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康俊:人在他乡心系家乡 文/李廷赋
☐李廷赋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著名作家黄康俊回到家乡廉江,再次考察中国古荔林基地谢鞋山、历史文化古村上县,又分批与政商文化界的领导、朋友相聚,以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为主题深入探讨,乐也融融。
黄康俊旅居他乡三十余年,乡情乡音都没有改变。在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他更是以文化助力家乡发展。他的思路高层建瓴、灵感四射,将高端资源与家乡对接,把廉江推向中国乃至全世界,给人以不一样的启发。
一
不知是否有人要问黄康俊何许人,我想这就无需啰嗦吧。当然还有句话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抓个点子科普一下也无妨。如果有人认为以下的说法有偏颇,请指正就是了;如果有人说相关内容早就见过,那就算画蛇添足吧,我也没有意见。
黄康俊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与莫言是同班同学且相处甚密,但写作上各有千秋。黄康俊是从廉江走出去的作家,创出文学领域一片新天地,被公认为廉江人的骄傲。他在进京读研前后,历任营仔公社报道组组长、廉江市委党史研究室干事、廉江市文联副主席、广东省作协文学院专业作家。黄康俊写海的题材独树一帜,令读者想到同样是写海的杰出作家邓刚,于是文学界流传“北有邓刚南有黄康俊”的说法。这话从中国作协权威人士说起,后被各大报刊反复引述,其小说在文学界影响广泛,形成独特的“黄康俊现象”。还有评论把黄康俊与海明威相提并论,联想颇为丰富,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只是黄康俊对这类比较不感兴趣,他认为作家是独特的,互相无可替代。同样是在上世纪90年代,时任广东省作协主席陈国凯以《广东有个黄康俊》为题在羊城晚报发表文章,客观评价黄康俊的贡献,在读者中间获得广泛认可。
黄康俊三十多年旅居京城、省城,深耕文学及文化领域,获得多项文学大奖,至今他出版《南中国海佬》等长篇小说五部、《中国砖王》等传记文学五十多部,在国内外均有广泛的影响。
二
黄康俊数十年披荆斩棘,成就斐然,声望日隆,却始终乡音不变、乡情不变、感恩不变。他有个近乎习惯性的说法:“因为有廉江历届领导、各界朋友的关心爱护,才有我的今天,我才能发挥一点作用。”他以赤子之心面对家乡与乡亲,尽心尽力。
这种乡情在近年更加浓烈。
黄康俊深入考察研究谢鞋山文化,把它放到中国文旅的大背景下,撰写的散文《中国古荔林情愫》在《中国生态文明》隆重推出,接着在多家报刊全文转载。发表时间是今年三月。文章以全局的视野考证中国古荔林基地,挖掘它在国内产生的独特影响。它首次以文献形式向国人展示古荔枝林生态园,能让它代表国家的风物,得到国家的权威认可。他也觉得为家乡文明鼓与呼并得以如此特别奖掖,深感几分欣慰。
《中国古荔枝情愫》高端推出,给文化带来新的正能量,为廉江的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同时,在谢鞋山打造荔枝博物园、挖掘乡土文化的工作也在筹划中。以此提升廉江作为中国荔枝故乡的地位,让无形中的竞争对手没法刻意无视。
三年前,黄康俊经过深入考证,撰写廉江先贤黎正的传记《清官黎正》,以恢宏的叙事与严谨的考证再现人物轨迹,填补我国科举文化及岭南文化的空白。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要研究明清时期的科举文化,只要看《儒林外史》(吴敬梓著)和《清官黎正》(黄康俊著)就差不多了。两者出版年代及影响都不一样,却从各自角度进行叙述,起到理想的互补作用。
此外,上县古村作为廉江旧县治,已历七百多年,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成为廉江近古文化的缩影。黄康俊再次深入研究,新的成果将要出现。
他还把更多精力转到家乡,致力于文化研究、挖掘和开拓工作。他对于国家近年来大力倡导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建设”以及“以竹代塑”等环保节能重大计划和建设,展现出颇深的研究兴趣和独到见解,同时也有资源和创新思路。他希望家乡能够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生态文明优势,积极对接并参与这些重大项目,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相信他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文化成果,值得乡亲们期待。
[ 作者简介:李廷赋,职业媒体人,当代作家、文化学者,跨领域阅读写作 ]
责任编辑:
网址:黄康俊:人在他乡心系家乡 文/李廷赋 https://mxgxt.com/news/view/30856
相关内容
黄康俊:人在他乡心系家乡 文/李廷赋平凡的坚持就是光芒,长篇纪实文学《乡村医生》致敬健康“守门人”
“农耕”二十年,乡愁载十省,李文杰和他的黄梅戏民营剧团背着帐篷守护戏曲根脉
一个诗人该如何思念故土?李自国为故乡富顺写了一本“返乡之诗”|当代书评
浓情端午 共读好书丨王跃文《家山》:在文学世界里感悟乡情乡愁
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家乡
“洄游”青年,以科技文化返哺乡间
张俊杰,你现在是否已入梦乡?
吉林白山: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探索振兴新途径
甘肃农民作家写50万字为家乡立传:曾做保洁攒印刷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