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选秀明星,风光过后是尴尬

本报讯(记者 李君娜)沪上新娱乐综艺节目《全家都来赛》日前改版,通过“好男”、“型秀”等选秀节目脱颖而出的选秀明星,将在节目中进行“对抗”。根据赛制,最终产生的两位落败者,将被暂停一切演艺活动,回炉再行深造。
在外界对选秀明星的诸多质疑之下,这样的节目不啻为选秀“业界”正式反思自我的讯号。
高调过后,低潮来袭
“无限风光在选秀”渐成昨日记忆,今天的选秀选手在演艺道路上的发展可算频遭尴尬。去年年底,就有第六代导演王光利拒绝2007年“好男儿(blog)”亚军乔任梁( 听歌 blog)为其新片《棒子老虎鸡》演唱主题曲一事。当时,王光利的理由是:“我只认好作品。”言下之意,选秀明星无作品立身。就在几天前,著名歌手郑钧( 听歌 blog)再度公开批评选秀出身的歌手,他认为:“‘选秀’只是商业上的成功,与音乐无关,很多艺人并不具备作为音乐偶像的素质。”
对此,尽管相当大一部分人不以为然或认为言过其实,但与此同时,更多人也开始真正关注:抢夺过荧屏无限“眼球”资源的选秀艺人,究竟该拿什么来让观众继续支持他们的发展?
天地很大,舞台很小
在《全家都来赛》的改版发布会上,“型秀”选手的签约公司、上腾娱乐总经理陈耀川(听歌)向记者坦言:“很多选秀出来的新人没有固定的舞台,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他们头上的明星光环会让他们渐渐迷失方向。”
专家解释,选秀明星是通过电视选秀节目造就的特有产物,他们距离职业艺人还有很大距离,一旦离开选秀节目的舞台,外面的天地并不如预想中的宽广。目前,观众除在不少无关痛痒的电视综艺节目中还能继续看到一些选秀明星充当各式嘉宾外,其他的艺术舞台几乎都吝于给他们“入场券”。
找寻自己,回归作品
事实上,许多选秀明星也都想努力摘掉自己头上“选秀出身”的帽子。以人气最高的“超女”李宇春( 听歌 blog)为例,当日也是借推出署名“演唱者李宇春”的单曲,来强调“我是歌手李宇春”的身份。
如此一来,新的尴尬出现了:作为选秀节目的既得利益者,选秀明星却必须通过急于摆脱自己的选秀出身,才能获得更大的表演舞台。这恐怕也是他们所在的经纪公司所未预料到的。对此,专家指出,单纯的“英雄不问出处”,也只是治标不治本。选秀明星要开拓舞台,还是要靠作品“开路”。只有过硬的作品,才能让他们真正实现从选秀明星到职业艺人的跨越,也能让他们的艺术生命不至于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