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追星追到机场翻车:航班延误、被拘留,值吗?
点击关注不迷路
一、追星追到机场,这场“闹剧”谁买单?
最近,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上演了两场“追星闹剧”:
明星登机前,一群粉丝像打了鸡血似的在机场围追堵截,结果呢?
有人被拘留,有人被拒载,还有人被警方公开“点名批评”。
第一起事件里,某明星刚走进机场,就被大批粉丝围住。
一名粉丝为了抢到“前排C位”,直接冲进防爆检测区,还把工作人员推倒在地。
这操作不仅让安检口乱成一锅粥,更给整个机场的安全防线埋下隐患。
最后,这位“热血粉丝”被行政拘留,成了朋友圈里的“反面教材”。
第二起更离谱。
数十名粉丝为了近距离看偶像,买了同航班或隔壁航班的机票,混进航站楼隔离区。
等明星登机后,他们集体堵在机舱门口拍照、录像,把过道堵得水泄不通。
机组人员劝阻无效,航班被迫延误。
结果呢?
这群人被拒载,还被移交警方处理。这两件事一出,网友纷纷吐槽:
“追星不是错,但追到别人行程被耽误、公共安全受影响,这就过了界。”
二、追星行为“进化史”:从接机到“刷关伴飞”
其实,粉丝在机场追星并不新鲜。
早些年,明星下飞机后,粉丝举着应援牌、鲜花在到达口守着,拍个照、要个签名就散了。
如今呢?
追星手段越来越“硬核”,甚至出现了“刷关”“伴飞”这类专业术语。
“刷关”指的是粉丝通过买票混进机场隔离区,哪怕自己不坐飞机,也要蹭到登机口附近堵明星;
“伴飞”更夸张,直接买同航班机票,全程跟着偶像上飞机,哪怕被赶下机也要“蹭个同框”。
这些行为背后,是粉丝经济的膨胀。
社交媒体时代,粉丝们需要“独家视角”“近距离互动”来证明自己的“忠粉身份”。
平台算法也推波助澜:
拍到明星的视频流量高、点赞多,于是有人干脆把追星当成“主业”,甚至组团策划“追星行动”。
但问题来了:
当粉丝的热情撞上公共秩序,谁来为后果负责?
三、法律怎么说?这些行为到底“越界”没?
浙江机场公安这次的处罚,依据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简单来说,以下几类行为属于“违法”:
1. 强行闯关、推搡工作人员:
比如冲进安检围栏、不听劝阻,这属于“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轻则罚款,重则拘留。
2. 买票混入隔离区:
非乘客不得进入登机口,买票只为追星属于“扰乱机场秩序”,航空公司有权拒载。
3. 堵门拍照、导致延误:
机舱通道被堵,既影响航班正常运行,又可 能引发安全风险,按情节严重程度追责。
有人可能会问:“我只是想看看偶像,又没动手打人,凭啥处罚我?”
但法律的逻辑是:公共场所的秩序需要所有人共同维护。
一个人的“小任性”,可能让成百上千人的行程受影响,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四、追星的“副作用”:谁在为混乱买单?
这两起事件看似是个别粉丝的“过激行为”,但背后的社会成本不容忽视:
1. 航班延误,旅客无辜躺枪:
一次航班延误,可能牵连后续多趟航班的调度,上百名乘客的时间被白白浪费。
2. 机场安保压力倍增:
为了应对粉丝围堵,机场不得不加派人手维持秩序,安保成本直线飙升。
3. 公共资源被占用:
警方出动、机组人员处理纠纷、后续调查……这些都需要消耗公共管理资源。
更值得警惕的是,类似事件正在形成“破窗效应”。
当粉丝发现“冲关”“伴飞”能换来偶像的关注或社交平台的流量时,效仿者只会越来越多。
五、粉丝心理:一场“自我感动”式的狂欢
为什么有人愿意冒着被处罚的风险追星?
心理学上有两个关键词:
代际认同和群体归属感。
对部分粉丝来说,追星不仅是喜欢偶像的作品,更是一种情感寄托。
他们通过追星缓解现实中的孤独感,甚至将“见到偶像”视为人生目标。
而当一群志同道合的粉丝聚在一起,这种行为会被赋予“仪式感”:
仿佛不冲 一次机场,就不是“合格粉丝”。但这种热情一旦失控,就成了“自我感动”。
比如,堵在机舱门口拍照的粉丝可能觉得:“我这是在用行动支持偶像。”
可实际上,他们的行为既打扰了他人,也损害了公共利益。
六、偶像和经纪公司:该不该管管?
追星乱象中,偶像和经纪公司往往扮演着“沉默的受益者”。
粉丝多,意味着流量高、商业价值大。
但当粉丝行为突破底线时,偶像是否该发声引导?
经纪公司是否该承担管理责任?
目前来看,大多数明星对这类事件保持沉默,甚至有人默许粉丝“刷数据”“冲机场”。
这种态度无形中助长了极端行为。
试想,如果明星能公开呼吁“理性追星”,或者经纪公司配合机场做好粉丝引导,类似事件或许能减少大半。
七、如何平衡追星与公共秩序?
几点建议
追星本身无罪,但如何让热情不“越界”?
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1. 粉丝自律:追星别忘了基本的公德心。
隔着屏幕支持偶像,未必比堵在机场门口意义小。
2. 平台监管:
社交媒体应限制“机场偷拍”“刷关攻略”类内容的传播,避免煽动效仿。
3. 机场措施:加强隔离区管理,严查非乘客进入,必要时可设立“追星黑名单”。
4. 法律震慑:
对屡次扰乱秩序的粉丝加大处罚力度,比如纳入征信记录,限制购票。
八、追星的尽头,不该是拘留所
浙江机场公安这次通报的20起处罚案例,像一盆冷水浇醒了狂热的粉丝群体。
追星可以,但别让个人的热情变成众人的麻烦。
真正的喜欢,是尊重偶像的隐私,也是尊重他人的权利。
与其在机场推搡工作人员、堵着机舱门拍照,不如安静看一场偶像的演出、认真听一张专辑。
毕竟,爱一个人,不该成为伤害他人的理由。下次再想冲机场前,不妨多问一句:
“我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全文完)
网址:粉丝追星追到机场翻车:航班延误、被拘留,值吗? https://mxgxt.com/news/view/1616510
相关内容
粉丝机场追星致航班延误,被警方处罚粉丝机场追星致航班延误,被依法严惩
粉丝机场“追星”频致航班延误 或被列入黑名单
别为追星“黑”了自家明星!粉丝机闹延误航班
拘了!非法获取明星航班信息,两“粉丝”被追究刑责
追星致航班延误事件频发 粉丝机闹要上黑名单?
粉丝机场“追星”频致航班延误 或被列入“黑名单”
中国粉丝追星致航班延误?航空公司:确有乘客下机
追星致飞机延误是怎么回事 追星致飞机延误的是哪个明星的粉丝
聚在机舱门口围观明星致航班延误,“伴飞”粉丝被警方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