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大师安迪·沃霍尔说过:“未来,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名15分钟”。
今天,层出不穷的“网红”让我们看到成名也许只要几分钟。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网红”的定义局限于拥有青春靓丽的外表并善于营销的年轻女子。她们在各种社交媒体上,通过塑造美好、乐观、鲜明的个人形象来积累粉丝。从这一点讲,微博、微信、博客等社交媒体上,任何以人像为基础,拥有一定量的社交资产,且这些资产具备快速变现能力的账号,都可以叫作“网红”。
网红社交资产变现最常见的方式是广告。但是,广告达到一定的体量后会面临瓶颈,大量的广告必然会破坏社交生态,导致粉丝厌烦。另一种常见的变现方式是电商变现,即通过买卖差价或者利润分成的方式向粉丝销售商品从而获得收入。
所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出现的很多行业达人或者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尽管对其对象局限于一个特定的人群,却有很大的影响力。无论是游戏、美食、动漫、健身、时尚,还是宠物、摄影、股票,每个领域的网红在垂直领域内都具有极大的变现能力。
阿里巴巴无线事业部总监陈镭(花名:闻仲)强调“网红”和“红人”是两个概念。广义的红人是指有自品牌,就是IP化的这一类人群;狭义的红人包括三种:校花、模特和白富美。陈镭认为:狭义的红人必须有颜值、特定的风格和影响力,可以成为某一个领域的意见领袖。他也承认,现在红人的身份非常复杂,可以是演员、明星或者网红。
陈镭认为红人的概念远远大于“网红”的概念。“网红”与红人,特别是明星红人还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从明星红人和“网红”日渐相似的营销行为上看,二者的边界也在变得模糊。
针对互联网催生的网红,陈镭做了一些特征上的整理。
首先,“网红”的草根黏性极强。
一个优质网红必然很懂社交和粉丝运营。据统计,他们每天至少要花2~3个小时与粉丝互动。因为,粉丝关注“网红”不单单是因为商品,更多的是因为内容,或者说消费观和价值观的认同,尤其在一些专业垂直领域(如时尚、健身)上,“网红”的意见十分重要。商品不再是商品,而是粉丝变美、“网红”与粉丝价值观趋同的重要媒介。
其次,“网红经济”重视的是用户的运营。
互联网时代,流量和用户运营是“网红经济”的关键词。电商领域的网红,更看重以需求定供给,而非以供给看选择。也就是说,网红通过与顾客沟通,在生产前就已经得知了产品的吸引力,辅以相关信息的搜索,再决定每样产品的产量和样式。这样就解决了大量生产造成的产品积压问题。
再次,无线时代推动了“网红经济”的大发力。
2015年,无线用户突破了9亿人,移动端电商占比56.7%,远远超过了PC端。在此期间,网红数量爆发式地增长。
然而,“网红”的出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积累和变化的过程。1994年4月20日,第一条64K国际专线接通,中国的互联网时代正式到来,同时迅速催生了一大批网络红人。依托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他们有着独特的成名方式和商业模式。
“网红”的层出不穷,不断丰富着网红的定义。天使投资的徐小平就说:“什么是网红?网红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代不需要权威赋权,而能够自我赋权的权威。过去这个社会所有节点性的人物都来自于其他权威的授权。而在我们这个时代,突然大家发现出现了这样一种人,他好像有权威,但是他的权威居然背后没有赋权。”
可以说,这是一个盛产网红的时代,只要有一技之长,无论是唱歌跳舞、搞笑模仿还是编段子,你都可以勇闯网红界。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美若传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