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门新思|《声生不息》:呈现港乐背后的回响和呼唤

发布时间:2024-12-23 02:49

图片

编者按

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芒果TV、湖南卫视和TVB联合推出港乐竞唱献礼节目《声生不息》,以综艺重温港乐经典,追溯香港流行音乐编年史,时代新声和岁月回响交织,炽热情感和家国认同共生,播出后反响热烈,被誉为芒果TV最强音乐综艺。“文学新批评”今日推出王金芝《〈声生不息〉:呈现港乐背后的回响和呼唤》,对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声生不息》节目获得成功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本文系“文学新批评”平台首发,感谢作者授权发表。

《乐记》记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尤其流行音乐是奔流在生活海洋之耀眼浪花,是飘扬在精神森林的风向标,既是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最为快速地反映时代的社会风尚和人们的文化心理。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芒果TV、湖南卫视和香港TVB联合推出的港乐歌唱竞演节目《声生不息》,以综艺重温港乐经典,追溯香港流行音乐(后简称港乐)编年史,时代新声和岁月回响交织,炽热情感和家国认同共生,播出后反响热烈,被誉为芒果TV最强音乐综艺。

《声生不息》以不同的剪辑形式分别在网络平台、湖南卫视和香港TVB播出,这种制作和呈现方式,既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优长,又照顾了传统的电视受众群体。而芒果TV的网络推送,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兼容性、及时性和互动性,通过正片、花絮片段、纳凉特辑、舞台纯享版、精彩打包看等尽可能多且各有偏重的视频信息,以竞演、真人秀、回顾视频、亲历人见证等丰富的形式,多维度呈现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在人们心中激发的巨大波澜和骄傲情感,及香港回归之后祖国对香港的强大支撑;以回顾经典曲目唱响港乐的黄金年代,以流行音乐的历史回响回应香江奔流的永不止息,和狮子山下的流金岁月,最大程度增强节目的视觉效果、听觉效果、娱乐性和话题度。

共打捞那些流金岁月

《声生不息》以呈现港乐经典为内容,通过歌手的重新演绎,让人们追忆、怀念由港乐造就的辉煌岁月,和港乐相关的个人情感、生活经历和文化记忆。《声生不息》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催化剂,激活了一种语言,将港乐和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和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是一种助燃剂,燃起了流行乐坛和港乐相关的不得不说的动人故事,不得不感慨的个人经历,不得不抒发的炽热情感,不由自主地回忆有港乐相伴的少年时光。

图片

香港流行音乐从20世纪三十年代至今或隐或显的编年史,个中的一些人,一些影像,一些符号,被搬上了当下精心设计的舞台,在新媒介和新技术的加持下,成为被高光呈现的内容。新媒介就是具有这样的魔力,一方面让一度承载港乐的唱片、广播、收音机、留声机、随身听等旧媒介过时,一方面让旧媒介和港乐成为其内容,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港乐的艺术性,丰富了港乐经典的文本。港乐属于流行歌曲,一般流行歌曲的结构包括旋律、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调式、调性、曲式结构以及曲中的歌词,因此流行音乐的文本不仅是歌词与曲谱,还包括了表演、现场、明星设计与展示等。《声生不息》新的编曲、舞台呈现、现场和展示丰富了港乐经典的文本,在展示经典的同时,创造了港乐的新文本,当新的时代唱片被打造出来,将和港乐经典构成互文,一起熠熠生辉。

《声生不息》以“我的骄傲”“愉快少年事”“一生所爱”“城市人生”“葡萄成熟时”“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特辑”“劲歌金曲冲刺夜”等主题竞演,总体上按照时间顺序由远及近重点展示香港流行音乐成就。呈现曲目从《我要你的爱》(葛兰,1957年)到《高山低谷》(林奕匡,2014年)、《圆》(AGA,2016年)和《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郑秀文,2019年),原唱歌手从歌舞片演员、时代曲歌手到新生代歌手,时间跨度长,音乐类型多,尤其侧重20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的港乐,重点呈现港乐黄金时代的辉煌和荣光,也选取了新世纪的歌曲,呈现港乐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图片

20世纪七十年代始,香港人的身份和文化自觉才开始确立,香港的本土意识才开始形成,港乐从香港时代曲的委婉轻盈曼妙中脱胎而出,粤语歌曲流行。《声生不息》宛如一道闸门,打开了港乐背后的文化流变线索和情感洪流。港乐的形成,是香港和祖国,和世界互动的结果,是香港和岭南、上海等地人员移动、文化互补的过程,是中西各种文化形态不断交汇碰撞出来的火花;港乐的形成,也是在工业转型、媒介变革的大背景下香港人民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的反映;港乐黄金时代的出现,更是香港城市文化和本土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代表。

港乐最具有标识性的特征是在20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形成的,那就是对普通人生存遭际的关注,对普通人炽热情感的抒发,对现代化城市生活的表达,代表着普通香港市民对这片土地的认可和热爱。港乐关注城与人之间的互动、人在城市之中的成长(个人成功)、人与人之间的情愫,涌现出很多关怀个人抒发强烈情感(爱情、友情、亲情)的流行歌曲。《声生不息》在主题设计上抓住了港乐的主要特征,通过“港乐与我的骄傲”“港乐与我的愉快少年事”“一生所爱”“城市人生”“葡萄成熟时”等竞演主题表现出来。

共拥有那些骄傲情感

由于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150余年的殖民史,以及从开埠至20世纪初移民占比颇高的人口特点,港人和英国、和血脉文化相连的中国之间皆处于一种疏离状态,形成了香港人特殊的过客心态,和游移的文化特征,香港首部歌舞片《曼波女郎》(1957年)寄寓着香港的特殊身份,曼波女郎恺玲在养母和生母之间的徘徊和游移,颇能代表一代港人的心态。在20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香港纺织、成衣、塑胶、电子和金属制品工业发达,香港从一个无名小渔村发展为璀璨的东方明珠,居民生活水平、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香港人的自我意识才慢慢确立,并在20世纪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经济腾飞中得到了加强。虽然香港对国家认同严重缺失,但是对所居之城有了依赖和自豪,对自我遭际和情感抒发的关注前所未有。港乐是普通市民的心声,因此港乐主题多集中在个人成长和情感,往往歌唱千转百回的爱情、百折不挠的友情、丝丝入扣的亲情,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图片

“中国大江南北的器乐、戏曲到了香港,面对着工业化、城市化、资本化及商业化的挑战,不得不因应社会的变化及市场的需求,而不断自我定位、更新,拼命在极狭小的环境中挣扎求存,企图寻找出路及生存空间。”(余少华《香港音乐发展概论》)在一个狭小的生存空间里,港乐积极发掘人的多种生存面向、人生态度、个人成长和情感抒发:或坚韧不拔的奋斗(《狮子山下》),或面对讽刺、质问时的洒脱(《沉默是金》《让一切随风》《潇洒走一回》),或寂寞(《寂寞的男人》),或感慨人生的距离(《高山低谷》),或成长的姿态(《一生所爱》《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或历经挫折仍不改初心(《凭着爱》),或一个人的孤独、痛苦、自怜、平淡(《孤独患者》《等》《卡拉永远OK》《千亿个夜晚》),或都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徐小凤《城市足印》),或对亲情、友情的歌咏(《念亲恩》《Baby Song》《朋友别哭》《最佳损友》),或在歌声中寻找个人的自立、自强、觉醒与勇气(《真的汉子》《男儿当自强》《强》《我的骄傲》《葡萄成熟时》《灰姑娘》《我钟意》),或奔赴理想,永不言悔(《海阔天空》《谁能明白我》《红日》),更多的是大量反复歌咏爱情,用歌声关照爱情的每个角落,熨平爱情的每个褶皱,从暗恋(《如何掉眼泪》),初恋(《初恋》),热恋(《夕阳醉了》),眷恋(《分分钟需要你》)、苦恋《可惜我是水瓶座》,迷恋(《执迷不悔》《心淡》),三角恋(《三人游》),失恋(《爱与痛的边缘》),唱出了爱的距离(《情人》),爱的勇气(《勇》《敢爱敢做》),被爱的渴望(《我要你的爱》),爱的怀念(《月半弯》),爱的回味(《1984》)、爱的永恒(《爱是永恒》),爱的卑微(《无条件》)等,举不胜举。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香港成为世界观看中国的窗口,香港人的际遇、心声和情感在随着港乐、影视的产业化、娱乐化和商品化,随着唱片产业和影视的广泛传播走向内地,走向亚洲,得到全球华人的认同和共鸣。《声生不息》老歌新唱,在选歌编曲方面既致敬经典,又通过新的演绎唱出了时代新声。

随着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1997年7月1日祖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有了祖国的强大依靠和支撑,港乐在歌咏个人遭际和情感的同时,悄悄地展开了家国同构的线索,从在一个极狭小天地的关乎个人的繁复情感转向开阔,港乐开始在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的领土中定位香港(《东方之珠》),也在国家中定位自我(《勇敢的中国人》《中国人》《我的中国心》),并获得了广泛认同,宛若香江奔流不息,会流于海,境界渐渐开阔起来。

共唱响湾区时代新声

《声生不息》唱响港乐经典,献礼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呼唤港乐发展的生生不息。港乐历经20世纪八十年代的黄金时期,和九十年代“四大天王”的辉煌后,影响力急转直下,引发批评界的关注和讨论,甚至出现了“港乐已死”的消极言论。“粤语流行曲已完全失去从前的优势,未来或许只能像粤曲一样,成为古董式的精英文化,在高级文化场所变成中国曲艺来演出。”(黄霑《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香港流行乐坛在20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出现疲态,张国荣、梅艳芳、罗文、黄霑、林振强等歌手和音乐人的离世,张学友、王菲、黎明、郭富城、郑秀文等歌手逐渐淡出乐坛,“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叱咤乐坛流行榜”“新城劲爆音乐榜”“十大劲歌金曲榜”等曾经叱咤风云的榜单也慢慢淡出大众视野。更致命的是,在网络媒介的冲击下,全球唱片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击。在媒介转型中港乐何去何从?

一切问题皆能在发展中解决,一切辉煌也将在发展中重铸。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于2019年印发,沟通的大桥畅通无阻,融合的发展势不可挡。回望历史,香港和岭南同根同源,在20世纪上半叶,香港居民大部分是广东移民,同说粤语,同听粤剧、粤曲,共创近代岭南文化;着眼当下,湾区人文建设风生云起,粤港澳大湾区娱乐文化产业充分融合9城文化资源,发挥港澳影视、音乐等娱乐产业的人才优势,粤港优势互补,形成大湾区品牌。越来越多的香港娱乐公司、艺人在广州落地发展,越来越多的大湾区出品影视获得好评。放眼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框架下,港乐经典不会被风吹雨打去,而是在人文湾区的建设中浴火重生,形成新的经典。

图片

在《声生不息》播出的同期,在广州、香港两地完成拍摄的年代剧《狮子山下的故事》热播;6月23日,广东举办的“光影湾区·香江风华——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电影展映”活动正式启动,跨越45年的12部经典香港电影作品将在广东多个地市巡回展映,引发一波回忆杀;7月2日广东卫视举办了《明天会更好,港乐回响——〈流淌的歌声〉特别精选》电视节目,并于视频号同步直播,反响良好。港风在广东刮过,引发阵阵共鸣,这是大湾区融合发展、人文湾区建设的文化和语言上的先天优势。港乐也将成为大湾区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邓洁舲

二审:刘雅

三审:陈涛、王杨

网址:艺门新思|《声生不息》:呈现港乐背后的回响和呼唤 https://mxgxt.com/news/view/429802

相关内容

你们就让让张凌赫吧:娱乐圈新势力崛起的呼唤与反思
#声生不息选曲#《声生不息》五公歌单:摒弃冷门曲目,三首红歌当唤起全民合唱
向华强背后实力强大!在香港娱乐圈呼风唤雨 却不敢惹这两人
呼唤超能力,喊出了人生的第一声哨响
粤港澳三地交响乐团联袂演绎《声音河流》
浅析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传播策略——以《声生不息》为例
《声生不息港乐季2》阵容更新:17位歌手,12位常驻,周深回归
掌声笑声欢呼声不断,音乐剧《雄狮少年》粤语版开启湾区巡演
张艺兴为保安道歉:责任与影响力背后的深思
声生不息港乐季2发布会 最爱的港乐季又回来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