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仪式下粉丝文化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1 00:38

摘 要:本文以传播仪式观的研究思路为鉴,以钟汉良粉丝群体传播与媒介传播的实践活动为例,考察分析仪式下粉丝文化认同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粉丝作为一个个体,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粉丝作为一个群体,其传播仪式的意义,就是通过借助各种符号表征方式,凝聚人心加强集体内部团结,在建构粉丝文化中发掘更多正面健康积极的意义,从而获得外部世界更多接纳和认同。

关键词:传播仪式;粉丝文化;认同

在这个娱乐化的时代,随着新媒介运用普及,粉丝由偶然聚合的存在成为利用网络、微博等媒介聚集成群。在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看来,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拥有共同的归属感、且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集合体就是群体[1]。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粉丝参与、联合并分享,拥有共同身份共同信仰,粉丝不再是孤独的追星者,成为了有目标、有组织的群体行为。每个粉丝团体都有自己的名称或口号,并且他们具备具体的操作性强、自成特色的规章制度,比如钟汉良的粉丝称为“良民”,并有“不偶遇、不接机、不探班”等群体规范。而通过仪式,能使粉丝群体定期巩固自身,让人们感觉到他们团结的力量,并逐渐意识到他们的“道德统一体”,由此粉丝们也就结成了“利益和传统的共同体”。粉丝如今也并不再是盲目的追星者,他们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并已经形成他们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也成为社会一抹亮丽的“景观”。

一、传播仪式观与粉丝文化概述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是美国文化研究“最杰出的代表”,他把传播分为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两类。传播传递观是将传播等同于“传递”“传送”。信息的传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采用的是“运输”的隐喻,把信号或讯息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被视作是信息传送与接受的过程,这属于传统传播学的“传递观”。“传播”一词在“仪式观”中,就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2],通过一系列的仪式行为,最后形成了一种观念的共享,“传播仪式观”可以看成是“传播传递观”的一种递进。在传播仪式观中,凯瑞把传播当作是根植于文化的仪式过程,其目的是通过“仪式”使人们得到心灵与精神上满足和慰藉,将人们团结起来,以存在、运行并维护一个有序的“共同体”[3]。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的文化世界,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这是传播的最高境界。

目前,粉丝文化仍处于不断活跃发展的状态中,也不断会有新现象出现,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粉丝文化是依附于大众文化滋生的一种文化形式,由于个体或者群体存在着自己的崇拜对象甚至把其当作其精神力量和信仰,他们为了自己喜爱的对象能付出无偿的劳动和时间,由此而产生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传媒以及社会文化现象的总和。粉丝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要得以生产、修正、转变和维系,成为一种分享意义的文化仪式[4]。

为了共同的偶像,粉丝们天南地北地聚集在一起,能由陌生人火速熟悉并成为同一群体,有一致的目标,共同的信念,紧密团结在一起,并利用现代媒介手段传播偶像的正能量,参与面对面直接联系有序参与歌友会、演唱会等活动,构造“道德统一体”和社会集体感,充分体现了传播仪式观。

二、群体传播——合力与发展粉丝文化

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对群体传播产生重要作用。钟汉良是“良民”群体凝聚力的核心,他们认为自己没有组织,没有“粉头”,但钟汉良是他们愿意参加群体并为之做出贡献的动机,由此经常产生互动,构成了群体传播,为其粉丝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群体意识增强粉丝凝聚力

群体传播中形成群体意识,各成员密切接触和协作能达到主观境界融合,形成“精神上一体化”,“我们”的群体感情由此而生,并从群体活动中获得需求上的满足,产生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钟汉良创建了属于他和粉丝之间的“钟汉良W良家族”,他把粉丝当成家人,给他们另一个“家”,使得粉丝归属意识更强烈。“暗语”是其共有意识,如钟汉良11月30日的生日成为粉丝们最重要的日子,有聚会、写情书、录视频等祝福方式;2月18日是钟汉良和粉丝的专属情人节;《有一天我们都会老》是他们的会歌......这些共有的默契,都牢牢巩固着偶像与粉丝之间的情感。粉丝有希望偶像越来越好的共同目标,为此各成员互动频度高、合意基础好,能齐心协力配合完成投票、宣传等任务。如2012年金鹰奖打破30多年规则红头文件特批钟汉良入围,粉丝为投票全力以赴,最后钟汉良获得金鹰电视艺术节观众最喜爱港澳台演员奖,打破港台艺人无缘金鹰奖限制。而2016年钟汉良暑期档有《三人行》《赏金猎人》和《惊天大逆转》三部电影上映,全国良民自发地进行线上线下宣传,不遗余力为票房做贡献。“钟汉良利益最大化”是粉丝的共有意识,钟汉良是粉丝合力的前提,他们将共同目标与合作意愿紧密连接起来,群体凝聚力更强,群体传播活动更密切。

2.群体规范整合粉丝行为

群体规范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虽然“良民”自认没有组织,但每个群体都有一般成员承认并拥护的规范体系,他们也不例外,钟汉良百度贴吧置顶的帖子就是吧规吧务。而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是将偏离性意见进行排除,在一定范围内限制群体意见分歧和争论,这样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才能得以保证。因此,“沉默的螺旋”在粉丝群体中是常见的,少数服从多数意见,共同起草、制定、修改规则,一起参与和行动,构成一个群体特征显著群体规范的想象共同体。“良民”共同遵守的规矩之一是“不偶遇、不接机、不探班”,若有违背则会受到其他成员“抨击”甚至被排除群体之外,这也是他们维护秩序的共有意识。另外,“良民”们不约而同地有着离钟汉良的作品近一点,离他的生活远一点的默契,目前在微博创建的话题有367.7.万阅读和1.7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偶像是自己生命之中生活之外的人,也成为胡歌、张艺兴等艺人的粉丝的榜样。微博认证中央电视台编导“忘了0509”在微博上写:钟汉良家的粉丝,这么多年有个守则,就是绝对拒绝私生行为,像接机送机、跟车,私人探班,蹲点式偶遇等这些都坚决抵制,新粉也会遵守,私生在他家没有立足之地。博主亲身感受到钟汉良坚持用作品说话,而“良民”全力支持小哇(钟汉良昵称)的作品和舞台,并充分给予小哇宽松的私人空间,需要“良民”应援的时候就一定会出现,得到了他的强烈的认同。粉丝个体自觉并积极认同组织的规范与价值形成群体整合,在营造发展健康的粉丝文化方面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三、媒介传播——推广粉丝文化的工具和手段

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介的出现,普及程度与影响力日益增强,粉丝在贴吧、QQ群、微博等媒介聚集成群,在网络空间表达对偶像的喜爱,形成了一种媒介景观。粉丝使用最新媒介技术,对偶像的最新资讯或有目标形成热门话题的信息积极主动地尽可能大地进行接收并传输,通过各种形式“符号再编码”来实现“意义再创造”进行推广,或进行话题“议程设置”,制造各种话语和仪式进行娱乐狂欢。在网络构建的地球村里,粉丝们畅所欲言,共享与偶像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施展各种才华创造媒介内容方式进入更大的传播范围,获得归属感及“造物主”的快感。

粉丝“Mindy新的明天”在微博名为“电影通缉令”的博主发起“谈谈你对钟汉良的看法”中留言,认为钟汉良让她的理想型有了现实版,她作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以前鄙夷追星,而如今却天天围绕钟汉良三个字刷微博,如同教徒每天的例行祷告。她的微博当前得到25转发20评论和130赞,其中一条转发说若有一个钟汉良教派,她就是信这个教的人,就如同藏族人对宗教那样的信仰。这种区别于日常生活常态的“超常态行为”就呈现了具体的“仪式情景”。某些粉丝群已具备某种类宗教的特征,会在重要的纪念日组织聚会活动或以偶像名义组织募捐做公益慈善活动等,粉丝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在一起营造“认同空间”和“仪式化空间”。

如今,在新媒体环境下粉丝们不再是痴迷盲从的角色,且懂得如何凭借集体的力量,利用网络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传达自己的需求,形成了权力网络。粉丝话语的扩大与话语力量的显现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李易峰粉丝“逼”走团队、张艺兴粉丝列举团队问题在微博与其工作室对话等,说明了明星团队越来越重视粉丝的话语表达,也已经充分认识到新媒体语境下粉丝与网民在明星形象塑造与建构过程中强大的能动作用。

互联网让更多人以一名粉丝的身份积极参与到粉丝文化中来,一个专属于明星与粉丝的虚拟社区得以构建。他们在网络这片天地中找到自己的归属,结成“想象共同体”,利用媒介为偶像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既能从中获得快乐,又能分清网络和现实,营造正面积极的粉丝文化。

四、结 语

在“仪式观”中,粉丝拥有共同的一种身份,因为同一个偶像而被吸引到一起,有了自我认同及归属感。粉丝通过群体活动共享观念,运用媒介等手段贡献自己的力量,构建并维系着一个有秩序并能容纳他们行为的粉丝文化世界。传播仪式下,能约束粉丝群体行为,使群体规范凸显出来,实现社会整合与稳定;粉丝定期开展群体活动,能使他们更加团结友爱;仪式也给粉丝注入更多的勇气,敢于表达自己并努力获得外部世界的认可。而仪式对粉丝凝聚力也起到重要作用,使粉丝群体或热血沸腾积极营造更美好的粉丝文化氛围;或网络暴力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所以,以传播仪式观研究粉丝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89.

[2] (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61-163.

[3] 米莉.传播仪式观: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01.

[4] 邵培仁,范红霞.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J].当代传播,2010-05-15.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网址:传播仪式下粉丝文化认同研究 https://mxgxt.com/news/view/137199

相关内容

认同与表演: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文化研究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明星粉丝社群应援研究
《2024年 明星的粉丝认同研究——以鹿晗粉丝为例》范文
互动仪式链理论下微博粉丝群体的价值观培养研究(54页)
粉丝群体间互动实践与身份认同研究
粉丝文化亟须深入研究与正确引导
《2024年 基于社群文化的明星粉丝消费行为研究》范文
传播学语境下的参与式粉丝文化:是疯狂还是反抗?
新媒体时代偶像明星粉丝的网络社群文化研究
数字时代的破圈:粉丝文化研究为何热度不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