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场演出,在开票两三天就销售一空,是什么样的演出能够如此火爆?答案就是3月18日-20日于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上演的《松竹大歌舞伎》。是的,不靠明星应援,不靠出位话题,一门“匠人精神”的日本传统艺能,就这样成为了北京演出市场中“一票难求”的传说。
那么,到底这场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主办的歌舞伎盛典,演出了什么呢?
《松竹大歌舞伎》
狐狸精英雄救美
《义经千本樱》原是13折的大戏,如果演出全本,估计需要两天。这次演出的《义经千本樱·鸟居前》,是全本中的第四折。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日本镰仓幕府时代,其年代大体相当于中国的南宋、元。主人公源义经,是镰仓幕府的开创者源赖朝的弟弟,他虽无谋反之心,却为兄长所提防、迫害,最后只得逃亡。逃亡路上他们来到京都伏见稻荷大社(位于京都伏见的农业神社)门口的鸟居(日式牌坊)前,在此发生了这一折的故事:义经的爱妾阿静本欲随义经同行,被劝下后留在鸟居前,未想到被随后赶来追讨义经的兵士发现。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义经的亲信佐藤忠信突然“出现”,英雄救美。
《义经千本樱·鸟居前》
在这一折的临近结尾处,饰演佐藤忠信的演员一段“狐狸六方”表演,可谓技惊四座。只见一身红色扮相的他,一边随着音乐踏步向前,一边手足向各个方向夸张摆动,英姿飒爽,引得观众席中掌声阵阵。“六方”是歌舞伎“生”行中“荒事”的一种身段程式。“荒事”身段大开大合,与身段温柔优美的“和事”相对应,分别传承了江户(今东京一带)和关西(今大阪一带)两地的歌舞伎风格。那么,佐藤忠信的“六方”,为什么以“狐狸”命名呢?因为实际上这个佐藤忠信不是真人,是一只狐狸精幻化而成的!在与阿静分别前,义经送给了她一只“初音之鼓”,这只鼓是由这只狐狸双亲的身体做成,于是鼓声一响,念亲心切的狐狸精便会现身。
饰演狐狸忠信的中村芝翫
通过这折《鸟居前》,您可能也感觉到了,时代物歌舞伎对于夸张与程式,还是相当注重的,扮相体现行当与角色的特点而非完全还原史实,《鸟居前》中还有一段龙套们翻跟头的段落,以表演性极强的方式写意表现了打斗场面。又因为《义经千本樱》改编自木偶净琉璃戏,所以它还保留了木偶戏的司乐形式,舞台右侧的高台上,坐着三弦乐师和名为“竹本义太夫”的说唱艺人。如此看来,《鸟居前》和中国传统戏曲如京剧,还是颇有几分相似。
快递哥为爱殒命
相比之下,同样改编自木偶戏的世话物歌舞伎《恋飞脚大和往来·封印切》,戏剧风格、表演身段、舞美服饰就生活得多,更接近江户幕府时代(大体相当于中国的清)的市井日常,甚至与西式的“话剧”(日本称“新剧”)存在不少共同点。这个故事改编自1709年于大阪发生的真事,出自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松门左卫门之手。这位高产快手的木偶戏、歌舞伎作家,在1710年就将这个故事搬上了舞台。故事讲的是什么呢?解释一下题目就可以理解大半了。“飞脚”就是指江户时代的“快递哥”,“大和”是主人公的家乡,“封印切”就是指这位快递哥将本属于别人的“快递”打开了包装。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这一拆不要紧,快递哥要付出的代价是人头落地,所以他在后面一折《新口村》中,就在被捕前与父亲悲情重逢。
《恋飞脚大和往来·封印切》
那么到底这位名叫忠兵卫的快递哥,为什么要冒死拆开快递呢?原来是他受了侮辱,别人嘲笑他身上没钱,没法为自己心爱的妓馆姑娘梅川赎身;如果忠兵卫当场拿不出钱,嘲笑他的人可能就会将梅川赎走——当然,您可能也预料到了,这位嘲笑忠兵卫的八右卫门,是个除了老有钱老有钱,就没啥别的优点的人。这样屈辱时刻,想必是会让每位男性观众都能感到强烈共鸣的吧。
饰演忠兵卫的中村鴈治郎
八右卫门对忠兵卫说,“男人要是没有钱,就像是没有脑袋一样啊。”我们可以看到,饰演忠兵卫的演员此时有一段出神入化的表演,他饱含着委屈、愤怒、尴尬、挣扎和冲动,最终将快递拆了开来,里面的银钱丁零当啷落在地上,再之后舞台上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这样的剧情、表演,动人心魄,不仅在日本歌舞伎中,即便在世界戏剧史上,也是可被称作经典中的经典的。正如原作有词云:“大阪荣华地,爱恨转念生。浮沉如逝水,空留身后名。”
紫藤姑娘的曼妙舞姿
歌舞伎中,“舞”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歌舞伎身体表演的基础基因。事实上,日语中指舞蹈的“舞踊”(“舞”带有能乐仕舞风格,气定神闲,“踊”带有民俗艺能风格,雀跃踩踏),其母体就是歌舞伎。歌舞伎在最初戏剧化以前,实际上就是指服装标新立异、采用流行音乐的热闹集体舞。如今在实际的歌舞伎演出中,舞蹈仍然会频频作为独立的单元出现,比如此次演出的《藤娘》。
《藤娘》
《藤娘》作为多次走出国门的选段,如今已经几乎要成为歌舞伎舞蹈的代名词,这也让藤娘这个形象在日本世人皆知,出现在日本明星片、木偶娃娃、旅游广告上。藤娘顾名思义,就是紫藤化身的女子,她待嫁闺中,向往着美好的爱情,后来她也成为了日本人求取良缘的吉祥形象。
饰演藤娘的片冈孝太郎
除了欣赏旦行演员曼妙的舞姿,《藤娘》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观看歌舞伎美丽的舞台美术和复杂的舞台结构。《藤娘》开演前舞台漆黑,待到灯光亮起,一株壮大的紫藤树尽展在观众面前,观众席中便发出了情不自禁的赞叹。藤娘的换装是一大亮点,或在树后,或由“黑衣人”(代表观众看不见的人)帮忙,看的就是换装的奇速。顺便说一句的是,歌舞伎的剧场也非常特别,观众席左侧有一条供演员上下的“花道”,这里附近是票价最贵的地方,因为很多重要的表演都会在这里进行。
历久弥新的男人艺术
如名所示,歌舞伎的重点即在于“歌”、“舞”、“伎”。实际上,歌舞伎艺人只有科和白,无需演唱。在从木偶戏改编而来的歌舞伎之外,即直接为歌舞伎写作的“纯歌舞伎故事”中,连三弦乐师和说唱艺人都没有。
1860年代的歌舞伎演出。
左侧走道为花道,右侧为假花道。
另一方面,“伎”最早确实是写作“妓”的。一般认为,歌舞伎起源于日本的战国时代末期(就是江户幕府之前),巫女阿国是其奠基始祖。阿国的表演颇受欢迎,引起众多卖艺女子争相模仿,因而产成了“(游)女歌舞伎”。后来“歌舞妓”就与卖淫结合在了一起,这最终导致了女歌舞伎被江户幕府取缔。日本人民是有大智慧的,女性不让演歌舞伎了,那可以让看起来像女人的未成年少男演啊,顺便卖淫,于是“若众(年轻男子)歌舞伎”出现了——当然,后来它又再一次被取缔了。如此一来,歌舞伎便只能成为男人的艺术。是的,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所有歌舞伎演员,无论生行、旦行,都是由男性演出的。
在日本这个“匠人精神”的国家,很多技艺,包括歌舞伎,都是家族传承的,子承父业,口传心授,如果没有儿子,则要另寻养子或弟子。大家看到《寿司之神》里,小野二郎的儿子也都在做寿司,就是这个意思。在此次歌舞伎演出中,我们就能看到多个父子同台的例子,如《封印切》中饰演忠兵卫和梅川这对苦命鸳鸯的演员,其实就分别是父与子。一代代相传的歌舞伎世家,还会得到“屋号”,例如此次演出的中村鴈治郎,就所属“成驹屋”。
松竹大歌舞伎日本演出海报
此外,歌舞伎艺人还有一项重要的“袭名”制度,进一步体现了歌舞伎对艺术传统的传承。就以此次来华的三大头牌(片冈孝太郎、中村鴈治郎、中村芝翫)中的中村芝翫为例。此次我们看到的中村芝翫,其实是第8代,他演生行,在《鸟居前》中饰演狐狸忠信;他的父亲是昭和时代数一数二的歌舞伎旦行花魁,1996年被定为“人间国宝”(“国宝”是日本人对古建筑、文物等珍品给予的最高评级),他是第7代中村芝翫。所以您百度“中村芝翫”后,发现他2015年就故去了的新闻,不要惊讶,那是指此次来华的中村芝翫的父亲。而且还要注意的是,第8代中村芝翫在袭名“中村芝翫”前,曾是第3代中村桥之助。也就是说,歌舞伎艺人会在艺术生涯的不同阶段,承袭不同的前代艺名。搞清袭名和屋号是很重要的,因为“XX屋”、“第X代”,是台下观众喝彩的术语。当然,您也可以跟着观众席中的“领彩员”,在合适的时间节点喊好。
歌舞伎座
不过,歌舞伎虽然作为日本的传统艺能,却仍在日本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位于东京最繁华地带银座的歌舞伎座,就专门演出歌舞伎,如今仍然观众满堂。其实此次演出的“松竹株式会社”,就既是日本著名的电影公司(曾出品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等),也从上世纪初年就开始经营歌舞伎。一门传统艺能还能至现代社会保持如今活力,如此看来,日本确实是个可敬可叹的民族!
- END -
了解更多人和物,戳戳关键词:
生活家:
好东西:
活动现场:
Life+演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