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音乐人李凡:彩铃推动了音乐市场发展
自2003年彩玲传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被时尚人群所青睐。彩铃爱好者一方面通过彩铃显示自己的品味和爱好;一方面为打电话一方提供瞬间娱乐,两全其美。但是,彩铃背后有哪些商业链条?它与与音乐市场有何关联?在音乐市场不够规范的今天,彩铃又充当着怎样的角色?未来的彩铃市场又将如何?这也许是彩铃使用者更为关心的问题。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最早介入我国彩铃市场的资深音乐人、北京龙跃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凡。
彩铃:为别人服务的音乐
彩铃是在什么时候悄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的呢?据了解,彩铃在2002年由韩国首创,2003年引入我国,并在2003年7月份在全国几个省市开始试用,10月份正式商用。李凡介绍说,彩铃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不是为了自己,更多考虑的是别人——振铃是给自己听的,而彩铃是给别人听的。
彩铃有多种叫法,联通把它叫作炫铃,电信叫七彩铃音,移动叫它彩铃,其实准确的名称应该叫回铃音。李凡解释说,大家之所以都叫它彩铃,很大程度是因为移动最先使用。到目前为止,使用彩铃的人群一直是以年轻人为主,而且大多属于主动接受。据了解,在年龄偏大一点的中年人中,大多是为自己的孩子下载。其实,回铃音对于使用者本人来说没什么,因为自己听不到。回铃音的选用只代表个人的一种喜好。
李凡介绍说,彩铃的产业链包括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唱片公司或者版权人。运营商是指移动、联通、电讯,原来还有一个服务提供商叫SP,接下来是CT内容提供商,再往下就是唱片公司或者版权人。2007年以后12530移动把各省的彩铃集中在了四川的中国无线音乐基地,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SP被渐渐挤出市场,四川音乐基地直接与唱片公司或CT联手。据了解,SP在当时属中国独创,在日、韩等国的彩铃运营中是没有这一环节的,SP在这一产业链中有点像中间人的角色。
彩铃推动了音乐市场发展
李凡是在2003年底作为彩铃业第一人率先进入中国彩铃行业的。他介绍说,彩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音搞笑类,一类是歌曲类,包含歌曲和乐曲。李凡回忆说,最初他做这一行的时候,很多人对彩铃并不清楚,对每一个客户包括歌手、明星要授权时,都要对每个人进行详细解答,那时人们并不在意,当然更意识不到彩铃的市场前景。
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运作,彩铃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不仅得到广泛关注,而且使用者越来越多,不少歌手也因此得到实惠。2007年彩铃最火的时候,似乎不借助彩铃就推不红歌,像《全世界最伤心的人》、《狼爱上羊》、《老婆老婆我爱你》等红透大江南北的歌曲都是通过彩铃红火起来的。李凡说,彩铃的发展对音乐市场有着很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彩铃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推动了音乐市场的发展。
李凡说,2008年以后彩铃的发展受到影响,这与中国移动的政策不无关系。他解释说,彩铃大的概念应该叫做“无线音乐”,“无线音乐”包含彩铃、振铃和全曲下载三个分支,然而“无线音乐”又属网络范畴。在整个市场中,互联网如何收费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成为影响彩铃业发展的主因。
彩铃反映出流行音乐市场的动态
过去,一首歌火不火基本上是由唱片公司决定,但由于彩铃的冲击,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李凡强调,如今唱片收入降低是必然趋势。因为载体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比如最早的大薄膜唱片后来变成盒带,再由盒带变成CD,到了现在又由CD变成了腰间一个小小的MP3。实际上,我们的音乐市场正在向网络化方向发展,音乐产品正在走向无形化。
实际上,彩铃音质很差,但仍有很多人去不断下载,主要是人们觉得彩铃时尚、好玩。同时也能代表每一位使用者的审美趣味和欣赏心态。还有彩铃可以随着流行的改变而随时更换,操作便捷,选择随意,而且基本上反映出了流行音乐市场的动态及走势。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因彩铃制作技术门槛低,吸引了不少高校学生。有报道显示:北京九棵树附近就聚集了400余家彩铃、数字音乐工作室与录音棚,创作人员主要是周边高校的大学生。
李凡分析认为,从2003年开始到2006年中国的彩铃业实际上是一个泡沫期,现在正在渐渐回归正常,随着音乐无形化趋势的发展,彩铃业会渐渐成为唱片的一个发行主渠道。
网址:资深音乐人李凡:彩铃推动了音乐市场发展 https://mxgxt.com/news/view/770613
相关内容
“时代的狂,音乐的王”,移动视频彩铃“响我所爱”数字音乐行业发展模式 数字音乐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最炫酷财经视频彩铃来了!每经&咪咕音乐强强联手,携手共创移动融媒财经内容新生态
亚洲中文音乐大奖半决赛在穗举办,推动中文音乐创新发展
虾米音乐:重构产业价值链,做搅动音乐市场的鲶鱼!
音乐才女“斗转星移” 丁薇唱彩铃四重奏
【90后歌手】周深音乐推荐楼 音乐/综艺/资讯/讨论(随时更新)
探索“文旅融合”新场景,音乐节助推城市经济发展
环球音乐与腾讯音乐达成版权战略合作,共同拓展中国音乐市场
网易云音乐正加紧洽谈非独家版权合作 2021年在线音乐行业市场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