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的大碗宽面,可以说是艺人公关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作为一个服务过艺人团队的公关从业者,这次吴亦凡的《大碗宽面》真的让我刮目相看。
你能想象,那个diss虎扑,结果装逼不成反被x,被全网群嘲的吴亦凡,现在居然学会玩梗了?
如果说吴亦凡以前的公关团队得分是0分的话,现在我可以给100分了。真的,这波操作太完美了,无论是策略还是时机,都恰到好处。肉眼所见吴亦凡的口碑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可以说是艺人公关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
当然,这件事不完全是吴亦凡公关团队的功劳,最大的功臣是蔡徐坤(手动狗头
同样是被玩梗,蔡徐坤团队恼怒得不行,追着发律师函。虽然这里面可能确实存在一些涉及人格侮辱的血腥视频,但只会发函依然是错误的行为,因为这会进一步激怒网友。
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来讲,面对负面事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识别公众的情绪,从感情上安抚或者拉拢他们。
对于蔡徐坤来说,公众情绪是这样的:
“这个人长得娘娘腔,打篮球这么烂,还代言nba,真恶心”
“不知道蔡徐坤是谁,但这个运球真搞笑”
”鸡你太美鸡你太美……这音乐真魔性,笑死我了“
“你打球的样子像蔡徐坤,哈哈哈哈”
“不知道他是谁,大家都在学他打篮球,真好玩,我也来玩一玩”
“不知道是谁,感觉很火的样子,不知道和谢广坤,蔡广坤什么关系”
“又是个流量明星,娱乐圈药丸!”
……
真相就是如此,对于公众而言,大家并不了解蔡徐坤,并不关心他是谁,仅仅是觉得这个梗很好玩而已。另外顶多带点对流量明星天然的厌恶感。
而那些盯着黑,P血腥图和视频的并不是主流公众,是要区分对待的。
但蔡徐坤团队却把所有玩这个梗的公众,都等同于黑粉,并严厉谴责,发律师函,第一步就站在了公众的对立面。
这不是找死吗……这在公众看来,这个没实力的流量明星还这么玩不起,动不动发律师函,真搞笑。
结果是他们会玩梗玩得更厉害,你不让我玩梗,我偏要玩。
于是成了笑柄。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首先,拉拢和讨好普通公众,对篮球梗做包容心态,甚至自嘲,让大家看到一个不介意恶搞的“有趣的艺人”。然后单独指出那些血腥视频,并找人带节奏,让公众看到这一部分过分的黑粉,并对蔡徐坤感到同情。
这是最重要的,分离普通玩梗公众和那些黑粉,获得普通公众的同情,显示出弱者形象,进而利用公众的良知来打击黑粉。
但现在,直接把所有人看成敌人,态度强硬,一封律师函递过去,把本来要拉拢的普通玩梗公众推到对立面,哪怕自己受委屈了这下也没人同情了。
更睿智的是,还想把B站拉下水,进一步树敌,还想借上面的刀来杀人,结果直接被央视回怼。
这番操作得罪了所有人,真的是作大死。
而恰逢此时,同样是顶级流量明星,同样被网友群嘲过的吴亦凡,出来发了个《大碗宽面》,瞬间就踩着蔡徐坤来了个绝地反击。
首先,对于公众来说,此前早就有类似的情绪:
“一开始我们没有珍惜吴亦凡,直到后来蔡徐坤来了……”
这股情绪是群众基础,一切的公关都需要学会借势,这是吴亦凡的势。
而“大碗宽面”梗也是类似篮球梗的一种负面调侃。而且在我看来,大碗宽面其实程度更致命一些,因为这嘲讽了一个说唱歌手的说唱能力。而篮球梗只是嘲讽了一个爱打篮球的唱跳艺人的篮球能力。
前者是直指艺人核心能力,后者只不过是一个爱好,是不一样的。
面对这个调侃,吴亦凡不但没有起诉,反而主动接纳,还做成了歌,自己玩梗。
首先这给公众植入了一个 “吴亦凡这人很有意思,玩得起,心态好”的印象,而且又恰逢蔡徐坤事件热度正到顶峰,这是一个巨大的“势”,加上此前已经存在的“怀念吴亦凡”的情绪存在。于是瞬间形成强烈对比,口碑大逆转,路人好感爆表。
不过,吴亦凡这个口碑只是暂时的,最终大家还是要看你的实力和人品。如果依然沉湎于刷榜和粉丝的吹捧,却不去认真提升实力,那再好的公关也是没用的。
网址:吴亦凡的大碗宽面,可以说是艺人公关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https://mxgxt.com/news/view/938199
相关内容
跟吴亦凡说再见的大小品牌们,事件还有续集吴亦凡:“成”也公关,“败”也公关
吴亦凡事件背后隐藏的势力
“吴亦凡事件”波及明星达11人,Angelababy被推上神坛!
吴亦凡背景多强大 炮王吴亦凡小g娜事件始末
关于“吴亦凡事件”的相关观点评析整理
从肖战和孙杨事件看到的危机公关和娱乐圈经典公关盘点
商业价值归零:“吴亦凡事件”背后明星代言AB面
苏芒和吴亦凡什么关系?苏芒拉黑评论都美竹事件的网友怎么回事?
商业价值归零:“吴亦凡事件”背后明星代言A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