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的家学及士族生活

发布时间:2025-04-27 22:32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因为其书法上卓越的成就,被后世称为“二王”。书法作为家学,为王羲之和王献之获得显赫声名奠定了基础。同样,书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士族闲适雅致的生活。

    师从与家学

  按大多数史学家比较认同的研究,王羲之生于303年,卒于361年。王羲之出身于声势显赫的琅琊(今属山东临沂)王氏家族。父亲王旷做过淮南等地太守,父辈中多人地位显赫,官至太傅,拜丞相。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世称“王右军”。

  王羲之能在书法上取得巨大的成绩,与他的启蒙老师——卫夫人有很大的关系。卫夫人出生于当地极有名望的家族:河东卫氏(今山西夏县)。卫氏家族是书法世家,卫夫人自小受家族影响,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之一。关于卫夫人教王羲之学书法一事,史书和后人的诗词都有明确的记载。刘宋(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时期的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记载:“晋中书院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王逸少就是王羲之。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作中,有一句“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便是化用的卫夫人教王羲之书法的典故。但是,关于卫夫人因为何故去教王羲之书法,又是哪一年去教他等细节,没有详实的史料记载。

  琅琊王氏本身也是书法世家,在王羲之取得盛誉之前,其大部分成员在书法上都有较高的造诣,其中王羲之叔父王廙(276-322年)的书法成就最高,“能章楷,谨传钟法”(羊欣《采古今能书人名》)。南朝王僧虔的《论书》称:“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明帝师,书为右军法。”南朝廙肩吾在《书品》中称:“王廙为右军之师”。

  在王羲之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还衍生出不少逸闻趣事,最著名的就是墨池的典故。据传卫夫人在教王羲之书法时,曾以“草圣”张芝在练书法时把池塘的水都染黑了为例,鼓励王羲之刻苦练字,后来王羲之也将自家门前池塘的水洗黑了。

    “东床快婿”

  实际上,在王羲之年轻时,声名远播并不是因为书法,而是因为其身上浓厚的东晋文人所常有的从容与洒脱。如今人们常说的典故“东床快婿”,其“主角”就是青年时期的王羲之。

  当时的太傅郗鉴在建康时听说琅邪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就派门生送信给丞相王导(王羲之的伯父),想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挑选女婿,王导让送信的门生去自家的东厢房随便选择。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值得称赞,他们听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只有一个青年在床上露出肚皮,神色自若,好像漠不关心似的。”郗鉴听后说:“这人真是好女婿!” 

  郗鉴来到王氏府上,见那个年轻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这个年轻人就是王羲之,“东床快婿”说法由此而来。这件事在《世说新语》及《晋书·王羲之传》里皆有记载。

  随着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声誉开始广为人知。《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了他爱鹅的故事。山中有位老妇人养了一只鹅,叫声特别动听。王羲之特别想买,可是妇人不卖。有一天他带着朋友去看那只鹅,谁知老妇人听说王羲之要来,赶快将鹅杀了做成佳肴等待他们一行人。王羲之知道后觉得因为自己而导致所爱之鹅被杀,惋惜后悔了很久。

  后来,王羲之为了喜欢的鹅,还给鹅主人山阴道士抄了整整一篇道德经。

  传记里还记载了王羲之富有同情心的故事,他看见一位老婆婆卖扇子,生意惨淡,便在每把竹扇上写了五个字,结果扇子被一抢而空。

  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名士会于会稽山兰亭,欣赏山水,流觞赋诗。最后成诗三十七首,编成了《兰亭集》。在微醺中,王羲之挥毫而就,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父子同赴兰亭诗会

  《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有七子,知名者五人。”根据《兰亭集》的全部37篇诗作可发现,当年有41人参加诗会。王羲之的儿子中,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徽之皆有诗作,而在“已上一十六人,诗不成,罚酒三巨觥”的名单中有王献之的名字,由此可见,9岁的王献之也参加了诗会,不过未能留下诗作。

  七子中,在书法上,真正与王羲之齐名的是王献之。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做官至中书令,所以史书中有时也称其为“王大令”。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很高,行、楷、草、隶都十分擅长。沈尹默在《二王书法管窥》中说:“大王内擫,小王外拓。大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

  作为一代“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身上所发生的故事也多少有些与众不同。王献之小时即开始学习书法,有一次在练书法时,王羲之暗暗从后掣其笔,未能掣动,王羲之赞叹说:“此儿后当复有磊名”。长大后,王献之有一次在壁上书写方丈大字,观者数百人,王羲之“甚以为能”。

  王献之不仅工书法,亦善丹青。东晋权臣桓温,曾让王献之在桓温的扇上题字,王献之的笔墨误落在扇子上面,他就在墨的附近,画了一头杂色母牛,体神甚为生动。这也是“笔误作牛”典故的由来。

  (《北京晚报》10.20 刘昕)

网址:“二王”的家学及士族生活 https://mxgxt.com/news/view/872491

相关内容

杨贵妃及其家族的奢靡生活
嘉兴名门望族之沈曾植家族的血脉姻亲,及其与秀水诗派的渊源
“香圣”及“宋式生活美学”
杨福泉:让文学助力纳西族社会生活 ——促进纳西族文学创作繁荣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赌王何鸿燊家族分产风波和解 17子女豪宅生活家居照
“澳门赌王”何鸿燊的子女以及曾经的香港四大家族之首的何东家族
求法兰克王国墨洛温及克洛维王朝家族谱系!
“赌王”何鸿燊逝世!一文看懂一代“赌王”的家族关系及5000亿商业版图「图」
牛弘研究——隋唐士族文学个案研究
王中军大儿子王夫也一家的幸福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