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姜铁红一样,学者们在上戏探讨舞蹈如何参与公共表达

发布时间:2024-06-08 13:14

编者按:日前,上海戏剧学院2024国际舞蹈日系列活动以“舞蹈:变革的律动”为主题,开展了五场学术论坛,来自国内外25家高等院校、专业院团机构的50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齐聚上海,聚焦舞蹈艺术在时代变迁中如何回应、参与并推动社会变革,议题涉及舞蹈的本体身份与认同、舞蹈与数字技术、未来舞蹈学学科建设以及社会责任与公共表达等诸多面向,同时具有前瞻性与时代感。本文根据会议记录整理,集中呈现舞蹈如何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公共表达工具,参与社会变革。

杨敏(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舞蹈分委会委员):舞蹈素养不仅仅包括技能的传授,更是情感、文化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因而建构舞蹈素养体系包含四个层面:第一是舞蹈本体层面的素养,强调身体感知的重要性;第二是舞蹈人层面,强调舞蹈思维的能动性探索,提升学生舞蹈的鉴赏能力;第三是舞蹈表达层面的,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意实践,提升其艺术实践能力;第四是舞蹈社会层面素养,即通过舞蹈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和历史观,增强其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和承担。总之,舞蹈素养体系的构建不仅符合当前美育工作的要求,更是对舞蹈在社会变革中角色的重要阐释,通过深入研究与实践这一体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舞蹈如何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公共表达工具,参与到社会变革中,体现其深远的社会责任。

2024国际舞蹈日系列活动期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在上海戏剧学院开设蒙古族舞蹈(男)工作坊。不久后,他的另一段舞蹈教学视频火爆出圈。

江东(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舞蹈分委员会委员):艺术起源有几个说法:我们采用的是劳动说。这是舞蹈功能的展开。当我们谈起舞蹈,一是艺术,二是学术,除此之外还可以想到教育和培养,另外是培训。当我思考有没有可能在舞蹈的教育设计中能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或者舞蹈的下一代从业者能够在社会上有更大的发挥余地。同时在社会场景中能不能找到更多舞蹈应用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强身健体、解压、舒压的舞蹈;在康复的过程中有疗愈功能的舞蹈;舞蹈本身作为游戏的可能性…… 我的结论:幸福指数可能就是舞蹈能够介入社会更大可能性的一种角度,只有我们自己在舞蹈过程中拓延各种可能性,才会找到舞蹈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存在的理由。

Urmimala Sarkar Munsi(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艺术与美学学院院长):我主要通过给大家分享Alokananda的作品,以此为例给大家介绍作为舞蹈者的责任。Alokananda通过和罪犯合作,构建了文化治疗的工具包。舞蹈是他能够教导罪犯重新做人的工具,他有能力塑造肢体语言,让愤怒的心灵和身体变的更柔韧和开放,创造出不同的情感世界,并且赋予他们个人不同的情感环境,从中透视出舞蹈的社会责任履行。重要的是让舞蹈不仅仅成为一个装饰性的行动,而应该在更大的经济、社会等等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成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边缘群体获得更深层次的接受和理解提供一种路径和可能性。

卿青(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我聚焦新的文艺群体的创作,并以感性分配概念理解新文艺群体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新文艺群体以普通群众的感知体验为切入点,结合各自的兴趣爱好和艺术专长,扬长避短,改写着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新版图。新文艺群体的创作关注舞蹈观念性的公共表达,关注感性分配下的话题,启示我们关注数字技术裹挟下人类的共同遭遇和面临的危机,关注人类的辗转和挣扎,人类对社会的共同关切。

Alex Ketley(美国斯坦福大学戏剧与表演研究系高级讲师):我做了一个为期4年的项目,这个项目想要解释,舞蹈对于美国的社区意味着什么。过去两年中,我一直在教一门课,这门课是我和一个艺术家一起教的,他也是一个死刑犯,犯人在工作室里面和我的学生一起工作,学生梳理他们从犯人那里获得的信息,进一步结合他们的个人经历,融合到艺术作品创作之中。和服刑人员的合作一定程度上是对我们如何走出去,走到外部的世界,并且以一种更加有意义的方式来分享舞蹈的思考。这并不是让人们去跳舞,而是说你可以在不同的背景下分享舞蹈艺术,让它成为一个真正互动的过程。

2024国际舞蹈日系列活动期间,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推出“国际舞蹈日”公益系列活动,践行舞蹈的社会责任和公共表达。

Fiona Catherine Bannon(英国利兹大学表演与文化产业学院教授):舞蹈作为一种社交交流形式、作为批判意识的一种形式,作为释放个人和共同创意抱负的途径,作为一种社交的形式,作为实现政治意识的一种形式,也是作为能力发展的一种形式。

我们要探索舞蹈制作以及舞蹈作为实践道德的态度,我想强调协作、共同创造、融合经验、承担风险以及寻找新知识这五个关键词。我们要理解我们和周围环境以及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像巴拉德所说的,存在并不只是个人的事情,个体并不是先于互动而存在的,相反个人是通过互动的一部分而呈现的。编舞也是培养的过程,将认知和感性的自我相互结合,才能够对社会领域情境进行变革、进行探索,从而提供艺术审美和道德意识提升的机会。

责任编辑:

网址:像姜铁红一样,学者们在上戏探讨舞蹈如何参与公共表达 https://mxgxt.com/news/view/7830

相关内容

像姜铁红一样,学者们在上戏探讨舞蹈如何参与公共表达
专家学者共聚深博,探讨“北魏平城与云冈石窟艺术”
如何看陈崇正的长篇小说《归潮》?专家学者们在这场研讨会上这样说
一本学术写作指南:深邃的思想如何优美地表达?
毕飞宇代表作《推拿》扬剧版即将推出,盲人世界如何搬上戏曲舞台
百余专家学者南京聚首,共同探讨心理学新发展
《飞天》研讨会在京举办,专家盛赞:对文化传承的诗意表述尤为感人
年轻人为何都在抖音里读史铁生?
鼓楼西戏剧推出舞蹈剧场《500英里》,6月7日上演
专家学者“对话宋金” 探讨宋金时期人文艺术之魅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