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七仙女”,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黄梅戏是安徽文化的一个名片。近日,“梅花奖”得主、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第四代“七仙女”扮演者袁媛和她的伙伴们在天蟾逸夫舞台献演《天仙配》,该剧以完整精炼的戏剧结构、紧凑动情的情节和兼具戏剧性、文学性的歌唱,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天仙配》是一出老戏,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经典剧目之一。故事源于董永遇仙的传说。宋元以后,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就在戏曲舞台上演出。黄梅戏《天仙配》以岳西高腔《槐荫记》为蓝本,对白唱词文白夹杂,听起来朗朗上口、活泼有趣。
《天仙配》与上海很有缘分。1954年,该剧在上海华东区戏曲观摩大会上大放异彩,斩获剧目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等多项荣誉。1955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将其拍成电影,由石挥执导,严凤英、王少舫主演,黄梅戏从此声名鹊起,成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而《天仙配》被誉为黄梅戏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经典剧目。
这次来沪演出的《天仙配》,阵容强大,12位演员中有6位国家一级演员。其中的第四代“七仙女”袁媛,经“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亚玲的传授,她的表演在遵循程式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性格化表演的新光彩。她除了认真传承老一辈的表演技巧,还在自我的深耕和创新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在一些细节上和情感爆发力上更用心。因为,在她看来,“在传承经典的同时,要跟着时代发展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表演手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去创新。注入个性与真情的舞台表演,能实现与观众的共情。我将学到的程式化表演掰开揉碎、消化梳理后,塑造出新的舞台形象,最终实现艺术上的破与立”。
虽然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但《天仙配》的传承中总是蕴含着创新。舞台上演绎的第三版《天仙配》,把六场戏压缩为五场,简化了董永和七仙女从财主家赎身、重获自由的过程,把更多的“戏”留给了他俩的二人世界,提升了这个古老的爱情故事的悲剧张力。七仙女从天上对穷苦忠厚的孝子董永一见钟情,下到凡间,化为村姑,嫁给董永,患难相扶,不离不弃。爱情的力量冲破了人神、天地的阻隔,充分展现了它的浪漫性。尽管,玉帝以“将董永碎尸万段”相威胁,逼迫七仙女不得不返回天庭,七仙女咬破手指写下血书:“来年春暖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这种人神纯真爱情的浪漫性,超越了环境惨烈的现实性,在不同历史时代都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共鸣,使这个传统剧目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和恒久的生命力。
又如,袁媛和董永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赵章伟专门设计了一场戏。在“分别”这场戏的开头,董永和七仙女在归家途中,到二人初遇的老槐树下歇脚,董永先用外衣的衣服袖子拂去石头上的灰尘,才让七仙女坐下,七仙女为董永细心地补衣裳。一个小小的动作的设计,突出了董永和七仙女的真挚感情。
所有的演员都沉浸在剧情和角色中,在演唱和念白上独具匠心,突出了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语言兼顾方言特色和幽默轻松的现代化表达。特别是,七仙女的姐姐们美妙的水袖、飘带的飞舞和整体又具个性化的表演场面,真是好听又好看。《天仙配》可能是一出最累女主的戏,七仙女几乎全剧都在台上,即便有个几分钟或者是几十秒钟下场,也是在侧台改妆。尤其是在尾声“七仙女上天”的演唱中,撕心裂肺的情感更加浓烈,体力消耗很大。
在传播方式上,今天的黄梅戏也正努力创新。例如,袁媛开辟了传统文化的“线上直播”演出业务,拍摄高质量戏剧短视频,把传统戏曲与新媒体有效结合。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4—2025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演员(剧目)名单,袁媛领衔主演的《天仙配》入选。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累计观看人次达到1100多万。观众是戏剧的真正评判者,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我高兴地听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代表作《天仙配》马上又要拍成电影了。相信通过电影的科技手段,这部脍炙人口的经典戏曲会散发出更美妙、更迷人、更永久的光彩和魅力!
责任编辑:
网址:第四代“七仙女”,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https://mxgxt.com/news/view/93837
相关内容
第四代“七仙女”,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作为“龙源小分队”的新鲜血液…
革命需要新鲜血液,更要文化青年
血液化作我的佳酿,而你,将步入我的狩猎场
《仙女和七董永》
男二身为元一宫顶级杀手,手染鲜血无数,却唯独对一女子呵护备至…
输液比吃药更有效吗?
女孩的鲜血不慎溅到白骨精脸上,竟意外让她重见光明
《四海重明》第十七集播出中
这就是董永和七仙女的婚后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