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背后的心理剖析:《偶像失格》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5-05-21 09:27

追星背后的心理剖析:《偶像失格》读后感
从小到大,我从未疯狂追过星,对那些远在天边的偶像也从未有过那种狂热的喜欢。更多时候,我只是因为某些明星长得好看,才会多看两眼,收集一下他们的照片。从未打过榜,买过周边,最多也只是为了喜欢的歌手买一张专辑表示支持。我从未想过为了支持某个偶像而买一堆专辑进行投票。因此,我对追星族的生活和想法充满了好奇。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追星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件狂热的事情,但这本书的作者却用细腻而冷静的文笔描述了追星的复杂心理。她时而站在上帝视角,时而又回到自己的躯体中,感受追逐偶像的每一分每一秒。“应援偶像是我生活的绝对中心,唯有这一点,无论附加什么条件都很明确。不仅是中心,甚至可以说是脊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支柱,而我更愿意去爱具体的人。偶像对我来说太过于虚无缥缈,我对着他的背影投递鲜花,放声欢呼,呐喊他的名字,但他可能永远也不会回过头来看我一眼。而身边的人却并非如此,或许我花书中对偶像热忱、疯狂的一部分,就能得到家人朋友的珍视、友好和真诚。

然而,当我读着这本书时,发现书中的“我”有轻度的注意力缺陷,成绩不好,得不到家人的认可,姐姐比我优秀很多。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我”得不到周围人的重视与理解,转而把所有的心思投在偶像身上,甚至想要透过他的眼睛,去看到他的世界。这或许也是一种“我”的保护壳吧——只有卖力地应援偶像、理解偶像、解读偶像,我似乎才能从现实的苦海当中解脱,才能让灵魂轻轻依附在那万人瞩目的男孩身上,从而逃避家人的失望、学校里同学老师的怜悯和他们偶尔露出的不耐烦。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之前的想法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拥有作者无法拥有的温暖家庭,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拥有着爱护我的朋友,实在没有资格去指责书里的我所做出的种种行径。我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地理解她并且尊重她的选择。

我相信,通过这本书,我确实窥探到了追星的人们心理活动的一角。然而,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书里的“我”应援偶像的方式和看待偶像的角度一定会受到生活和成长的影响,所以才会觉得“不管在哪里,不被偶像的信息包围就没有安全感”。每个人的经历和见闻都不一样,所以也产生了千万种应援偶像的方式,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那么多人同时喜欢着某个人,而喜欢的方式却千差万别。

网址:追星背后的心理剖析:《偶像失格》读后感 https://mxgxt.com/news/view/1336098

相关内容

追星族:光环背后的心理探析
追星女孩的真实心理(心理学家剖析追星少女的内心戏)
探究追星背后的心理因素
偶像“恋爱塌房”背后的粉丝心理解析
罗志祥什么叫多人运动:昔日偶像行为背后的深度剖析
中学生“追星”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恋与偶像,解读偶像与恋爱心理的深层联系
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原因剖析.doc
少女追星背后的心理解析
「王源慌了」:偶像困境背后的心理与社会解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