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状合作”迈向“系统化生态”, 临港发布三项产教融合创新举措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11月21日,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推进会暨上海电机学院2025年产教融合大会在上海电机学院举行。大会集中发布产教融合微专业、微课程、产教融合资源手册、临港青年科创基金三项创新举措,并举行多项校企签约与平台揭牌,推动产教融合从“点状合作”向“系统化生态”迈进。
为破解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临港新片区率先启动高校产教融合微专业、微课程跨校互选机制。2025年秋季学期起,依托市教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等联合设立在上海电机学院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办公室联合区域各高校,首批推出5个产教融合“微专业”和10门产教融合“微课程”,紧密对接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制造等临港重点产业领域,由区域内高校联合企业共同设计,采用“周五晚间+周末”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小而精”“实而新”的课程体系,缩短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距离。

据悉,每所学校都拿出了本校服务临港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需求的王牌专业、拳头产品。5个微专业分别是海洋大学的“生物医药未来技术”、海事大学的“人工智能”、电力大学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学院的“集成电路制造”和建桥学院的“国际财富管理与规划”。同步推出“基因药物工程” “绿色电网与低碳系统”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等10门微课程。
以电机学院为例,学校与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上海临港车规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微专业、微课程,通过系统理论学习和不少于8学时的芯片制造工艺实践,使学生快速掌握半导体器件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结业时可获得校企双证。这一模式旨在通过灵活、精准的课程设置,缩短学生从校园到职场的距离,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当日,《临港新片区高校产教融合资源手册(2025年)》正式发布。该手册是临港产教融合的“全景图谱”与“对接指南”,整合了16所在地办学高校及科创平台的资源,包括171个核心科研平台、50个协同育人平台、666台共享设备、78处实训实习基地、383门面向在职员工学历提升与专业技术培训课程以及163支重点产业领域的科研团队的资源信息。校企双方可通过扫码实时检索,从而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高效匹配,助力高校科研能力与企业发展需求深度耦合。
此外,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按照1:1比例共同出资,联合设立首期规模为2000万元的“临港青年科创基金”。基金将专项用于支持40周岁以下、在临港开展科技类创业的青年人才,单个项目最高可达50万元。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长城强势夺冠!魏建军三箭齐发,打响反击战
象视汽车
2025-11-26 07:00:02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普京:美方代表团将于下周到访莫斯科
财联社
2025-11-27 21:44:04
维尼修斯即将打破C罗在皇家马德里保持的一项纪录
臻体育
2025-11-27 22:43:45
日本致函联合国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26 16:01:55
网址:从“点状合作”迈向“系统化生态”, 临港发布三项产教融合创新举措 https://mxgxt.com/news/view/1910103
相关内容
服务强区上“新”③丨“影视十条”发布,构建深港影视产业融合发展新引擎458个典型案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2022)研究报告
华为发布全球合作伙伴策略 四大举措实现共赢
科艺融合新生态 “浦软产业频道”顶级大咖深度对话
开门办学育新人 产教融合促发展——新区职业教育绘制产教融合谱系图
三聚环保携手多县人民政府开启生态农业创新融合发展之路
东城发布20项举措优化影视拍摄服务 支持优秀作品东城首发、首演、首映
中国传媒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在元宇宙这一虚拟数字生态中,媒体积极布局新赛道,传媒生态系统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
对话综研院前海分院院长曲建:深港合作迈入3.0阶段,前海将赋能香港科创发展
产融合作大会结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