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百科】与皇帝共坐龙椅的大臣——王导

发布时间:2024-12-16 12:18

【名人简历】

王导(276—339年),字茂弘,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琅砑王氏,从太保王祥以来,一直是名门望族,王祥族孙王衍累任至司空、司徒、太尉,是朝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历史功过】

王导是东晋初年的大臣,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王导为政的基本点就是收揽一批北方的士族作骨干,联络南方士族作辅助,自己作为南北士族的首领;在自己上面,安置一个姓司马的皇帝。但是由于北方士族与南方士族之间、王氏与司马氏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不能调剂这些矛盾使之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就不可能建立东晋朝。王导一生的事业就是调剂这些矛盾,因而造成偏安江左的局面。这个局面也是王导和晋元帝所专注和希冀的。至于北伐恢复中原,虽然当时有祖逖等名将积极主张,而且祖逖曾率部曲百余家渡江北上,在淮阴铸造兵器,募兵得二千余人,屡次击败石勒军,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祖逖后来并未得到王导和晋元帝的支持和信用,以致忧愤而终。这不能不说是王导政治思想的一个消极方面。

咸康五年(339年),王导病逝,终年六十四岁。王导、庾亮相继死后,朝野忧惧。朝廷以陆玩拜司空。陆玩再三辞谢,他叹息着对宾客说:“以我为三公,是天下没有人材了!”时人认为这是明智的看法。当时,东晋的确又遇到一次危机,就是桓温的篡夺事件,不过由于王、谢两大士族的抵制,桓温的野心未能实现。桓温死后,谢安执朝政。桓温的弟弟桓冲做荆州刺吏,与谢安同心保护帝室。东晋朝出现前所未有的和睦景象,是和谢安完全继承王导力求各大族势力平衡的“镇之以和静”的作法分不开的。这也说明王导保持东晋偏安的政治措施的积极影响作用。

【名言名文】

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晋书·王导传》

【赏析】王敦起兵反晋的时候,王导每天带领宗族子弟诣阙待罪,曾苦苦相求尚书左仆射周颇(字伯仁)相救。当时周颇口里未应而实际却上表力辩王导的忠诚,王导并不知情因此内心含恨。王敦攻入建康后,曾经请示王导如何处置周颇,首先问:“可为三公?”导不答;又问:“可为尚书令?”又不应;最后王敦说:“那末只有把他杀了!”王导仍然不表态。于是王敦就将周颇杀了。等到清理宫廷档案时,发现了周颇相救王导的表章,王导才叹悔说:“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后来这句话传下来变为一句成语。

飞龙御天,故资云雨之势;帝王兴运,必俟股肱之力。——《晋书·王导传》

【赏析】飞龙遨游天空是借助云雨的气势;帝王要振兴国运,必须要等待得力的助手。

这是王导劝谏晋元帝重用贤才取得天下的话。当时吴地人不归附,一个多月过去了,士民没有一个人前来,王导为此很担忧。一次,晋元帝亲自到水边观看禊祭,坐着小轿,仪仗齐备。吴人顾荣、贺循是江南的知名人物,暗中看到这些都很惊慌,于是大家一起在路旁跪拜。王导于是进谏说:“古代帝王,都礼贤下士,招徕贤能,何况现在天下大乱,国家分裂,政权刚刚建立,正是用人之际。顾荣、贺循是本地有名望的人,不如招来以收买人心。这两人要是来了,其他人就会接踵而至。”他又借飞龙作比喻,向元帝阐述要使国家兴旺,必须要借助众多良臣贤士辅佐的道理。于是元帝就命令王导亲自去拜访顾荣、贺循,二人都应命而来,于是吴地人归附,百姓拥护。从此以后,晋元帝就用此办法逐渐扩大了国土封地,确定了西晋王朝的稳定。

【历史典故】

犊车麈尾

出处:《晋书·王导传》

释义:后以“犊车塵尾”用为嘲人惧内的典故。

赏析:王导很怕他的妻子曹氏。曹氏得悉王导在外边藏有小妾,欲往查问。王导害怕妾被其羞辱,急于前往通知,怕时间来不及,以所执麈尾柄驱牛车而进。司徒蔡谟听说此事后,对王导开玩笑说:“听说朝廷要加你九锡。”王导表示谦退。蔡谟说:“不是别的,只不过是短辕犊车、长柄麈尾而已。”清陈维崧《浣溪沙·逮下为阎牛叟赋》词:“频笑王家九锡文,犊车麈尾事纷纭。”

【生平大事】

与皇帝共坐龙椅的大臣

与那些妇孺皆知的名臣相比,王导并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有一句话相信你一定听说过:“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说这句话的就是王导。王导不仅是开国功臣,还是三朝元老,更令人惊叹的是,他是历史上极其罕见的、与皇帝一起坐过龙椅的大臣。

王导,字茂弘,晋朝琅砑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当时,琅砑王氏是名门望族,王导的祖父王览官至光禄大夫,父亲王裁任镇军司马。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王导在少年时代就非常与众不同。等长大一点后,王导很自然地就进入了仕途。

王导与司马懿的曾孙、琅琊王司马睿关系很好,王导看中司马睿的皇族身份,而司马睿则十分欣赏王导的才学。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司马睿受命镇守建业(后改称建康),王导跟着他南渡,一直帮他出谋划策,司马睿对他也是言听计从。

司马睿刚到建业时,由于南北世族之间有较深的隔阂,所以江南的大世族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王导看到这个情况后,决定组织个活动为司马睿壮壮声势。于是,在三月初三的“禊节”那天,司马睿以国家元首的规格出游,不仅乘坐金碧辉煌的肩舆,身后还跟着名将王敦、名臣王导以及一大群北方名士护驾。南方的望族顾荣、纪瞻等看见这种声势,大为震惊,心理防线顿时垮掉,纷纷在路边下拜行礼。

王导趁机对司马睿说:“古来想要成王霸之业的,莫不礼敬故老,虚心求教,以招揽贤俊,何况当前天下变乱,大业草创,更加急需人材!顾荣、贺循是南方士族的首领,如果这两人招来了,其余的人自然没有不来的。”司马睿使王导亲自去招顾、贺,二人应命来见,被分别任命为军司马和吴国内史。从此,南方士族归附司马睿。

一出手,王导就把南方的世族搞定了,司马睿从此声望日隆,他对王导也更加器重。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西晋的末代皇帝晋湣帝司马邺被后汉刘聪掳走,第二年,晋湣帝被杀,司马睿成了晋王朝唯一的合法代表。公元318年(建武二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史称晋元帝。王导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也就是宰相。当时,王氏家族的势力极其庞大,他在政治上完全依靠王导,军事上完全依靠王敦,重要官职多被王氏占有。也许是为了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在司马睿即位受百官朝贺时,他再三请王导共同坐在龙椅上受贺,这在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但王氏家族似乎并没有收到司马睿表达不满的信号,所以愈发骄横。司马睿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削弱王氏势力。他开始重用刘隗、刁协等人,王导开始被疏远。王敦本来是个野心家,乘机以反对刘隗、刁协,替王导诉冤为借口,于永昌元年(322年)自武昌举兵,攻入建康,杀了刘隗等人。当王敦还想进一步篡夺政权时,王导便表示坚决的反对,出面来维护东晋王室。王敦无法实现他的野心,只好退回武昌。

太宁元年(323年),司马睿病死,晋明帝继位,王导受遗诏辅政。王敦认为有机可乘,再次图谋篡位。这时王敦忽然病重,由兄长王含担任元帅。王导坚决抵抗,写信给王含说:“宁作忠臣而死,不愿作无赖而生。”派兵杀得王含军队大败。王敦一气之下命丧黄泉,王含父子被杀。王敦虽有谋反罪名,但王导却因大义灭亲、保卫皇室有功而再次升迁,琅琊王氏依旧是江东第一名门望族。

太宁三年(325年),晋明帝病死,幼主成帝司马衍继位,王导继续与外戚庾亮共同辅政。在辅佐了东晋王朝的三任皇帝后,殚精竭虑的王导于咸康五年(339年)病逝,终年64岁。

【秘闻轶事】

责备王敦

富豪石崇每次请客饮酒,常让美人斟酒劝客。如果客人不喝酒,他就让侍卫把美人杀掉。一次丞相王导与大将军王敦一道去石崇家赴宴。王导向来不能喝酒,但怕石崇杀人,当美女行酒时只好勉强饮下。王敦却不买账,他原本倒是能喝酒,却硬拗着偏不喝。结果石崇斩了三个美人,他仍是不喝。王导责备王敦,王敦说:“他自己杀他家里的人,跟你有什么关系!”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的王谢,就是指东晋时王导和谢安,左右朝廷的两姓豪门望族。

怕老婆的王导

东晋王朝的实际创造者王导也是个怕老婆的主。他曾背着老婆养了个小妾。有一天终于被老婆发现了,赶来兴师问罪。正在与人高谈阔论的王导,得知老婆前来,赶紧飞快地赶着牛车逃跑。

牛车自然无法跑得很快,王宰相很着急,麈尾也当了鞭子用,偏偏车辕很长而麈尾很短,牛屁股够着很费劲,自己急的要命,旁人笑的要死。后来有人编了个段子,建议将来要给他加九锡,有两种东西是一定要给的:短车辕、长麈尾。

王导充实国库

东晋的丞相王导善于掌理国政。初渡江时,国库空虚,府库只存数千匹丝绢。于是,王导与朝中大臣商议,每人制作一套丝绢单衣穿上。一时之间,官员及读书人竞相仿效,于是丝价暴涨。王导接着下令管理府库的官员清仓丝绢,高位套现,每匹售价竟高达一两黄金。

【名人评说】

过清凉寺王导墓下

唐彦谦

江左风流廊庙人,荒坟抛与梵宫邻。

多年羊虎犹眠石,败壁貂蝉只贮尘。

万古云山同白骨,一庭花木自青春。

永思陵下犹凄切,废屋寒风吹野薪。

【历史遗迹】

王导谢安纪念馆

从南通文德桥南堍进入乌衣巷甓门,王谢古居纪念馆咫尺相望。该馆坐北朝南,形制优美,呈现一派“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格调,古朴典雅,溢彩流光。其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内部建筑与外部建筑纵横交替,相互垂直,紧密相连,构成了一组完整的艺术整体,与夫子庙地区的明清建筑风格和谐相揉,协调一致,极为壮观。

该馆大门上方悬以“王谢古居”匾额,内分东、西两个院落。东院内来燕堂堂匾系当代著名书法家沙曼翁书写,以隶体杂汉简,笔锋遒劲有力,象征着六朝时期“王谢大宅”的风范。

【历史启示】

骄傲的病让庾亮和王导同饮苦酒

渡江名士王导,说白了是个很有小媳妇范儿的职场明星,他的职场生存智慧,很值得后人去学一学……

王导活了一辈子,在大多数时候都很从容。连王敦叛乱时候跪在晋元帝门口求情也是风仪不变,倒是晚年在庾亮得势的时候,他曾经用麈尾扇掩着鼻子,隔开庾亮车过带起的尘埃,对人说,“元规尘污人。”元规是庾亮的字。这话流传很广,让人听起来可怜兮兮的带着怨毒。

这样的过节发生在庾亮和王导身上,其实是很奇怪的。虽然文人相轻是中国人的传统,但顶多是心里互不买账,脸上还是要客客气气过得去。像司马光和王安石那样撕破了脸皮,各自为党,在史书上骂骂咧咧一直到千年之后的,只是少数极品。况且,庾亮和王导都是贵族子弟,年轻的时候在各大沙龙上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王导曾经说过,他和庾亮是年轻时候的发小——布衣之好。到了东晋渡江,他们实际上还是一条战线上的:琅琊王司马睿成为晋元帝之前,王导建议的为组织朝廷准备的人才库“百六掾”中,庾亮是秘书长,大家一道为了和江南的士族搞好统一战线尽心工作。

庾亮这个人,也不是一个心胸狭窄不好相处的人。相反,庾亮属于那种让人很舒服的哲人,风度翩翩,任何类型的人见到他都会感到舒服,如沐春风。

这样的特质,有人缘,是总理胚子。但因为他的妹妹是晋明帝的妃子,他曾给晋明帝上了一封长长的表,告诉大舅子姻亲为高官是西晋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不干。可见,庾亮这个人不仅潇洒有才华而且格调还很高。晋明帝应该感到很幸福:王导还没倒下,他的一把手位子却已经后继有人了。

庾亮引而不发是在等,等王导寿终正寝之后正常接棒。所以他在晋明帝临死之前还帮了王导一把:晋明帝传司马宗和虞胤到卧室里,想给他们两个接管朝政的权力。结果庾亮以大舅子的身份闯进宫里,一把推开晋明帝的卧室门,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告诉他如果现在废了王导,那么东晋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庾亮帮了王导一把,一来是不想让这种正常交替的权力转移出现差错,二来也是希望王导该回家养老就回家去,该把地方给少壮派挪一挪啦。但是王导也是一家之主,不是想退就能退的,首席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活到老干到老。偏巧这个时候出事了,两人原来暗流涌动的矛盾一下子到了明面儿上。

事情出在苏峻。东晋原来的军事力量是很薄弱的,打仗都靠雇佣军。这些雇佣军就是江北逃难逃过来的流民武装,像温峤、刘琨、郗鉴都是这样的人,苏峻也是。虽然朝廷知道这些土匪不好用,但是没办法的时候还是得用。比如说王敦从武昌打过来,也只有借助这些人的力量挡一挡。苏峻因为在打倒王敦的事情上出了力,所以得了好处,做了长江上游历阳地方的一把手,对下游的威胁是很大的。偏巧这个时候庾亮为了清除晋明帝预备搞的宗族代替士族的谋划,杀了司马宗。琅琊郡一个叫卞咸的人和司马宗一起被杀,他的哥哥逃到了苏峻地盘上。庾亮让苏峻交人,苏峻耍滑头,说人不在自己这里。这是明摆的不听中央控制了。庾亮的意思,把他调到朝廷里面来,脱离军队,不听话的就击杀。王导的意思,这个人这时候不能动,你只要叫他来,他肯定就反了。庾亮郁积的不满这时候像海啸山洪一样出来了:王导就是一直搞姑息,才搞得中央软蛋,政令不出京城。于是他一意孤行地向苏峻发出了诏书。

苏峻果然反了。这点不出所料,但是庾亮带着军队去打苏峻却被苏峻打败了,死了一个年轻有为、才十九岁的大儿子,自己狼狈地带着十几个人去投奔温峤。他很快得到了发小温峤的座上宾待遇,并且被引荐给了握有重兵驻扎在武昌的陶侃,得到陶侃的帮助平定了苏峻的叛乱。

这件事情的结果,却是庾亮再也不能忍耐王导的容忍。所以平定了苏峻之乱之后,庾亮引咎离都,把小皇帝成帝交给了王导,自己亲自去搞军事,都督豫州、扬州军事,驻扎在芜湖。庾亮的这个举动没让王导松口气,反而让他不安了。芜湖到南京,现在走高速快得很,就是在晋朝也是朝发夕至。庾亮根本不是自贬,而是拥兵自重。

庾亮的运气不错,他离都的同年,温峤死了,江州并入了陶侃的手里,但是五年之后,陶侃也死了,所以庾亮不仅得到了温峤的江州,也得到了陶侃的荆州。这样一来,上游的武装领袖就成了庾亮。王导的压力剧增。

王导当然知道庾亮的意思,所以有了最开始非常怨毒的用麈尾扇掩着鼻子的一幕。

庾亮拿到上游统领权的第二年,出了大事:继承石勒帝位的石虎出来打猎玩,一直打到了长江以北的历阳。王导很紧张,向皇帝要求了能够随便杀不听话大臣的黄钺,加了一个军队总司令的名号,向各地,特别是长江上游派遣了大量嫡系将领,要带着人打仗去了。但是很快,石虎玩累了就回家了,江南这里虚惊一场。大家一口气还没喘匀就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喊狼来了的历阳太守袁耽因为虚报军情被革职,但是不久之后又做了王导的从事中郎。而本来没事就该撤军的王导嫡系们,却没收到撤军的指令,都留下了。比如说被派到江州去的王导表侄子王允之,就占据着建康和武昌之间的浔阳,不走了,之后又驻守在芜湖,得到了扬州四郡。这等于是把庾亮原先的地盘都抢了,还在庾亮和王导之间设置了一面盾牌。

庾亮显然是不高兴的,很快他上了一道折子:因为北伐必须从魏兴(陕西安康)走,但是原来镇守在那边的他弟弟庾怿因为粮草运不上,所以要下来。

庾怿下来之后来到了半洲这个地方,也不走了。半洲和江州离得不远,庾怿就是下来挤兑王允之的。果然王允之抢来的地盘又被庾怿抢了回去,而魏兴这个地方又调上了庾亮的另一支部队。那粮草不够之类的,显然是编出来骗王导的鬼话。庾亮终于爽了。

但是,这次偷袭之后,庾家其实并没有占到便宜。庾亮的北伐虽然成行,但是却打了败仗,庾亮自己因为忧虑失败的后果而生了大病,没想到王导死了,他忧虑的可怕后果并没有出现。可是不久之后,他自己也死了。而夺来地盘的庾怿却很快被晋成帝骂了一顿,说大舅舅已经惹出苏峻的祸事乱了天下,你这个小舅舅又准备故事重来吗?因为传说庾怿曾经想一杯毒酒解决王允之,只是因为王允之先拿酒喂狗才逃过一劫。在这种一报还一报的暗示之下,庾怿被逼着喝了毒酒自裁。

王导和庾亮因为一时意气兴起的争夺损失了军队,损失了亲人,到最后却以老死作为结局。看来,只有时间能医骄傲这种病。但可惜的是,这种药总是来得太迟。庾亮的名字正谐音了他之前的“瑜亮”,他和这百年前的古人有同一种病,终究也饮了同一种药的苦涩。

但王导和庾亮之后,骄傲的故事却依然发生,这是天才的宿命。

网址:【名人百科】与皇帝共坐龙椅的大臣——王导 https://mxgxt.com/news/view/218399

相关内容

故宫里面的龙椅,到底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样
皇帝要祭拜孔子,然到了又不跪,大臣做了一件事,皇帝立马下跪
皇后写了一首诗,随即被皇帝下狱,只因大臣说诗中有一人名
赵匡胤说出两句诗,四百年间无人续写,朱元璋却大胆续写
为何他不留一幅真迹,却稳坐书法第一座椅?
隆科多宣读康熙皇帝遗诏
6个影视剧中坐轮椅的角色,凭借外表吸粉无数,你追过几个?
直至宋江喝下毒酒时,大家才看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另有其人
梅尧臣咏史怀古诗的现实观照与创作心态管窥
《水浒传》皇帝连宋江都敢赐死了,为什么唯独不敢动柴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