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为什么不能死在贾府?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历史上少有的由两位作者撰写的历史名著,虽然高鹗和曹雪芹对于贾府的态度和结局走向以及故事梗概都不尽相同,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两个人的一百二十回创作让整部书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红楼梦》表面上看虽是围绕着贾府和大观园进行的一系列故事,里面的主人公也不过都是些面临着落魄的王公贵族和女人孩子们,就是这么一部看似与其他三大名著如此不搭的著作,其实也隐藏了许多封建时期宫廷内斗和权力争夺,隐藏的人心险恶和阶级斗争更是让人大呼过瘾,一点也不比战场上的杀伐斗争差。
作为这部作品中最受人期待的两个角色,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故事让许多读者十分关注,可随着贾府的愈加没落,黛玉一次又一次的疑心病最后还是断送了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可一开始把林黛玉当做宝贝的贾府最后为何让她死在外面呢?
林黛玉入贾府
林黛玉和贾府所有的恩怨情仇,不在她的出身,也不在她的家庭,而是在于林黛玉入贾府的那一刻,从她懵懂着走进贾府的那一刻,她的命运已然被注定,从贾府看似热热闹闹欢迎的场面到每个人各怀鬼胎、心生厌恶的内心表现,就能看出林黛玉进贾府就是个错误的选择。
与林黛玉进贾府相互映衬的是贾府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忙乱,这份忙乱在外人看起来是一种对客人的尊重,外表看也确实如此,初入贾府还是一张白纸的林黛玉哪懂得这里面这么多的小道道,这一副景象着实让她受伤的小心灵感动不少,而实际确非如此。
首先林黛玉跟着贾母到院前时,几个丫鬟从屋内跑到屋外慌忙迎接,这里的手忙脚乱不过是下人对贾母这个贾府权力中心的恭维与服从,想当初,林黛玉初见贾赦贾政二人时,两个人的态度就与宫女们大相径庭,毕竟他们不用太费劲讨贾母欢心。
而宫女们却不一样,贾母对她们太过遥远,林妹妹这年纪相仿又深得贾母喜爱,正是她们改变自己命运的踏脚石。
其次再来看看贾府的管家王熙凤,作为贾母在贾府的传声筒,王熙凤能做到这个位置的情商自然不低,初见黛玉时,凤姐摸不清贾母的态度,挂着一副哭丧脸遭到贾母训斥后,于是“忙转悲为喜”。
感情变化如此明显,前后反差如此剧烈,这足以见到王熙凤为人果断狠辣之处,变得不是林黛玉和王熙凤的关系,变得不过是凤姐看待贾母的脸色罢了。
林黛玉虽是外来之客,在贾府一众人貌合神离的寒暄照顾下看似一切其乐融融,其实殊不知她本人也很“忙”,而这种忙更像是面对虚情假意的逢场作戏罢了。
当时三春被贾母招呼不用去上学后,林黛玉见状便忙起身上前见礼,而这番表现也和她初入贾府时大不相同,初入时她是外来之宾,一切都要谨小慎微,面对不熟悉的人也不过是个点头寒暄,但是这份谨慎和担心只能存在一时,毕竟她以后是要长期在贾府生活的,封建时代繁文缛节本就众多,更不用说这偌大的贾府了。
步步留心处处在意,这是林黛玉不得已选择的相处下策,她既不想被人看轻,又想活得有尊严,曾经在家有着心高气傲心态的她如今为了生计改变,却没发现自己的命运也将一同发生转变。
林黛玉之死
这流传于世的名著《红楼梦》,享有了许多著作不曾有过的另一种“争议”,那就是后续关于主人公们未来发展的续写,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将整本书中所有的故事悬念拉满,同时给了许多主人公故事情节推动的下一步准备。
可毕竟每个人都想法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对于文学的见解也并不完全相同,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并未得到读者们的认同和欢呼,反而在之后各种版本的影视剧作品中,高鹗的后四十回也被反复演绎修改,而有关林黛玉的死也是其中一大争论点。
在高鹗的续写中,贾宝玉不慎丢失了“通灵玉”和薛宝钗以胜利者的姿态坐上了觊觎已久的二奶奶宝座,这一喜一悲的描写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封建传统社会下的的冷酷无情彰显的淋漓尽致。
可这环环相扣的故事最后却全都因为一块“通灵玉”的丢失而造成宝玉变傻,黛玉迷了本性,这样处理的大结局是不是有点太过仓促,也让不少读者直呼“太过草率”,总而言之这样的处理方法不符合人物特点。
影视剧中虽多少有些脱离了原著的脚本,但处理方式倒是也吸引不少人,黛玉听闻宝玉遇到船盗人亡的消息后精神一度崩溃,从此身体状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虽然后来证明事情是假的,但是黛玉精神恍惚,直到迷迷糊糊听到老太太们商量自己与宝玉成亲之事时才有所好转,但在桃林闲时散步却又听到宝玉要和宝钗结婚 这一下可是触碰到了黛玉的重疾,自从此事过后,黛玉水米不进,这是活活把自己当做油灯般熬干了。
而再之后宝玉平安回来后,却只是象征性的喊了几句:“林妹妹,我回来了,你在哪里……”即使是直到黛玉死后,宝玉也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悲伤,但是这种演绎来看仍有许多观众不买账,这就不得不说到脂砚斋的书批了。
据说这人曾是曹雪芹的叔叔,他曾拜读过曹雪芹的后八十回书稿,黛玉之死离不开贾府被抄,当时贾宝玉被关押在大狱,林黛玉苦寻办法不得,这才心情消沉,日夜悲啼而亡,而虽然有关此人真假和书稿的是否流传至今早已无法查证,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对的上的,那便是林黛玉是活活哭死的,这与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回的暗示也才完全相符。
贾府不留林黛玉的原因
在《红楼梦》续书的第九十八回中,彻底写明了林黛玉死在了贾宝玉的新婚之夜,黛玉之死将整个《红楼梦》的情感拉到了一个本不属于它的高度,一时间读者和史学家们对此纷纷表示哀叹,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各方面来说,林黛玉不能死在贾府也无须死在贾府,这就不得不说到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的暗示了。
林黛玉是死是活不重要,怎么死的似乎也不太重要,但是一部作品若想流传百世必定要有着自己的一套精神内涵。
高鹗虽是续写,但是也不该完全脱离前八十回的铺垫而写,按照曹雪芹的各种暗示,林黛玉最后还是离开了贾府,正如同清清白白的来,干干净净的走,不掺杂任何一点凡尘。
林黛玉之所以不能死在贾府,无外乎还是这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便是黛玉本心中的高傲,对于她这般女子来说,超脱常人的思想和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态注定造就了她与别人的不同,她们不傲上辱下,反而多的是对嗟来之食的不屑和反感。
从初入贾府到离开贾府,这一直贯穿了林黛玉的一生思想,她是爱宝玉,但她更爱自己那一身清白无暇的尊严,为了尊严她又可以不要爱情,这是前八十回对林黛玉性格的最好塑造。
其次便是宝黛婚姻注定无疾而终,这在先前早有预示,宝黛的感情是被许多人倾注了关注的,但是面对爱情的无疾而终,黛玉没有放下身段去挽回,这就证明了她不会那般毁誉参半的死去,毕竟在爱情和尊严中黛玉总不能一头都不占。
所有在曹雪芹的想法中,两人先订婚再分开,给了黛玉一丝与宝玉成婚的幻想,然后又亲手成全了宝钗的感情,这才是保护林黛玉全身而退的最好办法。
最后便是曹雪芹在剧中的各种暗示了,宝玉投身大狱是在秋天,而黛玉之死却是在第二年春天,而黛玉的死与宝玉是否娶了谁、自己嫁了谁又并无绝对关系,不管是贾母众人对她的鄙夷嘲讽,还是宝玉的变心与否,这都不是她决心“泪尽而亡”的主要原因,而只有离开贾府才能保确自己的名声,与宝玉的感情化作可歌可泣的贞洁烈女之情,更为让人触动,也更加让人哀叹。
结语:
自古以来,爱情的两面性让不少仁人志士为之动容,不管你是天子皇帝或者是普通百姓,在实现真正的爱情上大家都是平等的,而在宝黛这份感情中,林黛玉是注定要顺从传统女子为了爱情无疾而终、舍去性命的情节。
只不过这一看似“老套”的狗血情节,在不同人的眼中也却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正是所有读者对黛玉之死并无异议,但对于她怎么死、死在哪又因何而死等等问题口诛笔伐高鹗等剧作家的根本原因之一。
网址:林黛玉为什么不能死在贾府? https://mxgxt.com/news/view/727365
相关内容
红楼梦中贾府为什么在林黛玉死后被抄家林黛玉为什么进贾府?探亲只是幌子,贾母却知道,她是贾府童养媳
林黛玉和贾家什么关系
林黛玉进贾府的真相:不合理!不正常!官宦小姐不会住在亲戚家
红楼梦:贾家比不上林家?林如海若尚在,宝玉未必能配得上黛玉
放眼偌大的贾府,王熙凤怎么单单喜欢林黛玉?黛玉也深有体会
林黛玉为什么在临死前要焚烧诗稿?为什么不留给宝玉作为念想?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是什么
林红玉和林黛玉有什么关系
《林黛玉进贾府》:谨慎的背后,是逃不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