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多次痛骂胡适,胡适为何从不还口?胡适:鲁迅是我们的人

发布时间:2025-01-06 22:24

从理念、精神气质和一生的追求来看,鲁迅和胡适是相同的;但就其为人、性情、心态、作风而言,他们却完全不同。

一位是典型的南方儒生,无论何时都是彬彬有礼,谁也不会动怒,“我的友人胡适之”竟然成为了一句时髦话;一位是和包龙图一般的嫉恶如仇,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奋起反抗,在文学上孤家寡人。

胡适于1962年去世,72岁高龄,他临终前留下一句话:“四十年的辱骂,我从未发怒,甚至还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两人都是娱乐圈的大V,关系匪浅,但关系却很奇怪。总之,胡适一直很尊敬鲁迅,在他的日记里,总是把“最”字说得很好,比如:“周氏两个人最好,两个人都很聪明。”(《胡适日记》1922.3.10)。

胡适多次夸奖鲁迅的作品,胡适甚至不惜用“彩虹屁”来形容他的“开山之作”。查了胡适所有的公开著作和私人言论,我都没有发现他对鲁迅的批评。

但是鲁迅对胡适,却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动不动就恶言相向,破口大骂。1925年,他尖锐地讽刺胡适“披着正义的外衣”的难看。

在他去世的两年之前,他还痛骂过胡适,认为他既是“帮忙文人”,也是个有教养的人,“不仅在撒谎,而且在欺骗自己”,这段文字对曾经的“小伙伴”来说,确实是不太友善。

鲁迅如此刁难,又是在公共场合下发表的,胡适自然知道。但奇怪的是,胡适不但没有生气,也没有反驳,反而更加尊敬鲁迅了。这不是很令人惊讶么?

胡适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自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心胸宽广。鲁胡二人自1918年相识,五四期间曾是一条战线上的挚友。总之,鲁迅与胡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误解,而胡适却一直相信着他,两人是志趣相投的。

两人年龄相仿,又是同龄人,,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两人经常来往。为了一个新兴的文化和国家的诞生,他们都在从事同样的工作。“山里有侠肝义胆,有志气在身。”从鲁胡二人的信件中,可以看出他们彼此信任、互相帮助的良好感情。

根据现有资料推测,他们是在1925左右分开的。1924年八月,两人的通信就中断了,此后两人有生之年再也没有相见,这一年来,因为国家和家庭的关系,鲁迅与许多友人彻底决裂,仇人也不少,其中有他的上级章士钊和他的亲弟周作人。

他的处境非常寂寞,那年,他45岁,像是提早到了更年期。《野草》,《伤逝》,《孤独者》,都是在此时完成的。

此后数年间,鲁迅对胡适颇有怨言,时常讥讽,甚至有些尖酸刻薄,带有明显的蔑视和敌对;至于胡适,他的文章、日记和谈话,非但没有反驳鲁迅的无礼,反而极力的捍卫和赞扬,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胡适“仁慈仁厚,古之风范”,实至名归。

换句话说,鲁迅在人生的前十年里,一直把胡适视为自己的敌人,甚至把他当成了“公敌”,公然地宣布:“胡适教授是日本的帝国主义顾问”,这样的“汉奸”,简直就像是一种人身上的侮辱。而胡适,在他的后半生,却说:鲁迅是我们的人,他也是一个自由派!

这正是胡适的心里话。

胡适在一封信中说,如果鲁迅还活着,他的处境就会很危险,他会和他一起战斗,因为鲁迅始终是他的盟友。他曾经写信给鲁迅的弟弟周作人,说:“我一生,对君家昆弟,都是真心实意地疼惜,虽有诸多隔阂,世态炎凉,但却从未改变。”他对鲁迅的崇敬,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往无前的。二人对待彼此的态度,完全不同。

1936年,鲁迅逝世后,曾是“女粉丝”的苏雪林,忽然对鲁迅大加斥责,说他“身心俱疾”,并打算把这封书函送给胡适,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不料胡适却反唇相讥,说:“我们要给鲁迅一个交代。”这正是胡适最大的优点:真诚、仁慈和体贴。

鲁迅的夫人许广平等人,也曾试图将《鲁迅全集》的发行工作付诸实施。也是胡适自告奋勇,担任主编委员会的职务,打通了各种渠道,使这本书得以顺利发行。鲁迅全集的完整版,我们可以欣赏,而不会像陈寅恪的手抄本一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消失,这是胡适的功劳。

鲁迅说胡适是个伪君子,他说得不对!在观察人这一点上,胡适的眼光要比他高,也更加公平和宽容。

周胡二人之间,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相处方式?很简单,就是性格上的问题。

我想,问题的关键,就是鲁胡两人的个性,特别是他们的生长环境。人的性格决定了人的一生,看似微不足道,但在最重要的时候,往往会影响人的判断、态度和处事风格。至于其他的,则是次要的。鲁迅并非天生的刻薄,胡适亦非是笑脸相迎的菩萨。

两人都是正人君子,不是卑鄙之辈。但他们的性格、风格,却是截然相反,几乎是两个不同的层面。用现代的说法,这两个人都是好男人,但是不能一起上,不能成为一对稳定的情侣。这就注定了他们之间的隔阂,让他们对对方的看法和态度也会发生变化。

说得更直接一些,胡适或许会喜欢鲁迅的性情,但是鲁迅却绝不会喜欢胡适的风度和温和。他在《忆刘半农君》时,曾直言胡适是一个极具“精明”的人,这句话无疑是在讽刺胡适的虚情假意。他从不认为在这个丑恶的社会里会有什么“正人君子”和“老好人”,就像他一生都在质疑“改革能拯救中国”。

两人成长的地方,实在是相差甚远。鲁迅11年以前是个“少爷”,之后的一生都是颠沛流离,自从外公考试作弊,家破人亡之后,他吃尽了苦头,吃尽了人情冷暖,见尽了人性的险恶,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天生的老人,他的性情是阴沉的,虽然他的身上有一种淡淡的温暖,但这份温暖,却被他的阅历给过滤掉了。他似乎很容易发脾气,睚眦必报,这是毋庸置疑的。许广平与他结婚之后,经常会被这些弄得手足无措。

鲁迅的生命中,他的敌人很少。可以说,他的文字和性格都是一模一样的,夜晚的忧郁,冰川的阴沉,地狱的肃穆,这是一种即使是在喝酒的时候,也无所顾忌的可怕味道。老实说,他在精神上有点不健康,甚至有点不舒服,我经常怀疑他患了严重的忧郁症。但这一切,都是因为恶劣的生活条件,他的弟弟周作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磨难,性格温和得像个和尚。

而胡适,生于徽州,从小在他娘的呵护下长大,一帆风顺,几乎没有吃过任何的苦头,被誉为“上天的宠儿”。他考上了上海,拿到了庚款,留洋镀金,二十多岁就进入了北京大学,成为了知名的大学讲师,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名人,是民国时期的网红明星,文化界的“中心人物”。张爱玲的老爹,对自己的女儿恨之入骨,却喜欢读胡适的诗集。

这些都对胡适的“为人之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个“南方少年”,平易近人,宽宏大量,生活顺风顺水,又有英美的宗教支持,又有一种大白天的感觉。他不是那种虚情假意的人,他真的很豁达,很坦诚。我年轻的时候,特别崇拜他,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因此,当鲁迅发现胡适的许多观点都与他不同的时候,他就会根据自己的个性和逻辑,对他进行攻击和讥笑。而胡适,他的生命中,除了被人视为仇人之外,很少与人结仇,他常常以德报怨,对错的评判,都是发自内心的,而口水之战,却是他最不喜欢的事情,因此,他对鲁迅的辱骂,只是一笑置之。

而且,他一辈子都敬重鲁迅的为人、骨气、文章和学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把鲁迅当成了自己的同类。胡适的“忘年交”李敖,也算是他的半个徒弟,他觉得胡适的晚年,和鲁迅一样,都是孤军奋战。他说:“胡适之孤单,事实上,但凡有些追求的人,都会孤独的,更别说那些有性格的人了。”鲁迅把他当成了“敌人”,他只能苦涩地笑了。

可以说,两人的行为举止,不是什么绅士,而是“道”。

鲁迅本人则以为胡适已非友人,批判他并非私人恩仇,而非“公道”;胡适之所以不在意,是因为他对“友道”的热爱,也因为他对“道义”的忠诚。读书人就是这个样子,总是觉得自己把所有的功劳都算在了自己的头上。

不过,鲁迅和胡适这两个最坚固的老人,却是同出一源,从本质上来说,他们并没有矛盾。鲁迅的社会批判和胡适的改革,其实是一座精神的明灯,它不但可以抵御漫天的黄沙,还可以让后人重新认识自己的道路。

但是,两人却有着不同的观点。鲁迅之所以不喜欢胡适,是由于胡适没有达到他的期望,是一个背弃了“五四理想”的人;胡适对鲁夫子一直很尊敬,直到临终前,他都认为自己和鲁迅是一路人,没有什么值得在意的。

而我,身为旁观者,一直坚信,若是在九泉之下,他们两个一定会重归于好!

“我在青年时代就体验了一种我永远也忘不了的崇高情感。”歌德的这句话使我想起了鲁迅和胡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址:鲁迅多次痛骂胡适,胡适为何从不还口?胡适:鲁迅是我们的人 https://mxgxt.com/news/view/678396

相关内容

鲁迅骂胡适10多年,为何胡适从不还口?晚年胡适:鲁迅是自己人
胡适被鲁迅骂了10多年,为何从不还口?晚年胡适:鲁迅是我们的人
胡适被鲁迅骂了十来年,为啥从不还口?胡适坦言:鲁迅是我们的人
鲁迅多次讥讽胡适,为何胡适从不还口?
鲁迅骂胡适10多年,为何后者从不反驳?晚年胡适:鲁迅是我们的人
鲁迅骂胡适10多年,但是胡适从没翻过脸,晚年直言:鲁迅是我的人
“容忍”的胡适和“不饶恕”的鲁迅
胡适与鲁迅
风吹浮世:胡适与鲁迅的是非恩怨
胡适与鲁迅的关系为何几度紧张?

随便看看