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如何做好一篇人物采访?|直播回顾
好的人物采访,是一把打开自己、链接世界的钥匙。滋养自己的同时,也滋养他人。
近几年,播客、直播、人物采访类短视频的盛行,也让越来越多自媒体人想要通过人物采访创作优质内容。
上周,自由会客厅邀请资深媒体人依澜,坐客每月一次的公益直播间,为大家分享——「自媒体时代,如何做好一篇人物采访?」
我们把分享内容整理成文,错过直播的厅友们,可以在这里继续听依澜聊她在人物采访上的独家技巧。
资深媒体人|「大理好在」创办人|“大理创作者中心”发起人
曾任《Timeout Beijing》编辑,FM1018主持人,采访过很多文化艺术名人;10年艺术家经纪人和制作人,对接过多家媒体的采访方式和内容形式。
公众号“此念”、“湖畔问教”主编,人物视频号“大理好在”创办人。所做内容以对文化、艺术、生活方式、心理学、教育方面的专家访谈为主。
做「大理好在」人物采访的初心大家好,我是依澜,感谢自由会客厅的邀请,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探讨人物采访的技巧。
说到初心,就得问自己到底想要讲述什么。 大家对大理的印象都是包容、有趣,这里被称为“人类样本的乐园”,有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故事。当你打算呈现故事的时候,就需要思考:身边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你的平台讲述吗?你想给大家展示的价值观又是什么? “好在”这个词是大理当地的一种表达方式,讲的是很舒服、很惬意,能呆得住的状态,我在「大理好在」的定位里面,就有几个前提:
大理常驻的人,要和大理这个地方有深度链接。如果待一两个月,那只能叫旅居;做的事情要跟大理有关。如果曾经在北京干出了一番事业,有很多头衔,但是来大理躺平了,这种故事肯定没人看,甚至可能还会起到反面效果;在大理完成了人生的某种转变,达到了自洽的状态。“好在”不是说游山玩水或者逃避现实,我们采访的每个人,都在大理跟自己待得很好、状态很好,在这个地方有所得。而不是某某辞去年薪百万工作,在大理开了个咖啡馆,然后天天抱怨大理不行,没之前赚得多。为什么说可以尝试用人物采访作为自媒体生发内容的方式,首先可以聚拢资源,能给你的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素材;其次对你来说这也是一个佐证,或者支持。 比如平台是讲吃喝玩乐的,那就要去找最会吃喝玩乐的人,如果是讲单亲妈妈的,就要去讲单亲妈妈里面最触动你的人。 面对庞大的采访素材,如何处理? 当我们面对庞大素材,需要从中抓取重点,用比较专业的方式,从采访过程到后期编辑都有技巧:
采访时,如果现场有一个助理或文字写手,可以让他帮你实时记录一些要点,比如某句很打动人的话,现场出现的特别情况等;采访结束后可以写采访手记,它不是正文,而是采访者心里的真实感受,真正被打动的几个点。可以先把素材放在一边消化一晚上,去写那几个点,之后基于这几个点再去抓取,整体思路会比较清晰;后期编辑如果采访要变成图文内容,或者短视频、音频,我们通常会先“扒词”。 把采访录音用讯飞之类的软件全部先转成图文,然后在上面把你觉得最重要的话标注出来,不管是自己剪辑或者拿给别人剪辑都会很清楚。同时也可以根据字数预估剪出来的内容大概有几分钟,如果长了就再删文字,留下的就是精华部分。 人物采访的常见流程人物采访流程一般是4个步骤:采访前的准备、现场采访,采访后的整理,以及最后成稿和传播。
采访前,我们需要先联系受访者,介绍一下自己和平台。可以把介绍整理成一份标准化的文档。如果对方答应了,之后会比较顺利,如果不答应你可以争取一下。但是遇到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比较抵触的,也没必要非得说服对方,后续可能也不太配合。
还需要准备采访提纲,明确沟通采访时间、地点、方式、时长。采访前一日,尤其是视频采访,建议拍一下采访环境发给对方,给出相应的着装建议,嘱咐对方不要晚到。 采访当日,如果比较正式,你要把采访提纲打印出来给对方。现场的总体原则就是:让受访人舒服。
不管是座位安排、温度冷暖、聊天角度和距离等等,都是要注意的。设备也一定要提前调好,来了就自然进入状态。不必要的过程放得太长,有些人会失去耐心,变得不适或者紧张,后面就不一定顺利了。 有朋友配合你,可以做一点现场的记录,没有朋友配合就做好收音工作,即使有东西忘了还能回去再听。所以至少要准备两套设备,一套备用。现场记录工作一旦出了问题,就是灾难了。 采访后回忆要点,写写手记,按照展现形式进行编辑。
最后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发布前一定要把内容给受访者看一下,至少在前一天要给受访对象确认,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发布以后可以通知对方,善意地请求三连、转发,或者写好文案请对方帮忙转发。这是自媒体时代的小技巧,会提高内容的传播效果。
采访过程中的提问技巧如何快速进入采访状态?
我们一般有下面这些方法,可以让双方快速进入采访状态:
谈共同认识的人。先聊一下别人,让被访者放松紧张情绪。然后你可以说今天很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接着重申一下今天的主题,就可以自然地去开始第一个问题。某个问题进行得差不多了,你可以说好,那接下来我再问一下什么?这些连接词是给你自己的提醒,也给嘉宾喘息和再思考的时间。避免聊敏感话题。有些敏感话题很有可能你们观点不一,容易产生争议。一旦开始你和被访者是这样的状态,后面就很难进入。可以从轻松的话题聊起,天气、八卦、吃穿等。聊对方的兴趣要做好功课。如果想从兴趣入手,但是聊的是对方完全不感兴趣的东西,可能被误认为在浪费时间。被访者伪装自己怎么办?
我在面对采访者的伪装时,通常用3种技巧应对:
基于前期准备,问细节,不要问太宽泛的问题。比如采访一些娱乐明星,TA们有很严谨的话术,你可以去问一些细节,或者让他回忆没有成名之前的事情,当然是相对来说对方愿意分享的事情,可以给你带来一些故事的点。告诉对方可以后期处理,放松即可。普通人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有时会做前采,不问提纲上的问题,像朋友一样跟对方提前聊一下,先建立友谊。 如果对方前采聊得很嗨,正式采访时却总说不到位,一般是担心自己说的内容会被完全曝光。你可以告诉对方在发布前都可以进行后期处理,让他安心下来。成稿时补充一些其他渠道获取的素材,比如别人的采访、私下交流的内容等,可以作为旁白解释说明,或者在行文中用作铺垫,佐证内容。被访者输出过密,被带偏怎么办?
你可以礼貌地打断对方,先肯定,再追问。比如:某某老师多谢,你刚才说得特别好,不过我还想追问一下...或者也可以转折: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要问...
如果这个人既强势话又很多,是权威型的被访者,在你打断时可能会明确告诉你不要打断他。遇到这种情况不用害怕,他平常肯定也是这样,可能觉得这一段很重要,甚至就是想在你的平台去传达的东西。 被访者话太少怎么办? 我认为如果被访者话很少,内容就不适合做成播客。既看不到人,又要听他说话,回答还很短,纯靠声音去吸引人很难。
配上画面就没问题了。但凡话很少的人,还值得被采访,一定是某种状态打动你。像手工艺人、作家、音乐人这类比较偏向行动的人。你可以去拍摄他们行动的画面,比如剪树枝、绣花、写东西,甚至走路,视觉上的东西可以补足话少的那部分。
你可以用旁白,音乐过渡,但不要轻易让话很少的人喋喋不休。或者你不用直接问他本人,围绕主题去问他身边的人。大家对他的感觉,发生过的故事等等。 采访时自己突然问不出问题怎么办? 采访时自己卡壳了怎么办,可以试试下面的3种方法:
提纲辅助。你可以直接说:某某老师稍等一下,我看看提纲上还有哪些问题没有问;再重回到当天的主题,问对方是否还有补充的;总结回顾对方刚说过的话,他自然会接着补充或澄清,就能把对话接续下去。优秀案例分析“此念”视频号
我们去采访专业人士的时候,可能会担心自己问出一些专家看来特别傻的问题,包括我以前也有这样的担忧。普通人采访名人或专家,某种程度上不一定是坏事。
我们拿此念的例子来看。此念现在的这位采访者本身并不是专业媒体人出身,但是她的采访传播度非常强。
普通采访者恰巧能够问到很多普通人关注的问题。专家知道你是普通人,在回答问题时也会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跟你聊专业问题,这样出来的内容就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尤其在自媒体时代传播力会更强,我们面对的都是普通人,而不是专业领域的专业受众。
许知远《十三邀 》
许知远的十三邀也值得分享,他的采访过程也制造了很多传播爆点。比如有的人会说他偏见、油腻、大男子主义、消费女性等等。
我大胆揣测,难道许知远老师不会好好说话吗?不会装着很斯文吗?我觉得不一定。但是他最终用这种个人色彩十分浓烈的方式去呈现,可能也是有自己的考虑在里面,会让你觉得他这个人很真实,你也愿意去相信他说的话。 包括最近这几期,比如镜头晃动,人物不是很聚焦,有很多看起来特别不专业,我们称为“有策划的野生感”,反而能够让观众觉得放松。
“大理好在”视频号,画家阿飞
这个例子可以综合刚才讲到的很多问题。
阿飞是一个在人民路卖画的人,算是集外界对大理的浪漫想象于一身的标志性人物。我们去采访他的时候正好有个画展,刚巧又碰到他感情上有些波折。本来是个很好的采访对象,有标志性、有故事、有事发生。
但是他当时很多情绪还没有消化完,不愿意和我们说最核心的东西,我用了各种各样的采访技巧,到结束他也没说出来。我很担心这个内容还拍不拍得出来,又觉得确实是很好的题材,就决定再采访一次。
阿飞在大理待了7年,春节前就要离开,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了。我没办法,就在春节前又去和他聊。
那一次我跟着他重走了人民路步行街。他可能在五六个地方都摆过摊。我们俩就在那条几百米的路上走了两个小时,到每一个他曾经摆过摊的地方一点一点回忆。他说到了很多上一次没有说的事情,因为我跟他聊细节,他也会自然地慢慢会跟我袒露,整个故事就铺陈出来了。
结果我们在寒风里走了两个小时,因为换了摄影师拍收音设备出了问题,那两个小时所有的话都没有录上。好在因为那两个小时,我们成为了朋友。
没录上音后期剪辑怎么办。我们把第一次采访的素材拿出来,在那些说得不太到位的地方补上旁白。旁白是我在第二次采访后消化完他的故事写出来的。这两个东西剪在一起,最后就完整了。
Q&A
依澜分享结束后,回答了一些参与者的问题。我们精选出以下有代表性的几个:
1.有时会提前和被访者顺提纲,但是顺完之后实际录制时反而没话说了。提纲顺到怎样的程度比较好?
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解决方式。第一是按顺序一个个问题来走,点到为止。你可以说:某某老师您说的这个点特别好,一会可以再说一遍,现在可以先不用说了。因为是过一遍,你就合理打住,然后后面再去引导他去说。
如果他已经说出来一些金句了,那可以让他在录制过程中再说一遍。你可以说:老师刚才那句话你能不能再说一遍,我们到时候剪进去效果会更好。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前采,不要过提纲。先围绕主题和他聊一些别的东西,了解他人生和背后的故事,把聊出来的亮点再形成采访提纲,就不会那么片面。
2.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对方是否值得被采?
我一般会从以下3个角度去考察:
可以请对方直接提供一些个人信息,比如公众号、文章等,进行了解;要明确自己的采访目的,想探究的是什么问题,看看对方是否能代表相关群体;还可以从共性和个性两方面,考查对方的被采访价值。3.人物采访的价值是什么?
我认为人物采访的价值是这样的:
深度还原一个人物,给受众更多渠道去理解他,打破固有印象。GQ采访李佳琦就很能说明这一点。他们前后花了三个月,跟了他好几天,最后呈现时就能看到很多细节。这些内容会把你对他的了解他从直播镜头前拉回现实生活,你能看到更多他原本的样子。存在本身就有意义。呈现这些存在,就是人物采访的意义。你无法预知受众能吸收到什么,这也正是传播者的快乐。以上就是依澜做客自由会客厅直播间的分享内容整理。5月,我们会和依澜共同推出人物采访课,如果你对人物采访感兴趣,请持续关注。
也请花1分钟帮忙填写一下相关问卷,课程上架后,我们会从中抽取3位赠送免费试听名额:
注:厅友「小蚊子」对本文的整理亦有帮助,特在此感谢。
加入「自由会客厅」自由职业/斜杠青年/远程工作线上交流社群
欢迎添加微信:freehouse2021
「自由会客厅」是一个帮助新时代青年实现职业自由的成长平台,是自由职业者/斜杠青年/轻资产创业者的聚集地,我们希望通过定期举办的线上线下主题沙龙/工作坊/交流会,链接无限+位自由人,共同探索自由不设限的无边界人生。网址:自媒体时代,如何做好一篇人物采访?|直播回顾 https://mxgxt.com/news/view/177280
相关内容
人物采访提纲(推荐【最新5篇】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舆情管理
明星人物采访提纲范文(通用19篇)
英文人物采访稿范文(八篇)
媒体记者如何专访明星艺人
微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明星突发舆情应对工作?
社交媒体时代新趋势:球员成为自媒体力量有多大?
当体育明星变成媒体人:专访我的运动员兄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打造“网红记者”?|芒种观点
看到采访的时候魏哲鸣回应直播像在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