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4-12-20 09:05

资源简介

中学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 我能“追星有理性"
【活动参考目标】 1.了解与理解 (1)引导学生摆正“追星”的心态,明确“追星”的利与弊。(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应把对偶像崇拜的重点,从表面的追星行为转向感受明星光环背后的付出。2.尝试与学会 (1)反思自己在,“追星”方面的现实状况,尝试纠正对自己成长不利的追星方式和盲目行为。(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对偶像崇拜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自我纠正、自我提高。
3.体验与感悟(1)帮助学生形成对偶像适度、合理的情感追求,崇拜而不迷信,理性选择而不盲目随从。(2)引导学生自我肯定,善于用自己崇拜的人物来激励自己,并以明星为榜样,为实现自我新形象而努力。
【活动参考课例】
我和我的偶像 ——我能“追星有理性”
活动准备
课前一组滚动图片(至少7类明星)作为情境导入,配以音乐《快乐崇拜》循环播放。
PPT课件;学生准备各自所追的‘‘星”的照片、图片或文字资料等,以便课上交流;在上课前每人填写“我与我的偶像卡”(包括:偶像姓名、类别、成名原因、我最欣赏他的地方、我的追星行动;我的名字、我的特长、我与偶像的共同之处、我拥有而偶像没有的三个特点、我最想对偶像说的一句话等)。
分组:按照明星的类别分成6~7个小组,每个小组中间放置两张单人课桌,根据课桌上的明星类别名卡落座;如果有的组人数较多.教师可将其按每组最多7~8人的规模加以拆分。
活动过程
欣赏歌曲“superstar”
一、团体热身阶段:“粉丝大盘点”
1.偶像粉丝团
(1)出示投影:请学生猜出偶像粉丝团的名称。
(2)猜猜他是谁
小气老板给“机会”,服务生变身钢琴师。为求生创歌卖曲,大明星不屑一顾。自强不息自谱自唱。打工仔成了当红天王。
他接受美国《时代》杂志专访时说:“明星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做,只要你肯努力。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我不服输的结果。”(答案:周杰伦)
2.教师点评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欣赏或崇拜的偶像。他们身上总会有一些特点是我们所向往的。今天,我们就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崇拜的偶像。
二、 团体转换阶段:我的偶像我喜欢
1.克林顿也“追星”
(1)出示PPT。前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少年时受到政治明星肯尼迪的“感召”,立志像肯尼迪那样去当总统。克林顿出身平民,小时候他想当医生、记者或音乐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目睹了肯尼迪总统的风采,17岁的克林顿心中出现了他自己的明星——肯尼迪。这颗星令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自己生存的目标:他要成为这颗星,他要成为美国总统!
后来,克林顿拒绝了路易斯安那州提供的音乐学院奖学金(尽管他有出色的音乐才能),而就读于华盛顿特区乔治城大学。20年后,他终于走入了白宫,成为他少年时代就梦寐以求的那颗星——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2)小组讨论:你从克林顿“追星”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3)教师点评: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崇拜过什么人,或者说都有过自己的偶像。那么你对你的偶像了解有多深,你又对他(她)喜欢到什么程度
2.我的偶像卡
(1)教师引导:课前同学们已经填写了“我与我的偶像卡”。现在,我们是按偶像卡上相同类别的同学组成的七个小组(娱乐明星组、事业成功人士组、运动明星组、专家学者组、伟人组、普通人组和其他组)就座的。大家可以先互相交流一下,因为你们有许多共同语言。
(2)小组讨论:交流每个人写在“我与我的偶像卡”上面的内容,推选出一位最有代表性的同学跟全班分享
三、 团体工作阶段:我的偶像我了解
1.偶像大比拼
(1)请各组推选出来的代表介绍自己的偶像。把“我与我的偶像卡”上的内容用一段话概括出来。例如:“我的偶像是姚明。他是一位运动明星。他篮球打得很出色,并且他善良、阳光、向上。他的每场比赛我都要观看。”
(2)教师即兴对发言同学作出点评。
2.偶像背后的故事
(1)教师引导:同一个偶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欣赏点。一个好的偶像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偶像表面的风光,其实在每个光鲜照人的明星背后,都会有许许多多的辛酸经历。下面我们请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偶像背后的故事。
(2)小组代表分享
(3)教师小结:明星成名前付出的艰辛、舞台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告诉我们,任何成功都不是轻易得来的,光彩往往是汗水的结晶。无论是娱乐偶像还是社会名人,或是不平凡的平凡人,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其个人的努力和辛勤耕耘。
3.辩论会:追星的利与弊
(1)教师引导:但是,人无完人,明星、偶像也可能存在许多缺点、弱点,甚至错误;另一方面,青少年“追星”热也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特别是网络上报道“追星追到跳海”的疯狂举动与痴迷心态,更是让社会各界争议不休。那么“追星”到底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还是误导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呢 我们来辨析一下。
(2)教师展示辩论主题、辩论要求,学生分组辩论——“追星”的利与弊。
正方观点:“追星”利大于弊;反方观点:“追星”弊大于利。
辩论要求:7人为一小组(由教师现场对原有小组加以适当调整),3个正方,3个反方,l人主持。先小组内辩论5分钟,然后,根据辩论表现选出一个正方组、一个反方组,在全班开展辩论。
(3)教师点评
通过辩论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追星对我们既有利也有弊。
利:(1)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动力;(2)向自己的偶像学习,获得成才的启示;(3)培养自身的兴趣,丰富生活……
弊:(1)盲目追星,疯狂迷恋,迷失自我;(2)浪费时间和金钱;(3)妨碍学习,影响生活……
四、 团体结束阶段:降温“崇拜”正“追星”
1.播放视频——小品《追星族》
(1)小品简介。.
小明(蔡明饰)是一名中学生,她非常喜欢四大天王,追星到了疯狂的程度,闹出许多笑话。追星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引起了爸爸的强烈反对。
(2)小组讨论:通过今天的活动,再回来看小品《追星族》中小明的追星方式,大家有何感想
(3)全班分享后教师进一步引导:那么大家认为怎样追星才是理性的
(4)学生自由发言。
(5)教师点评:刚才同学们讲解了许多理性追星的方法。在这里,老师也有几句话要对大家说(出示PPT,见右图)。
2.教师小结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的确,每一个明星成功的背后都充满艰辛与奋斗,他们不断努力,坚持不懈,最终实现梦想。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理性追星——学习明星的优秀品质,学习偶像身上闪光的品质和感人的精神,把崇拜转化为激励——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为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而不懈奋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幻想,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他人的偶像。
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成长伴有崇拜,理性崇拜推动未来。”
【活动参考资料】
“偶像崇拜"是青春期的过渡性行为
对于正处于花季的青少年,崇拜偶像是他们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行为,也是走向成年的一种过渡性行为。他们需要情感的依托、成长的认同、烦恼的宣泄、亲友的支持,他们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崇拜偶像也许疯狂和痴迷,但不曾迷失方向。因为,偶像崇拜毕竟只是青春期特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附属品”。落花流水春去也,青少年最终会从偶像崇拜中走出,去塑造自我的形象。偶像崇拜,表达着青少年们纯真的心迹,是心灵渴望理解的呐喊;是生命与生命交会时的自言低语。可是,当许多青少年把偶像当成成长道路上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时,也有一些青少年却在崇拜的大潮中动摇了自我,超越了崇拜本身所赋予的积极内涵,演出了一幕幕让人伤心痛苦的悲情剧。教育工作者对此是否应该反省,在多年的榜样教育基础上,我们是否真正倾听了孩子的心声,了解了他们的心情 青少年们苦苦寻觅着自己的偶像,是想在广袤天空中找寻一隅属于自己的天地,是在企盼属于自己的辉煌,我们教育工作者可否主动采取一种“大禹治水”的智慧,不是去堵,而是去疏导青少年们的偶像崇拜心结。
(岳晓东:《我是你的粉丝:透视青少年偶像崇拜》)
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一)偶像崇拜的心理原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少年们崇拜偶像主要有四个原因。
1.寻找“理想自我”的替代人。
青春期是一个开始自我认同的时期,青少年要解决“我是什么人”和“我将向何处去”的问题。他们不再满足于从父母、老师那里得到教诲和知识,开始独立地思考和生活,他们渴望自己去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事,去实现一个他们自己设计的“自我”。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角色,开始对丰富、快乐的生活充满憧憬。但是理想离现实的距离又是如此的遥远,繁重的作业、家长和老师严格的管教使得他们对自己简单、平淡的生活感到不满意。
青少年对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不是非常清楚。他们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此时,他们开始思索自我的意义,他们急需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他们在公众人物中寻找那些具有自己欣赏特点的人物。这时明星出现在视野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也是崇拜者心目中的未来。靓丽的外表、个性化的服饰、潇洒的身姿、代表都市潮流的歌舞……都能成为青少年所喜爱和艳羡的东西。少男少女们正是通过崇拜偶像,来弥补自己个性或生活上的缺陷,并通过偶像来构建或完善自己的梦想。这种渴求使他们保持了心理上的某种平衡,精神上得到了满足。
2.寻找父母形象的替代人。
偶像也是青少年心目中父母形象的替代。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心理上也开始逐渐地寻求独立和自主。但心理上的发展往往是滞后的。由于生理上的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能够独当一面,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然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自己不能没有他人的帮助。这种矛盾状况使他们感到很苦恼。因此,儿童期对父母的崇拜和依赖就遗留了下来,并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偶像崇拜。他们选择崇拜拥有能力、地位和独立的偶像,希望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独立自主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这只是将偶像作为父母的替代,让偶像来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3.“羊群效应”。
偶像崇拜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同龄群体的压力和影响。青春期的子女开始对父母、师长的教诲产生一定程度的怀疑和抵触。他们开始寻求能认同自己言行的新的团体。偶像崇拜可以成为很多中学生业余生活中的重要话题——也就是他们之间最共同的语言之一。在这个独特的圈子里,青少年们与同龄人一起交流、欣赏和评价自己的偶像,使对此一无所知的成人无法加入。并且,成人越是反对他们这样做,他们就越发感到这样做有价值。
4.紧张生活的“调味品”。
沉重的学业负担、激烈的考试竞争、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使学生们“稚嫩的翅膀”承担不起如此沉重的负荷。而与此同时,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并没有给中学生提供相应完备的、适合于他们的娱乐活动。在课余的闲暇时间里,追星成为一种在业余生活中和精神上放松自己的有效途径。追星,使竞争的压力减缓,可以暂时卸去沉重的心理负担。大家一起放声大笑。尽情呼喊,可以毫无拘束地喜怒哀乐,在追星时没有优劣之感。与其说他们在追星,不如说他们是在寻找青春压力的宣泄。
(二)“追星”的积极意义。
尽管世人对少男少女追星现象贬多于褒,对少男少女的追星行为阻多于导,但谁也不能否认,追星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
“明星”成为少男少女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少男少女正处于“英雄崇拜期”。他们自觉地为自己选择了“英雄”,只要选择准确,这位“英雄”便对他的一生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这“英雄”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青少年是需要榜样的,这一点不容置疑。无论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有意识地为其未成年人选择、树立榜样。我们国家历来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然而,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是由社会树榜样,倡导青少年去学,这种方式有时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那就是社会树的榜样不一定能得到青少年由衷的敬佩与热爱。青少年也就未能将这种向榜样学习变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内在的意愿,从而使这种学习流于形式。
少男少女们“追星”则不同。“星”是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确立的,他们由衷地敬佩、崇拜,心甘情愿地去学习仿效,去努力提高自己以使自己与偶像重合为一。这种学习是自发的、自觉的、时时刻刻都存在的,所以这时候“星”的影响力特别大,感召力也特别强。效果也特别明显。
(三)对偶像崇拜应该正确引导。
首先,从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中学生对偶像的崇拜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追星族的出现自有它的成因和必然。老师和家长大可不必忧心忡忡。既然是做梦,就有清醒的时候;既然是幼稚,就有成熟的一天。偶像崇拜只是阶段性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将注意力投向更广阔的外部世界。
但是,并不是说这是一种正常行为就不需要去引导和改变了,因为青春期是初中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不能放任自流,而应正确地引导。家长和老师对于他们的追星行为不要不择手段地横加限制,这样反而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应该引导他们去挖掘明星们身上精髓和闪光的部分,学习明星们身上值得效仿的敬业、奋斗精神,与他们一起讨论他们在事业发展中的得失,使学生从追求表面的东西转到更深层次的欣赏,把偶像崇拜转化成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的一种活动。
其次,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爱好,安排好学生的课余时间,如参加文体活动,多带他们去看看外面多姿多彩的社会,这样他们的兴趣会更广泛,会从各个方面汲取营养,并通过比较所接触的各种人和事,学会分辨和选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有的家长和老师认为,外面都是“花花世界”,还是关在屋子里比较安全,导致孩子接触的外界就只有电视、电台、杂志等媒体。其实,这样更容易被导入到追星的热潮中去。青少年的阅历越浅,社会经验越少,识别能力就越差,一些貌似美丽的东西就很容易让他们激动。因此,老师应该注意自己学生多方面知识和修养的发展。
最后,老师要注重培养青春期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只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成绩。学生追逐的偶像中,大多是英俊潇洒、衣着华丽、生活奢侈。他们对偶像的艳羡有时候就来自于这些外在的物质上的豪华。因为在他们看来,明星们好像不费什么力气就可以得到金钱和其他物质享受。而对于优秀的科技人才等,却并不容易引起中学生狂热的崇拜,那是因为后者又要吃苦又要挨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的价值观取向。作为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要通过自身的艰苦奋斗和努力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
如果过度地崇拜偶像,追星成痴、成迷,甚至神思恍惚,坐立不安,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就属于不正常的“情结”了。老师要设法让学生认识到。凡事都有一个度,过度,就会走向反面。在追星而发烧时,应该多留给自己一点理智,克制一下盲目;多看一点现实,少回味一点梦幻;多一点创造,少一点模仿……要知道,在这大千世界里,群星闪烁,究竟哪一颗星是最明亮的,科学的望远镜都尚未窥见呢。而你,何必为近在眼前的那束暂时闪烁的星光那么痴迷呢

展开更多......

收起↑

网址:中学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 https://mxgxt.com/news/view/357428

相关内容

第三十一课《我是环保小明星》(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
谈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与渗透
快速跑教学设计及教案(优秀16篇)
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平台建设启动
第三十一课《我是环保小明星》(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docx
中国十大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中国教育心理学十大关键人物
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2篇)
心理健康教育(单招)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本剧 (不良生活习惯)
心理健康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