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的祸源,竟出自苏轼的一首词,这首作品有何神奇之处
宋神宗元丰二年7月28日(公元1079年),时任湖州知州的苏轼,突然被一群士卒押往大牢。
直到当年12月份,宋神宗亲自颁布圣谕,免除苏轼湖州知州一职,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场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才偃旗息鼓。
然而,大家或许有所不知。差点让苏轼惨遭正法的乌台诗案,祸端竟出自他的一首诗词。那苏轼的这首作品,到底因为何故触犯圣怒呢?
说起这件事,先和大家简单聊聊北宋时期由王安石主导的熙宁变法。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政知事,并全力支持他实施变法。
到了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北宋朝堂已迎来巨变。简单来说,熙宁变法主要是将北宋此前较为冗余的职能机构,精简为由两府三省主导的军政体系。
而且,王安石还对北宋现有的科举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实行了“太学三舍法”制度。也就是说,从熙宁变法后,北宋学子们想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的难度大大增加。王安石此举,无疑触怒了北宋其他贵族的利益。
到了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由曹太皇太后主动提议,让宋神宗罢免王安石的所有职务。直到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2月,王安石所倡导的这场变法也以失败而告终。
甚至后世不少人,将王安石这场变法,比作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而熙宁变法利弊与否,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元丰二年7月份,正在湖州担任知州的苏轼可是被吓了一跳。当年四月,苏轼才由徐州调任湖州。
按照当时苏轼想法,他已经对朝堂政事全无兴趣,将所有精力全部寄情于山水之中,做个闲云野鹤。可即使是这样,他还是被这场闹剧给吓破了胆。
按照史书文献记载,苏轼被押入大牢后:“顷刻之间,拉一太守首如,如驱犬鸡。”俗语说得好,国有国法,行有行规。乃朝廷命官的苏轼,为何会突然被押往大牢呢?
按照朝廷给的罪状——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其作品里多含沙射影,讥讽圣上。直到当年12月,苏轼才得以恢复自由身。至此之后,也因为乌台诗案,导致苏轼晚年时期的作品风格,相较于此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可归根结底,到底因为什么才会引发乌台诗案呢?其实早在1073年,时任检正中书的沈括,从苏轼的一首《咏桧》(《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找到这样两句诗词“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沈括刚看到这首诗词时,就敏锐地察觉到,这是苏轼玩弄的文字游戏。按照沈括的论调,九泉不就是黄泉,蛰龙就是宋神宗。
大家想想,宋神宗到九泉之下能找什么?不还是找死么!所以苏轼写的这首诗词,明里暗里都在嘲讽宋神宗无能,他更巴不得宋神宗赶紧到九泉之下。
1073年,沈括便举报苏轼诽谤朝政。由于当时宋神宗与王安石正大力推进变法,无暇顾及其他,苏轼因此逃过一劫。
直到公元1079年,北宋御史台李定、以及其他当朝大员联名弹劾苏轼,其导火索就是这两首诗词。
宋神宗此时才意识到,如果不把苏轼逮捕入狱,给大家一个交代,或许就会引发朝堂巨变。就这样,由大科学家沈括为主导,其他御史台官员为辅,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乌台诗案。
到最后,苏轼并没有受到太大的责罚,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之后,也是收敛了个性,没有再写出一些模棱两可的诗词。如此说来,乌台诗案既源自苏轼的这首《咏桧》。
可是笔者却觉得,这场事件应该是北宋当时变法派与保守派的一次争锋较量。大家想想,王安石包括沈括、李定,皆为竭力维护变法的臣子。苏轼、司马光、章惇其实并不大提倡王安石的变法。
所以变法派的大臣,可以借由乌台诗案攻击以司马光、章惇、苏轼为首的保守派。即使无法让他们全军覆没,也能搂草打兔子,给予他们一定震慑。
而苏轼背靠大树好乘凉,毕竟,苏轼在文坛享有一定地位,又是名正言顺的朝廷重臣。写的这些诗词,虽有些含沙射影的意思,但其罪过也是可大可小。
在司马光、章惇还有曹太皇太后的求情之下,苏轼才免去一死。乌台诗案其他细节也有值得说道。不过,由于本文篇幅所限,自是不可能和大家详细介绍。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
网址:“乌台诗案”的祸源,竟出自苏轼的一首词,这首作品有何神奇之处 https://mxgxt.com/news/view/33023
相关内容
著名的“乌台诗案”,是苏轼写的什么内容引起的?其结果如何?苏轼最高明的一次抄袭,将8首唐诗抄成一首宋词,却抄出千古绝唱
苏轼临终一首诗总结自己的一生,英雄末路,满是自嘲,两句很出名
苏轼入狱,狱卒拿来一条鱼,突然崩溃大哭,写下一首诀别诗
苏东坡大笔一挥赠和尚一首诗,却用到了“一丝不挂”,究竟何意?
豪放派的苏轼作的这首婉约词,最后一句广为传播,于丹用来做书名
苏轼见到友人妻子漂亮,羡慕之余写下一首词,感动世人近千年
苏轼见到友人的妻子漂亮,羡慕之余写下一首词,感动世人近千年
“熬不下去的时候,读读苏轼这首词”
端午节:苏轼的三首诗词,写尽了人情,悟透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