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为工作痛苦,就问问自己这3个问题
内容来源: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帆书 原樊登读书(readingclub_btfx),笔记侠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授权。
责编|若风排版| 五月
第8317篇深度好文:2830字 | 6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知乎上有人提问:“你在什么时候不想工作?”
高赞回答:“无时无刻。”
不知何时起,“工作”似乎成了一个令人嫌恶的贬义词。
我们焦虑周一,讨厌上班,抗拒职场,将痛苦与之划上等号,尤其是假期刚刚结束后的几日。
但其实,很多时候让我们不快乐的,不是繁重的工作,而是偏差的认知。
就像一行禅师在《与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开篇所写:
我们如何生活以及是否持有正念,这决定我们创造多少平和与喜悦。
所以,如果你也为工作痛苦,不妨先问问自己这3个问题。
一、工作压力,真的一无是处吗?
之前,90多岁的历史学家许倬云老师现身知乎开学演讲短片。
聊起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时,他忍不住感慨:
工作,其实就是在雕塑自己。
深以为然。工作中的困难挫折,是凿在我们身上的刀,也是让我们成长的路。
看过这样一则分享:
有段时间,网友所在公司业务转型,她和同事因此被分到了新项目组。
陌生的专业知识,繁重的工作任务,频繁的方向调整,还有一位极其严苛的上司。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她不堪重负。
于是,她果断裸辞,哪怕领导多番劝说,承诺只要破荒就能好转,依然坚持离开。
不用工作的头几天,她觉得神清气爽,内心暗喜。
可日子久了,她发现由于市场不好,想找份差不多的工作,都难上加难。
最后,她不得已去了一家小公司,做着底层的活儿,赚着微薄的薪水。
而当初和她一起调岗的同事,大都成了新部门骨干,有的还因成功转型,拿到了大厂机会。
一档综艺节目中,撒贝宁聊起职场压力带来的“焦虑”,他坦言:
如果有一天我不焦虑了,那我做节目肯定就没有动力了。
的确,压力不光带来痛苦,也可以成为突破自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导演李安在成名前,经历了6年寂寂无名的生活。
因为没有硬气的的作品,那段日子里,他被人骂作废柴,讽刺为“软饭男”。
然而,他并未被流言压垮,而是大量阅片,阅读,写剧本,并在此期间,打磨出多部经典作品。
一行禅师说:
如果我们懂得调御情绪,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就可以减轻压力,工作也会变得更加令人喜悦。
一个人的心态,可以决定工作压力的好坏。
把压力当负担,生气埋怨,消极逃避,最终必然一事无成。
视压力为动力,坦然面对,积极自燃,才能获得长足进步。
二、区分上下班,就能感到快乐吗?
在豆瓣上,有个叫#上下班割裂人生#的话题,参与者会发布一组对比照,上班蓬头垢面,下班潇洒自如。
和他们一样,许多人都将工作视为“出卖”自由,于是期待着下班以后,补偿自己的牺牲。
然而,这种断崖式的“社畜”心态,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一行禅师说:
我们总是习惯把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区分开来。
而正是这样的思维方式降低了我们在工作中获得喜悦与成功的可能性。
把上班当包袱的人,终有一天,会倒在情绪之下。
大学毕业后,有位室友入职了一家不错的公司。
周围人对她无比羡慕,她却不以为然,将工作视为迫于现实的妥协。
她会将大把的精力,放在熬夜刷剧上。平时在工位上,常常瞌睡连天。
她会在下班时,早早招呼大家商量逛街计划。可对于上班,却是能晚则晚。
她会应付差事,并和我们调侃:“差不多得了。工作而已。别给自己人为添加负担。”
然后,半年多后,她渐渐不再活跃了。
因为她发现:室友们一个个融入了职场,并发展得越来越好,只有她像小丑一样,无所事事。
而且由于态度消极,上司对她渐渐冷待,虽是正式员工,混得还不如实习生有存在感。
她和我后悔:本以为可以藏着那些小心思,得过且过。
殊不知,曾经的种种,都被公司看在眼里。事到如今,只能自食其果。
一行禅师说:
不要把时间分割成我的时间和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比你在其他地方度过的时间更加令人不快,这没有道理。
有了工作,我们才能安身立命,孝顺父母,有钱养娃,才有机会感受世间美好。
这一切,本就是活着的全部意义。
而当看透了这点,我们便会清醒:让我们痛苦的,也许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敷衍塞责,消极暗示的抵触心理。
三、你是在尽力工作,还是尽心工作?
想起在网上刷到的一条爆火视频:
一位男子坐在纽约地铁里,介绍着自己学到的新词——“Quiet Quitting”(精神离职)。
他说:“它是指你并没有辞职,但是放弃了超越自我。不再为工作拼尽全力。”
说白了,这就是所谓的“摆烂”心理。
许多人埋怨现实的不公,职场的残忍,所以拿出一副心灰意冷的咸鱼姿态。
殊不知,之所以被工作完虐,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尽力,并未尽心。
尽力,是始终将工作放在对立面。付诸时间,关注结果,但不享受过程。
而尽心,是真正投入到工作当中,保持正念,从每一件小事中获得成长。
一行禅师在梅村时,要欢迎各地访客,举无数办禅修活动,忙得不可开交。
但他会积极面对每件事,哪怕是种地,打扫,做饭,洗盘子……并每时每刻感受自由、喜悦和手足情谊。
他说:
如果时刻保持觉知,做任何事都持守正念,那么我们的工作就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与他人和谐相处,以及培养理解与慈悲的理想。
事实上,只要尽心对待,每一件微小的工作,都可以成为难得的修行。
分享书中几点修习建议:
苏醒:清晨醒来,觉知自己,感恩拥有接下来的24小时。
立愿:梳理自己一天的期望,并导向正念,做出积极规划。
出门:觉知上班路上的一切,感受清新的空气,明媚的蓝天。
专注:全然专注于手头的事情,忘记其他所有焦虑,烦闷。
转念:修习正确的职业观,把老板,上级,同事,下属,看作是盟友而非敌人。
冲突:和同事发生矛盾时,积极沟通解决,从一次次磨合中,获得与情绪抵抗的能力。
休息:适当休息,察觉呼吸,还可以配合一些放松训练。
稻盛和夫有句话:应该消除“工作”和“自己”之间的距离,要悟到“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做好每件平凡的小事,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不平凡。
四、写在最后
美国首位佛学博士——麦克·罗奇格西,在钻研了25年佛法后,被老师鼓励回国做生意。
他对此不解,因为自己仍想留在佛寺,加深修行。
老师却坦言:
虽然寺院是学习佛法智能的理想场所,但忙碌的美国办公室才是真正的生活,也是检验你这些年学习成果的最佳实验室。
一行禅师说:“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把它当作一场修行。”
如果你不想痛苦地工作,那你就要调整心态,躬身入局。
如果你想让人生的每一刻都不虚度,那就要赋予工作积极的意义。
职场即道场,琐事皆试炼。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即便你我卑微平凡,终能修得人生的圆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责任编辑:
网址:如果你正在为工作痛苦,就问问自己这3个问题 https://mxgxt.com/news/view/8627
相关内容
陈春花:焦虑时 问自己四个问题别再问我这个问题了
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没有《把自己活明白》
一个人情绪出了问题,是因为不会发脾气
金惟纯: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没有把自己活明白
当你足够优秀,所谓的社交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破情关破到最后,你会发现问题的核心:与男人无关,与这一点有关
龙吟师傅:你是不是也是这三方面出问题了,导致自己倒霉?
人生,就是一场解决问题的游戏
高层次的人,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