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特权与公共秩序冲突:从Loong9插队登机事件看社会规则的失衡
事件回顾:一场由“插队”引发的舆论风暴。2025年2月22日,深圳航空ZH9115航班在深圳宝安机场的登机流程中,因男团Loong9及其团队、粉丝的插队行为引发众怒。根据多名乘客描述,当晚20:50开始登机时,普通乘客已排成两队有序等待,但机场工作人员突然暂停检票,转而让男团成员、随行工作人员及粉丝优先登机,导致普通乘客长时间滞留,场面混乱。部分乘客当场质问工作人员:“明星就不用排队吗?”。
更令人震惊的是,男团成员在登机后,被目击在卫生间辱骂跟随的粉丝“真贱”,一边享受流量红利,一边贬低支持者,暴露出偶像行业“双面人”的畸形生态。事件经社交媒体发酵后,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直斥其“素质低下”“滥用特权”,而深圳航空的沉默态度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争议焦点:特权、规则与公共利益的撕裂
1. “明星特权”是否凌驾于公共规则之上?
事件中,Loong9成员及其团队购买的是经济舱,本应与普通乘客遵循相同的登机规则。然而,机场工作人员在未提前告知的情况下为其开辟“绿色通道”,本质上是将明星身份与公共资源挂钩,形成隐性的特权阶层。这种操作不仅违背了航空服务的基本公平原则,更传递出“流量即权力”的错误价值观。
2. 机场管理的失职与行业漏洞
深圳航空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备受诟病。其一,未对优先登机行为作出合理解释,导致乘客权益受损;其二,事后未及时回应投诉,暴露出危机处理能力的缺失。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航空公司为规避粉丝聚集风险而牺牲普通乘客体验,实质是将管理成本转嫁给公众,凸显行业对“明星经济”的畸形依赖。
3. 粉丝文化的失控与社会责任的缺位2
粉丝的狂热行为是此次事件的导火索。大量粉丝围堵登机口、强行插队拍照,既扰乱公共秩序,也折射出追星文化的极端化倾向。而Loong9组合在道歉声明中仅呼吁“理智追星”,却未对自身团队管理失责进行反思,被批评为“避重就轻”。
Loong9的道歉:诚意不足与公关策略的失效。
2月24日,Loong9组合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称插队行为是“为避免拥挤事故”而“与多方沟通确认”后的安排,并向受影响的乘客及相关部门致歉。然而,声明存在三大硬伤:
1.回避核心问题:未解释为何经济舱乘客能优先登机,亦未提及成员辱骂粉丝的争议;
2.责任转嫁:将责任归咎于“粉丝过多”,淡化自身团队的主动选择;
3.缺乏整改措施:仅泛泛提及“引以为鉴”,未提出具体改进方案。
这种“模板化”道歉未能平息舆论,反而被质疑为“危机公关的敷衍之作”。
Loong9插队事件不仅是一起明星失范案例,更是对社会规则执行力的拷问。当公共服务机构为流量让步、当偶像将粉丝视为“可消耗的资源”、当普通人的权益成为“维稳”的代价,我们亟需重建一个权利平等、规则至上的公共空间。唯有如此,“明星优先”的闹剧才不会成为下一个热搜的素材。
网址:明星特权与公共秩序冲突:从Loong9插队登机事件看社会规则的失衡 https://mxgxt.com/news/view/903922
相关内容
章若楠被推事件:公共场所秩序与粉丝文化之争Loong9官博发文回应插队登机争议!向同行旅客道歉
余承恩事件:明星特权背后的真相与反思
余承恩“真无语”事件:明星特权与粉丝经济的碰撞
门前勿停车?揭秘明星与公共秩序的微妙关系!
粉丝追星扰乱机场航班安全秩序,或被纳入失信人名单限乘飞机
《女星田曦薇涉交通违规事件:公众形象与社会责任的拷问》
法治视野中的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平衡关系
济南交警回应辅警与女司机冲突:程序无错
“追星”接机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多人被首都机场警方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