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韩国“欧巴”称谓文化的变迁
韩国《朝鲜日报》10月28日文章,原题:了解韩国文化背景下“欧巴”用法的演变 在现代韩国,称谓“欧巴”(Oppa)的使用变迁反映了国家深刻的文化变化。根据韩国文化百科全书,“欧巴”是女性用来称呼亲哥哥或亲属中同辈年长男性的称谓。随着韩国社会的发展,“欧巴”不再局限于家庭成员间使用,还会被用来称呼男性朋友或恋人。然而,人们在使用这一称呼的同时,也随之产生许多有趣的变化和困惑。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无论是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都可以用“Hyung”(译者注:含义是哥哥,如今男性称呼哥哥或亲属中同辈年长男性的称谓)来称呼学长,在当时是性别中立表达的方式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欧巴”开始逐渐被广泛使用于家庭关系之外,这与韩国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有关。他们在相对富裕的环境中长大,会毫不犹豫地表达个性。
1992年,韩国男团“徐太志和孩子们”的出道标志着韩国偶像文化的崛起,随后“HOT”和“水晶男孩”等偶像团体陆续出道,篮球也在当时的大学大受欢迎。在这些影响下,“欧巴粉丝俱乐部”开始兴起,“欧巴”也成为更广泛的社交圈中表达爱慕的词语。1997年,一个名为“OPPA”的男子组合出道。到了2012年,“鸟叔”朴载相(PSY)的《江南Style》红遍全球,歌词中的“欧巴”一词在国际上广为流传。
2021年,“Oppa”被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欧巴”的使用偶尔也会带来一些不便。例如,在公共场合用“欧巴”称呼丈夫会引发误解,对旁人来说很难区分她是在称呼丈夫还是其他人。对儿童来说,孩子可能会对家庭关系产生误解。
尽管女性用“欧巴”来称呼丈夫曾风靡一时,但一些韩国女性开始重新思考这一称呼是否适合。根据Tillion Pro平台本月19日至20日对1603名30至50岁之间的已婚人士进行的调查,随着年龄增长,“欧巴”逐渐被“老公”“某某的爸爸”“亲爱的”等更正式或贴近年龄身份的称谓所替代。
那么,有没有正式称呼丈夫的用语呢?根据韩国国立国语院和《朝鲜日报》合作制定的标准化形式,建议女性避免用“欧巴”来称呼丈夫,可使用“亲爱的”“老公”等称谓替代。(作者金景和等,任伊然译)
【责任编辑:刘梦雅】
网址:韩媒:韩国“欧巴”称谓文化的变迁 https://mxgxt.com/news/view/765120
相关内容
揭秘韩国偶像团体的粉丝文化变迁史!韩国欧巴猜中国女艺人
韩国流行音乐角度下“韩流”的文化传播研究,文化论文
为何韩流文化可以席卷欧美市场?
流水线上的“欧巴”:没有“限韩令”韩国娱乐业也一样走下坡路
中国欧美韩国饭圈文化在应援区别
欧巴变西八是什么梗?欧巴变西八什么意思
韩流已退还是欧巴国产化?华仔巅峰今犹在,“破”韩神迹难再现
中国综艺被韩国欧巴霸屏是什么情况?
韩流!韩国文化输出为何如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