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颗“玻璃心”——用理性情绪疗法助高中生应对人际困惑

发布时间:2025-08-09 22:36

(来源:嘉兴教育发布)

嘉心教育

心好,一切都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当下教育的热点和难点,嘉兴是全国心理健康示范城,经过此前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下丰富的经验。嘉心教育,就是您和您的孩子一直有懂得心理健康的师长们在线呵护。每周六,在这里,读懂孩子,读懂教育,一起关心孩子——

陈玲

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诉求与分析

有一天,一位高二女生小微(化名,以下同)来到咨询室,诉说她在人际关系上的一些困扰。一方面,她觉得自己对人际过于敏感,每一件事都要思前想后,考虑会不会让别人不舒服,想很久才能去行动,长此以往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她与现在的同桌在沟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来访者觉得同桌总是用怼人的方式说话,让自己很受伤,但又觉得对方不是有意的,甚至可能对此毫无察觉,因此不知道该怎么办。怀疑自己是不是“玻璃心”啊。

小微自述爸妈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并且经常拿她和她堂姐比。小微自认为不论是学业、相貌等各方面都比不上堂姐,她的内心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认可。 她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回避冲突。

此外,小微在人际交往方面有过“失败”和“受伤”的经历。小微可能没有向对方表达自己真实感受和想法的习惯,所以不敢或不愿意表达,觉得这种表达很尴尬、让对方难堪,面对令自己不适的人际场景只能自己默默地委屈、难受。

高中阶段的女生本身就会在人际上投入较多的情感和精力,也相对更敏感一些。据小微高一的班主任说,小微在高一时就遇到过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而当下又刚刚来到新的班级,面对新同学可能有更强烈的意愿希望能和大家融洽相处。

辅导策略与过程

(一)接纳其情绪

来访者前来咨询的直接引发事件是与同桌相处的问题,因此在诉说过程中还伴有较强烈的情绪,甚至委屈到流泪。因此,老师首先通过倾听、同理等技术安抚来访者的情绪。

我知道,你原本很想跟同桌小玲(化名,下同)好好相处,但是小玲却总是在言语上对你造成伤害,这让你感到很无辜同时又很委屈。而就像你说的,她自己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又让你不忍心指责她,因此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与她相处。是这样吗?

同时,老师还告诉小微,在融入班级的阶段遇到这样的困惑是正常的,肯定了小微善良、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告诉她遇到问题能想到主动向老师求助这一点做得很棒。

得到老师的同理和肯定,小微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这时候,老师引导来访者对当下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理性的思考,并结合小微高一及初中阶段发生过的人际交往相关的事件,了解其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经过交谈,老师发现,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主要在于, 她认为向他人表达对方的不足之处或者向他人表达不满是一件不好的、会令双方尴尬的事(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

(二)转变其认知

了解了小微的不合理信念之后,老师试图进行转变。

嗯,向人表达她的不足之处确实会让对方感到尴尬。那么,除了尴尬之外,有没有什么好处呢?或者换个角度,如果有人真诚地向你指出你的不足之处,你会怎么想?会有什么感受?

小微突然顿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我想起来了,好像就有人直接给我指出过,我说话太直接了……

从小微的表情可以看出,她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她似乎突然明白过来自己为什么会在人际交往中这么小心翼翼,说话总是非常在意别人的感受。其实是因为被指出“说话直接”的那一瞬间给她带来的冲击太大了,导致她只记得这种感觉而忘记了别人给她指出的这个过程。

很好,那你一定感受很深,能说一说吗?

当时确实特别尴尬,同时也很震惊。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是这样说话的,喜欢跟别人开玩笑,完全没想到给别人的感受是太直接了。但是从那以后,我就特别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我觉得有人给我指出不足还是很好的,不然我可能一直都不会注意到自己这样说话会让人不舒服。

我听到你说觉得有人给你指出不足之处你其实是很感激的,是吗?那么我们回到你和小玲的事情上来。同样的,你给小玲指出她的问题,能够让她有意识地去改进,她是否也会感激你呢?

嗯。虽然当时可能会让她尴尬、难受。但是从长远来看,帮她指出来对她是有好处的。

此时,来访者的对于“当面指出他人的不足之处”这件事的认知已经发生了转变,原本认为这是一件让对方尴尬、难堪的事,现在发现了这么做可能会 帮助到他人,对方可能还会心怀感激。

(三)促成其行动

光有认知的改变还不够,因此需要马上 将认知的改变转换为行动。所以咨询师引导小微思考可以怎么跟同桌去表达。

嗯,你说得特别好。那么现在,我们来想一下,你可以怎么跟她表达,使对方更乐意接受呢?

……

你愿意去跟她聊一聊吗?

嗯。

在与小微共同探讨了如何向同桌表达,增强了小微内心对该事项的可操作性之后,后续行为的跟进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第二天,小微主动找老师反馈沟通的结果,并且从小微的表情可以看到,她已经没有最初的焦虑和不知所措了。

整个辅导过程中,有一个很明显的转折点,就是当来访者被问到“如果有人指出你的不足之处,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个问题迅速帮助来访者 “ 提取”了曾经的记忆 ,让她找到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总是 过分“小心翼翼”的原因。通过重新理解这段记忆对她的影响,帮助她处理当前与同桌的矛盾提供了思路,从原先的“ 不想跟她说”转变为主动“ 找她聊一聊”,并且考虑怎么聊让对方容易接受。

辅导成效与反思

(一)辅导成效

小微与同桌就表达方式的问题进行了真诚的沟通,虽然没能促成同桌马上改变,但是同桌也表示理解。经班主任反馈,小微后来情绪较之前稳定了很多,与同学相处得也融洽、轻松自在了,遇到问题也能积极、主动地去沟通了。

(二)辅导反思

高中是人从稚嫩向成熟转变的重要阶段,这种转变也体现在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该案例是高中生人际交往中很常见的问题之一。受到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高中生对问题的理解往往会比较片面,常常存在一些不合理信念,影响情绪的稳定,对有些事过分敏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像颗“玻璃心”。

本案例 采用理性情绪疗法,从 情绪接纳认知转变行动促成三个步骤,较为有效地促成了学生对自身面临问题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在辅导过程中,与不合理信念辩驳的过程较短,没能为来访者在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时与不合理信念辩驳提供很好的参考和示范。在干预过程中帮助来访者“提取”出了潜藏的“被指说话太直”的记忆,有点“误打误撞”,但这点对于增进来访者对自己当下行为的理解又有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辅导中应更加注重对来访者过往经历的追问技巧。本案例中学生的认知转变还处于较浅的层次,还需要进一步针对学生的沟通技巧进行具体指导。这样,有助于学生能游刃有余地与人沟通,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供稿: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陈玲

● 嘉兴市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会举行

● 向全市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由衷的敬意!市领导看望慰问教师

● “双减”进行时 | “1+3+4”,嘉善教育确保“双减”工作刚性落地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我有一颗“玻璃心”——用理性情绪疗法助高中生应对人际困惑 https://mxgxt.com/news/view/1663348

相关内容

我有一颗“玻璃心”——用理性情绪疗法助高中生应对人际困惑
玻璃心是什么意思(gtx970显卡)
曹德旺:从贫困少年到玻璃大王的传奇人生
深度解读曹德旺:玻璃大王的传奇人生
理性情绪治疗在青少年不理智追星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以Y个案为例
儿童心理健康,怎样借助 “心理辅导小课堂” 活动,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困惑?
“中国首善”曹德旺:凭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世界的汽车玻璃市场
沙探心理沙盘游戏:缓解个人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
全自动AGC DT STAR化学强化玻璃应力分析仪总代理
伊能静:“作”是天赋,我有防弹玻璃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