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 苏轼、欧阳修的母亲如何带娃

发布时间:2024-11-05 15:39

作者:姚秦川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生于官宦人家,自小饱读诗书。在苏轼弟弟苏辙的记忆里,母亲“生而志节不群,好读书,通古今,知其治乱得失之故”。程夫人不仅是典型的才女,而且心地还非常善良。

苏轼小时候,家中的院子里常飞来一些觅食的小鸟。一天,苏轼心血来潮,想要抓捕一只小鸟玩耍,不料他的行为刚好被母亲发现。母亲告诉苏轼,小鸟飞至家里筑巢,寓意家庭和睦,百事顺意,所以不要打扰它们。有些鸟巢甚至把树枝都压弯了,善良的程夫人便用绳子把树枝系起来,防止树枝折断摔伤小鸟。

正所谓“上所施,下所效也”。母亲这种对万事万物的慈悲心情,深深影响着苏轼的“三观”。后来,他写过许多关于动物的诗词,其中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可以说,母亲程夫人对苏轼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不管苏轼后来的人生如何起起落落,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气节,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这当然和母亲的教导密不可分。

在教育子女方面,欧阳修的母亲也堪称楷模。在欧阳修4岁时,父亲便离他而去。当时,不到30岁的郑氏带着一对年幼的儿女生活顿陷困境。无奈之下,郑氏携儿带女投奔在随州任推官的欧阳修的叔父欧阳晔,奈何欧阳晔官俸菲薄,对他们母子三人帮助有限。

欧阳修到了上学的年龄,因家贫无资,郑氏只能“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这就是传颂至今的“画荻教子”。

欧阳修走上仕途后,家里日子逐渐好转,可母亲依然过着节俭的日子。欧阳修不解地问母亲:“有新袄子不穿,何以还穿得这么朴素?”母亲回答:“还是节俭为好,存些积蓄,以备不时之需。”

点评

欧阳修一生都不喜欢铺张浪费,面对困难时,他也表现得乐观豁达。可以说,郑氏那些语重心长的教诲深深地刻印在欧阳修的脑海中,遂教出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士林文豪。值得一提的是,司马光为苏轼母亲写的《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中,曾这样评价她:“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一贤母。”这应该是非常客观真实的评价。

来源:各界杂志2024年第10期

监制:刘小龙

审核:刘 菁

责编:李 旌

编辑:史 音

制图:贾 怡

责任编辑:

网址:文史 | 苏轼、欧阳修的母亲如何带娃 https://mxgxt.com/news/view/73799

相关内容

欧阳修是如何写文章的
苏轼大骂欧阳询字和脸都丑陋,得到众人赞同,网友:你的字也难看
苏轼逗趣:狗啃河上骨,佛印对出绝对,苏轼听后羞愧不已
苏辙给哥哥寄了首诗苏轼随手一回便是千古名作,还诞生了一个成语
苏轼入狱,狱卒拿来一条鱼,突然崩溃大哭,写下一首诀别诗
著名的“乌台诗案”,是苏轼写的什么内容引起的?其结果如何?
苏轼用1首诗“讽刺”诸葛亮,短短20字,1针见血
史彭元:无论如何,腾哥确实赞扬了我,电影抓娃娃史彭元电影
《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完没修改过的初稿,你就知道苏轼有多牛
苏轼最神奇的一首词,他只写下了一半,另一半随之出现,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