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演员的库藏记忆
“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可能就是专栏作家。所以不要拿看文学作品的心态去看报道,也不要抱着看奥斯卡得奖电影的心态看电视剧。”台湾老戏骨李立群说的是自己为台湾《PAR表演艺术》杂志撰写专栏的经历。“专栏作家”李立群为这本杂志断断续续写了四年。这些文字后来汇成了一本书——《李立群的人生风景》,近日出版中文简体版。
在演讲和采访中,步入耳顺之年的李立群挂在嘴边的是一些意境苍凉的古诗,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用这些句子描绘自己16年来离乡背井,到大陆拍戏的孤单。也告诉人们,当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这位看遍人生风景的演员亦能够“让内心孤独的质地遇上了大自然而移情”。
不似讲话时的那份神采和表现欲,书中字里行间透出的是质朴甚至滞拙的气息,又绝不带半点糊弄、更无半分炫耀,而是一种平实地展现经历的方式,似是与友人促膝谈心。那是一种聪明人所写的“笨下来”的文章。
“如果赵本山和郭德纲老了之后有很多挂碍,而不是平和、自足的状态,那么他们就把自己的喜剧演砸了。”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李立群推崇的人生态度。也正是这些句子的意涵,把远离家人的孤寂暂时挡在门外。
绕不过的杨德昌
贵宾厅外放映着台湾导演杨德昌执导、李立群主演的《恐怖分子》。有人提到杨德昌,一下子打开了李立群的话匣子。
“现在看来,杨德昌是台湾唯一最有傲骨、最有才气、能够不拍自己传记性的电影,能够冷眼旁观别人,讲出别人故事的导演。”与此前来到上海的台湾知名文化人詹宏志一样,李立群也毫不吝惜地赞美杨德昌。
“只是他很难和演员沟通,如果可以克服这个障碍,他的电影一定能够飞起来。不光是他,很多非常优秀的导演很难和演员沟通。英雄不负责做人,自古皆然。”
杨德昌与李立群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他们和赖声川都是玩在一起的好伙伴。“那时候几位年轻的导演还没有很多戏可以拍,白天我们在一起射箭、闲聊、喝酒。晚上我再去走穴。”
身处掀起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核心人物周围,李立群却选择在夜总会、西餐馆走穴来经营自己的演艺技能。“那三年,我坐在别人摩托车后面,赶了2000多个场子。最多的一天赶了7个。”李立群说,之所以得到了金马奖影帝后仍旧选择这条道路,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能够锻炼自己的演技。“要别人在谈恋爱、吃牛排时定下神来看你的表演,这是真活儿。”
“电视剧是自来水”
1995年,李立群离开家人,只身来到大陆拍摄电视剧。得益于他那口流利的普通话,很快就在大陆电视剧圈子里站稳了脚跟。
与当年走穴的吃苦耐劳一样,拍着电视剧的李立群依旧劳碌、容易满足。他从来不挑戏、不等戏。各种缘由,除了为稻粱谋外,也是因为在他看来,“挑戏的演员是在保护自己的状态和形象,而同时也在拒绝成长。”
“电视剧就是自来水,不管你愿不愿意,打开水龙头就会用。但你也不能说它不重要。演电视演多了,你可能永远也上不去。好演员也很难做到演得精彩。”对电视剧行业多快好省的创作方式对演员带来的伤害,李立群有着自己的认识。
近些年,李立群每年都回台湾演舞台剧。对于一个常出演电视剧的演员,花上2到3个月的时间揣摩一个角色而只表演90分钟,是难得的精工细作。这样的过程在李立群看来是一种“回炉”,将自己与电视剧工作的惯性隔离,用一种演出的方式去滋养另一种演出。
“舞台剧和电影,是一种可以涂涂抹抹、去揣摩角色的艺术形式。舞台剧是有生命力的东西,是可以积累自己的情绪的。”
“表演是菜,人生是饭”
第一财经日报:你最近和赵本山、小沈阳合作电视剧《说书人》,能谈谈拍这部戏的经历吗?
李立群:先是拍了乔梁导演的《娘要嫁人》,和蒋雯丽他们演的。从大饥荒到“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初期,大陆这样跨度的戏最近不少,是不是我们已经到了需要集体回忆的时候?这个戏拍得很工整,蒋雯丽真的非常聪明,是双子座的代表,可以一心两用:一边看台词,一边看小说。
至于《说书人》,我和小沈阳也是第一次打交道。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感觉小沈阳真年轻,还有一种很干净、很质朴的感觉。印象很好,就是没读什么书。你们还别笑,书读得多的人不一定是好人。
虽然和赵本山认识一年了,但是合作演戏是第一次。他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可以随时改剧本,知道这个戏可以改动的地方在哪里。他们都有那种江湖艺人非常厚重的底子,那其实是我非常欣赏的东西。
日报:书中写了你演戏的一些感受。扮演过那么多角色,平时如何进行知识和情感上的积累?
李立群:这本书在台湾的名字就叫《一个演员的库藏记忆》。但是大陆叫《李立群的人生风景》。表演是菜,人生是饭,不是以谈表演为主,而是从生活开始说起,带到了表演。
其实我没有刻意专门为了积累去做一些什么事,有也只是为了具体的某一部戏。
任何人都是一样,演员和别的工种也是一样。没有什么好特别去准备的。我练过相声、练过武术,为什么不停留于相声演员呢?当我去丰富角色的时候,不一定要都做过,就好像你演杀人犯不一定要杀过人。你也不必每天捧着一本书来看。我的看法是,如果你的心在表演上,什么经验只要知道了,能用上的都用上。当你的心在表演上的时候,“如何”这两个字就解决了。如果你心不在表演上,任何事情和表演就没有关系了。
日报:1995年独自来大陆拍戏,多年来和家人聚少离多,是不是会在内心有抱怨?
李立群:不敢抱怨,这是一种命。这两年一直和老婆通电话,一直觉得这几年就这样过来了。每年相聚的时间那么少。从一年三四个月回不了家,到五六个月回不了家,电话是天天都通。这种遗憾恐怕是一辈子也弥补不了了。不过,时间久了,感觉到离乡背井的经验也可以有好的方面,不要只往坏的方面想。小事情也会让人快乐开心。
网址:一个演员的库藏记忆 https://mxgxt.com/news/view/823385
相关内容
每个人心底都藏着一段独一无二的青春记忆…传奇吴孟达,演艺生涯的珍藏与永恒记忆
小时候的记忆“藏”哪儿了
“那我呢,我的记忆藏在哪”
喜欢一个人藏不住,外婆记忆不好,却每次都夸时宜
84岁传奇男演员病逝,留给我们永恒的舞台记忆
崔大笨:《初恋记忆》深情演绎,观众掌声如潮,回忆杀席卷全网
文化记忆 如何留存?
那个男人的记忆法
库里被称为史上最佳体系球员 一哥怒怼记者为前队友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