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中职务和军衔有什么不同?哪个更重要?

发布时间:2025-01-07 08:05

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薛岳、张自忠两位将军留下的抗战期间的照片中,几乎都不佩戴显示军衔的将星标志。

可能有人会说,不佩戴将星是为避免在战场上成为日军狙击的目标,此话虽有一些道理,但应该还不是薛张二位不戴将星的全部原因,毕竟也有很多将领留下了佩戴将星的照片。

薛岳将军

个人认为,这二位不戴军衔标志,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还都有点顾忌。

1936年,薛岳被授予中将加上将衔,直到1944年初,才在陈诚的运作下,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他以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司令长官身份指挥第一到第三次长沙会战,当时的正式军衔都仅仅是中将加上将;

1939年随枣会战后,时任33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被授予中将加上将衔,第二年在枣宜会战中殉国后才被追赠为陆军二级上将。

中将加上将衔,意味着他们理论上可佩戴三颗将星,但实际军衔依旧为中将。你说他们该佩戴两颗将星还是三颗?

戴两颗星就与手下的军长甚至师长一样,戴三颗还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索性干脆就不佩戴了。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猜测,至于是不是事实,无法确认。

通常来说,军职与军衔有个大致对应关系

抗战期间,战区司令长官通常为二级上将,副司令长官、集团军总司令一般为中将加上将或中将,军长为中将,师长为少将。

依然以第九战区为例。第一任司令长官为陈诚,当时的铨叙军衔为二级上将,代司令长官薛岳在取得了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后才被扶正。

第九战区的三位副司令长官,罗卓英、杨森、王陵基,前者为中将,后二者当时也是中将加上将衔,这是他们的正式军衔;

他们的军职,除了战区副司令长官,更重要的还是集团军总司令。仅为中将的罗卓英能成为副司令长官,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就是陈诚的影子,是陈诚的绝对亲信。

同为中将加上将,杨森佩戴三颗将星,薛岳干脆不戴

先后以第八军、第十军军长之职参加了前三次长沙会战的李玉堂将军,自1936年被铨叙为中将之后,此后无论职位是师长、军长还是集团军总司令,军衔都没再晋升过。

归属军委会直辖的74军,也被蒋介石投入了第九战区参加第一、第二次长沙会战。当时的军长王耀武,正式铨叙军衔为少将,1945年在第四方面司令官任上取得雪峰山会战的胜利后,才和杜聿明等少数人一起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此前,无论他是74军军长,24集团军总司令,王耀武都依然仅是正式的少将。

为解决军职与军衔不对等的尴尬,国军还发明了“职务军衔”

依然拿王耀武为例,作为74军军长的他,手下的师长可能也是正式的少将,这就尴尬了。怎么办呢?好在国军发明了职务军衔这一解尬神器。

担任51师少将师长时期的王耀武

职务军衔的意思就是,让职务与非正式军衔完全成正比关系。南昌会战后,王耀武被任命为74军中将军长,可以挂上中将的两颗将星,在那些只挂一星的少将师长们面前就名正言顺了。

再比如,1946年初,张灵甫也被任命为74军中将军长。而此时他的铨叙军衔,也不过为少将而已。

另外,作为军委会下属的重要部门,军统的上层人员也都有相应的军衔。戴笠的职务军衔为中将副局长(实际主持工作),正式军衔仅为少将,1946年飞机失事身亡后才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沈醉作为军统行动处少将处长,也可以挂一颗将星,但实际上他很有可能连正式铨叙军衔都没。看到一些资料说,军统系统的将星是自制的,给谁与否全看戴笠的个人好恶。

中将副局长戴笠

同时,国军系统里也存在“高配”或“低配”的特殊情况

由于将领或因为资历,或因为有战功,但却没晋升到更高的职务岗位,就可能会出现高衔低职的特殊情况。比如在常德保卫战中殉国的柴意新,生前职务就是57师169团少将团长。

当然也有相反的“低配”现象:直到1945年,时任18军军长的胡琏才正式被铨叙为少将。而实际上他在1944年8月就被任命为18军中将军长了,这里的中将就是职务军衔。

军职与军衔相比而言,当然是实际军职更重要,因为通常来说有军职就会有相应的军衔。空有军衔而没有实际军职的将领,基本都意味着被边缘化了

网址:军队中职务和军衔有什么不同?哪个更重要? https://mxgxt.com/news/view/679113

相关内容

士兵和士官的区别——军队中的两个不同级别的军人职务
正师级是什么军衔?
三国时期的大司马和大将军的职务有什么区别?谁的职位更高?
为什么说军改后,新的军官等级是“一职一衔”而非“一衔一职”?
部队一个连通常有多少人,连长跟指导员又各是什么军衔
明星也有部队军衔,黄宏军衔级别挺高,潘长江军衔级别也不低
娱乐圈中有军衔的明星艺人,韩红大校不算什么,这两个人军衔更高
明星也有部队军衔,黄宏军衔级最高,潘长江隶属部队最秘密
正师级是什么军衔
娱乐圈有军衔的6位明星:韩红、潘长江在列,而她更是中将军衔!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