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下的粉丝社群,为何会有如此明确的粉丝阶层?
01
对于氪金,粉丝的消费看似出于自愿,实际上也受社群影响,且消费过程中贯穿着生产性劳动。
总之,情感劳动的四种形式都与粉丝社群有着不同程度地勾连。
从社交平台看,新浪微博拥有多位偶像明星认证账号及明星类榜单,能够为粉丝提供最新最全面的明星资讯,超话社区则为粉丝提供了日常交流和生产内容的区域,成为微博粉丝运营的主要优势。
可以说,微博是偶像明星营销的主要场域,也是粉丝社群情感劳动主要的综合性劳动场域。随着偶像明星的宣传营销向多平台铺设,粉丝劳动扩展到其他社交平台。
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粉丝的劳动形式不同,如在小红书推荐偶像代言产品、发布偶像美图。
在微信,粉丝致力于提高偶像相关图文的阅读和点赞量。
在豆瓣, 粉丝群体为偶像作品刷好评,监控处理豆瓣娱乐小组内有关偶像的负面言论。
在抖音,粉丝与偶像视频动态互动,剪辑发布相关二创视频。
粉丝个体的情感基础
近年来,国内偶像产业发展迅猛,艺人经纪和娱乐营销公司在选秀节目和耽改剧集中逐渐摸索出较为成熟的标准化造星模式。
无论是打造偶像人设,还是炒作 CP,都能找到艺人本身的定位,通过扩大宣传和反复曝光,在短时间内吸引到大量粉丝,偶像成为了娱乐工厂流水线上的商品。
其次,偶像将后台表演放置前台呈现给大众,试图展现出更为“真实”的形象。
戈夫曼认为,前台表演中表演者是理想化,满足社会期待的自我;后台里,表演者在隐秘的环境中处于放松状态,表现出本真的一面。
02
人们在建构自我认知时,他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受访粉丝在对自己喜欢的粉丝评价时说道:“他是很有目标的人,为了梦想可以放弃已经拥有的一切,跑到另一个城市重新开始。我觉得我不是一个目标很明确的人,所以我比较羡慕他这样的人。”
粉丝将对自己的期望、情感、想法投射到偶像身上,“镜像”中近乎完美的偶像作为“他者”,就是对理想自我的实现,对自身缺失的弥补,粉丝在这一阶段达成自我认同。
另一方面,对偶像亲密关系的想象也是粉丝情感劳动的主要动机之一。
粉丝属性存在着妈妈粉、姐姐粉、妹妹粉、女友粉等多种分类,他们将偶像视为儿子/女儿、弟弟、哥哥、男友,试图在传统的“偶像—粉丝”关系基础上与偶像建立更为私人化、更紧密的连接。
当前,偶像借助社交媒体分享日常,包括拍摄生活类VLOG、推荐喜欢的书籍电影、发表人生感悟等,营造出双方处于同一时空的在场感。
偶像这类情感性的自我表露能够有效增进与粉丝间的信任关系,推进亲密关系的建立。
此外,偶像还会选择评论区回复粉丝、空降粉丝群等形式与粉丝沟通交流,使得亲密关系不再是粉丝单向度的幻想,而是粉丝与偶像的双向奔赴。
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这种“拟态亲密关系”,是建立在网络空间的想象,营造出粉丝与偶像之间“不是家仿若家人”的新型亲密关系。
就像粉丝的话:“他真的非常帅,然后他很努力,愿意突破自己去尝试新东西,而且他性格也很好,笑起来很阳光,对粉丝很温柔。他还是个很有爱心的人,做过很多公益, 我心目中男友的形象。”
03
正因如此,粉丝尝试复刻传统亲密关系的付出与回报,表现为用自己的情感劳动支持偶像,同时希望在偶像生产和运营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大到偶像学业、职业发展规划、何时恋爱、与谁恋爱,小到偶像衣食住行,甚至是自拍角度等各个方面。
从粉丝角度来说,偶像与偶像经纪公司在大事小情中充分考虑粉丝意见才是对粉丝的尊重,或者说对亲密关系的认可。
粉丝社群的组织基础
粉丝的身份认同建构首先来自偶像,因偶像实现了理想自我,从而产生自我认同,属于个体间的认同;另一部分来自个体与群体之间,即群体认同。
偶像粉丝将离散的粉丝划为多个不同群体,是群体认同的基础,粉丝在迷恋偶像的过程中,在参与粉丝社群生活中,加深了对自我的认知,进而逐步确认个体身份。
身份作为基本准入门槛
粉丝社群之所以拥有组织性、纪律性,以及情感劳动中所表现出的强大行动力和较高的劳动效率,一个重要原因是带有身份识别的准入机制。
对于某一个偶像的专属粉丝社群,比如微博群组、微信群组等,则呈现出较为封闭的状态,并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唯粉是进入粉丝群的首要条件。
唯粉指的是只喜欢一个偶像的粉丝,研究者首次进入偶像网宣组下属的一个微博粉丝社群时,因关注了其他明星的微博和微博超话而被识别为非唯粉,遭到了拒绝。
直至清空了除他外的所有明星关注才通过审核。
04
此外,群组中的审核人员还会查看申请者的历史发布微博,确定没有其他明星出现后才会通过申请,审核程序十分严格。
对于越接近核心的粉丝社群,他们需要承担的劳动任务越多,且每次任务都有必须要完成的指标,准入门槛也高于普通粉丝群。
除了首个要求是唯粉以外,第二,年满18岁,非高三或考研学生;第三,超话等级必须在8级及以上;第四,有专辑或个人代言/杂志购买,需提供录屏证明;第五,在其他站子无任何兼职;第六,充满热情,有责任心,做事认真。
粉丝社群对唯粉的严格审核表现出对忠诚的极度强调,粉丝对偶像爱应该是纯洁且独一无二的,唯粉被冠以一种荣誉象征。
不仅如此,这种粉丝社群的普遍认知也影响到个体粉丝在社交媒体结识同好的标准,研究人员还观察到,粉丝互相关注扩大好友圈,排名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是唯粉。
对开展情感劳动的粉丝社群来说,唯粉还意味着粉丝能够尽心尽力地帮助偶像应援,劳动的积极性会强于“多担”、“团粉”、“CP粉”等非唯粉。
因为粉丝个体能提供的时间、劳动和金钱始终是有限的,应最大程度贡献给同一个偶像,如果因分配导致资源外流给其他偶像,特别是竞争对手,将非常不利于情感劳动的成效。
另一方面,设置一些严格的准入门槛,能保证粉丝进入粉丝社群是具有奉献意识和劳动意识的,更易于社群后期实现情感唤醒与劳动控制。
05
情感共同体凝聚
滕尼斯提出,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是共同体的三种基本形式。
分别在家庭、宗族等血缘关系、居住在同一地的邻里关系以及具有相同思想的友谊或师徒关系中实现。
社交平台上,粉丝基于共同的兴趣,即对某一偶像、某一偶像团体或者是某一对CP的喜爱组建起来的粉丝社群。
相同的信仰好似一种精神纽带,将个体粉丝连接到一起,成为第三类精神共同体,只是这种共同体不是建立在现实社会,而是存在于网络虚拟空间。
有学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原子化危机也产生了,人际关系走向疏离,人们从各种共同体中脱离,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这也极易导致人们陷入利己主义的怪圈,最终造成道德滑坡、规范失灵。
粉丝为主体的趣缘社区将相同志趣的人集合起来,在虚拟世界重建了人际关系。
每个粉丝群体拥有自己的粉丝名称,一方面,粉丝的名字一般是取自偶像名字的某一字,或者是偶像和粉丝间的共同记忆,包含着情感与意义。
粉丝名字的选取表现出粉丝与偶像的紧密联结,同时也是粉丝情感归属的一种表达,当粉丝将名字赋予给自己的时候,也将自己归为了偶像的追随者和爱慕者。
网址:“饭圈文化”下的粉丝社群,为何会有如此明确的粉丝阶层? https://mxgxt.com/news/view/137360
相关内容
“饭圈文化”影响下粉丝群体的网络民族志研究——以朱一龙粉丝群体为例以“00后”为主的粉丝群体,低龄化的饭圈
数字时代的破圈:粉丝文化研究为何热度不减
饭圈文化:一种独特的粉丝文化现象
饭圈是什么?粉丝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粉丝文化与饭圈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粉丝文化流变:媒介变迁背景下中国粉丝的成长简史
粉丝文化是如何被异化的?从“倒奶打投”谈起
社交媒体时代下,“饭圈”群体是如何走向狂热的?
粉丝文化何以从自娱自乐变为饭圈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