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的商业价值(精选5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红的商业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红的商业价值范文第1篇
或许是对现在舆论的不信任,小编在浏览每篇文章的时候发现,网友们普遍对这件事情持怀疑的态度。短视频形式的崛起也好,内容创业也罢,究其根本,现在网红为何这么受资本的青睐?
前段时间,网络上广泛流传着一份2015年网红排行榜。这份榜单中,小编发现大部分网红已经接受了资本的投资。排在榜首的是“国民老公”王思聪,这个和其本身“首富之子”和多次投资成功有关,而最近被炒得火热的papi酱也名列其中,排名第二。另外,从这份榜单的组成来看,这份榜单包含了新闻话题人物、段子手等各路达人。
值得一提的是,网红这个概念已经开始从最初的“看颜值”时代,变成了“人人都可以当网红”。网红的领域也已经颇为广泛,各行各业,像游戏、动漫、美食、宠物、时尚、教育、旅游等等,只要你是达人或者有爆点新闻,可以引起网友的共鸣你就是网红。
那为何这些网红如此“值钱”?其实在小编看来,网红之所以如此受资本青睐,是因为资本更多的把网红看成一种载体或者聚合连接用户的入口。网红是通过线上的社交行为,来传递或者灌输给用户信息,来获取用户的关注和喜爱。
其中,一些垂直领域的达人通过社交或者视频等方式给用户传递信息或者分享经验也是成为网红的一种途径,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各类视频主播。当网红获取到了一定数量的用户后,的任何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力就非同一般了,也造就了目前网红主要的变现方式,广告变现。
资本其实更看重的是网红拥有的两个特性,一是易传播;二是影响力。易传播是基于自媒体的特性决定的,自媒体如此发达,任何事情只要有人关注、有爆点,扩散就变的容易很多。影响力主要是受关注人数或者说“粉丝”来决定的。这些粉丝在资本看来都是潜在用户,而网红本身没有科学的营销方式来将“粉丝经济”发展起来。如此,两者一拍即合,我有钱,你有影响力,接下来就是挖掘商业价值变现了。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Papi酱在接受融资后的行动。罗振宇马上就宣布罗辑思维与Papi酱合作拍卖Papi酱视频广告,由资本和正规完善的制度来运作营销一些事情是个人所远远不及的。
这也就造成了一种现象,每个火爆的网红后面都有一个团队的支撑,商业化的倾向越来越重,甚至形成了产业链。从造网红到各种宣传舆论,形成影响力之后尽其所能的挖掘商业价值,通常是通过广告或者卖各种产品的方式来变现。
网红的商业价值范文第2篇
2016年,随着“papi酱”拿到巨额投资,网红经济站上了风口,在“网红经济”研究者、微博大咖、大V们口中2016年已被定义为“网红”元年,并且将芙蓉姐姐、凤姐划为网红1.0版,将“papi酱”、“罗休休”、“艾克里里”等,跨内容、电商、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网红定义为2.0版本。
据悉,“网红”年收入可达300万元,赚得比一般明星还要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近期网红商学院大量出现,批量生产网红。
网红说话就可以赚钱?
“我老公最近迷上了MC天佑,一有空就听他直播喊麦,我也跟着看了几次,觉得特别无聊。”成都市民赵女士告诉记者,她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迷恋直播网站的网红主播,更不理解“他们只要说说话就可以赚钱”。“那种农业重金属一样的声音,到底有什么美感?”
在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上,更多的粉丝在打扮妖娆、声音甜美的女主播面前“舔屏”。为博红颜一笑,粉丝们不惜花重金给主播们送各种虚拟礼物,礼物虽是虚拟的,但花出去的则是真金白银。如果花的钱足够多,还可以向女主播提要求,为自己唱首歌或者给自己“打广告”。
不久前,一份网络直播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约有200家网络直播平台,近一半网民表示看过网络直播。另一方面,网络直播也广受名人和企业追捧。日前,雷军为推销小米新品,当了一晚直播网红,还不时向粉丝要“掌声”和“鲜花”。更早些时候,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也参加了一次24小时直播活动,将自己10天的生活进行直播。
一份网上流传的“某直播平台金牌主播价目表”显示,该平台身价最高的主播,签约价高达一个月200万元。尽管签约价不等于直播网红的实际收入,但最终落入主播口袋的仍然不少。“目前顶级的主播年收入可达300万元。”业内人士透露。
网红商学院批量产网红?
2016年,网红经济成为互联网时代又一个风口,站在这个新的风口,一大波网红商学院应运而生。今年2月,天使投资人丁辰灵就创办了号称中国第一个网红商学院,据其介绍,网红商学院火到“每一期150个名额都很多人候补,一场活动4小时门票抢空”。
5月初,全国首家网红经济研究院在山东青岛成立。研究院创始人青岛大学2010级学生孟得明介绍,网红经济研究院主要业务之一就是为网红提供包装推广以及为企业定制网红营销方案。
而黄晓明等人投资的中视科技,也将融得的5000万元用于建立一家“欢聚网红商学院”。与其他商学院不同的是,这家网红商学院提出了明确的网红包装术:微整形加变声包装。
种种迹象表明,网红已经到批量化生产的程度。“光我知道的,现在国内就有四五家网红商学院,这个领域也有竞争。”知名电商分析人李成东向记者透露。
分析人士认为,网红经济成为风口,与今年出现的超级网红“papi酱”不无关系。“很多人都不会想到,网红也能融资,但papi酱就做到了,获得了1200万元融资,并且估值达到3亿元。”有了成功者的标杆示范作用,越来越多渴望成名的人加入了网红队伍。然而,网红是否真的可以批量化生产?
网红商业变现能力遇困难“黄晓明投资网红商学院没有投资逻辑可言,只是因为现在网红是热门,有商业价值,大家都在投资网红。”李成东对记者表示。而迅游科技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此次投资是迅游科技董事长章建伟的个人投资行为,“不知道他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在李成东看来,网红商学院的思路并不复杂,“就是通过制造热点造星,然后做IP进行商业变现”。“都希望培养出几个papi酱,复制这种成功模式,达到成名的目的。”李成东说,网红经济以及网红商学院的出现,与造星模式的转变有关。
但李成东也认为,网红商学院希望通过培训包装“生产”网红并不容易。“培养肯定是培养不出来的,因为网红首先要具备相当的天赋和基因,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包装。”李成东说,另外,网红只有通过变现才能实现其商业价值。“现在除了一些大明星,一般的草根明星商业变现能力都不怎么样。”
网红的商业价值范文第3篇
但是,到了下午4时,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称从广电总局获悉:日前,网上非常火爆的《Papi酱》系列视频因为主持人时常爆出如“”、“CAO”、“小”等粗口,被勒令整改。
声称是根据群众举报和专家评审结果,广电总局要求该节目进行下线整改,要去除粗口低俗内容,符合网络视听行业的节目审核通则要求后,才能重新上线。此前,广电总局已对多部粗俗网络节目进行整治。
Papi酱近期的商业计划,罗振宇正在策划4月21日的广告招标会,此时突然被举报封杀,颇有点被阻击的味道。那么这次事情对Papi酱的未来有何影响?网红经济的未来会如何呢?
一、罗辑思维炒作的副作用
Papi酱可以算是网红经济,自媒体炒作到一个经典案例。Papi酱原本是一个个人的搞笑视频,利用段子吐槽时事,配合表演出身的大龄妹子,有其自然的吸引力。其微博平台的粉丝数也在大涨。
但是,在微博几十元就可以买一万粉丝的今天,百万粉对于一个营销号来说还不算是多么大的筹码?
这个时候,罗振宇出现了,他的罗辑思维虽然内容被吐槽很多,但是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他通过投资,再配合新闻炒作(在罗投资期间,我们看到大量自媒体的撰文,然后向传统媒体传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Papi酱的知名度炒作到了尽人皆知,Papi酱以极快的速度成为了网络红人,然后罗振宇就准备搞1000万的贴片广告招标会,变现的需求可谓非常迫切。
而人怕出名猪怕壮,罗辑思维利用网红经济的关注度把Papi酱迅速炒起来,这无疑会动很多人的蛋糕,也让很多人看着不那么顺眼。
于是,群众举报来了。
我们知道广电虽然有严格的各种规定,但是什么自媒体,网络主播的尺度不是大到一定程度,广电是管不过来的。除非是造成全国影响的优衣库,直播造小孩这种事情。
闷声发大财的主播门尺度比Papi酱大了去了,而广电的干预并没有那么严重。而这次罗振宇因为炒作新闻成功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让Papi酱进入了广电的视线。
群众举报的时机刚刚好,广电的专家评审速度也不慢,广告招标之前,Papi酱被责令整改,可谓是当头一棒。
二、未必是坏事
从短期看,广电的下线整改命令对Papi酱是坏事,直接影响了广告招标会客户的信心。但是从历史看,这个整改要求未必是坏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乐视的太子妃升职记,这个网剧搞的非常出格,有大量的大尺度镜头,同时又有很高的收视率,广电以有伤风化为名进行了封杀,要求其整改。
而在整改之后,这部网剧并没有因为少了大尺度镜头而降低收视率,反而收视率一路飙升,击败了很多大投资的电视剧,成为超级黑马。
对于观众来说,被封杀整改往往会激起用户对弱者的同情,从而提升其收视率。这对网剧来说是好事。
对Papi酱这样的视频节目同样是好事,我们可以预见,在Papi酱整改完成后,复出的时候会有更多的粉丝,更多的播放,随之而来的也会是更高的商业价值和更高的估值。
这次整改,实际上再次牵动了媒体的目光,给Papi酱做了一个大大的广告,这对Papi酱的长远发展相当有利。甚至对于4月21日的广告招标会也不是坏事。精明的商家会看到未来一段的反弹,Papi酱的贴片广告反而可以卖出好价钱。
三、监管有风险,网红当自律
现在这一轮对网红,网剧的整改,其实很像前一段微博,微信对一些涉及政治与社会矛盾的营销号的封杀。
当年微博兴起时,群魔乱舞。各路水军为了眼球不遗余力。一些人通过贡献内容来吸收粉丝,而很多草根选择了制造谣言,挑动不同阶层的社会矛盾来获取大量转发与关注,然后利用粉丝数来实现商业价值,获取广告收益。
对此,政府监管初期并没有予以重视,只是按照传统的媒体管理办法,通过管理微博来剔除不良信息,对于制造传播谣言的人,也仅仅是封号,这种事情对于无本万利的营销广告来说,基本不构成任何约束力。
于是在互相竞争的氛围中,谣言传播愈演愈烈,尺度越来越大,已经到了影响主流舆论的程度。
最终,监管忍无可忍,开始严格按照法条对传播的媒体与个人追责,制造和传播谣言者锒铛入狱。整个行业被封杀,甚至连平台的商业价值都被影响。
如今,网红经济崛起,本质上还是通过内容吸引粉丝,然后传播广告,销售商品来牟利,与营销号没有本质区别。而尺度越来越大,关注度越来越高自然会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Papi酱被整改是一个信号,未来监管部门会加强对网红的关注,如果尺度无下限下去,监管对平台进行严格监管,整个网红经济都会消失。
网红的商业价值范文第4篇
网红经济真的站在了风口上?
与从前那些划时代的意义相比,这股风刮得令人困惑,它不是科技变革、没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更没有改变任何格局。甚至在《连线》的创始主编、“硅谷教父”凯文・凯利对未来的预测清单里,也没有位置。
其实,网红经济出现之前的很多年,网红已经过时了一茬又一茬。只是在这之前,他们有一个更绚丽的称谓叫“达人”。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单购物最快只需要几秒钟,营销几乎快钻满人们的毛孔,网红成了承载营销的单元,变成一个虚无缥缈的空壳。对于企业品牌而言,几乎没有任何黏度和说服力可言。
虽然徐小平称“Papi酱”是“互联网时代的鲁迅”,但这只是用来引起转发的惊悚金句。从商业价值的角度看,网红靠谱的价值是吸引“流量”,越是碎片化的时代,信息无限,注意力有限,流量就是硬通货。 以古永锵为代表一批达人,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商业网红。
这阵风能刮多久? 伪风口的尴尬癌
近两年,“风口”成为与创业同样热门的词语。智能手机普及的这几年,我们站在过O2O的风口上,这个模式激动人心的地方是把线上和线下打通,把虚拟与现实连接起来,当时的故事里,是个万亿级的大市场;我们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它将改变所有产业生态之间的连接关系,整个社会的商业形态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站在过共享经济的风口上,整合线下闲置的物品或者服务,从所有权向使用权过渡,最终甚至终结了资本主义。
人工智能刚刚在全世界出尽了风头,阿尔法狗战胜了人类大脑,激发了普通人对人工智能的再次关注。其实,早在几年前,人工智能这股风就刮起过,只是在如何将这种技术转换为普通消费品这个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这阵风也就无疾而终。
从OTA到O2O,每一个风口都让我们以为正在亲历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见证人类的伟大进步。但最后的结果仍然逃不出进入“并购时代”“存量战争”的下场,因为风口太大,猪也不够用了。
如今,网红经济的大幕被papi酱拉开,徐小平说:“这里面是一个商业的本质,一个网红时代,我们经营的颠覆性的变化。”但这个风口似乎不如前面那些厚重,它没有科技变革,不是新生事物,没有整合什么资源。真格基金的联合创始人王强说,他并不看好网红,因为越快起来的东西消失越快,这是生物规律和物理规律。虽然投了papi酱,但如果这是未来趋势就完了。这不是引领未来的东西。
充满信心的投资者把网红经济定义成一个互联网的大事件。罗振宇在广告招商沟通会上说,这是历史性的地标。拍出的2 200万元广告,让市场和在网红路上狂奔的人兴奋不已。这次营销事件可以达到“对现在所有的商业逻辑形成致命威胁”的高度吗?网红经济前面的定语越宏大,站在狂欢人群之外的人就越好奇,不禁要问:“它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在哪里,对于网红们而言,在粉丝里!毕竟,在强大的交易数据面前,这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网红,达人?
网红也许是互联网时代下得最快的蛋,极致的传播效率和风口的流量变现能力,催生了无数个淘宝皇冠卖家的同时,就连不爱凑热闹的互联网大佬们也按捺不住了。淘宝女王张大奕、国民老公王思聪、心灵捕手李开复、东方乔布斯雷军以及一大波正走在造神路上的网红、达人们,好像沉睡许久的洪水猛兽被瞬间惊醒,倾巢而出。
没有谁会怀疑这个时代,但会有人质疑:即便深耕互联网多年的网红,真的就等同于达人吗?如果是,那么界定两者之间的那条标准线未免也太过于模糊了。小米催生的一大批“米粉”因为雷军发号施令,就可以将强大的粉丝号召力转换为现金流。同理,华为荣耀自诩一派的“花粉”同样因为用户量巨大直接产生现金流,使余承东的个人价值被放到最大。
雷军、余承东是网红,也是达人,但papi酱的成功是罗振宇及罗辑思维整个品牌力量的背书,雷军的火爆是因为他能代表小米。他们能成为网红,是源于其自身达人的气质,他们是整个企业及品牌的代言人。而更多的网红,仅局限于个人品牌,他们的红无法与企业品牌连接。至少,在余承东们看来,这是守住极客精神的最后一道关卡。
如今,QQ、微信、微博正在成为网红们快速变现的土壤,这些平台催生的用户在很大程度上都掌握着绝对的消费权力,因为流量太过巨大,以至于任何一个社交资源都是一个消费契机或者“陷阱”。但是,如今微博的商业价值已然出现疲态,一大波网红们也正在转移阵地,微博也开始寻求阿里巴巴的加持。这似乎印证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支撑网红们的价值还是平台的价值,一旦平台坍塌,他们也将无处遁形。
在去年流行“创业狗”,今年流行“养网红”的时代,留给人们的最大疑惑是:“网红与品牌之间,还差多少个达人;网红的增量又在哪里?” 粉丝,需要重新定义
数据显示,如今淘宝上的网红店达1000多家,排名靠前的,在新品上市当天成交额可破千万,一年的营销额高达数亿元。2015年,在微博上有数百万粉丝的网红张大奕,以一己之力一年就把其淘宝店销售额做到7亿元,时刻守望着准备秒杀新品的粉丝和小米的饥饿营销催生的百万级粉丝别无二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用户量大,消费能力强,崇尚互联网经济,但却有一个最大的差别――粉丝文化。
不置可否,网红粉丝的消费体量在某种程度上讲,一点不比小米“米粉”们小,甚至还有专业的网红运营公司为旗下的网红店提供全套供应链服务,网红们则负责经营粉丝,引导消费。
这是一个消费闭环的过程,粉丝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在第三方平台聚拢,然后流量从卖家直接变现。一如市场上的快消费品类,目标人群最直接也是最终的目的,就是价格优势和款式丰富,但却鲜有粉丝忠诚度渗透其中。
网红经济催生出的粉丝效应虽然立刻会彰显奇效,但永远不会像“果粉”“米粉”一般,因为一款新品摩拳擦掌、振臂高呼。毕竟,网红粉丝文化中最缺失的有一部分叫“品牌忠诚度”。 达人才是商业模式
几年前,从雷军高调宣布做手机之际,“不懂的人”都在摇旗呐喊,“懂的人”都充满疑虑甚至不以为然。大部分手机界人士私下以为,雷军及雷军系并不具备做硬件的基因和手机量产的经验,贸然进入手机红海凶多吉少。
但“雷布斯”这几年将个人品牌与小米的创新模式进行了完美的嫁接,小米科技也借助雷军个人的品牌影响力,用非常低的营销成本帮小米建立起了品牌精神。
此刻,“达人”雷军作为一个人格魅力体,完成了自己品牌的价值变现。因此,在未来,这种“达人”形象的根植下,都可以直接向其粉丝销售产品或服务,以获得价值变现,完成商业的闭环。
互联网经济里,因为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前需要上网搜索产品质量、效果,所以精明的厂商会展开口碑营销,而KOL的肯定评价成为了他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品牌的价值能否被放大完全掌握在这些消费评价人的手里,形成了一个极为被动的状态。
自1961年电子游戏雏形在美国诞生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游戏机游戏到电脑游戏,从单机游戏到网络游戏,电子游戏的种类不断丰富,平台日趋多样化,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单机游戏陆续进入内地市场,“电脑游戏玩家”群体开始逐渐形成,电脑游戏所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逐渐显现。1997年以前是内地电脑单机游戏市场的黄金时期,加上当时也正是世界电脑游戏业突飞猛进的时期,游戏产业在中国蓬勃兴起。但是由于盗版猖獗、资金不足、制作水平落后等原因产生恶性循环,投入无法回收,单机游戏在中国内地的发展走向失败。但这段时期却为中国游戏产业积累下了丰富的游戏研发及市场拓展的经验,同时也积累下了各种类型的人才资源,为日后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中国游戏人开始思考如何避免盗版的侵害,这对于网络游戏产业盈利模式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20世纪中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应用于单机游戏行为产生了网络游戏。与传统的单机版游戏相比,网络游戏摆脱了枯燥、简单的程序循环,用户在互联网里扮演自己心中的角色,与他人共同享受互动的乐趣,摆脱空间的限制,虚拟世界自由遍及全球。网络游戏逐渐成为了电子游戏产业的新生主导力量。2000年7月,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查批准,中国首款图形网络游戏《万王之王》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开始进入正式的商业化运作。随着大规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互联网应用也随之进入发展高峰期,游戏由原来以光盘(CD-ROM)为载体的单机PC电子游戏向互联网形态延伸。但这一时期国内尚不具备网络游戏开发实力,主要以国外的游戏产品为主。而“月费”商业模式的顺利推广,使网络游戏在互联网泡沫中迅速崛起,优于其他各类互联网信息服务,让投资者看到了盈利前景。
2002年~2003年期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统一性和协调性,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渠道销售商、点卡销售商、网吧和媒体等,也伴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脉搏,飞速发展起来。而占据产业整体链条上最关键地位的网络游戏运营商,开始变得成熟和理智,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寻求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同时,由于网络游戏所呈现出的强大盈利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也让各方面的投资者所瞩目,网络游戏市场一夜之间成为中国网络行业的新焦点,网络游戏市场也由最初的探索阶段进入了竞争阶段。市场扩大了,竞争压力随之而来。
面对网络游戏产业竞争加剧,一款游戏轻易一夜走红的神话已不复存在,各厂商开始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原创”、“免费”、“虚拟平台”和“异业合作”成为2005年游戏企业经营策略变化的四大关键词,以盛大、网易、九城、光通等为代表的核心企业群形成。这也是中国游戏作品格局出现新变化的一年,原创民族网络游戏表现骄人,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
从2006年开始中国游戏产业总体上朝着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快速和有序的方向发展,产业规模、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行业活力盎然。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之所以能够出现又一轮强劲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免费模式”在业界的大面积推广。此间投入运营的各款游戏,84%采用了“免费模式”,所获得的收入约占整个网络游戏市场收入的60%左右。同时休闲游戏收入实现可持续的稳步增长,2006年市场规模为12.3亿元,占整个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的18.8%。产品结构的转变集中反映了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化的逐渐成熟,游戏产品和所有的消费品一样,要不断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要服务于市场,服务于消费者。当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65.4亿元,比2005年增长73.5%。
进入2007年,网络游戏产业除了游戏运营、研发两大核心业务产值继续高速增长外,游戏产业开始尝试平台服务及游戏客户端应用的拓展,以更大限度地挖掘游戏用户资源所带来的价值。除了向游戏玩家提供B2C的服务以外,通过异业合作的初步探索,网络游戏开始向一些著名品牌开放,为其提供品牌或产品的宣传推广服务,并且将这样的信息传播和游戏内容本身进行了更紧密的结合,即将广告嵌入网络游戏内,发展出了一种全新的广告形式――游戏内置广告(IGA)。广告业务的拓展,为游戏运营商创造了B2B的全新盈利模式,游戏玩家同时成为广告受众,网络游戏本身也从单纯的游戏作品演变成为广告媒体,网络游戏媒体化发展初露端倪。
网络游戏媒体化的动因
根据《2006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统计,网络游戏玩家达到3112万,比2005年增加18.5%,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统计数据,在1.6亿互联网用户中,曾经尝试过网络游戏的用户占47%,高达7500万人。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在为网络游戏产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更显现出作为媒体平台的核心价值――受众数量。其次,由于是游戏玩家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游戏,作为媒体覆盖范围内的受众总数几乎等同于影响到的受众数量。而在媒体信息反馈受众数量方面,网络游戏更有着各类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游戏的互动技术和互动内容设置,大大提高了有效受众的数量和对于这一数量的精确统计。因此,网络游戏作为媒体平台,其影响力的扩张程度、市场发展的潜力、媒体传播效果,与传统媒体相比都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
除了用户数量方面的优势,网络游戏用户作为媒体受众也有其独特的质量优势。据统计,网络游戏玩家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19~30岁,占整个网络游戏用户的80.8%。而且近年来网络游戏用户群正逐步朝着“大龄化”方向发展,更多拥有自主收入支配能力的人群或白领人群进入网络游戏市场,这其中就蕴含着强大的消费购买力。在具备购买力的同时,网络游戏玩家作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态度更能够体现游戏媒体的影响力。这一人群属于广告的“易感”人群,对广告的关注度高,广告效果明显,在获得信息后对于新鲜事物有尝试的冲动和热情,怀揣着强烈而丰富的购买意愿,不仅积极倡导“提前消费”的生活方式,更成为家庭及周边人际关系中消费决策的主导群体。
和其他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游戏媒体的传播方式更接近于电视媒体和户外媒体。近似于电视媒体是因为网络游戏和电视一样,单一广告信息“霸占”了受众所面对的整个屏幕,避免了报纸、杂志或网站上各类广告信息相互干扰的状况。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互联网上已经可以流畅地播放各类视频,10秒、15秒广告片甚至更长的视频都可以通过流媒体技术在网络游戏平台上播放。而我们常常将网络游戏描述成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网络游戏媒体和户外媒体的关联性也就显而易见。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同样存在着和现实世界一样的场景,一样的街道,一样的楼房,其广告牌广告位也就被同样地复制了下来,广告出现在游戏中顺理成章,自然贴切。
网络游戏的娱乐性从根本上决定其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同时还具有表达思想、诠释文化的功能。网络游戏的这一媒体特性极大地改变了现有诸多广告媒体强迫传递、表现单一、时间局促的特点,为产品广告诉求点提供了更为生动和立体的展现手段,为品牌内涵的传递提供了更为深刻和持续的表达空间。目前很多尚在研发阶段的游戏,都设有“广告”这一专题项目,力图打造出一种将广告形式、互动环节和游戏内容有机结合的新的“广告游戏”形式。
网络游戏媒体平台的受众在媒体消费习惯上也与传统媒体大相径庭。随着媒体消费行为的改变,传统媒体对年龄在15~30岁之间的年轻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已经逐渐减弱。尼尔森在对电视受众和互联网受众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中国互联网用户中有65%以上平均每周上网达到10小时以上,而他们其中的68%每周看电视时间少于5个小时。由于中国目前有1.6亿网民,只把广告投到传统媒体上,是很难覆盖到这些人群的。在2007年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品及技术应用展览会(China Joy)期间举办的中国首届游戏置入式广告(IGA)论坛上,Nielsen//NetRatings最新研究结果表明,50%以上的网络游戏用户每周看电视的时间不足5个小时,而接触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的时间则更少,30%的网络游戏用户几乎不看报纸、杂志。网络游戏这一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有效补充,为广告主特别是为那些大众消费品和时尚产品品牌提供了更直接的途径接触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在这一新的情况下,广告业界继普遍已将网站作为了广告投放的主流媒体以后,又专门锁定年轻受众着力开发以网络游戏为媒体平台的置入式广告形式(IGA)。
网络游戏广告的商业价值
目前,网络游戏媒体主要有以路牌广告、3D立体物件、特制场景为主的游戏场景内置广告、游戏道具赞助、游戏内文字广播、游戏登录退出时的弹出广告,及游戏官方网站广告和游戏形象授权等。其中最核心的游戏内置广告(IGA)顾名思义是指在游戏情景中出现的商业广告,是以游戏的用户群为基础,通过固定的条件,在游戏中的适当时间、适当情节、适当位置出现的广告。与普通商业广告不同的是,它所借助的载体是游戏这种新型媒体。从游戏和广告的结合形式上看,游戏广告是一种内嵌在游戏内容之中的广告,在玩家玩游戏的时候,它不仅是广告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起到广告传播的作用。网络游戏广告的独特优势,概括而言主要有四个方面:融合性、长时性、强视觉冲击力和易于更新。
所谓融合性是指通过有效的策划和创意,广告信息可以很好地和游戏场景或内容融合,接受程度优于其他各种传统媒体。在网络游戏中,广告不像在其他媒体上那样,和媒体本身几乎无直接关系,而是以一种相对亲和的方式出现。设计合理的网络游戏广告,不太会引起玩家反感,反而可以因为这些现实中存在的商品而让玩家在虚拟世界里体会到真实的接近感,从而吸引其眼球,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所谓长时性是指网络游戏玩家相对其他媒体受众,在媒体平台上停留的时间更长,这样有效曝光的时间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有效曝光次数也相应增加,能使受众更多、反复地接触和感知广告信息。
由于游戏画面大多制作精美,且游戏玩家习惯于以“全屏”方式进行游戏,因此视觉冲击力比较强。游戏的全屏表现方式强制性比较强、干扰度低,对品牌形象或产品信息的综合传播效果更为理想。而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所投放的广告素材实时在线更新,免却了传统媒体广告素材更换时的制作成本、人力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
网络游戏媒体平台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游戏广告与传统网络广告相比更具优势。传统网络广告虽然具有信息量大、受众面广、交互性较强等诸多优点,但网络游戏广告的受众范围更加集中、对象更加明确,因而针对性更强,互动性也更强。表现形式上,传统网络广告仅仅是图片的条条块块,即便各种富媒体和视频已经广泛应用,但也还是停留在单向广告传播的层面。而网络游戏作为web2.0理念的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有着更丰富的生活化情境、更具粘性的表现形式、更强的受众互动性和更有的放矢的针对性。网络游戏广告虽然源于网络广告,但借助高科技获得了脱胎换骨的发展,不断拓展着广告原本的内涵,越来越直接地凸现出市场营销的效果。网络游戏广告已突破传统广告仅仅是广而告之的功能,而承担起越来越多、越来越直接的营销任务。一方面,在广告受众到达媒体平台后,网络游戏通过道具捆绑促销等方式为后续营销行为直接提供促销支持;另一方面,对一些类型的商品而言,通过和电子商务的结合,实现了产品展示在线、资金流在线、物流配送在线,特别是受众从接受广告到完成购买行为的整个在线过程,都可涵盖在网络游戏服务当中。
网络游戏媒体化的趋势
其实将电子游戏作为媒体,把广告嵌入其中的IGA模式在国外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最具代表性的市场是美国。Yankee Group的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游戏内置广告市场规模为5650万美元,2006年在2005年基础上增长191.5%、达到1.6亿元,预计2010年美国游戏内置广告市场将超过7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借着2008奥运的东风,单单是美国体育游戏IGA市场就得到了快速增长。eMarketer的资料显示,2007年美国体育游戏的IGA(游戏内置广告)收入为548万美元,比2006年增长34.6%,预计到2011年将达1111万美元。游戏产业的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广告主注意到这个市场,而体育游戏则是目前所有游戏中最适合加入游戏内置广告的游戏类型。2007年美国的游戏内置广告市场还在迅速扩张,并在未来几年里都保持这一发展势头,IGA成为今后网络游戏市场发展的趋势已成定局。
网址:网红的商业价值(精选5篇) https://mxgxt.com/news/view/153104
相关内容
网红商业价值评估和提升的七种武器网红调查报告(精选5篇)
腾讯入局艺人经纪,能否让网红的商业价值最大化
基于数据分析的体育网红与体育明星之间的商业价值对比研究
中国演艺名人商业价值指数榜发布 刘德华价值下滑
谁在决定明星的商业价值
2020体育明星商业价值榜:书豪郭少入选 周琦落选
谁在决定明星的商业价值?
艺人的商业价值是什么意思?
体育明星商业价值的评价指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