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谨慎的背后,是逃不出的命运

发布时间:2024-10-14 18:35

曹雪芹的不朽之作《红楼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成功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书中作者极尽笔墨真切的描绘出了每一个人物的人物形象,对于这个封建时代大家庭的作用。

在这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里,林黛玉记贾府是整部红楼中最为津津乐道的章节。林黛玉作为一个大家闺秀,从她的言行举止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林妹妹进贾府后是如何应对自如,从举止中透出大家闺秀之风范的。

一:作者从开头就给了我们什么暗示

1:细致的描写有着丰富内涵

《红楼梦》里的人或物描写绝对不是浅薄的,为了展示富裕,而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暗示剧情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黛玉做轿子经过宁国府大门围划分,分作前后两段,前一段简浊后一段繁复。可以看出曹公运笔之妙。黛玉进贾府前情绪忐忑。

“不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在乘坐轿子时,原文有一段话这样写道“至至上的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往外瞧了一瞧,其皆是之繁华,人烟之鼎盛。这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了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

门前列,坐着10来个华冠利福之人,众人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5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的黛玉,曹公只提笔几字。

巧妙的将黛玉的情绪都瞒了起来。但从中就已经可以看出黛玉对于进贾府之事已经做好了十足的思想包袱。

2:刚入门的黛玉就已经得到了认可

在进入贾府之后,黛玉拜见过贾母并舅妈嫂子和众娣妹之后,自然就要去拜见她的两位舅舅。邢夫人先带黛玉去见了大舅舅贾赦,而贾赦不忍相见,只是交代了一番话。这时黛玉的表现则是:黛玉忙站起来,听了。在坐一刻便告辞。

只是一个小动作,但可以体现出待遇大家闺秀的举止,而不是在那坐着不动这一个小细节,只要仔细一看就可以看出黛玉对于长辈的尊重,而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道回答说:

“舅妈爱去吃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去拜见二舅舅,恐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晾”待遇的这一番回答对于大舅母留饭来说十分得体,既说明了不留下吃饭的原因,又没有伤及到邢夫人的面子。

所以在后来邢夫人的回答也只是“这到是了”简短的4个字,并没有为难黛玉,也其体现出了黛玉的回答,得到了肯定和认可。

二:黛玉的描写每一处都尽显出他的大家闺秀之态

1:拜见二舅舅

随后林黛玉去拜见了二舅舅贾政,而二舅舅贾政也不在府里,贾政去斋戒去了,就这样子,黛玉被王夫人请到了屋里。王夫人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这时候有一段黛玉的心理描写,写道“黛玉心中料定了这是贾政之位”可能大家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心理描写,但是我们可以看出黛玉已经透露出了。

2:细小的谦让,却看得出从小养出的礼仪

她知道东边来的主位是二舅舅日常几座之位,王夫人作为主人自然会邀请她进去坐。接下来他做出了一系列这样的动作,坐到了炕旁边的一张椅子上。文章里是这样描写的“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墨椅袱,黛玉便向椅子上坐了”,王夫人再次携她上炕,她方挨着王夫人坐了。

在如今的社会不就是一个样做做哪里可能都不会有人会去斤斤计较,但是我们去想红楼梦是古代封建时期为背景,在那等级森严的古时候,尤其是这种豪门贵族,不得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一步错步步错,就会有人抓住你的把柄。

林黛玉最终坐到了炕旁边的一张椅子上,其实这不仅仅是自谦自重,其实也是自尊和自爱。王夫人虽然再三要求,但是黛玉始终都没有坐到二舅舅的那个位置上,而是挨着王夫人坐着而已。这些并不是唉一日两日养成的习惯这些细节,这是她自幼习得,是大家闺秀,必须要懂得的礼仪。

黛玉之为人,必当有如此身份。虽然是小的事情,但黛玉做出了完美的答案。就应了那句“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

三: 贾母晚宴

1:小心翼翼,生怕走错一步

当贾母传晚饭时,王夫人带着黛玉过来吃饭,贾母正坐在榻上独坐,两旁4张空椅子,王熙凤忙着拉黛玉坐在左边第1张椅子上,黛玉十分退让。“你舅母和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因如此坐的”贾母笑道告诉黛玉原因,黛玉才改坐下。

黛玉之所以推迟,我想他应该是此时还不太了解贾府的规矩,王夫人并两个嫂子都在,他当然不敢上,做贾母解释道后才敢坐下。他的几分推迟,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虽然有些礼仪的人都知道主人请客吃饭,左手第1位为上座,其右手第1位,接着是左手第2位,其接着右手第2位,丝毫不得有方乱。黛玉进入到了,这样的人家自然不敢踏错一步声,恐被人耻笑了去。

2:茶水漱口

吃完晚饭过后,我们都知道古时候贵人们用完善都会用茶水来漱口。所以就有小丫鬟用茶盆捧上茶,而这时的黛玉发现这些规矩和他在家时,父亲教他的不一样。使得他内心产生了许多矛盾,但入乡随俗,不得不一一改过来。

接过茶的黛玉,并没有着急着喝,由于这些规矩和父亲教的不一样,使得他也无从下手。聪明的是他进行细心的观察,见到有人捧过茶,漱完之后又有人捧来漱盂,黛玉便了解一二也就照样漱了口。接下来小丫鬟们又捧上茶来,而这时的茶才是吃的茶。

3:而当时的黛玉却只有6岁

可能有些人看到这里会感觉这是人人都会的,生活小智慧。就比如说你在西餐厅不懂用刀叉时会观察身边的人,并学当场学会如何使用一个道理。可是我们想想当时的待遇才年仅6岁。6岁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呢?

玩泥巴抓蚯蚓?或者是连看人面相都不一定会。而这时的黛玉却能看出过人心思,发现与家中规矩不同自然要学会,但是又不能露出身上,不然会被别人发现。如果当时的他换做我来讲,我肯定会把茶喝下去,而不是拿来漱口。如果当时的黛玉果真如我所说的那样做了的话,岂不会被荣国府下人此笑才怪。

四:年少读不懂红楼梦,读懂时满是心酸

1:黛玉和宝钗

年少时读不懂红楼梦,更理解不了林黛玉的小心翼翼。阅读红楼梦,是去年才懂得这本书的深厚,也才懂得黛玉的聪明通透,才懂得人们对她的夸奖大办事源于向往他那样的真性情,真自我,有人说现实生活中大家其实喜欢像宝钗这样被世俗打磨的周到的姑娘。

正如年少不经世事之苦的我看不起黛玉的小心眼,所以说喜欢与接受真正是两码事,当看到宝钗却诫黛玉时,就像在劝诫当初的自己,才会忽然惊觉这两个姑娘会不会根本就是作者的障眼法,其实本来就是一个人。

2: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当时的黛玉只有六岁

在读懂红楼梦时懂得了待遇,出入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讲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当贾母问她念过那些书时,她的答的“只刚念了四书”,而过了一会当宝玉问到他念书情况时,她却只回了“不曾读,些许认得几个字”。

有人说黛玉为何要说谎?在于他是不是真的有心撒谎,我不在乎也不在意,在这几段文字里面其实更感到心酸不已的是一个年仅6岁的小姑娘才刚经历丧母之痛,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大家庭,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到了宝钗幸福时间跨越到了10多岁。

这期间在贾府的成长,她只身一人经历了多少人心险恶,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那么敏感多疑的她不难想象。

3:或许她的性格都是被逼出来的

在黛玉进入了贾府之后,每一处的细节或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思,或者是每一句话,都能透露出她作为一个大家闺秀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风范,黛玉进入贾府前,他的母亲就曾交代过他他外祖母与别人不同,所以进了府之后的黛玉,可以说是万分小心的,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行几步路。

而这对于刚6岁小女孩来说,并且刚上抹布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黛玉能做到如此,也真是佩服不已。不过要是想想寄人篱下10余年载,能不小心行事吗?能没有过人的心思吗?或许这些看起来黛玉的小心眼其实也是被生活所迫而逼出来的。

四、结语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问题问的是,如果林黛玉能她刚进贾府时的小心谨慎,走完她那一生,她的结局会怎么样呢?

我不知黛玉这一生他是否愿意这样小心谨慎的走下去。而作为读者的我却真的不忍心他真的这样小心谨慎的走下去,我宁愿他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这样定了下来,四大家族富贵云散,即便是在小心谨慎,也不愿意让他在那多受一份罪过。

责任编辑:

网址:《林黛玉进贾府》:谨慎的背后,是逃不出的命运 https://mxgxt.com/news/view/52146

相关内容

《林黛玉进贾府》:谨慎的背后,是逃不出的命运
黛玉进贾府,带来两样东西,林家才是高于贾、王、史的顶级家族
贾母不把林黛玉嫁给贾宝玉,难道要把林黛玉嫁给贾蔷吗?
贾母迟迟不定下黛玉婚事?众人都被迷惑了,只有黛玉最先看出真相
林黛玉进贾府时到底多大?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很多人都没算对
贾母去世后,王夫人做下两件事,直接要了林黛玉的命
贾母给宝钗过生日,却暴露薛家来贾府的时间,不是紧跟在黛玉之后
贾雨村和林黛玉之间不正常的师生关系,写尽生活现实和人情世故
林黛玉、史湘云,贾母更疼爱谁?也许答案有点出人意料!
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都是表妹,为何贾琏独对黛玉“情有独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