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豪放派词人的宗师,乌台诗案贬黄州修“东坡”自耕
北宋时期,文化繁荣却也新旧党争不断。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中,有一位传奇人物,他的名字叫苏轼。苏轼生于1037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亲切地称他“苏东坡”。他是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更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还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一家三父子都是文坛响当当的人物,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轼的父亲苏洵,就是《三字经》里“二十七,始发愤”提到的“苏老泉”。苏洵中年才开始发奋读书,这种刻苦求学的精神和深厚的文学素养,深深影响了苏轼。苏轼年纪轻轻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还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肚子里装满了学问,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这为他日后在文学上大放异彩打下了坚实基础。
嘉祐元年(1056),21岁的苏轼第一次走出四川,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在考场上,他挥毫写下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文章观点新颖,文笔流畅,主考官欧阳修一读,眼睛都亮了,打心眼里喜欢。可欧阳修误以为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弟子曾巩写的,为了避嫌,就没把苏轼列为第一,苏轼因此只得了第二名。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苏轼的才华还是被大家看到了。嘉祐六年(1061),苏轼参加制科考试,成绩优异,进入第三等,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正式踏上了仕途。
苏轼当官的时候,正赶上王安石推行变法。王安石一心想要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可苏轼却觉得有些新法在施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合。苏轼是个直肠子,有话直说,直接上书反对新法。这下可好,他的想法在朝廷里不招人待见。苏轼一看这情况,主动请求外调,先是去杭州做通判,后来又先后调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当知州。
在湖州任职期间,苏轼因为写诗被人抓住把柄,说他“讪谤朝政”。这些人故意歪曲他诗里的意思,给他罗织罪名,苏轼因此入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说是个官职,其实没什么实权,还得受当地官员监视。
宋神宗去世后,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新党失势,旧党领袖司马光重新被任命为宰相。苏轼被召回朝廷,担任礼部郎中。可苏轼回来一看,旧党上台后,拼命打压新党,还把新法一股脑全废除了。苏轼觉得这样做太极端,旧党和新党其实半斤八两,于是又向皇帝提意见。这下可好,苏轼两边都不讨好,新党恨他,旧党也不待见他。没办法,苏轼又一次请求外调。这一回,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来到杭州当太守。在杭州,苏轼干了一件大事,他主持疏浚西湖,把挖出来的淤泥堆成一道堤坝,这就是如今闻名中外的“苏堤”。苏堤不仅解决了西湖的淤塞问题,还成了杭州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从这以后,苏轼的人生就像坐过山车,起起落落。他又被贬到惠州、琼州,最后一直被流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在儋州那个偏远的地方,苏轼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随缘自适,每天读书作画,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元符三年(1101),宋徽宗大赦天下,苏轼得以北归,被复任为朝奉郎。可惜,在北归的路上,苏轼因病在常州去世,享年66岁。
苏轼在文学艺术领域,那可是个全才。他的诗、词、赋、散文都写得极好,书法和绘画也很有造诣。他的散文和欧阳修齐名,并称“欧苏”;诗歌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是“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绘画还开创了湖州画派。
在文学创作上,苏轼的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特别强调文学要有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说写文章就应该像行云流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式,该写的时候自然就写,该停的时候就停下,文章的文理自然流畅,姿态万千。苏轼的散文内容丰富,风格平易流畅又豪放自如,和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相比也毫不逊色。
苏轼一生写了大约4000首诗,内容包罗万象,风格多种多样,其中以豪放风格为主。他的诗笔力雄健,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他的词现存345首左右,彻底打破了以往词只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局限,题材更加广阔,社会内容更加丰富。在词史上,苏轼的地位非常特殊。他把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引入词的领域,一扫晚唐五代以来的婉约词风,开创了豪放词派。从此,豪放词和婉约词并立,共同撑起了宋词的天空。苏轼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为词的革新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了诗词文赋,苏轼还留下了不少书札、杂记、小赋。这些作品虽然篇幅短小,但精致典雅,大多夹叙夹议,读起来轻松自在。在这些文字里,苏轼毫无保留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文艺的见解。像《传神记》和《书吴道子画后》,用生动的语言阐述文艺观点,论述精辟,充满才气。“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句话,虽然是评价绘画的,但其中的道理对其他艺术门类同样适用。
苏轼的文学成就影响深远,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陈维崧、查慎行等众多作家,都深受他的影响。
网址:苏轼:豪放派词人的宗师,乌台诗案贬黄州修“东坡”自耕 https://mxgxt.com/news/view/1424164
相关内容
“乌台诗案”的祸源,竟出自苏轼的一首词,这首作品有何神奇之处【古诗词鉴赏】宋代词人苏轼《南乡子·集句》词赏析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真的就因为黄州东边那块地?其实原因在这里
苏轼45岁被贬黄州时的顿悟:一生执着的功名,其实一文不值
著名的“乌台诗案”,是苏轼写的什么内容引起的?其结果如何?
黄庭坚是苏轼的学生吗
线上听书推荐 | 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苏东坡
黄庭坚为老师苏轼写诗自照: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苏轼与黄庭坚的故事
原创诗中李杜,词称苏辛——苏轼的坎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