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百科」守成之主,粉饰太平——宋真宗赵恒
【名人简历】
宋真宗赵恒(968—1022年)宋太宗第三子。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宋战胜辽国,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在位二十五年崩。为守成之主,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
【历史功过】
真宗即位之初,勤于政事,分全国为15路,各路转运使轮流进京述职,蠲免五代以来的欠税。但是与久经沙场的太祖、太宗不同,从小生活在深宫中的赵恒性格较为懦弱,缺乏开拓创新的决心和勇气,在他看来,坚持太宗晚年推崇的黄老无为思想,继续守成的局面是最好的选择。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真宗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反而致力于封祀之事,粉饰太平,广建宫观,劳民伤财,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日趋严重。
【名言名文】
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告诫百官《文武七条》
一是清心。平心待物,不为自己的喜怒爱憎而左右政事;
二是奉公。公平正直,自身廉洁;
三是修德。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
四是务实。不要贪图虚名;
五是明察。勤于体察民情,不要苛税和刑罚不公正;六是勤课。勤于政事和农桑之务;
七是革弊。革除各种弊端。
【成语典故】
断送老头皮
出处:宋苏轼《东坡志林》第六卷。
释义:谓当官受苦或因当官而遭难。
赏析:宋时隐士杨朴,字契玄(一作先),郑州东里(今河南新郑)人。真宗知其名而召其入京。他不愿为官,在回答宋真宗问话时,诡称临行时其妻赠给他诗说:“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云,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听后大笑,即刻放他归隐。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愤争削职
出处:《宋史·真宗本纪》。
释义:典喻不讲团结,只顾争权夺利,针尖斗麦芒,结果是两败俱伤。
赏析:宋真宗时大臣丁谓、李迪二人因相互忌恨争吵而被降职之事。宋真宗好诗文,曾召近臣到龙图阁看自己书写的文章词赋,并说:“我在处理朝政之余,常挥笔作文词以自娱,虽不能有可资后人模仿的典范之作,但也是自己平生游心所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丁谓(962-1033),字谓之,苏州人,曾诬陷寇准,取而代之为宋相,素媚上,当即请求将真宗的书法作品刻板刊印以流传天下。后来果然印出御制文词七百二十二卷。丁谓因此被加封为门下侍郎兼太子太傅,同参与其事的大臣李迪亦被封为中书侍郎兼尚书左丞,李迪觉得自己的职衔只相当于少傅(太傅的副职),地位在丁谓之下,因而对丁谓极为不满,两人就此在真宗面前争执不下,真宗很不高兴,将两人降为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
【人物传说】
简州猫的传说
传说简州猫是皇家御猫之后,宋真宗年间,简州鼠患,真宗派御猫到简州,谁知御猫到简州萎蔫得很,原来是怀孕所致,一到简州,便诞下后代,这便是简州猫之由来。
《成都通览》中记载,在简州的州衙里,有一块刻有猫图案的木制图版,明清时,任何一届的州官卸任,都要办理此图版的交接,这块图版上刻的猫就是四川简州猫。地方官也都爱印刷简州神猫图送人,以避鼠。十几年前简阳城乡逢场时节,地摊上都还有“神猫”画售卖,据说只要买回去贴上就能避鼠。
【生平大事】
澶渊之盟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凭守坚城。宋廷朝野震动,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因同平章事(宰相)寇准、毕士安坚持,无奈亲至澶州督战。
辽军至定州,两军出现相峙局面,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初为真宗所拒。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岢岚军的辽军因粮草不继撤军。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间)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辽军攻克德清(今河南清丰),三面包围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
辽朝统军萧挞凛恃勇,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宋军大将张环(一说周文质)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最后双方签订盟约,此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秘闻轶事】
宋真宗爱上名戏子刘娥,立为皇后痴爱一生
宋真宗赵恒在京城开封接替宋太宗赵光义的班,做了北宋王朝的第三任国家领袖,他封刘娥为皇后,史称“刘皇后”。刘娥是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女人,她原来是一个唱戏的女明星,在开封城里开演唱会的时候被赵恒看上了,而且,刘娥竟然抓住机会当上了皇后,从此踏上了宋朝的政治舞台,对北宋的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娥原本是山西太原人,她的老爸曾任地方部队的军官和市长,后来在战争中死了。刘娥1岁时,她的老妈也因病去世。无依无靠的刘娥在苦难中长大,困苦的人生经历使她比一般的女子有更多的欲望和心机。长大后的刘娥开始学戏,她不仅声音甜美,而且很聪明,再加上容貌出众,在几次戏曲擂台赛上成了明星擂主,很快就红了起来。
刘娥18岁时,嫁给了一个银匠为妻。为了做生意赚钱,银匠带着刘娥来到当时的京城开封。谁也没有想到,刘娥的开封之行直接改变了她的人生。
到了开封后,刘娥依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开封非常繁华,有钱人很多,戏迷也很多。刘娥一出场,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一炮走红,不久,刘娥的名气越来越大。此时,后来成为皇帝的赵恒才14岁,被封为襄王,还没有被立为太子。赵恒也是一个戏迷,他听说了刘娥的名字后,就带了几个保镖,穿了便装去看刘娥的演唱。一见到刘娥的花容月貌,赵恒这个早熟的皇家少年就被迷住了,他呆呆地看着刘娥那暗中传情的大眼睛,不禁意马心猿,立即就把刘娥带回他的别墅里。赵恒的奶娘对来历不明且出身卑贱的刘娥十分不满,就到赵恒的老爸宋太宗的面前告状,说赵少爷小小年纪便沉溺于女色,不是好事。宋太宗听了勃然大怒,勒令赵恒立即把刘娥送走。赵恒只好暗中将刘娥送到自己的一个亲信家里,偷偷去和她见面。没想到,刘娥离开赵恒的别墅后,开始勤奋读书,并研习琴棋书画。这样一来,赵恒对刘娥更是刮目相看。可以说,刘娥是赵恒第一个真正爱上的女人,这份爱极为难得地保持了一生。
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做了皇帝,是为宋真宗。刘娥进宫,立即被封为美人,不久便被封为贵妃。因为赵恒的宠幸,刘娥的地位不断提高。但刘娥深知女人的美色不能长久,唯一的希望就是给赵恒生一个孩子。然而,刘娥当时已经不会生育了,于是,她想出一个移花接木的计策,把自己的丫环李氏送给了老公赵恒。年轻美丽的李氏不久就怀孕了,后来顺利产下一个男孩。赵恒喜出望外,给孩子取名为赵受益(后来改名赵祯,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刘娥也很高兴,她设计立即将李氏生下的孩子占为己有,并严禁皇宫里的人向孩子说明真相。赵恒宠爱刘娥,也默许她抱养李氏生下的孩子。不久,刘娥被赵恒立为皇后。赵恒死后,刘娥垂帘听政,一个女明星控制了一个国家的政局。
刘娥将李氏生的孩子占为己有的事情后来被演绎成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这反映出古代皇宫里以孩子为砝码来争夺皇帝宠爱的真实内幕。
宋真宗与“鱼头参政” 鲁宗道
宋真宗时,负责太子调谏和规劝的东宫左渝德鲁宗道为人刚正,遇事敢言,真宗称他为“鲁直”。有一次正好赶上真宗派使者召他入宫时,他的同乡来了,请同乡在小酒馆里喝酒,使者等了很久,他才回来。
使者就问他说:“如果皇上怪罪你来晚了,你可怎么说呀?”鲁宗道回答说:“据实相告吧!就说我出去和同乡喝酒去了。”
使者说:“那你可能会被治罪的。”
鲁宗道说:“和朋友吃饭喝酒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欺君罔上,那么臣子的罪过可就大了。”
觐见皇帝时,真宗果然追问为何来晚,使者就把鲁宗道说的话,转告给真宗。
真宗就问:“鲁宗道,我召见你,你怎么来晚了呀?”鲁宗道说:“我有朋友从家乡来,我家很穷没法待客,就请他在酒馆吃了顿便饭。耽误了拜见皇帝的时间,这是臣的罪过。”
真宗见他说话老实,认为“忠实可大用”,还经常向刘皇后称赞他。
后来,真宗驾崩,七岁的仁宗即位,太后(即刘皇后)临朝听政,于是她遵从真宗嘱托,将鲁宗道升为谏议人夫、参知政事。
鲁宗道之所以受到真宗的赏识,在于他为人坦城,忠厚老实。鲁宗道经常在朝廷上揭发官员不法行为,因此皇亲同戚都害怕他,因其姓上是“鱼”字,且其为人骨如鱼头,故称他为“鱼头参政。”
宋真宗赵恒的“天书”
宋真宗赵恒本来在即位之初,尚能广开言路,锐意兴革,勤政治国,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出现了“咸平之治”的小康局面,但与辽订立了“澶渊之盟”,以纳岁币求苟安之后,他的进取精神泯灭殆尽,施政思想日益保守,而且既崇道又信佛,劳民伤财,国势日渐衰微。在这期间,一场关于“天书”的闹剧一直折腾了好几年。
澶渊之盟后,赵恒提升主和派王钦若为资政殿大学士,位诸臣之首。王钦若迎合赵恒厌兵而又好功的心理,提出了“封禅泰山”的建议,并进言说:“古来即有圣人以神道设教之说,天瑞虽非人力所为,但是只要皇上深信而崇奉,以明示天下,则与天降祥瑞无异。”赵恒点头同意。后来,全国各地纷纷向他进十献祥瑞之物,“天书”即是其一。
景德五年正月初三的早朝上,有人报说在宫城左承天门南角发现像书卷一样的黄帛两丈多长,黄帛上面隐约有字。赵恒说:“去年十一月,我曾梦见神人,说今年正月当降《大中祥符》三篇,想必正是天书下降了。”于是,赵恒率领群臣到承天门,焚香望拜,取回“天书”。“天书”中把赵恒称颂一番,并勉励其善始善终,永保宋祚。赵恒把“天书”藏于金匮之中,然后大宴群臣,令改元为“大中祥符”,改“左承天门”为“左承天祥符门”,并遣使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京城祠庙及各地宫观。群臣也纷纷上表称贺。一场闹剧就此开演了。
大中祥符元年三月,兖州知州率一千二百八十余人赴京上表,称天降祥符,天下大治,请赵恒“封禅泰山”,以报天地。四月,又有“天书”降于宫中功德阁,宰相王旦又率文武百官,外来使臣、僧道耆寿等二万多人伏阙上表,请行封禅。赵恒遂决定于当年十月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六月初六,王钦若又上奏说,泰山下有醴泉涌出,泉旁有“天书”下降。群臣再纷纷上表称贺,并乞加赵恒尊号”崇文广武仪天尊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赵恒一一接受。
月初四,赵恒在庞大的仪卫扈从下,以玉辂载天书先行,离京城赴泰山。大队人马历经十七天到了泰山脚下。仪仗、士卒遍列山野,并两步一人,数步一旗,从山下一直排到山顶。十月廿三日大清早,赵恒就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乘金辂,备法驾,在众臣簇拥下,登上岱顶。次日以隆重的仪式封祭昊天上帝及五方诸神,礼毕下山。再以同样隆重的仪式在杜首山祭地祗神。最后登上朝觐坛,接受百官、外使及僧众的朝贺,大赦天下。以封禅礼咸,诏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并作《庆东封礼成诗》,令诸臣唱和。最后盛宴群臣。
十一月,赵恒回到开封,诏定“天书”下降京城之日为“天庆节”,“天书”降于泰山曰为“天贶节”,命人将其封禅泰山之行编成《大中祥符封禅记》一书,还命人专门制造了奉迎“天书”使用的“天书玉辂”。群臣又争上表章,赞颂赵恒功德无量,举国若狂。
本来,自秦皇汉武以来,仅有少数帝王去泰山封禅,皆因天下大治、四海升平而为,然而赵恒外患未除,内忧加剧,却掩耳盗铃,劳师“东封”,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
此后,一些阿谀奉承之徒,投其所好,不顾连年水旱,民心动摇, 仍屡屡谎报“祥瑞”, 什么“池盐不种自生”啦,“仙书《灵宝真文》问世”啦,“黄河自清”啦,赵恒都表示深信不疑。
大中祥符四年正月廿三,赵恒又率众启程,历时二十一天以封禅泰山的隆重礼仪,在山西宝鼎奉祗宫,祭祀后土地直到四月初才回到京城。这趟“西祀”,比“东封”耗费更大。是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才完成的。期间,修行宫,治道路,增递夫,役兵卒,贡钱物,动辄几千人,几十万钱帛。一些正直的朝臣上书劝谏,赵恒根本听不进去。
大中祥符七年正月十五日,赵恒又率众南幸亳州,太社氏清宫仍奉“天书”为先导,拜谒老子。这卷“天书”可谓物尽其用了。
大中祥符九年,全国各地发生旱蝗,赵恒又是下诏灭蝗,又是亲赴道观,祈求上天保佑。灾情不但未减轻,反而继续扩大,连他住的京城上空,都是遮天蔽日的飞蝗,自此,赵恒忧郁成疾,并日益迷信。不断拜神求佛,甚至服食丹药,不几年就一病不起,喜怒无常,语言错乱,在道徒与僧众的祈祷中死去。他的“天书”闹剧也至此收场了。给后人留下了个可笑的话柄。
真宗无功欲封禅,皇帝行贿大宰相
皇帝到泰山封禅,当是一件荣耀的事儿了,这不,宋代的真宗皇帝也要去封禅!宋真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活活,想必你想起来了,对,就是当年听说辽人攻来,就想逃跑,却被宰相寇准逼到前线亲征的那个主儿!他小子根本没有什么文治武功,仅凭着前线将士运气好,加上寇老西儿等几个大臣的帮助,与辽国达成了赔款送“岁币”的澶渊之盟,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也想去泰山封禅,张扬一番!
不想此议一出,立刻遭到宰相王旦等人的反对。接着便今天一道谏章,明天一份谏书地呈上来,弄得真宗十分沮丧,好生无趣!!倒,原来皇帝儿了也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呵呵,君权要加强看来可以理解了。
宋真宗闷坐深宫,思来想去,不甘心呀!得,最后有了主意。
第二天,宫中传出一道圣旨,召宰相王旦宫中赐宴。王旦接旨,圣命难违,只得入宫赴宴。席上山珍海味不可胜数,王旦担心,一旦真宗提出去泰山封禅的事情,自己可怎么回答呢?谁知一直到宴席完了,真宗一句封禅的话也没说,王旦不禁暗自庆幸。
宴罢,王旦一再谢恩。这时真宗说道:“卿日理万机,十分辛劳。今天席上剩有一坛佳酿,朕赏与爱卿,回家和妻儿共饮吧。”
皇上赐酒,王旦不敢不受,只得跪下叩头谢恩,然后拜辞而去。
王旦回到府中,见御酒封固甚严,心想,这一定是一坛上等好酒,便高兴地把坛口打开。不意坛口打开后,一点儿酒味儿也没有。朝里一看,不禁吓了一跳:里面装着满满一坛豆粒大小的珍珠!
王旦不敢声张,只叫家人仔细收藏起来。
不久,王旦便四处活动。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竟联络了一批文武官员共同上表,请求皇帝去泰山封禅。
于是,宋真宗高高兴兴地启动御驾,花费了大量金钱,终于实现了泰山封禅的愿望。
【名人评说】
明代著名学者李贽,评价他是“能够继承先人事业”的帝王。
【历史遗迹】
永定陵
宋真宗赵恒, 在位25年,病死,终年55岁,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东南蔡家庄)。
巩县芝田村,是宁朝永安县城所在地。在绿树掩映之中可见高耸的陵冢,冢前有两排列了95步(约170米)之远,倍添了陵区恢宏、庄严气势。
网址:「名人百科」守成之主,粉饰太平——宋真宗赵恒 https://mxgxt.com/news/view/218398
相关内容
又是李宗恒和张百乔同框了,真是太让人兴奋了!扎堆已成明星名人和粉丝至佳互动平台
赵姓名人
赵明星名字解析
名人百科
宋姓名人, 宋姓优秀人物, 宋姓名人录, 宋姓名人堂
明恒这两字的含义,明恒这个名字的含义解析
刘先银经典点说:服章之美,承千载起新潮,文化中国行,服饰创新的体现
辽兴宗耶律宗真背后有怎样复杂的姻亲关系?
宋佳个人资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