大,不要再跑了。

但他始终保持人间清醒,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写小说,亦或是跑步,他都能保持初心,还原本真的态度,一如既往谦逊不争。

他做完每一次选择后,他必全身心投入,从中体验酣畅漓淋的尽兴,正如书中所说:“无论做什么事,一旦去做,我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则不得安心。”

这不禁让我联想起最近爆火的国漫《长安三万里》,同样是面对心中的锦绣,李白和高适的选择却大相径庭。

原来潇洒坦荡的李白一生竟然这么“苦”,身为商人之子,天下大门岂是为寒门而开,虽心中纵有万般不愿,只为能博得一席施展拳脚的机会,他唯有攀龙附凤,博得举荐的机会。

甚至在家族败落后,两次成为赘婿,终究是郁郁不得志,到了暮年,仍信错谗言,投奔叛政的永王,落得流放夜郎这一下场。

而李白的挚友高适却选择隐退自居,他清楚自己的实力,即使穷困潦倒,他也允许自己做自己,漂泊半生后,投奔哥舒翰,报效祖国,驰骋沙场,成为凭军功封侯的唯一诗人。

外界的声音吵吵闹闹,一个人只有在做选择时,懂得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准精神适配,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断重塑自己的人生。

如此,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方可激起理想之涟漪。

02关于竞争:人生赛道上,最强劲的对手是自己

当长跑成为一种习惯后,村上开始参加马拉松比赛,他非常享受这种超越自我的感觉。

最让他难忘的是参加了一天之内跑了一百公里的“非人比赛”,跑步过程中,体力透支,喉咙发干,双脚肿胀,从五十公里至七十五公里之间苦不堪言。

身心的痛苦让他几度打算弃赛,但他却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用尽极限的毅力跑完了充满痛楚的二十公里。

对于村上这种“受虐”的行为,他形容“我跑,故我在”,其实就是一种赤裸裸的自我较劲。

每一次“痛并快乐着”的马拉松长跑,都让他不断地对过去的自我发起挑战,而事实证明,他从未停止过进步的脚步。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追求优越是我们行为的根本动力”。不可否认,大部分时候的优越感都是“比”出来的。

但一直追逐他人的步伐,就容易卷入内卷的洪流,将自我锁死,找不到核心动力。

只有把竞争对手设定为自己,才能真正释放自我,竞争对手应该是目标清晰的自我,而不是无法控制的他人。

正如书中所说:“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人生最强劲的对手就是自己,进步就是不断凌驾于昨天的自我,循序渐进,打破那些看似难以冲破的屏障。

正面迎击自我,从来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背后付诸无数辛酸的行动。

挑战自我的道路常常风雨交加,但它却是一种更高产的生活方式。

有时正是需要这种与自己死磕到底的精神,不敷衍自己,才能交出对人生最满意的答卷。

03关于努力:扎扎实实的努力,不欺时光

网上流行的“庸庸碌碌三部曲”,一不小心就容易对号入座:

① 看见别人获得成绩,开始努力;② 一遇到困难,怪自己没有天分;③ 随随便便努力一下,表示自己已经尽力了。

茅盾先生说过:“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

所有不带色彩的努力,都是生活的伪命题。

用偶尔的努力去换得片刻的心安,不过是自欺欺人,时间久了,究竟会回到一事无成的起点。

世上没有任何一种成功,不是通过扎实的努力而达成的。

村上春树刚开始跑步时,总觉得难为情,跑个20分钟就气喘吁吁几乎窒息,心脏狂跳不已,两腿颤颤巍巍。

但他却没有轻易打退堂鼓,坚持将跑步编进了日程,跑了几乎四分之一个世纪,他俨然成为了一名健壮的跑者。

对于写作,从33岁开始写作至今,在村上春树漫长的写作生涯中,他始终能保持常青,即使在70多岁的高龄写出的作品,仍饱受读者好评。

这得益于他清晨五点起床、在一天中精力最活跃的清晨专注创作,而这份坚持,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写小说这种长年累月的工作,他认为非得奴役肉体、耗费时间和劳力不可。

真正有火候的努力,该像挖一口深井一样,不是挖一下就看到水,而是要不断挖凿才找到水源。

正如作家刘同所说:“你必须很努力,才能看起来不费力”。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厚积薄发,才不会只剩感慨“时间都去哪儿啦?”

写在最后

多次翻开《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仍是那一句“我至少跑到了最后”。

如今74岁的村上春树仍旧在坚持长跑,而他的人生也如跑步一般充满活力又游刃有余。

生活有时会给你设限,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跨越过去,重新寻往星辰大海。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便是现在。

只要我们懂得选择,挑战自我,扎实努力,也许都能找到生活悄悄藏起来的糖。

愿我们都能心无旁骛的在自己美好的节奏里,坚定而缓慢地看见属于自我的白月光。

作者 | 阿甘

责任编辑:

网址:再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终于读懂了村上春树 https://mxgxt.com/news/view/21300

相关内容

为什么要阅读?
杨澜、丘成桐、刘洋:读书带给我们什么?
馋了我那么久终于定档啦!我倒要看看这个中年夫妻重生再谈一遍恋爱是怎么个事
读《红楼梦》我们究竟在看什么?为何说“少不读红楼”?
半岛访谈|拥抱网络必须有一定的自觉和清醒!探访文学翻译家林少华的海大 “书房”
东君谈《无雨烧茶》:我写小说,像是用文字来画画
文学|“我为什么写小说”——新京派作家常小琥谈其代表作《收山》
读了3遍《庄子》,我的精神内耗终于被治愈了
小时候背过的诗词,是长大了才读懂的人生
访谈|周洁茹:我永远不后悔在访谈中说实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