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不杀朱祁镇,是因为他善良吗?朱祁镇被幽禁7年为何能复辟
1449年的时候,23岁的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带着50万大军的主力去打仗,结果在土木堡这个地方,被一个叫也先的人带着的2万瓦剌军给打得惨败,差不多全军覆没了。就连皇帝朱祁镇自己,也被瓦剌军给抓走了。
听说这事儿,明朝那边乱套了。从朱元璋建国到现在,63年了,一直都是明军追着蒙古人满地跑,啥时候明朝吃过这么大的亏啊?朝廷里面乱成了一锅粥。
在没有领头羊的情况下,大臣们,特别是于谦,站出来请皇太后出面,提议让郕王朱祁钰来当皇帝。孙太后想了想,觉得可行,但她也给自己留了个后路。她先是立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做太子,然后才正式让朱祁钰登上皇位。
这事儿挺关键的,它清楚地说明了朱祁镇才是真正的皇帝,而朱祁钰只是临时顶替一下。
朱祁镇是孙太后亲生的娃,他还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大儿子。朱见深呢,又是朱祁镇的大儿子。在明朝,一直有个规矩,就是老大继承皇位,这个规矩从朱元璋那时候就开始了。朱标没了之后,朱元璋没选别的儿子,而是立了朱允炆做皇太孙,这就是说的那个老大继承皇位的规矩。
按理说,朱祁钰当上皇帝这事儿,真是挺意外的。他哥朱祁镇在土木堡一战,把大明的精兵强将都给打没了,这才轮到他捡了个便宜。孙太后原本的打算,就是让朱祁钰临时顶替一下皇帝的位置,等朱祁钰不在了,再由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来当皇帝,这样一来,皇位还是在朱祁镇他们那一脉手里。
那会儿,谁也没想到朱祁镇能从瓦剌人那边逃回来。也先原本盘算着,用朱祁镇当把钥匙,打开明朝北边的大门,可没想到接连碰壁。朱祁镇没派上用场,也先就觉得他没价值了,干脆把他给送回了明朝。这一来,明朝历史上就出了件最让人无语的事儿。
朱祁钰心里头其实一直打定主意,不想让朱祁镇回来。毕竟,他费了好大劲才坐上这皇位,万一朱祁镇回来了,他的皇位可就坐不稳了。于谦呢,是一个劲儿地劝朱祁钰,跟他说:
大局已定,没别的办法了,看来得赶紧去接应才是。要是他们真耍诈,咱们也有话说。
皇位已经板上钉钉,不会再变了。按理说,咱们得赶紧把他迎回来。要是他真在背后搞什么鬼,到时候我也有理可说。
朱祁钰一直特别瞧得上于谦,对于谦的话,他大都是照单全收。当朱祁钰听到于谦那么讲后,他就没再吭声了,紧接着,朱祁镇就被接回了北京。
朱祁镇和朱祁钰碰头那会儿,两人就开始装模作样了。朱祁钰赶紧上前迎接朱祁镇,朱祁镇也赶紧回礼,俩兄弟抱在一块儿,眼泪哗哗地流,你推我让的好一阵子。
最后,朱祁钰把朱祁镇尊为了太上皇。他们俩虽然是亲兄弟,但地位却不一样,一个是坐在皇位上的皇帝,另一个则是被尊为太上皇。这里得说清楚,太上皇不一定是皇帝的爹,有时候也可能是皇帝的哥哥。
说心里话,朱祁钰压根儿就不盼着朱祁镇回来。朱祁镇心里头虽然还惦记着那把龙椅,想再当回皇上,但看看眼下的情形,他也只能老老实实、低眉顺眼地过日子了。
朱祁钰对朱祁镇心里头防备得很,直接把他关在南宫里头,门锁得死死的,还特意灌了铅,吃的喝的都是通过一个小洞递进去,他下了死命令,谁都不能靠近南宫半步。
没多久,朱祁钰就把朱见深从太子位置上给撤了下来,让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当上了太子。不过,朱见济这个太子没做多久,也就一年多吧,就因病离世了。
现在的朱祁钰完全可以对朱祁镇下手,那他为啥没这么做呢?
有三个主要的因素:第一,是因为某些特定的条件或情况。第二,还有另外一些背后的推动力量。第三,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存在着相关的因素在起作用。
要是没啥合适的理由或者原因就是不行。
其实吧,朱祁钰心里一直琢磨着要除掉朱祁镇。等朱祁镇被关起来后,朱祁钰就打算利用那个金刀案子来搞掉朱祁镇。
说起来金刀那事儿,其实没啥大不了的。朱祁镇做了十多年的皇上,宫里上上下下都跟他挺熟的。有那么一个太监叫阮浪,他过生日那天,因为平时伺候朱祁镇特别尽心尽力,朱祁镇心里一高兴,觉得这人挺对自己胃口的,就随手把自己用过的金刀赏给了阮浪。
这其实不算啥大事儿,但却扯出了一桩案子。阮浪手下有个宦官,名叫王瑶,他瞅见阮浪手里的那把金刀,特别喜欢,阮浪一高兴,就直接送给了王瑶。
王遥和锦衣卫的头儿卢忠挺合得来的,两人老是一块儿吃饭喝酒。后来卢忠听说王遥手里有太上皇朱祁镇送的一把金刀,心里头那个嫉妒啊,就偷偷把王遥的金刀给摸走了。接着,他还跑到朝廷上告密,说太上皇跟阮浪、王遥他们串通好了,想要重新夺回皇位。
卢忠这么一讲,事儿就闹大了。朱祁钰心里一直琢磨着怎么除掉朱祁镇,可就是没抓着把柄,总不能平白无故地对太上皇下手,得找个罪名才行。这不,机会撞上门来了,朱祁钰立马吩咐相关的衙门去办这个案子。
他们放任手下官员对阮浪和王瑶严刑拷打,想方设法要把朱祁镇也扯进来,好找个借口除掉他。可没想到,阮浪和王瑶这两个太监骨头硬得很,就是不肯说跟朱祁镇有任何瓜葛。
事情越闹越烈之后,卢忠心里开始发憷,他就琢磨着去找个人给自己占卜一下,好找个法子脱身。他找的这个占卜的不是普通人,而是石亨府里的高手仝寅。仝寅给卢忠占卜了一番,结果是个大凶之兆。卢忠一听,吓得不行,赶紧把前因后果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仝寅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就把卢忠给打发走了。卢忠一看情况不妙,就开始装起疯癫来,想要混过去。可是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朱祁钰一直没办法对朱祁镇动手。于是,他就把王瑶给害了,而阮浪呢,最后是在牢里咽了气。
金刀风波过后,朱祁钰手头还是没抓着朱祁镇的把柄,这样一来,他也就没法对朱祁镇动手了。
孙老太太现在还健在呢。
孙太后是朱祁镇的亲生母亲,同时,她也是朱祁钰在名义上的正牌母后。朱祁钰之所以能够坐上皇位,是因为孙太后点了头。后来,当朱祁钰想要把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从太子位置上拉下来时,孙太后也没出声反对。
就算朱祁钰把朱祁镇关在了南宫里,孙太后也没出面阻拦,像她这样明事理的人真的挺少见的。不过,要是朱祁钰打算要了朱祁镇的命,那孙太后肯定是不会点头答应的。
朱祁钰虽然是皇上,但想要除掉朱祁镇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主要是因为孙太后还在人世,她肯定会站出来阻拦朱祁钰的。
3、于谦他也持反对意见。
《明史里关于于谦的故事》:皇上特别信任于谦,他说啥皇上都听。有次皇上派人去真定、河间找野菜,还让人在直沽晒鱼干,于谦一句话就给拦下了。要用人的时候,皇上必定先问问于谦的意见。于谦呢,有啥说啥,一点也不藏着掖着,也不怕得罪人。这样一来,那些干不好活的人都恨他,那些本事不如他的也常嫉妒他。刚打完仗那会儿,都御史罗通就告发于谦,说他报的战功有假。御史顾躭也说于谦太独断,想让六部的大事都得和内阁一起商量着办。于谦就拿祖宗的规矩反驳他们,户部尚书金濂也上书帮着说话,但那些说闲话的人还是不停挑刺。御史们好多次都想找于谦的麻烦,好在景帝力排众议,继续重用他,让他能放手去做事。
朱祁钰之前让人去真定和河间挖野菜,还跑到直沽去做鱼干,但后来于谦说别这样做了,朱祁钰就听话地停了。每当朱祁钰想提拔人时,他都会先问问于谦的看法,于谦点头了,他才会真的去用那个人。
于谦这人特别实在,有啥说啥,不绕弯子,所以容易惹到别人。他当上了兵部尚书后,还爱管六部的闲事。老有人跑到朱祁钰那儿告于谦的状,但朱祁钰每次都不听那些人的话,反而更加相信于谦了。
于谦是那场守护北京的大战里的英雄,他可以说是重新稳固了大明的江山。他这个人特别正直,满心满眼都是国家。早先时候,于谦劝朱祁钰把朱祁镇接回来,朱祁钰也听了他的。要是朱祁钰没缘由地想要害朱祁镇,那于谦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于谦不点头,朱祁钰就很难对朱祁镇下手,除非他能拿出朱祁镇非杀不可的真凭实据,但遗憾的是,这样的证据并不存在。
讲真,朱祁钰在各方面都比朱祁镇要强。要是他能多活些年头,有个儿子传宗接代,明朝说不定能更加昌盛。但可惜啊,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早逝,他后来就没了后代。而且,朱祁钰的皇后也离他而去了。
要是朱祁钰还活着,那于谦可能就不会遭到不幸。但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历史它不会改变,没多久,历史的走向就来了个大转弯。
朱祁镇被关起来的那七年里,朱祁钰呢,身体又不行了,关键是还没个儿子来继承皇位。反过来看看,朱祁镇还活着,他的儿子朱见深也活着,孙太后也是健健康康的。这么一看,朱祁钰真是点儿背,啥好运都没摊上,反观朱祁镇,那真是运气爆棚啊。
到了这个地步,大明王朝真的挺悬的,又碰到了没有皇帝管事的局面。朱祁钰到了晚年,已经没法好好处理国家大事了,这样一来,朝廷里那些有想法的人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石亨、徐有贞还有那个太监曹吉祥,心里都盘算着要立大功,所以他们打算支持朱祁镇重新坐上皇位。要是这事儿成了,那他们可就是大大的功臣了。他们全都把希望寄托在朱祁镇身上,指望着他能带他们飞黄腾达。
那时候,宫里头流传着一个消息,说是有人撺掇朱祁钰,想让他的堂兄弟襄王朱瞻墡的大儿子朱祁镛当太子。石亨、徐有贞和曹吉祥这三个人,为了赶在这事儿前头,就一块儿搞了个大动作,发动了夺门之变。
那三个人先搞定了孙太后,让她站在他们那边。接着,他们带着一队人马冲进了南宫,把朱祁镇给救了出来,还劝他重新当皇帝。大家伙儿一合计,就把朱祁镇扶上了龙椅。那些朝廷大臣们看得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咋回事。这时候,石亨他们几个就站出来宣布,说太上皇又回来啦!朱祁钰听到这个消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很可能是朱祁镇下的手,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这些人也绝不会想让朱祁钰继续活着,不然他们心里肯定不踏实。像于谦那样忠心耿耿的大臣都被杀了,朱祁钰就更别提了。朱祁钰去世的时候,才三十岁呢。
朱祁钰为啥没成功,其实不是他本事不够,主要是身子骨不争气,自己老生病,还没个儿子继承皇位,这真的是运气不佳。反观朱祁镇,虽然能力上差点意思,但他寿命长啊,还有儿子,加上那些有野心的大臣们推他上位,复辟就成功了。这家伙也算是历史上最离奇的皇帝之一了,被敌人抓走之后,居然还能再回来当皇帝,这事儿谁能想得到呢。
网址:朱祁钰不杀朱祁镇,是因为他善良吗?朱祁镇被幽禁7年为何能复辟 https://mxgxt.com/news/view/855286
相关内容
聊聊朱瞻基的两个皇帝儿子: 朱祁镇和朱祁钰朱祁钰迎接朱祁镇回朝,这对兄弟真是相互“谦让”,张艺兴 李昕亮 张艺兴
于谦拥立朱祁钰的背后:权力斗争与政治智慧
张艺兴真我演绎朱祁镇
确实,朱祁镇这段话喊出了朱家子孙的气质
朱祁镇决意御驾亲征,于谦当朝怒怼
朱祁镇瓦剌留学之心不了抵挡太后孙若微为缓和母子关系决定成全他
忠臣于谦为什么被杀?在明英宗眼里他既不忠君,也不爱国
朱祁钰身上有朱瞻基的影子 扶大廈於將傾輓狂瀾於既倒
朱祁钰身上有着朱瞻基的影子,在大厦将倾、狂澜既倒之际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