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达人” 为何不如以前风光
“我的苹果卖出第一单了。”在本报《村官超市》栏目报道泾川苹果后的第五天,甘肃泾川县高平镇许家坡村副书记力鹏在QQ上开心地告诉记者:“一个福建的顾客说是先买一箱回去尝尝,如果好还会再买。”力鹏说,早在三年前,他就使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方式推介泾川特产了,如苹果、五谷杂粮、野生核桃、花椒等,着实让真金白银流入了贫困户的“钱袋子”。就说2017年吧,全年接单300多笔,其中苹果、核桃、小米卖得最好,大多销往海南、青海、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使几十户贫困户受益。目前,力鹏正忙着策划年货销售活动,期待能帮助更多贫困户。
如今,选择电商、微信、微博销售农产品已不再是新鲜事儿,但并不意味着农产品一“触网”就畅销不衰。陕西宝鸡凤县河口镇河口村副书记汪树萍,摸索钻研多媒体等手段助农增收是她入职以来不变的追求,她曾经带领村民将滞销蜂蜜卖出近万斤;当生猪价格走低时,她也能将村里贫困户的30头猪提前上网,通过众筹方式全部卖出,她是村民口中的“凤蜜妹妹”,更是村民公认的电商达人。可就是这样一位高手日前也无奈地告诉记者,“以前,在电商平台上吆喝效果确实不错,但从去年开始订单就少了许多。”有这种感觉的不是汪树萍一人,许多从事电商的村官也表示不像以前那般风光了。
“风口上的产业”遭遇挑战的原因很多,但物流成本高、收货慢是农产品触网的一大瓶颈。就拿红薯干来说,如果定位于零售,那么物流成本很可能超过产品本身。跟物流同样重要的是冷链,像土鸡等生鲜产品都要采用“冷藏+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否则口感再好,到了消费者手中就可能成为“问题商品”。
“一头连着互联网,一头连着父老乡亲”是很多大学生村官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初衷,但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业绩就不能仅重视“电”而忽略“商”,不能单纯像卖货郎一样做农产品上网的搬运工,而要致力于农产品品牌的培育,鼓励农民通过农业组织、专业合作社推进品牌化建设,让农产品真正具有市场潜力和竞争力,通过电商平台大数据收集分析,打造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版。
本报记者 车 婧
网址:“电商达人” 为何不如以前风光 https://mxgxt.com/news/view/1384855
相关内容
TikTok小家电达人:如何成为短视频电商的明星电商达人抖音排名前十有哪些,电商达人抖音排名前十有哪些平台
电商价格战升级!达人营销如何引领新商业潮流?
2025电商运营:前景如何
抖音电商风暴:达人直播真的是主流吗?
“黑五”来临之际,如何在东南亚做最带货的电商达人?
千亿直播电商风口下,主播如何养成?
范冰冰的电商逆袭:出海之路为何风光无限?
抖音电商突围:528万带货达人加盟,商业趋势如何改变投资局势?
风向已变!平台紧急喊话,电商达人难逃补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