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文化亟须深入研究与正确引导
近年来,“饭圈”粉丝频频以非理性的集体行动引发社会的关注和不满。“饭圈”中的网络骂战、网络暴力等乱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网络文化环境。更有甚者,当涉嫌违法犯罪的明星被警方刑拘后,“饭圈”竟有粉丝提出“探监”“替换”,乃至“劫狱”,直接挑战社会法律道德底线。“饭圈”文化从“圈地自萌”发展到今日乱象丛生,原因自然有许多,其中之一可能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于粉丝文化和“饭圈”文化的认识、研究不够,更谈不上积极正确的引导。
“饭圈”文化是广义的粉丝文化的一部分。学术界长期以来习惯于借用西方的文化理论来解释当今中国的粉丝文化,但往往有隔靴搔痒,乃至削足适履之感。首先,当今“饭圈”并非如勒庞所言的“乌合之众”,而是高度组织化的群体,内部有专业细致的组织分工,比如打投组、宣传组、反黑组、净化组,并且目标明确、效率极高。其次,粉丝文化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所言的“文化工业”,它并不是自上而下产生,而是自下而上形成;粉丝也并非完全被动的消费者。再次,“饭圈”粉丝也不同于詹金斯眼中的“盗猎者”,更像是“数据劳工”和“韭菜”。也有学者借用以杰姆逊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解释中国粉丝文化,但是后现代主义最重要的特质是尊重差异和多元,“狂欢化”理论强调的是平等和对话,这往往是饭圈文化所欠缺的。还有学者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粉丝对偶像的情感归结为特定情结或对理想自我的追寻,这种简单化的归因,往往也与复杂的粉丝情感不符。总之,直接套用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粉丝文化现象,表现了学界的理论焦虑,但往往表现出“理论先行”,普遍存在“强制阐释”的问题,与中国粉丝文化的现状并不契合,忽视了粉丝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影响对当今中国粉丝文化乃至大众文化的认识。除了简单借用西方文化理论,学界对于粉丝文化研究对象本身的了解和认识也远远不够,普遍表现出对粉丝文化的隔膜,不熟悉社交平台和媒介,不熟悉粉丝群内部的运作模式和生产机制,因而倾向于宏观笼统的分析,缺少深入具体的研究,并且在分析上往往体现出简单的二元论和本质主义的倾向。
中国粉丝文化的复杂性与独特性为世界所少见,我们应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回到事物本身”。首先,应以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深入粉丝社群的文化语境和媒介场域之中,真正把握粉丝文化的特征与类型、生产与消费以及与其他社群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其次,期待更多“学者粉”积极介入网络,开展线上的文化批评。与其他网络文化类似,粉丝文化研究与评论的主阵地在线上而非线下。“学者粉”具有双重身份,既熟悉研究对象,又注重自身的责任和批判意识,有利于积极探讨引导主流意识形态向粉丝文化嵌入,从而在包容和认同的过程中调整粉丝文化的发展,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在文化传播中的主导功能。再次,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艺术生产的研究路径。目前学界更多从文化研究的路径来考察粉丝文化,这条路径往往将粉丝看作消费者,包括积极受众论,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作为粉丝劳动者的身份,忽视了粉丝作为“数据劳工”和“被剥削”的问题。最后,粉丝研究应不囿于某一确定学科,大力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粉丝文化本身包含文本、媒介、文化和资本等多个要素,涉及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只有打破学科界限,才能更清晰完整地认识研究粉丝文化,进而引导其健康发展。
从“饭圈”自身来看,种种乱象也亟须大力整治。当前的饭圈文化是“多方共输”的局面。首先,粉丝首当其冲为当前“饭圈”生产运作模式的受害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一方面,出于对“爱豆”的情感,“饭圈”粉丝“为爱发电”,“自愿”成为“数据劳工”,通过不断发帖、点赞、打榜等,尽力完成网络平台的各项KPI;另一方面,粉丝被不断灌输“爱他/她就为他/她花钱”的消费理念,成为“韭菜”被娱乐资本和品牌方不断收割。其次,偶像在“饭圈”文化的生产运作模式下,看似风光无限,其实也迷失了自我,只剩下“人设”。“人设”与偶像的真实性格无关,而是最重要的卖点。偶像也不注重提高演技或唱功,只要利用流量,兜售“人设”即可。但是一旦“人设”崩塌,立刻会被资本方弃用,最终也会被粉丝抛弃。再次,娱乐和影视节目制作方往往也会成为“受害者”。在当前的运作模式下,娱乐和影视节目制作方也被平台和流量绑架,制作方首先考虑的不是偶像明星的演技和德行,而是是否顶流,最终节目的艺术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一旦偶像崩塌,节目可能血本无归。唯一受益的可能是平台和资本方。近日,中央网信办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整治重点为网络平台、艺人经纪公司等主体,这正是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切实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所作出的有效举措。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将为普通网民和粉丝营造一个更为清朗、和谐、健康的环境。
“饭圈”文化今日出现种种乱象,并非表明其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关键在于如何加强引导。“饭圈”粉丝往往带有朴素的爱国主义、民族情怀和集体意识。2019年在香港暴乱事件中,“饭圈女孩”用“饭圈”特有的话语回击乱港暴徒,高呼“守护全世界最好的阿中(中国)”“中国永远是最大的爱豆(偶像)”,引来社会各界的支持。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许多粉丝团体捐款捐物,在关键时刻筹措了大量防疫物资,有力支援了抗疫一线。这也表明粉丝文化与时代、国家同频共振,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人文学院)
网址:粉丝文化亟须深入研究与正确引导 https://mxgxt.com/news/view/105704
相关内容
“粉丝文化”与明星真人秀节目关系研究认同与表演: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文化研究
网络选秀类综艺节目中的“粉丝文化”研究.docx
互联网造星背景下的粉丝行为研究
中国明星粉都研究的问题与路径
互动仪式链理论下微博粉丝群体的价值观培养研究(54页)
粉丝文化入门手册.pdf
文本制造者:从粉圈用语看粉丝心理及粉圈文化
传媒观察丨“粉丝”文化,透过纷繁看本质
“粉丝文化”要流量更要有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