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自己、对世界有清醒认识的人,往往都不喜欢群居

发布时间:2024-12-13 10:02

生活和职场中,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

1. 走到哪里都是独自一人(独自吃饭、独自看电影、独自旅行、独自逛街、独自看演唱会)

2. 身边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随行的朋友,从来都是形单影只

3. 为人不苟言笑,表情淡漠单一,偶尔说一句实话能噎死人

4. 做事倒非常正常,有时甚至非常热心,然后一转眼就变回冷淡的样子让人摸不着头脑

5. 从来不拍领导马屁,多说一句话都觉得是罪过,看见别人高声喧哗会皱着眉头走开

6. 可能没有男女朋友,没有家庭,没有婚姻,没有孩子、没有交际圈,像是社会隐性人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人危险吗?有犯罪倾向吗?是否该与之保持距离?还是客观公正的以事观人之后再出结论?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通常会比较喜欢聚会扎堆儿,堆在一起没20分钟就会开始对他人评头论足。尤其是对以上提及的这种“职场怪人”,大家的好奇心一直都被吊得高高的,也奇怪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孤僻孤单的人。

这个点大家都还在酒吧在KTV里Happy,而这一类人应该很早就睡了吧,如此人生乐趣何在啊?

事实上,这样的人并非奇货可居,而是越来越普遍。

因为,总是独来独往的人,其实只是不想委屈了自己,不愿意在他们认为的无谓无用的社交生活中消耗自己的精力。

对这个世界和他人,他们通常已经抱有一种奇妙的认知和拆解,而以这种清透的认知力为基础,这一类人除了必要的日常生活延展之外,思维和精神空间已经到了外人难以触达的程度。


他们独来独往,只是认为周围没有可以对话、沟通和交流的人。

他们的做法,类似于做一个隐身于地球的外星人。

人的群居性——为什么人们喜欢群聚在一起?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曾经说过,人天生就是社会性动物,人只有在集体中时,才能完美体现作为人的价值,而一个脱离了群众的人,往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韦伯这番话的意思是:

所谓正常的人就应该积极主动融入社会生活,这是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越是关心公共事务、热心公益活动的人,获得的社会认同感越多一个人如果想要扮演好自身角色,就需要处理好与周围人及环境的关系

韦伯的启发是启发,但可能对部分对路的人才有效。


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的确是天生就有群居群聚的需求。

一是出于动物属性归属感的需要,二是出于稳定生活的需求(因为群居能使人产生安全感)。三是与集体共同面对社会、自然环境的挑战和危机,更能激发出人自身所携带的勇敢属性和意志力。

四是群聚在一起的人们,往往容易碰撞出火花,从而创造出更深层次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在《社会性动物》这本书中,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 (Elliot Aronson)这样说道:

一个人之所以是人,乃是因为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人类,时时刻刻都在遭受他人对自身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把外界影响全都扔掉,不再与外界人与物发生任何联系和影响,那么这个人其实可能已经算不上人类这一物种了,他也许已经在精神层面进化到了另一个高度。


总是独来独往的人,也许拥有非一般的精神世界与智识

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并且这种复杂性在持续的对我们的行为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一边被动适应,一边也会抱怨社会为什么这么复杂。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这种社会学生物无法逃避的宿命:生来群居而活,拥有生存能力之后才能拥有自我。

而这一过程往往就是人的一生,有些人一生都找不到自我,永远群居着。

所以归根结底,群居在一起的人类,其实就是身上长满了刺的刺猬,无论人对群居生活有多么渴望和需要,都无法全然拥抱彼此,因为没有办法穿越过每个人身上坚硬而丛生的硬刺。

所以,时刻保持适当距离,才是正确的相融方式,也只有距离可以让个体的自我空间需求得到最大满足。


喜欢群居的人,为了获得集体力量和依赖感,不自觉的就会剪掉自己身上的硬刺,阉割掉自己的个性,委屈自己容纳别人的各种刁难或挑剔,以此为代价成为所谓的正常的“社会人”,换取一些社会生存机会、财富、荣耀。

所以这种群居生活方式虽然维系社会人的日常生活轨迹和状态,却也衍生出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人→从→众。

人人从众,以求安心安全。从现实的角度看从众没什么不好,生存是第一位的,从众也是人自己的选择。然而解决掉生存危机之后呢?

有人曾说:“人不能完全靠吃米活着。”物质之外,还有精神、意识、个体独立、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诸如此类看似不重要,却比物质更能万古流芳的虚。

所以,回到《社会性动物》一书中的内容,作者艾略特·阿伦森除了说过,社会外环境对人造成影响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即:给个人的私密度越大,人出现从众机率的可能性越小。


如果一个独来独者始终保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内心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洞察力,那么你将很难看到他/她轻易跟随社会大流,人云亦云。

如此一来,不仅周围的人没办法跟独来独往者形成互助与了解,独来独往者内心也稍有困顿:既然总也遇不到能懂我的,独善自身就好了。

因为无法与周边产生灵魂的共鸣,所以独来独往,也许是保持自我清醒和认知的最佳选项。

这就好比一些自我空间需求比较大的人,他/她会希望独自拥有一个房子,里面只住着他/她自己,而自己对这房子和空间,是有掌控权的,这掌控权神圣不可侵犯。

说得更直白一些那就是:独来独往很好,因为我只想让真实而震撼的自己完整的、毫无顾忌的呈现出来,不委屈生命的每一帧画面。


这些独来独往者,他们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内向特征居多性格敏感细腻有自己独特的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读很多书很多专业领域的书整个人看起来较为淡漠、平和、冷静话不多,说了就一针见血,简短有力几乎没有人际关系,对谁都一个态度不偏不倚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几乎不做错事、不冲动行事

独来独往的人,80%都以敏感内向者居多。

如前文曾经提及的,内向者神经系统较为敏感,稍微有所刺激,就会变得非常兴奋,而通常为了避免兴奋刺激并保持身体能量,他们宁可选择独自一人,独来独往。

除了内向者的可能性之外,一些对世界和社会有着自己敏锐观察和洞察力的人,也喜欢独自生活,离群索居。


这是因为敏锐的洞察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实现的,它需要沉淀、思考、积累。

而这过程恰好最需要的就是安静、有序,与其在嘈杂中五色乱目,倒不如一个人待着,不因无效社交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凡此种种,我们可分析出很多原因。

而在诸多原因中,只有一个原因需要特别强调一下,那就是:独来独往者往往都是有想法和观点的人,他们不轻易从众,也绝不委屈自己的心。

因为,在他们看来,一个内心独立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

网址:心理学:对自己、对世界有清醒认识的人,往往都不喜欢群居 https://mxgxt.com/news/view/179943

相关内容

喜欢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是这3种人
当你真正喜欢一个人时,往往会出现这4种“感觉”,你有过吗?
人与人交往舒服的关系:适当服软、合理装傻、永远清醒
人品不过关的男人,往往都喜欢做这4件事,聪明女人都懂得远离!
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当清醒的人?
女人一旦长期缺爱,往往会有这5种异常表现,但愿你一个都没有
最聪明的活法:心往静处安,事往好处想,人往远处看
那些与爱情有关的心理学知识
拥有高级智慧的人,都喜欢独处
星座到底准不准?心理学研究这样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