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氪金”铺花路!“饭圈”PUA有多可怕?
你以为偶像是一种“崇拜”,其实是一场“养成”;你以为粉丝是一种“感情”,其实是一个“工具”。名为“引战”实为“引流”,“饭圈”的“泼粪”生意越做越火……为什么粉丝愿意集资百万为偶像选秀,为给“爱豆”投票竟购买大量酸奶扫码后倒掉,甚至为涉嫌违法犯罪的当红艺人摇旗呐喊?记者近日卧底“饭圈”,揭秘青少年深陷“饭圈”的根源。
记者发现了不少“‘饭圈’集资PUA话术”,极易诱导粉丝,尤其是青少年粉丝卷入“氪金”游戏。而职黑(职业黑粉)团队“拉踩”“引战”已严重破坏粉丝文化生态,成为一个“黑洞”,不断吞噬青少年精力,引发群体性侵权行为,亟须规范管理。
“‘饭圈’集资”招数繁多
以今年的《青春有你3》《创造营2021》两档节目为例,早在节目尚未开始前,部分训练生粉丝后援会就已开始进行集资用于后续打投花销。3月14日,节目开播后不久,一名《创造营2021》训练生的粉丝6小时集资368万元。《创造营2021》总决赛后,据不完全统计,4名训练生的集资总额超过1000万元,排名前11名选手集资总额突破1亿元。
“饭圈”人士介绍,“‘饭圈’集资”的发起人一般以偶像的“官方后援会”为主,而“官方后援会”一般都会接受偶像原生经纪公司的监督。目前最普遍的集资行为有两种,一是由单一粉丝群体自行集资,并达到规定数额,被称为“团建”。但为了刺激集资,粉丝们更加倾向于另一种名为“battle”的集资模式——选择另一个与自身“饭圈”体量、“氪金”能力相似的“饭圈”,进行规定时间内的集资数额比拼,集资过程更为“上头”。
一档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结束后,一位青年女歌手后援会公布的账目显示,后援会共集资949.5万元,总支出946.9万元,支出主要用于打榜和购买明星周边产品。但由于组织内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一些“粉头”权力过大,经常出现资金流向不明、账目弄虚作假等问题,甚至组织者圈钱跑路事件也有发生。
“PUA话术”很“上头”
记者深入“饭圈”内部追踪集资过程,发现集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PUA话术”,诱导粉丝集资。不仅有专人负责鼓动粉丝,说些“投入越多爱得越深”“有多大能力献多大爱心”的话,还有人带头“插旗”,以身示范,怂恿粉丝参与。
——虐粉“小作文”,“共情”时候把钱打。记者在不少偶像的微博“超级话题”中发现描述偶像“生平”的小文章,如“如果他出不了道,其实也不会怎么样,他只是会温柔地笑着,然后消失在没有光的地方”。文章的末尾,附有集资时间、链接。“年纪小的粉丝很容易在这种强烈的‘共情’话术下冲动消费。”资深秀粉小林说。
——“全力以赴”“最后一次”“all in”没尽头。记者调查发现,后援会经常使用“all in”话术。“从节目后半程开始,基本上每一次集资后援会都会告诉粉丝这是最后一次,希望大家全力以赴。但过几天又会说受投票价格上涨,或者代投人工费增加影响,钱花完了,继续集资。”一位粉丝坦言说,大家也会觉得“上当了”。
——“散钱也是钱”,为集资无孔不入。记者发现,有一些后援会号召粉丝搜刮QQ、微博钱包,为方便粉丝转账,还开设了QQ、微博群。“大家可以翻翻自己的微博和QQ钱包,一块两块也是爱”“散钱也是钱,一个人两块,1000个人也有2000块了”等话术不断上演。
“职黑”引战互撕无休无止
为何“饭圈”的戾气难以控制?为何小摩擦总会上升为骂战?热搜上的粉丝互撕为何无休无止?记者调查发现,这背后都有职黑(职业黑粉)的影响。
——看似粉丝擦枪走火,实为职黑下场引战。如果没有职黑水军的拉踩与“引战”,普通粉丝之间的看不顺眼顶多是“圈地自萌”,很难撕出阵势。职黑水军“拉踩”“引战”主要有以下8个套路:压红热搜;购买黑搜索词条;编造黑搜索词条,带姓名“屠”微博广场;多号联动洗脑;炮制黑料发帖评论;捕风捉影造谣;在粉丝圈恶意引骂战;针对部分活跃人士进行网络暴力。
——看似匿名爆料,实为有意编料。一些匿名网络社区正成为“饭圈”大量盛行的网络谣言传播发酵的温床。其中,最常见的是“兔区”——晋江论坛网络留言区。由于IP随机生成,“兔区”有大量明星团队的职业粉丝,专门编造爆料、挑起争端。然后通过营销号,联动豆瓣,联动微博,将匿名区见不得光的谣言与纷争搬运到实名区,引发关注,例如“求证,八组说××”“鹅组说××,怎么看”。
——看似散落无序,背后却串珠成“链”。看似各自为战的代拍、职黑、营销号、黄牛背后,其实也存在一张大网。例如,天眼数据显示,在微博上大部分搬运匿名留言区谣言的微博账号均来自同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本身也涉及艺人公关业务。交保护费的“呵护有加”,不听话的黑料不断。有媒体爆料,代拍江湖中最好卖的不是美图,而是黑图和可以各种内涵联想的“同框图”。
——名为“引战”实为“引流”,“泼粪”生意越做越火。营销号为了流量和点击率,会故意造谣、挑事,粉丝对此会进行澄清和控评。如此一来一回之间,为营销号带来数百万的点赞,获得了极高的热度。这样的营销号,聚集起黑粉群体,转发明码标价,少则几万多则六七十万,还可以发起集资筹款,接广告赚钱,甚至在被法院判罚后还能通过集资的方式来凑罚款。
暗访
“饭圈”背后六大真相 拒绝不同意见、资本黑手、传销式洗脑……
“××代言了新的产品,我已经入手了,你们也赶紧买,然后发截图。”“又有人说哥哥的坏话了,大家按照之前统一要求赶紧去评论区反击。”……
记者近日以粉丝身份加入多位当红明星的粉丝群中,每天都会看到上述类似的对话。这些粉丝群的成员大多是青少年,有些群里的“00后”甚至占了八九成。
真相1 入群严格
刚开始,记者申请加入多位当红明星的粉丝群,却处处碰壁;偶尔加入的,很快又被踢出了群。
据圈内人士介绍,要想顺利加入一个当红明星粉丝群,需要越过重重关卡:微博超话等级不低于10级 关注明星本人和工作室 个人微博中关于该明星的微博数不少于50条。
就算是这样,申请核验后还不一定能通过,即使通过后还有一大堆群规要遵守,稍不注意就会被踢出群。
而想要达到微博超话10级,即使天天签到、发帖,至少也要两三个月时间。
真相2 分工明确
后来,记者通过各种途径加入了5个明星粉丝群,发现这些粉丝群均组织分工明确,下设打投组、宣传组、反黑组、净化组等。
事实上,组织架构清晰明确的“饭圈”组织,早已成了“饭圈”文化中的一种常态。
在“饭圈”,很多粉丝都是通过网络自发建立粉丝会,还分地区设分支,有后援会总会和分会,根据会员的专长特点,进行“站姐、反黑、打投、宣传、文案”等分工。
其中,净化组则主要负责微博和其他搜索平台的词条排序,反黑组负责搜索整理明星在网上的“黑料”,便于和其他粉丝一起向平台客服投诉。
这也是人们对“饭圈”乱象的诟病之一——控评。一旦有网络平台涉及明星的负面消息,粉丝群里就会充斥着这样的言论,群里会组织粉丝一拥而上抢占评论前排进行反击。
“又有人说哥哥的坏话了,大家按照之前统一要求赶紧去评论区反击。”
“宁愿自己被骂,也不愿哥哥被骂。”
“如果不控评,让黑料满天飞,会影响哥哥的口碑和商业价值。”
真相3 拒绝异见
“今天没有在群中看到他赞美××,按照群规将他从本群中踢除。”
“饭圈”有完善的等级规则,内部阶层分明,小部分核心粉丝掌握圈内话语权,当个别普通粉丝发表不同意见时就会遭到围攻。
又比如,有粉丝在粉丝群里首先肯定了某明星为救灾作出的努力,随后提出一线救灾应当由更专业的人来做的观点。群里立马炸开了锅,不少群友出来指责甚至发私信辱骂该粉丝。
真相4 流量造假
对流量的盲目追捧还衍生出大量的“数据注水”事件。
在超话中,签到数字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个艺人的“活粉”数量,粉丝的连续签到会被计数,并与超话内等级直接挂钩。但这个数字也并非绝对真实。粉丝小马透露自己手里就有4个微博账号,在此基础上,还能利用微博的“青少年模式”再开通绑定在同一手机号下的“副号”,“就是说我一个人就可以签到8次。”
一位粉丝介绍了“数据组”的工作内容:每天除了组织大家打榜签到,自己也是要想办法数据维护各个平台的数据,有时候就是买,不是粉丝来买就是团队去买,这些日常维护的费用有时候也会通过集资来支持。“做数据,你可以选择花上一天时间,也可以选择用钱搞定一切。”
几年前就发生过某明星一条微博转发量过亿的情况,在网上引发一片哗然。在公安部组织开展一次“净网”专项行动中,北京警方抓捕涉嫌研发上线名为“星援”App用于制造假流量的团伙。
真相5 反复收割
在“饭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钱不要追星。而粉丝们为偶像花的钱,最后很可能落入“粉头”的口袋。
所谓“粉头”,是指最具有号召力的粉丝,熟知艺人的行程安排,所有的现场应援、打榜投票、发布会应援集资等都是由“粉头”进行组织。
近年来,经常会曝出“粉头”贪污、卷款跑路等消息。集资应援、倒卖门票等都可以作为圈钱的名目。据了解,“‘饭圈’集资应援”大致可以分三类:一是包含实物回报的,如卖专辑、周边产品,将所得利润用于支持偶像的相关活动;二是不提供实物回报,但承诺把粉丝的真金白银用于选秀投票、给偶像送礼物;三是说好了为偶像集资,承诺提供回报却不兑现的诈骗行为。
2018年,某明星贴吧吧主在进行交接时,存在一笔算不清的账款,有粉丝质疑吧主贪污了近209万元的宣传费用。随后吧主发布微博澄清并辞职,最终不了了之。
真相6 传销式洗脑
“你买少了就是不爱哥哥,我看不起你。”
粉丝群的成员大多是青少年,有些群里的“00后”甚至占了八九成。
很多青少年表面上是在追星,实质上却是被资本利用进行“传销式洗脑”,让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幕后
“饭圈”氪金为何如此疯狂?
“职粉”“粉头”:带节奏操纵粉丝
“流量经济的逻辑是流量越高,商业价值越大。换句话说,话题度、曝光率、粉丝活跃度就是艺人的KPI。”前艺人经纪人立文说,“职粉”以及部分“粉头”作为连接粉丝与艺人工作室的桥梁,扮演的是“组织”“作势”的角色,向粉丝施压,激励其为艺人做数据、刷榜、打投。
在“职粉”的操纵下,“饭圈”处于无休止的比较和竞争中,比实绩、比排名,“为的是让‘哥哥’的排名更靠前一点,签到更好的商业品牌,获得更好的影视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季为民说,“饭圈”有着强组织性、高效率、系统化等特点,行动整齐划一,要求粉丝极度忠诚。
“部分‘粉头’以‘虐粉’的类传销话术,强化粉丝保护偶像的使命感,诱导粉丝加大消费,加大精力投入,使‘粉头’‘职粉’等相关方获利。而当群体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粉丝在情绪和环境作用下将产生极端、不理性行为,如激烈的网络骂战、聚集性行动等,失去常识和理性。”季为民说。除了精神控制之外,底层粉丝还难以摆脱物质控制。立文说,艺人公司安插的“职粉”经常带节奏“虐粉”,刻意拉踩、恶意比较,给粉丝洗脑,增加“饭圈”黏性,刺激粉丝投入。比如“没钱别提爱”“做数据再不努力,‘哥哥’的前途就毁在你们手里了”等等。
季为民说,高额的应援花费不仅远超未成年人的承受能力,且追求数额、攀比排场的观念会误导未成年人的消费观、金钱观、价值观,影响未成年人的道德判断。
艺人工作室:“一切向流量看”
“饭圈”疯狂背后,与艺人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关系密切。
一家影视公司负责人吕范表示,不少艺人工作室是艺人的家人参与经营,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专业性不足、江湖气不少。他们凭借流量明星在短期内爆红获得的名气、金钱,刺激和纵容艺人膨胀心理,拉拢“粉头”“职粉”控制“饭圈”为其捞金,频频发生突破道德、法律边界等行为。
在一些艺人经纪团队看来,在一切向流量看的圈子,“一分靠打拼,九分靠营销”“热搜池里躺几回,是头猪都能起飞”。
“帮艺人琢磨演技、苦练歌技,远不如炒CP、买热搜、删差评来得实在。”吕范说,为给艺人营销人设,艺人团队和后援会常有专门职位负责对接水军渠道,操纵舆论“带节奏”,或消除负面评论,或互黑引战,搞得娱乐圈、“饭圈”乌烟瘴气。
平台资方:合谋深度操纵“饭圈”
平台、投资人、娱乐公司形成合谋,将大量不具备社会经验、缺乏判断能力的低龄粉丝当作圈钱韭菜,诱导其集资应援、刷榜做数据,增加艺人商业价值。在扩大市场后进行新一轮捞金,循环往复。资方深度参与“艺人养成”,利用粉丝“用爱发电”的力量提升艺人商业价值。吕范以一些明星养成类综艺节目举例分析,带流量有热度的艺人被平台、资方、娱乐公司选中签约,然后包装、炒作、注入圈内资源,煽动“饭圈”打造知名度、话题性,买粉丝、买热搜,增加艺人商业价值。投资方还会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二度捞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蒋俏蕾说,造星流水线诱发了强烈的“收割”倾向,艺人不以实力、作品赢得市场,而是依靠洗脑粉丝氪金,文娱产业走向异化。
网址:“集资”“氪金”铺花路!“饭圈”PUA有多可怕? https://mxgxt.com/news/view/129024
相关内容
从心理学看娱乐圈,虐粉=深度群体PUA一名“站姐”的自述 :“明星应援”集资 饭圈“坑钱”有术
从“走心”到“氪金” 从送咖啡到送金条 狂热的“应援文化”由何而来?
揭秘“饭圈”乱象的幕后推手 粉丝:精神控制很可怕
偶像经济催生“集资热” 明星演唱会背后的“饭圈”狂欢
揭秘饭圈灰色产业链,“站姐”们和那些说不清的集资
未成年人粉丝应援比例8%?职业打投、集资应援……饭圈背后生意经
以“00后”为主的粉丝群体,低龄化的饭圈
21深度|当追星成为一门生意:饭圈“粉头”大起底
动辄集资上千万,这些饭圈App如何让粉丝心甘情愿地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