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给哥哥寄了首诗苏轼随手一回便是千古名作,还诞生了一个成语

发布时间:2024-07-08 16:56

要说历史上文化最灿烂的时期,不是唐朝是宋朝,宋朝是整个历史文化的巅峰,而在宋朝最值得一提的就得是“宋仁宗一朝”,仁宗当政时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朝为官的有晏殊、范仲淹、富弼、欧阳修、曾巩,还有苏轼和苏辙。

曾有人这么说过,如果说拿李白跟苏轼比谁更厉害,网友回答,李白浪漫全才,但缺少了苏轼的政治才干;苏轼虽不及李白,但自他以后整个华夏族再无人可以与他匹敌,苏轼的文采全宋第一。

其实苏辙也是个文采斐然之人,只是哥哥光芒万丈把他掩盖了罢了。

不过两人在历史上确实是一对好兄弟,两人惺惺相惜更是和诗无数,成就了大批的千古名作。

苏轼、苏辙的兄弟情

苏轼字子詹,苏辙字字由,两人有个很有名气的老爹苏洵。

苏洵以文章著称,中年时期才发奋读书,苏轼大苏辙两岁,所以两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苏洵对于两个儿子在教育上十分用心,把自己发奋读书的劲头全部用在了孩子身上。

当初给苏轼取名时,“轼”这个字的意思是车把手,希望苏轼虽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辙”的意思是车轮压过的痕迹,所有的车都得顺着走,虽无大的功劳,却不可或缺,本是对两个儿子的祝福,却没成想他们的人生轨迹与名字完全相反。

苏轼从小就是“弟控”,做任何事都会带着苏辙,读书写字两兄弟一起,苏辙的散文深受父亲和哥哥的影响,外出游历,苏辙默默跟着苏轼为他抬衣过河,有好的物件苏轼都会想着苏辙,苏辙像小迷弟一样一直追随着哥哥。

本有机会成为哥哥那样的伟人,却不承想长成了另一座无人匹及的高峰。

嘉佑二年,大宋举行科举考试,这一年的榜试被称为“千年一榜”。

这是自欧阳修推动文风改革后第一批录取的学子榜单,为大宋之后的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轼苏辙皆在榜内,欧阳修对苏轼爱之,每每有新作在欧阳修的推动下,苏轼的文章都能名动天下。

不过当苏氏兄弟正当要大展身手时,苏母的病逝让他们不得不回家守孝三年。

丧期满后两人一同入朝为官,苏轼位列第三,苏辙第四,相比文章,欧阳修更觉得苏辙的好,但苏辙矛头直指宋仁宗,为了避免朝廷动荡苏辙屈于苏轼之后。

两兄弟为官时期各自有着苦难和艰辛,嘉佑六年苏轼出任凤翔府判官,为了照顾父亲苏辙自愿留下来照顾父亲。

第一次分离的兄弟俩泪眼婆娑,苏轼写下“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不仅如此,一生漂泊的苏轼每到一次地方都要给弟弟写一首诗,“寄子由、念子由、和子由”……

各种千古名句都是对弟弟的兄弟情,怪不得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东坡先生为了自由,往往能写出好的诗句”。

中秋时节两人因公务不能相见,苏轼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然而苏轼深深爱着弟弟,弟弟也回应着哥哥,苏辙因为给哥哥写了一首诗,苏轼附和回了一首却成了千古名作,还诞生了一个成语。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代文学诗词、散文都是发展高峰,苏轼才气无人能及,对于弟弟苏辙,苏轼总是给他写诗,两兄弟从小一起长大,又一同科举一同为官,本想平静过一生,奈何现实不允许,毕竟有了国家正统编制就要按朝廷办事。

公元1061年,苏轼被朝廷外放做官,任凤翔府判官,这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副市长。凤翔府在陕西境内,苏轼收拾行囊走马上任。长到二十几岁第一次跟哥哥分开的苏辙,内心很是伤心,他担心哥哥以后的生活,离家甚远不知以后要怎么度过。

千里送君终须一别,苏辙送哥哥远行看着哥哥衣衫单薄,骑马远去的背影不禁写下《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这句话点出了苏辙对哥哥的关心与担忧,当苏轼收到这封家书时,他大为感动,于是大手一挥给苏辙写下《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此诗一出成了千古佳作,道出了苏轼心境:“人生应该像随处飞向鸿鹄一样,留下印记。”

钱钟书先生在评价此诗时更是总结出了一个成语至今沿用,这便是“雪泥鸿爪”。

可没想到的是,苏轼一语成谶,半生都在漂泊,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而苏辙能做的永远是在为苏轼提供“后勤保障”

难兄难弟

苏轼为人豁达开朗,殊不知这背后都是苏辙在替他负重前行,最著名的要数苏轼的乌台诗案。

公元1079年,苏轼调任湖州,本该上表写诗例行公事,但苏轼太过执拗诗中大量文字都在抨击朝廷,朝中新贵本就不待见苏轼,想置苏轼于死地的大有人在。

苏轼被宋神宗下了大狱,这算是宋代最有名的一次“文字狱”,这个打击成了苏轼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当时的苏辙拼尽全力相救苏轼。

位至宰相的他上书神宗愿意用自己的官位换兄长性命,再加上朝廷内外都劝谏神宗不要杀了苏轼,最终苏轼逃过一劫,两兄弟全部被贬出京,苏轼去了黄州,苏辙去了筠州。

苏辙在筠州的日子经常与上司长官不和,更因喝酒犯了痨病,苏轼写诗相劝,更是让苏辙来黄州找他,一起耕田种地。

哲宗即位后两兄弟被召回,本该迎来高光时刻却没成想新党执政,两人又同时被贬,绍圣四年,苏轼被贬海南,苏辙去往雷州。

苏轼穷得连路费都没有,苏辙倾尽了自己的所有,资助苏轼,两人分开后总是写诗附和,共叙兄弟情谊。

徽宗即位后苏轼苏辙获得赦免,但两兄弟厌倦官场,辞官回家。

苏轼年迈因瘴毒发作,在常州去世,临死前苏轼还挂念弟弟写下:“唯吾子由,自贬及归,不及一见而决,此痛难堪。”

没能见到弟弟一面实属遗憾,苏轼死后苏辙闭门不出再也没有参与过政事。

责任编辑:

网址:苏辙给哥哥寄了首诗苏轼随手一回便是千古名作,还诞生了一个成语 https://mxgxt.com/news/view/16660

相关内容

苏轼,荔枝的千年第一“代言人”|东坡大家讲
苏东坡大笔一挥赠和尚一首诗,却用到了“一丝不挂”,究竟何意?
端午节:苏轼的三首诗词,写尽了人情,悟透了人生
人到中年,为什么越来越喜欢苏轼?
苏轼新婚燕尔入洞房,写下一首云雨词,不动声色将妻子赞美一番
苏轼见到友人的妻子漂亮,羡慕之余写下一首词,感动世人近千年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苏轼《自题金山画像》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词人苏轼《南乡子·集句》词赏析
今日立夏:杜甫、苏轼这样写“长大” | 四川历史名人说节气
苏轼等宋元名迹将展南博,《治平帖》《墨竹图》将亮相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