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趣闻大赏:那些年,车企们让人笑出腹肌的“神操作”

发布时间:2025-08-22 01:56

一、上海车展:一部中国汽车的“变形记”与“闹剧集”

要说中国汽车行业的“大型真人秀现场”,非上海车展莫属。这场始于1985年的盛会,堪称中国汽车工业的“活化石”——从首届的“寒酸露天展”到如今的科技盛宴,从车模争议到车企营销大战,每一届都写满了故事。

1985年首届车展:那时的上海车展,用“简陋”形容都算客气。展馆分散在露天广场和临时搭建区,观众得顶着大太阳,在尘土飞扬中穿梭于各个展位。展品以农用车和商用车为主,乘用车少得可怜,上海大众桑塔纳算是“全场明星”。但这位“明星”的待遇也够寒碜——展台连空调都没有,观众只能一边擦汗一边围观这款“现代化轿车”。不过,桑塔纳的出现,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让国人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合资车的魅力。

1993年:车模首秀,争议四起:这一年,丰田玩了个新花样——请来身着旗袍的车模与展车合影。这一招可不得了,瞬间吸引了大量观众,车展开始有了娱乐化的味道。但好景不长,“低俗化”的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有人觉得,车展本该是展示汽车技术的地方,搞什么车模,是不是有点跑偏了?这场争议,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直到2015年“禁模令”出台,车模才正式退出车展舞台,车展终于回归了“看技术”的本质。

2001年:三馆乱局,厂商“用脚投票”:这一年,上海车展因为场地不足,被迫在三个分散的展馆同时举办。观众们为了看个车展,得像赶场子一样,在各个展馆之间奔波,累得够呛。更糟糕的是,展位分配不均,丰田、福特等国际巨头一怒之下直接弃展。更离谱的是,同年上海还办了个国际汽车博览会,分流了不少厂商资源。参展商和观众都抱怨:“这车展,还有啥看头?”这简直就是一场“车展版的宫斗剧”。

2003年:迁址浦东,非典中的“重生”:为了摆脱场地限制,2003年,上海车展搬到了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展区面积一下子扩大到8万平方米,还配备了空调和数字导览系统,终于有了点现代化车展的样子。巧的是,这一年赶上了非典疫情,观众们都戴着口罩观展。但即便如此,宝马760Li等豪华车的首秀,还是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潜力。就像一场雨后春笋,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蓬勃发展。

2015年:“禁模令”与技术为王:这一年,上海车展正式实施“禁模令”,禁止暴露着装和低俗表演。展台开始转向技术展示,比亚迪秦混动车型和特斯拉Model S P85D成了焦点。华为、百度也通过合作车企首次展示了车联网技术,推动车展从“看模特”转向“看技术”。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开始更加注重技术实力,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噱头。

2023年:国家会展中心的科技盛宴:国家会展中心首次全馆启用,新能源车型占比达到了惊人的2/3,创下了历届新高。比亚迪、宝马等品牌都以全电动化阵容参展,比亚迪宋L、仰望U8等车型全球首发。自主品牌展台的人流远超跨国车企,外资高管们也纷纷跑来参观中国技术。纯电、插混、增程式同台竞技,理想、广汽等发布“双能战略”。智能驾驶芯片、车联网解决方案企业集中亮相,AI大模型技术加速上车。这一年,中国汽车市场彻底迎来了新能源时代。

2025年:主办方“内讧”闹剧:就在大家期待2025年上海车展再创辉煌时,却传来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消息——主办方“内讧”了!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与上海贸促会因为利益分配问题对簿公堂,争议焦点是2002年合作协议的有效性。诉讼涉及金额可能超过5000万元,双方互发声明指责对方“违约”。这一闹剧导致2025年车展筹备期陷入混乱,展商们都在观望,不知道这届车展还能不能顺利举办。这就像一场“权力的游戏”,只不过这次游戏的主角是主办方,而代价可能是整个车展的声誉。

除了这些大事件,上海车展还见证了无数车企的“奇葩营销”。比如,奇瑞展台曾请来“变形金刚”助阵;蔚来在2017年车展打造了“NIO House”,提供咖啡与亲子体验;极星在2023年车展用6万朵鲜花装饰展台,被观众调侃为“车展变花展”。这些营销手段,有的成功吸引了眼球,有的则让人哭笑不得。但无论如何,它们都为上海车展增添了不少趣味性和话题性。

二、车企营销:离谱中带着点“合理”,抽象中又有逻辑

如果说上海车展是一部中国汽车的“变形记”,那么车企的营销手段就是一部“离谱大全”。近年来,车企为了吸引流量,各种“神操作”层出不穷,让人直呼“这届车企太难带了”。

小鹏G7:“狗都不晕”,好笑度爆表:要说最近最火的营销案例,非小鹏G7莫属。为了宣传汽车的稳定性,小鹏汽车竟然找来了一只网红狗——一只在网上被700万人围观过的晕车网红狗。小鹏的口号是:“小鹏G7,狗都不晕!”品牌找明星做宣传好笑度:0%;品牌找狗做宣传好笑度:100%;品牌找狗宣传不晕车好笑度:10000%!小鹏的解释是:“人可能会说谎,但狗狗从不骗人。我们开了一路,它都很开心。”这逻辑,简直让人无法反驳!网友们炸开了锅,喜欢的觉得有被吸引到,特别是养宠人士,品牌好感度直接拉满;不喜欢的则觉得营销过于花里胡哨。但不管怎样,“狗都不晕”这个梗算是彻底火了,成为了小鹏G7最独特的品牌标签。这就像一场“动物界的信任投票”,小鹏汽车用一只狗赢得了无数人的关注。

智己汽车:车内包饺子、吃火锅:去年冬天,智己汽车的一场直播活动也是让人印象深刻。为了展示智己LS6的后排磁吸生态,智己汽车联席CEO在车内上演了一场包饺子的戏码,后续更是推出了一张在车内吃火锅的海报。这操作,简直让人哭笑不得!极氪副总裁更绝,直接在车内整了个火锅局,还表示可以打麻将。这些营销手段,虽然看起来有些离谱,但却成功吸引了大量关注。毕竟,在车内吃火锅、打麻将,这种体验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极石汽车:中央储物箱变马桶:极石汽车也不甘示弱,称其中央储物箱中收纳了一个很小的马桶圈,在户外可以做马桶使用。这操作,简直让人叹为观止!把车里上厕所给实现了,这是要把汽车变成“移动的家”啊!

创维汽车:保健功效?:要说最离谱的还得是创维汽车。其创始人曾在多个公开场所表示,创维汽车可以缓解高血压、提高免疫力、消除习惯性腹泻等保健功效。这宣传,简直是“放卫星”!频频遭到虚假宣传的质疑。相比之下,其他车企的营销手段虽然也够离谱,但至少还有一定的逻辑和吸引力。而创维汽车的宣传,就显得有些“不靠谱”了。

小鹏G7的“狗都不晕”:看似抽象,实则精准打击了用户的痛点——晕车。通过一个极具反差感的网红晕车狗测试,不仅强化了太极AI底盘的技术卖点,还意外收获了宠物经济的情感共鸣。这种“用最荒诞的载体,讲最硬核的技术”的手法,恰是当代年轻人最爱的“反套路”营销。

极氪的“车内火锅”:将汽车空间重新定义为“第三生活场景”。当CEO系着围裙在车里颠勺时,传递的不仅是后排空间的实用性,更暗喻新能源车正在颠覆传统用车习惯——从A到B的交通工具,进化成可移动的社交娱乐中心。这种沉浸式场景营销,比单纯堆砌参数更有记忆点。

车企营销内卷的背后逻辑: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车企们发现,单纯比拼续航、零百加速这些硬指标已经很难拉开差距。于是,营销成了新的战场。从情感共鸣(宠物营销)到场景重构(车内生活),从技术具象化(底盘稳定性测试)到文化符号打造(火锅梗),每一次出圈的营销背后,都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解码。但值得注意的是,营销的边界在于“有趣而不离谱”。当创维汽车试图将汽车与保健品挂钩时,就触碰了专业信任的红线——消费者或许会为趣味买单,却绝不会为虚假宣传宽容。

三、吉利汽车:闷声发大财的“隐形高手”

如果说上海车展和车企营销是“明面上的热闹”,那么吉利汽车的赚钱能力就是“暗地里的功夫”。2025年第一季度,吉利汽车亮出了每天净赚6300万的成绩单,让整个行业都惊掉了下巴。

“子品牌多到记不住”?:吉利汽车一直被调侃“子品牌多到记不住”,帝豪(图片|配置|询价)、极氪、领克、几何……这些品牌就像吉利汽车的“孩子”,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市场。但正是这些“孩子”,让吉利汽车在市场上“遍地开花”。

“静悄悄的革命”:吉利汽车的赚钱秘诀,藏在车间流水线的秘密改造里。有工人发现,同一生产线上午还在造10万元的帝豪,下午就能无缝切换生产30万的极氪。这种灵活的生产线,就像一个“变形金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生产策略。高管们突然集体搬进同一栋楼办公的举动,也透露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极氪、领克、几何等品牌的高管们被集中到同一层办公,有员工目睹过戏剧性场面:“上周三极氪的工程师抱着电脑冲进领克会议室,两拨人当场拆了台故障车机找问题。”这种跨品牌的协作,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省钱绝招,渗透到每个细节:吉利的省钱绝招渗透到了每个细节。采购部小李的手机里存着上百个电池供应商的紧急联系人,他们刚把每度电的成本砍到比同行低8%;研发中心用虚拟仿真技术替代实体碰撞测试,省下的钱能建一座新能源汽车主题公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却为吉利汽车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客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升级:省下来的钱,吉利汽车并没有揣进自己的腰包,而是让客户看得见摸得着。极氪车主王先生最近察觉异样:“以前车机导航找充电桩只能显示位置,现在连哪个桩有遮阳棚都标出来了,升级速度堪比手机系统。”而走进领克4S店的老客户发现,展厅里的速溶咖啡悄悄换成了现磨咖啡,销售私下透露:“集团要求省下的钱必须让客户看得见摸得着。”这种对客户的关怀,不仅提高了客户满意度,还为吉利汽车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吉利汽车的“赚钱密码”:吉利汽车的赚钱能力,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生产线灵活、省钱绝招多,更是因为它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对客户的关怀。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生产、降低成本,吉利汽车实现了“薄利多销”到“厚利多销”的转变。同时,通过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吉利汽车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车企趣闻背后的启示

这些车企趣闻,无论是上海车展的变迁、车企的离谱营销,还是吉利的闷声发财,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启示。

创新与变革是永恒的主题:从上海车展的场地变迁和技术展示的转变,到车企们为了吸引流量而不断尝试新的营销手段,都体现了创新与变革的重要性。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营销要把握好度:车企的营销手段虽然多种多样,但也要把握好度。离谱的营销虽然能吸引眼球,但如果过于脱离实际,可能会适得其反。营销的核心是传递产品的价值,而不是单纯地制造噱头。

细节决定成败:吉利汽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在细节上的把控。从生产线的灵活改造,到省钱的绝招,再到对客户的关怀,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吉利汽车对品质和服务的追求。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汽车行业同样适用。

用户体验是王道:无论是车企的营销手段,还是产品的升级,最终都要回归到用户体验上。只有让用户满意,才能赢得市场。小鹏G7通过“狗都不晕”的营销,强化了产品的稳定性;极氪通过车机导航和现磨咖啡的升级,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吉利汽车通过让客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升级,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这些都是注重用户体验的体现。

合作与竞争并存:在汽车行业,合作与竞争是并存的。车企之间既要在市场上竞争,也要在技术研发、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上海车展就是一个合作的平台,车企们通过这个平台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同时也促进了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五、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汽车行业也将迎来更多的变革和挑战。未来的汽车,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个智能的移动空间。车企们需要在技术创新、营销手段、用户体验等方面不断努力,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技术创新:未来的汽车将更加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技术将成为车企竞争的关键。车企们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营销创新:未来的营销将更加注重数字化、社交化、体验化。车企们需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营销服务。同时,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打造品牌IP等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用户体验创新:未来的汽车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车企们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更加舒适、安全、便捷的汽车产品和服务。同时,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建立用户社区等方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总之,汽车行业的未来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车企们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变革,才能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取得成功。而这些车企趣闻,也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有趣的注脚,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

网址:车企趣闻大赏:那些年,车企们让人笑出腹肌的“神操作” https://mxgxt.com/news/view/1701213

相关内容

出轨、无证驾驶!那些被明星坑过的各大车企!
八大车企2025上海车展大排面“秀肌肉”
搞笑综艺节目排行榜前十名,哪些让你笑出腹肌?
那些年,差点被明星代言毁掉的车企们
再就业男团综艺大赏:那些让人笑出腹肌的欢乐瞬间
神评论集合!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娱乐圈趣事
为什么今年车展禁止了车模,车企也不情愿请明星助阵?
2023年的车企忙于“造星”,车圈娱乐化带来大变化
汽车大佬们的“明星脸” 车企借力明星营销
同是九年义务教育,这些玩家的游戏ID能让人笑出腹肌,全是人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