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兹奖近在咫尺?陶哲轩盛赞王虹,百年难题究竟如何被破解?

发布时间:2025-08-09 21:14

当2006年菲尔兹奖得主、数学界泰斗级人物陶哲轩在个人博客上盛赞一位年仅34岁的华裔女数学家王虹的工作时,无数人的目光聚焦在了她和她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Joshua Zahl共同完成的一项惊人成果上 。

“There has been some spectacular progress in geometric measure theory: Hong Wang and Joshua Zahl have just released a preprint that resolves the three-dimensional case of the infamous Kakeya set conjecture!”

——Terence Tao

陶哲轩甚至用“壮观进展”(spectacular progress )来形容这项突破,并认为它解决了数学领域一个“臭名昭著”的猜想 。许多人猜测,凭借这项划时代的成就,王虹极有可能在明年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摘得菲尔兹奖的桂冠 。  

王虹所任教的纽约大学库朗研究所的数学系主任 Eyal Lubetzky评价王虹的成就说:“它是 21 世纪最顶尖的数学成就之一。”

“It stands as one of the top mathemat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21st century.” 

——Eyal Lubetzky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难题,能让如此重量级的数学家们给出如此高的评价?王虹和她的合作者攻克的,是困扰了数学界整整一百年的“挂谷猜想”(Kakeya conjecture)。

挂谷

猜想

这个猜想的起源非常简单,简单到中学生都能理解: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根细细的针,你想在平面的任何方向都能让这根针指到,你需要多大的面积才能做到呢?

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是让针在一个圆内旋转,但这并非最优解。挂谷本人提出,更优的方案是利用一个被称为“星形区域”的几何形状,比如一个三尖瓣的内摆线。然而,数学家们很快发现,如果不对区域的形状加以限制(比如必须是凸的),那么这个面积可以无限趋近于零.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根细细的针。现在,你想让这根针在平面的任何方向都能指到,你需要多大的地方才能做到呢?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画一个圆,让针在里面转,但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一百多年前,一位聪明的日本数学家挂谷宗一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想知道,到底需要最小多大的面积,才能让一根单位长度的针在平面上自由地旋转360度,指向任何方向?  

后来,数学家们把这个问题变得更难了,他们想:如果在三维空间里,我们有一根可以指向任何方向的“线段”(你可以想象成一根无限细的筷子),那么包含所有这些线段的集合,它的大小(或者说体积)最小会是多少呢?这就是著名的“挂谷猜想”(Kakeya conjecture)的核心问题。数学家们猜测,在三维空间里,这个集合的大小必须和整个三维空间一样“大”,也就是说,你不可能用一个非常非常小的体积就能包含所有方向的线段 。 

这个问题在二维空间里已经被解决了,答案是这样的集合可以非常非常小,面积可以无限接近于零 。但是,在三维或者更高的空间里,这个问题就像一个神秘的谜题,难倒了无数聪明的数学家 。 

终于,在2025年2月,两位杰出的数学家——一位是34岁的中国女数学家王虹,另一位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副教授Joshua Zahl ,他们共同完成了一篇长达127页的论文,宣布他们找到了这个百年难题的答案!。这个消息让整个数学界都沸腾了,大家都觉得王虹很有可能获得数学界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 。 

王虹从小就是个学霸,她小学的时候就跳过两级,16岁就考上了北京大学 。后来她去了法国和美国继续深造,最终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 。现在,她在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担任副教授 。王虹说,她觉得挂谷猜想很有意思,因为它看起来很简单,但却非常难解决 。 

“You have these concrete things you can visualize. It’s not as scary as other math theories. I just wanted to understand why it’s hard.”

——Wang Hong

她的搭档Joshua Zahl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数学家,他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 。他们一起努力,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  

他们的论文主要研究了三维空间里一种叫做“δ-管”(δ-tubes)的东西。你可以想象这些“δ-管”是非常细长的圆柱体,它们指向不同的方向 。王虹和Zahl证明,如果这些细管的集合不是“挤”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没有太多的细管挤在一个小的区域里),那么这些细管加起来的体积就必须很大,几乎达到最大可能的值 。

通过这个重要的发现,他们成功地证明了在三维空间里,任何包含所有方向线段的集合,它的大小都必须是“完整”的,也就是说,它的维度必须是3 。 

为了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证明,你可以想象挂谷集就像一堆“生意大利面条”,它们长度一样,但是非常细,而且可以互相重叠,指向不同的方向 。在二维空间里,我们可以用几乎是零的面积来包含所有方向的“面条”。但是在三维空间里,王虹和Zahl证明了,你不可能用一个无限小的体积来做到这一点 。

他们用了一种叫做“多尺度分析”的聪明方法,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很多小部分来研究,然后再把这些小部分组合起来,从而解决了整个问题 。他们没有直接研究无限细的线段,而是研究了非常细但有一定厚度的“δ-管”。 

他们的证明过程就像一个接力赛,他们先证明了一个简单的情况,然后一步一步地推导出更复杂的情况,最终完成了整个证明 。他们还引入了一些新的数学概念,比如“谷物”(grains),把空间分割成很多小区域,然后分析这些小区域里“管”的相交方式 。他们还创造了三种特殊的操作来处理这些“谷物”,就像玩积木一样,通过分裂、合并和移动这些“谷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管”的排列方式 。 

这个数学上的重大突破不仅仅解决了一个百年难题,它还和数学的其他领域,比如调和分析,有着很深的联系 。调和分析是研究怎么把复杂的函数分解成简单函数的和。挂谷猜想是调和分析里一个很重要的基础问题 。王虹和Zahl的证明,为这个数学领域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有望帮助数学家们解决更多相关的难题 。 

更令人兴奋的是,这个看似很抽象的数学成果,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比如,在市场分析方面,分析师需要考虑消费者的各种行为 。王虹和Zahl分析挂谷集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高维数据,找到隐藏的规律,从而改进广告和推荐系统 。在无线通信领域,理解信号在各个方向的传播方式对于设计更好的网络非常重要 。他们的研究成果可能会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快的无线技术 。甚至在医学成像领域,比如核磁共振成像(MRI),也可能用到他们的方法 。 

王虹和Zahl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们的工作建立在很多前辈数学家的研究基础上 。比如,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也对这个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为解决猜想做出贡献的关键人物:

王虹和Zahl的论文一公布,就引起了数学界的巨大关注。大家都认为,王虹很有可能在2026年获得菲尔兹奖 。菲尔兹奖是颁发给40岁以下杰出数学家的最高荣誉,而王虹今年才34岁,完全符合条件 。 

当然,数学的世界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虽然三维的挂谷猜想被解决了,但是更高维度的猜想仍然是一个谜 。不过,很多数学家相信,王虹和Zahl的方法可以被用来研究更高维度的问题 。   

因此,当数学界的“明星”陶哲轩都对王虹的工作赞不绝口,甚至暗示她可能成为明年的菲尔兹奖得主时,我们或许更能理解这项成果的非凡意义。

网址:菲尔兹奖近在咫尺?陶哲轩盛赞王虹,百年难题究竟如何被破解? https://mxgxt.com/news/view/1663183

相关内容

今年中国数学界最牛的明星,应该是这个90后女生王虹,菲尔兹数学奖热门人选,好几个境外数学牛校的终身教职教授,韦东奕要隔好...
豫论场丨“北大韦神”距菲尔兹奖有多远?
今年中国数学界最牛的...
咫尺绘天地 墨韵藏千秋
徐峥和陶虹开放式关系是什么意思 两人感情究竟如何
刘丹:我从来没感觉自己离金鸡近在咫尺!
陶虹前老公
中国近现代十大数学天才“百花竞放的时代”
《近在咫尺的爱恋》王喜成彭于晏“知心哥哥”
若连庇护所都无法寻觅,何处会有渔船恰巧近在咫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