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比拼车主,买车还是要为自己代言!
汽车代言和汽车粉丝,似乎从汽车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相伴而生,一路前行。只是有些品牌将这种粉丝效应发挥到了极致,比如劳斯莱斯,英国皇室历来成为其最佳的“代言人”,令全球无数粉丝倾倒。到了近期,各种明星代言开始充斥着各层次的汽车品牌,明星效应开始主导车市“粉丝经济”的走向,不少人还真会因为自己喜欢哪位明星,而跟着消费汽车,比如当年的“神车”科鲁兹。
明星代言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借助明星的影响力迅速扩大车型的知名度。随便罗列下近年来明星所代言的车型:梁朝伟、迈锐宝;陈坤、东风标致308;NBA巨星科比、Smart;韩寒、斯巴鲁XV……不过,回头再看看,汽车名人对汽车企业实际销量的贡献有多大?
有网站曾做过相关调查,在“是否会购买喜欢的明星代言的车型”这项调查中,87.9%的网友选择了不会,表示不会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就去购买;仅12.1%的网友选择了会。
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并不令人意外。在明星代言早期,确实具有很大的引导性,对产品的销量贡献拉动也较为明显,但那个时代的营销手段较单一,消费者易于被各种营销手段所影响。现如今可不一样了,到了社交媒体和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明星代言效应似乎一下子失去吸引力,明星效应的威力陡降。一来消费者对各种营销手段感到乏味,二来自我消费意识的提高,购车成为了一件很自我的事情。自己喜欢才是最好的,无关明星,也与各类促销广告无关。
所以,到了现阶段,明星代言也开始离我们渐行渐远。那么,我们还需不需明星代言?答案是需要代言,但已不需要明星,因为我们已可以自己为自己代言。车主自身所散发出来的个性和气质,就是车型本身所要表达的车型性格。在消费成熟的汽车社会里,这种车主和车型的匹配度,已变得越来越契合。为我所选,爱我所选,这才是真正的车主代言。
在这一点上,传统汽车领域,比亚迪是个中翘楚。但在新能源车领域,特斯拉则走在了市场的前沿。特斯拉虽然没有大范围的传统广告和套路式营销,但它通过一个新的推广方式,来赢得市场的高度关注。
特斯拉进入中国之后,诞生了一个新的精英群体,叫“首批车主”,意思就是它的首批车主都来头不小、是绝对的社会精英。包括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小米雷军、汽车之家总裁李想、携程网董事会主席兼CEO梁建章等科技大佬,以及吴奇隆、杨威等娱乐明星,都是特斯拉的“首批车主”,他们也有着让人羡慕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从某些层面来说,这就是典型的“车主代言”。而这些真正有影响力的真实车主首先是为自己代言,然后才是为车型代言,从而去影响更多普通消费者。
其实不仅仅是特斯拉,另一新能源品牌腾势,也在用相似的手段,即“首批车主”代言的方式来刺激市场关注。与特斯拉不太一样的是,腾势的首批车主多聚焦于电子通讯和家电等领域,包括华为高级副总裁、消费者业务 CEO余承东,华为技术副董事长郭平、创维总裁杨东文、TCL通讯科技CEO郭爱平等人,都是腾势的“首批车主”。
杨东文先生
相比明星代言,真实车主的榜样作用更加明显,因为梁朝伟他并不开迈锐宝,陈坤也不开标致,他们与代言的车并没有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在新能源市场上接连刮起一股“首批车主”热潮,因为他们不仅是行业精英,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车主。
在传统汽车领域有点儿“离经叛道”的特斯拉,首批车主主要集中在当今科技发展最前沿的IT行业,所以,他们也被称之为新能源车主金字塔的最顶端。而腾势的“首批车主”,涉及到电子通讯、家电、娱乐等多个行业,他们共同的烙印是:中国的本土成功企业家,是金字塔的中坚。用余承东的话说,选择腾势,从感情上讲,是支持中国民族品牌,从社会责任感来讲,是因为“更环保,价值性能也更好,非常有前途”。
中国需要一批中坚力量来肩负起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这是“先富起来”的人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不仅为了支持国产,也是为了更好的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这些车主们从来不想做“巨星”,却支撑起中国市场金字塔最脊梁的中坚部分。这才是当今“粉丝经济”最具核心价值的体现。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车载娱乐》,点击文章开篇个人头像“微信”即可,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
网址:明星比拼车主,买车还是要为自己代言! https://mxgxt.com/news/view/822656
相关内容
汽车博主怒斥车企要求自己买车合作:自编自导的假戏一个月翻车四次,车企为何还要请明星代言?
车企找明星代言没用,粉丝不会为了偶像买车
“车企找明星代言没用,粉丝不会为了偶像买车”
孙红雷代言长城却买路虎!买车还会去看谁代言吗?
明星的保姆车是自己买吗(旅游团保姆车是什么车?)
明星代言的那些车,胡歌、郑恺…你买谁的账?
从拼多多卖车到找网红代言翻车 劳斯莱斯为何也开始流量焦虑?
又有大碗要翻车?明星代言,网红带货,名人请注意自己的效应
车企找明星代言没用,粉丝不会为了偶像买车:营销神话or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