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展汇集30余家文博机构400多件文物 | 置身早期中华文明“现场”
▲ 展览现场 王伟杰 摄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时空隧道,穿越到仰韶、红山等重要文化遗址,亲身体验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在“文明的源起:早期中华文明探寻大展”现场,很多观众都发出了类似的感慨。展览中,古朴的巨型复制面具、庄严的祭祀复原场景以及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神秘象牙原件,都让人叹为观止。参观者还能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设计青铜器,穿上古蜀国的服装漫步在瑰丽的光影空间……
今年10月至明年3月,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策划并联合国内30余家文博机构共同推出的“文明的源起:早期中华文明探寻大展”面向公众开放,共展出来自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良渚博物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殷墟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文博机构的400多件文物,涵盖了大地湾、河姆渡、仰韶、红山、大汶口、二里头、殷墟、三星堆、金沙等13处文化遗址,以点带面,勾勒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关键阶段。
从13处文化遗址出发,该展览通过文物与展品,并辅以雕塑装置、新媒体艺术、人工智能互动等多种沉浸式场景体验,多角度立体呈现早期中华文明的魅力。特别是在文物展中创新性地融入当代视角,构建了现当代艺术形式与古代文明瑰宝在传承与创新的时空内多维对话的环境场,让参观者置身于别具一格的“文明现场”,感受文明交融与历史演进的别样之美。
“在策划端,展览聚焦于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场景与要素,设计相关线索。其中,‘跟着课本去探展’是重要线索之一,旨在吸引观众将展览内容与课本知识结合,提升参与感和教育意义。例如,我们以2024年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课本第一章、第二章为蓝本,选取其中将近20个知识点进行呈现。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看到展厅墙上和文物并置的一个个知识点,都不会感到陌生,文物和历史由此有了生动的连接。”该展览策展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以文物为载体、让文物发声的同时,从艺术创造性的视角,结合绘画、雕塑、影像等元素,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是该展览的一大特色。“我们所有的装置和场景,都是为展览的主题及情绪设计去服务的。”该展览策展团队相关负责人说,比如前厅的巨型面具和文明柱,希望观众看到它的时候,可以心生崇敬,去仰望追溯。再如三星堆专题的光影沉浸式空间,希望观众穿梭其中,零距离感受3000多年的古蜀文明。
“从仰韶的彩陶到殷墟的甲骨文,再到三星堆的青铜器,展区内的文物琳琅满目。经过精心复原的场景,让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宗教信仰被高度还原,令人仿佛穿越千年,直观感受那种庄重的仪式感和敬畏之心。此外,借助先进的技术和光影的巧妙运用,一些展品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观众陈女士说。
科技元素的融入也为参观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观众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绘画程序轻松绘制出惟妙惟肖的青铜器,感受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神奇体验。而“打字青铜机器人”则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文明的魅力。
作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文明系列大展”之一,后继的文明主题展览如何创新升级观众体验?“我们希望可以在宏大叙事之外,融入更多生活化视角。”该展览策展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从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角度出发,从日常的吃穿住行切入,代入当代人的情绪与体验,用更具艺术感与科技化的表达,去解读不同文明要素对人类个体的影响。
责编:武玥
责任编辑:
网址:一场大展汇集30余家文博机构400多件文物 | 置身早期中华文明“现场” https://mxgxt.com/news/view/76233
相关内容
北京出版集团亮相2024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 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超800家文化领域社会组织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
“树,一直在那里”——吴文化博物馆为百余棵古树立传、办展
沪郊博物馆如何做文商旅展“多边形战士”
恭王府新展开幕,200余件馆藏皮影精品展现地域文化风貌
在书法中感受中华文明之博大(人物)
3000余件文物回归拉萨古建,“聚沙为塔”展览开幕
400场活动,持续9个月,中法文化之春闪亮华中“秀场”
中国电影博物馆打造“电影+”文化体验新场景
意大利艺术家眼中的“金文”印象展亮相米兰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