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弄青春
原标题:古韵弄青春
李红艳
江南春染,骨清气爽。
浙江,嵊州。丘陵之上,“中国最美艺术学校”掩映其间,亭台蕴秀,碧水萦回。亭内,女孩子们一字排开,伴琴而歌,雅韵声声,越音袅袅。这座占地200余亩的园林式校园,便是嵊州越剧艺术学校。而今她最为亮眼的标签是——当红越剧小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陈丽君的母校。
烟花三月,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循迹溯源·运河文化绍兴行”百名文化记者采访调研活动开启,倚此契机,得以寻访越剧之乡,探触其跨越百年沧桑而生生不息的文脉传承。
诚然,不仅是越剧,近年来传统戏曲、曲艺频焕新彩,京剧“刷屏”,越剧“出圈”,评弹“热搜”……随之掀起的“国风”“国潮”文化现象,每每引发关注与思考,同时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流量密码。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在历史的包孕和生命气息的氤氲中,悠悠古韵,何以鸣响新声?何以焕发新美?何以涵养新境?
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内,一名学生起舞弄清影。 徐渭明摄
“越剧十姐妹”合影。
早期越剧演员,演出前精心化装。
越剧小镇里的越剧演出。徐渭明摄
袁雪芬(右一)在越剧之家(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前身)指导学生。
嵊州越剧艺校 陈丽君母校
一袭水袖挥出百年越剧“青春态”
一部《新龙门客栈》,让万千观众认识了陈丽君,同时走近越剧风华一影。
演出谢幕返场时,陈丽君抱起搭档李云霄,盈盈飞转,惊鸿一瞬,便是永驻。之后,短视频传播的聚合倍增效应,将她迅速送上“顶流”,粉丝暴涨,网友直叹“被唤醒了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DNA”。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再次因为“破圈”而聚拢目光。
陈丽君,1992年出生于浙江嵊州,自小对越剧文化耳濡目染,后进入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学习。
穿行于校园,教室、琴房、声乐室,简简单单,朴朴实实。练功房内,那些如当年陈丽君一般的妙龄女孩,正在老师的口令中,一遍遍重复着形体训练基本功动作,稚嫩的青春面庞,红扑扑、汗涔涔。未来,她们当中,想必会诞生新的陈丽君……
为大家担任讲解的是一名在校女生,眉清目秀,玉立娉婷。在她的娓娓道来中,学校样貌大致勾勒呈现。
1962年,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倡导筹建越剧之家,即为该校之前身。栉风沐雨,时光砥砺,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一所集越剧教育、研究、交流、展示于一体的公立中等艺术职业学校。学校面向全国实行自主招生,现有学生近300人,设有越剧表演、越剧音乐2个专业,实行4年制中专、3年制传承班、4年制本科、3+4中本一体化等办班形式。
这里的毕业生可都是香饽饽,供不应求,据说毕业生数与就业岗位招聘数之比约1∶6。还有一种说法,全国越剧团,团团都有嵊州(艺校)人。迄今,该校已陆续向全国众多专业文艺团体输送了2000多名优秀演员、演奏员,其中包括“梅花奖”得主黄美菊、徐铭、蔡浙飞等越剧代表性人物。
今时,陈丽君无疑成为嵊州越剧艺术学校新一代人才培养的骄傲,同时也成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前不久,某综艺节目第五季正式开机,陈丽君成为其五季以来第一位戏曲演员,再次印证了人气、热度、流量带来的影响力。
对传统剧种当代新生态而言,标杆式、符号式人物的出现,令人欣喜,因其具有示范引领之效应。身为90后新生代越剧人,陈丽君宜思之处在于如何做好越剧艺术当代发展的践行者、传播者、传承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艺术表达》是她在媒体刊发的一篇文章,其中写道:“是传统戏曲的根,滋养了我们今天天马行空的创新。《新龙门客栈》的走红,是建立在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基础上的……”
陈丽君说,在她学习越剧表演艺术的近20年中,女子越剧一代代前辈们,敢于为先,勇于跨越,鼓励后辈。“我也时常会想,我们这些从事传统戏剧的年轻人,应该如何赓续传统,承担青春使命?如果我们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审美的作品,我们还留不留得住这么好的观众?还留不留得住这个行业里像我一样怀有越剧梦想的年轻人?”
陈丽君个人之思,某种意义上,折射时代之问。
古韵新声,灼灼其华。一袭水袖,挥出百年越剧青春态,然其何以成为新常态?演员、作品、观众、市场、行业,何以同心共向,勉力助推古老剧种在新时代的丝竹歌咏、清影霓裳?
答案,进行时。
说易,行难也。
东王村 越剧诞生地
一方戏台唱出越音流淌“传承态”
如果说,嵊州越剧艺校是艺术人才摇篮,百年越剧芳华则是一条无声奔涌的长河……
嵊州,越剧桑梓。甘霖镇东王村,百年越剧诞生地。
村口,那棵老樟树,葱茏盎然,存朴茂于时华。树旁,那块青石碑,朴拙不失傲然——“越剧诞生地东王村”,无声诉说着前尘往事。
1906年3月27日,李世泉、李茂正、高炳火等唱书艺人,在香火堂前,以四只稻桶搭台,唱响《倪凤扇茶》《十件头》和大戏《双金花》。这次演出堪为简陋,但被视为中国越剧第一台正式演出。丝弦一声如裂帛,越剧作为一个剧种正式宣告诞生。
以东王村发端,越剧流芳百年。昔日“草台”,如今荒然,唯见一块木牌,上书“越剧发源地”,尽显苍茫渺远……
村内一座仿古戏台,古朴森然,带着历史的风烟,与当下的人们遇见。据说,这座戏台曾毁于火灾,2016年因爱越之人襄助而焕然新生。如今的她,穿越200年光阴,静静矗立,凝着天地水土的淋漓气息,将前来打卡者带入千古风烟秀色之中。
步入新时代,戏台更成为越剧文化的一方印记、一脉承载。2017年以来,东王村投资260万元建成省内首个水上戏台,并以此为辐射点,提升村居环境、人文风貌,努力构建文旅产业新图景。
东王村古戏台,仅作一景。嵊州一地,实有200余座村落古戏台。若览绍兴,古戏台更是多达500余座,庙台、祠堂台、草台、河台、街台,类型不一,风格迥然。河台最具特色,或傍岸,或倚桥,挑角伸展,古风古韵,独成一格。
戏台虽小,连缀古今;戏台虽小,弦歌不辍……
施家岙村 女子越剧诞生地
一座小镇映出越剧文化“生活态”
距东王村约十几分钟车程,便是施家岙村,一个坐落于山岙里的小村庄,闲云依树,草木逸秀。村口一块石屏,上书“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道出了她的不同寻常。
1906年,越剧初鸣,“男班”兴起;17年后,1923年,女子越剧芳容初绽。
这得益于村里一个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商人王金水,他于1923年7月10日创办了越剧史上第一副女子科班。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等24名女孩子,经过学习、训练,三个月后,“串红台”,演出了《双凤珠》,自此拉开女子越剧的时代华幕。
“女儿进戏班,宁可去讨饭”,封建传统的阻挠,未能阻止女子越剧破土而生。其后,女子越剧一路清音,清婉绮丽,唱响嵊州,唱出越地,唱至沪上……第一代越剧名伶悄然诞生,而“越剧十姐妹”更是韶华晧曜,后世流芳。
村里至今保留古风原生态,古院、古门、古庙、古石,经历风蚀雨侵,依稀可见当年印迹。八卦台门是施家岙第一个女子科班教育场地,这座古戏台如今响彻新越声——村里的“娘家戏班”,通常每周都会在此演出经典曲目。她们并非科班,劳动之余,舞袖弄声,美哉悦哉!
因着深厚的地缘滋养、文脉传承,嵊州这片土地越音绵延,旷古回响。迈向新时代,一座越剧小镇在剡溪之畔应时而生。
这是国内首个以戏剧剧种命名之特色小镇,于2018年底正式面向四海宾客,文商旅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桑园看戏、巷陌遇戏、戏楼品戏、研学赏戏……越剧嵌入生活,走向寻常,链起产业,愈加活起来、新起来、潮起来。
近年来,嵊州开启“越剧文化+”新篇章,拓展“朋友圈”:“富乐嵊州·村村有戏”大展演,各个村庄每年上演300余场;越剧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圈……上至老叟,下及孩童,随口哼唱几句越剧已是司空见惯。濡染,浸入了骨子里,透进了基因里。
让文化基因实现落地,让文化传承有迹可循,让文化滋养浸润生活美学,越剧舞台上的家国天下、沉浮兴衰、才子佳人,就这样在历史的光影中,流转成有声有色的生活,流淌成有滋有味的日子……
“小百花”《新龙门客栈》
一部新戏走出艺术进阶“新步态”
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专业与民间,行走越地,所目所闻,时常将思绪缭绕于这样的映照关系中。
“传承、传播好女子越剧的东方美学,讲好中国故事,让传统文化成为当代观众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之话语背后,亦是对这些命题的思考。
从传唱不衰的立团之作《五女拜寿》,到描摹诗化越剧时代的《西厢记》《陆游与唐琬》;从异国作品或名著改编的《春琴传》《江南好人》《春香传》《寇流兰与杜丽娘》,到文人戏《藏书之家》、历史剧《吴越王》《苏秦》,以及现实主义题材《钱塘里》,再到如今的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小百花”一路弦歌,步态敏达,求新,求变,求精,求进。
创新,非任意为之,而是关照当下环境之变、需求之变、风格之变、审美之变,某种意义上是已有元素的新组合、新融合,是“有中生花”,是平中见奇,是“将熟悉变为陌生”。恰如“青藤画派”鼻祖徐渭之“墨牡丹”,不去追摹牡丹之绮丽绚烂,而以墨笔图写牡丹,格调冷逸,冲抵流俗。
“时代的狂飙早已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形态。因而今天,当我们的创作向新的艺术高峰发起冲击时,要敢于突破固有的戏曲艺术的创作习惯和艺术定式,勇敢引进、改造适用于传统戏曲艺术基因的一切艺术圈层的基因与养分,打破定式,实现对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蔡浙飞如是说。
她深知,“小百花”每一次创新、超越,都不是任意为之,“而是以观众的文化需求为风向标,在了解市场、了解观众需求、紧紧围绕观众的不同需求的基础上,找准剧种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对接点、与观众的共鸣点。”
而陈丽君也认为,在《新龙门客栈》这样一台创新剧目里,“守正”依然是它的核心——在声腔上,根据演员特点,保留了不同越剧流派的基调;主题曲上,使用越剧最早期的“吟哦调”;而观众们喜闻乐见的摸黑对打、酒桌过招,其实都借鉴了传统戏曲“三岔口”的套子。事实上,演员们在舞台上的亮相、步伐、举手投足,都依然是戏曲的基本范式,没有长年累月“四功五法”的训练,呈现不出这样的舞台效果。
深植文化根,熔铸戏曲魂。
在蔡浙飞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文艺创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宝库,“深耕传统,梳理自我、了解自我、突破自我,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线上传播 流量聚合
一道媒介塑出传统艺术“新生态”
蔡浙飞、陈丽君,代际接续,所思所悟,皆指向越剧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而来自外部视角的观察,也是探寻古韵新生态的一个重要维度。
南昊,国家大剧院演出部戏曲组高级主管。近年来,大剧院持续加大传统戏曲演出邀约,包括越剧、昆曲、评弹,以及不少地方戏曲、非遗剧种。他最大感受是,如今戏曲观众越来越年轻化了,戏曲演出市场也越来越好了,而这与数字时代互联网、社交平台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
“现在很多戏曲演员都做直播,一天唱上几个小时,这需要实打实地展示功底水平,不容懈怠,这恰是一种对演员水准的‘倒逼’;同时,他们通过直播确实也吸引了一批观众,这些都是新媒体时代对传统艺术生存发展的助力。”南昊说,很多观众乐于借助自媒体,尽己之力去传播戏曲艺术,“短视频,让人们用最轻快的方式,抵达了‘现场’。这就是一个‘在剧场发生、在网络发酵’的过程。”
不过,南昊认为,抛开媒介的传播作用,传统戏曲文化要实现真正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对传统的忠实继承,打好了基础后,就需要高品位的创造力,对传统有所突破是艺术自身的需要,能根据时代特点、观众审美,做出有吸引力、有品位的好作品。
“上海评弹团及团长高博文,他们的思路就非常新,常有创新之举,比如评弹《繁花》。”南昊说。少有人知,这是金宇澄小说《繁花》出版后,第一个跨艺术形式的改编。“又如苏州评弹团的《雷雨》,作为中篇演出一整晚,喜欢传统曲目的观众非常喜欢,看得津津有味,毫无排斥感。”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一曲评弹《声声慢》,火遍短视频平台,各种版本层出不穷。南昊第一次在上海评弹团听闻此曲,便被打动,“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引到大剧院来,请北京观众听一听。现如今,我们每一次评弹演出,观众入场时都会听到此曲,暖场效果颇佳。”
流量固然“热辣滚烫”,冷思考更显珍贵。一如南昊所言:“传统艺术新时代传承发展,不容易,第一得有好角儿,第二得有好戏,第三得有好观众,第四得有好媒介(传播),四位一体,缺一不可。”
双源汇通 溯源开新
一种视角映出中国艺术“新美态”
“美是难的”,柏拉图在《对话录》中复述了古希腊这样一则谚语。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京剧、越剧、评弹等传统艺术门类,在历经大化流衍之后,行至当下而伴随的一声嗟叹?
当下,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和美学行动,来探寻传统艺术的生命智慧,洞察传统文化的美学品质,成为学人们探赜索隐的焦点之一。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将个人观略、思索,凝结成一个命题《流溯:当代中国艺术的新美质》。“美质”一词,非臆造,据《礼记·礼器》论述,“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本义偏重于个体德行修养而非外在,即重“内美”而非“外美”。
在王一川看来,进入新时代,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进程,在“两个结合”背景下,当代中国艺术正尽力呈现自身的新变化,形成自身的新形态。不过,这种新并非全新,而是先回归于旧,然后才出新。这其中一种,就表现为“在向前流动中同时向后溯洄的新趋向,即流溯”。
他提及英国学者齐格蒙特·鲍曼的著作《流动的现代性》。作者认为,现代性的主要特质是流动性,属于“流动的现代性”,其具体表现为不再是坚固的或固体的不变状态,而是流动的、液体的展开状态。
“新时代中国文化的特点在于,既向前流动而又同时向后溯洄、瞻前而顾后、携带过去通向未来,因此称作流溯。这是在向前流动中同时溯洄过去的一种美学特质。”王一川解释道,“流溯,不应当满足于简单地溯洄过去、沉湎于乡愁,而应当期待在流溯潮流中,涌现或推送出艺术美的新元素或艺术美的新美质。”
溯之结果,当是溯源开新。
他举例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五星出东方》《只此青绿》等,电影《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及至电视艺术领域,如河南卫视《唐宫夜宴》及之后“奇妙游”系列,都或多或少展现出了“艺术美的新美质”。
很多网友都知道自得琴社——一支国风乐团,他们在互联网上掀起“古画音乐”风潮,而今线下演出亦是风生水起。观其视频,宛若浸入一幅古画:背景如宣纸铺陈,画中人着古代复原装束,或抚琴,或吹箫,或击鼓……意蕴婉转,古中出秀,古风雅韵扑面而来。
还有“二十四伎乐”国风乐团,一支以成都永陵博物馆“二十四伎乐”石刻为蓝本,复制唐代乐器、创新改编民乐演奏的“古代宫廷乐团”。“晚唐少女”们从石刻文物中苏醒过来,以古筝、扬琴、箜篌、琵琶、排箫奏出《天空之城》《欢乐斗地主》等现代音乐作品,古今交融,意趣盎然。
凡此种种,都鲜活印证了王一川提出的另一理论“双源汇通”。他认为,当代中国文艺创作,有两源,且汇通:一方面是社会生活源泉,另一方面是传统文化源泉,两者融会贯通。在其推动下,中国文艺生态正发生深刻变化。
如其言,千秋纵古今,古韵弄青春——求形式之创、风格之新,更觅境界之精、审美之髓。
关山初度路犹长,惟愿,风雨多经人不老……
本版资料图由嵊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网址:古韵弄青春 https://mxgxt.com/news/view/3149
相关内容
艺术 | 致敬南孔文化 勾画衢州山水 咏叹古城新韵品阅墨香书韵 感知古今文脉
上海民族乐团上演“青春派对”,掀起传统国乐的青春声浪
高校师生多元表演扮靓“上海之春” 音乐+AI激发新创意
未来网评:让书香墨韵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长
艺术 | 诗书古韵传千里,艺彩交融谱新篇
他们的青春 我们的青春
2024哈尔滨之韵中俄青少年艺术国际展演活动举行
青春的颜色
太多人从未有过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