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广西柳州做了什么事?老百姓为他建祠堂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
柳宗元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被贬到湖南永州整整10年后。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被改贬为柳州刺史。当年6月27日,柳宗元到达柳州。那时的柳州,古树参天,杂草丛生,到处都有毒蛇猛兽。正如柳宗元在《寄韦珩》一诗里所说的,“阴森野葛交蔽日,悬蛇结虺如蒲萄”。瘴气盛行,严重地危害着老百姓的生命。因而,中原人士都把柳州视为畏途。朝廷也往往把一些所谓犯了大罪的官吏贬谪到柳州。
柳州虽然偏僻,但却居住着勤劳淳朴的壮族同胞。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又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压迫,他们的生活极端贫困。由于连年战乱,柳州“典贴良人男女作奴婢驱使”的现象十分严重。柳宗元决心废除这种非常残酷的剥削制度,制订了一项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奴婢的人,都可以按照时间计算奴婢应得的工钱,如果应得的工钱已达到所欠债务的数目时,就可以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这项革新措施一经实行,立即得到了当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还被“桂管观察使”裴行立推广到柳州附近的其他州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有数以千计的奴婢得到释放。
柳宗元
针对柳州百姓迷信落后的风俗习惯,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和算卦先生到处骗人,又通过发展文化卫生事业来破除迷信落后的不良风俗,还兴办学堂,把已经废弃了多年的“府学”重新修复起来;针对柳州街道脏、乱、差,柳宗元动员当地的老百姓一齐动手,重新修筑城墙,使“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他还亲自栽种仙灵毗(即淫羊藿)、木槲花等中草药,自采、自晒、自制,研究它们的效用,并写了《种仙灵毗》一诗,用以宣传这种草药对治疗脚病的神奇疗效。他还结合自己治病的切身体验,宣传推广《治疗疮方》、《治霍乱盐汤方》等民间验方,还教老百姓练习华佗传下来的古式保健操“五禽戏”。
当时柳州百姓吃水用水困难,人们天天带着水罐到柳江取水。柳江河岸又高又陡,特别是天旱时水位降低,取水要跑很远的路,而雨天路滑,上下更困难。由于迷信思想的影响,老百姓不敢动土打井。柳宗元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在到柳州后的第二年的三月初,用公款组织人力挖掘了几口水井。至今,柳州民间还流传着“三川九漏(井)”传说,那是关于柳宗元在柳州打井的故事。柳宗元积极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荒地,那些开垦出来的荒地,有的开成菜地,有的辟为水田,有的种上树木和竹子。仅大云寺一处就种上了“竹三万竿”,开垦菜地“百畦”,规模相当大。柳宗元十分重视植树造林,曾经亲自在柳江边上栽种柳树,大力推行“柳州植柳”。柳宗元还积极发展与外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修造新船,发展交通事业,从而大大改变了柳州落后闭塞的状态。
柳宗元纪念馆位于广西柳州市柳侯公园内,主要由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组成。柳侯祠原名罗池庙,于公元822年始建。1995年12月,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柳侯祠正门门额上“柳侯祠”由郭沫若所题,门柱上的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根据唐代文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一文集炼而成,表达了柳州人对柳宗元的思念之情。
柳宗元纪念馆
网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广西柳州做了什么事?老百姓为他建祠堂 https://mxgxt.com/news/view/869809
相关内容
民族歌剧《柳柳州》在京首演 展现柳宗元风雨人生路柳宗元与吕洞宾的家世渊源
民族歌剧《柳柳州》在京首演 艺术呈现柳宗元精神世界
柳宗元一首五绝,全诗仅用一个“雪”字,就描绘出了天寒地冻之象
柳宗元:一首诗绝唱千古,老实本分、不会装傻的人,往往最吃亏
百家姓之1——赵姓,起源·迁徙·家训·名人故事
唐宋八大家的关系图
柳宗元与刘禹锡:半世飘零两知己|人物
这个“文献名邦”的由来,和仓山这座宗祠有关系
广西柳州与网红品牌深度合作:李子柒将在柳州建螺蛳粉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