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柏林与巴黎:现代斯拉夫文化的空间流动

发布时间:2024-06-14 11:31

5月30日,华东师范大学首届现代斯拉夫与区域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人文楼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与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共同举办,旨在通过跨学科交流,深化对现代斯拉夫文化的理解与研究。会议主题是“上海、柏林与巴黎:现代斯拉夫文化的空间流动”,尝试从上海出发,绘制一幅自东向西的现代斯拉夫研究阶段性发展的文化地图。与会学者围绕“人物”“事件”与“区域”三个维度,深入探讨现代斯拉夫文化的区域国别结构,并就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国际关系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趋势展开互动。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第一场报告主要围绕斯拉夫文化传播的全球轨迹与文学研究的新路径展开。华东师范大学陈建华以“1980年代上海俄苏文学研究”为题,回顾了1980年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深入剖析了彼时上海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在俄苏文学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学术氛围及研究成果。报告凸显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学术界与俄国文学界的独特互动,聚焦于“上海”这个重要的文化空间,为理解俄国文学研究在中国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发展提供了微观视角。华东师范大学罗岗则围绕“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苏联化与去苏联化”的主题,宏观展示了1949年至1979年中国当代文学中民族主义传统与苏联影响的关系,并在全球化视野下剖析区域文化互动的复杂性。北京大学凌建侯的报告“作家文论与诗学探索——论‘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建设新路径”,提倡将作家文论视为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并探索其在中国学派建设中的新路径。报告指出文学理论对文学批评有隐性影响,并提出从英美“批评理论”转向“作家文论”的必要性,这一文学研究方法论层面的指向是中国学者在构建本土理论话语进程中的创新努力。华东师范大学胡学星作了题为“Notre Dame(巴黎圣母院)之于‘文明的孩子’曼德尔施塔姆”的报告,探讨了著名诗人曼德尔施塔姆与巴黎圣母院建筑美学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拓宽了斯拉夫文化研究的地理与美学边界,展现了俄国文学与西方文化符号间深层的文化对话。

在斯拉夫文化迁徙与学术“去殖民化”的方向上,华东师范大学万青松的报告“对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美国斯拉夫——欧亚研究“去殖民化”的观察”,强调了这一“去殖民化”进程旨在重新评估并改革现有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以解决历史上的不公正和不平等。该报告不仅触及了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焦点议题,也反映了学术领域对于重构历史叙事的迫切需求。与此相呼应,北京外国语大学巴尔干研究中心柏琳的报告“观念的困境:前南之地的精神跋涉”从作家的个体经验、思考出发,穿越前南斯拉夫复杂的文化边界,探讨了如何在后殖民理论框架下超越单一叙事,理解文化身份的多维性和流动性,这对于重建破碎的历史记忆和促进区域间相互理解具有深远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肖琦的报告“俄国知识分子在法国(1919—1939):科耶夫与康定斯基”,则致力于俄国知识分子的流散经验与跨文化对话研究。报告特别关注分别代表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派别的康定斯基和科耶夫,以俄国知识分子群体在海外的思想交锋,展示斯拉夫文化在异国他乡的再生与扩散。

第二场报告则主要围绕俄苏文学的跨国传播与相互影响,共同揭示俄国文学作为文化中介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多样面貌与深刻意义。华东师范大学田全金的报告“俄苏文学的翻译与中国现代文学概念的生成”,揭示了翻译活动作为文化逻辑与概念引入的桥梁作用,强调了其在跨文化语境下促进文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功能。上海师范大学杨健强的报告“《灰色马》序跋与1920年代中国的‘佐治式青年’”也从个案研究出发,强调了文学翻译在动荡时代对于凝聚共识的工具作用,两篇报告共同揭示了文学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动态过程及其深远的文化与社会影响。复旦大学李新梅的报告“俄罗斯—中国—法国:论俄侨诗人拉里萨·安黛森的诗歌创作”,揭示了安黛森作品中跨越俄罗斯、中国和法国的多元文化融合之美。以上报告都强调文学作品在传递情感与文化记忆方面所承载的普遍共鸣,同时也与会议主题“现代斯拉夫文化的空间流动”紧密相连。

上海师范大学夏天的报告“‘旅行文学’再思考——以西蒙诺夫1949的中国行为例”,展现了文学在记录、反思和构建文化身份方面的强大能力,也为理解现代斯拉夫文化的空间流动和跨文化交流增添了“旅行”这一新的维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陈豪的报告“从艺术到义理:美国早期托尔斯泰批评的流变”,则揭示了文化差异与观念变迁如何在国际文学批评中发挥作用,并强调要从思想观念的跨国界传播与融合开展现代斯拉夫跨学科研究和文化批评。

南京师范大学的郭靖媛围绕“德国学术‘科学化’的俄罗斯经验:从维谢洛夫斯基谈起”的主题,强调德国学术的科学化过程中的俄国文论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刘冠成的报告“19世纪俄国村社的被发现与文学再现”,则揭示了村社在俄国乃至欧洲历史中的巨大意义。两篇报告集中探讨了德国思想与俄国文学发展的对话机制与资源构成。

华东师范大学田洪敏的报告“‘剑桥现代俄罗斯文学史’书写:方法与观念”,通过追溯10—12世纪以及14—16世纪欧洲文化对古罗斯、俄罗斯的区域影响路径,补充强调了通过黑海流域,俄罗斯南部草原与欧洲文化的互动,揭示了俄罗斯文学传统的多元起源和发展脉络。

会议特设新书座谈环节,众多专家学者与《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作者柏琳聚焦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复杂历史脉络与多民族文化的交织,深入探讨“边界”概念在文化、政治、社会等层面上的意涵与影响,不仅加深了对南斯拉夫历史与文化的理解,也为跨文化交流与边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本次会议在2017年与2018年两届现代斯拉夫研究国际会议(主题分别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俄语文学”“移民学与斯拉夫学”)的基础上,围绕“现代斯拉夫文化的空间流动”的主题,从文学翻译与影响、文化外交、历史书写到跨学科的边界研究,全方位展现了斯拉夫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成为一种生动的、实践意义的、连接不同文化空间的历史与文学现象,呈现了斯拉夫文化自上海流转欧陆的地理迁徙示意图。这一系列会议还将继续举办,以上海为中心,深入强化对现代斯拉夫文化研究全球流动性的探讨,促进上海与世界重要斯拉夫学术研究机构的思想对话,为中国学者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

网址:上海、柏林与巴黎:现代斯拉夫文化的空间流动 https://mxgxt.com/news/view/8850

相关内容

上海嘉定艺术之光闪耀巴黎 助力中法文化交流
作家傅小敏:从巴黎出发,亲历艺术发生现场
海南黎锦:指尖传承古老黎族文化
​第八届画廊周北京开幕,用艺术联动798艺术区与北京文化地标
法媒:巴勒斯坦作家狱中获奖
(巴黎奥运会)中国创作的顾拜旦雕塑在巴黎展出
一周艺术人物|草间弥生“落户”伦敦,赵渭凉八十办展
宋思衡化身“海上钢琴师”,在北外滩上演游船音乐会
“国际青年文学共读”活动在法国巴黎举办
“兰亭·雅集”中国书法体验课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